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边塞诗是以写作边塞战争和边地风情为主的诗歌。唐诗中的边塞诗人以高適、岑参为代表,著名的边塞诗人还包括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益等。这些边塞诗人多有赴边从军的生活经历,具有奋发进取的人生观,其诗作抒写了投笔请缨的豪情壮志,洋溢着激昂的时代精神,展示了壮阔苍凉的边地风光;对战争态度则不尽一致,有拥护歌颂,也有批判谴责。诗风慷慨激越,豪迈雄浑。唐代的边塞诗歌上承《诗经》以来,特别是曹植、鲍照边塞诗之传统,并吸收初唐骆宾王、杨炯、陈子昂诗歌之精华,终于在盛唐形成了边塞诗的高峰,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该诗派与当时山水田园诗派交相辉映,同李白、杜甫一道雄踞盛唐诗坛,共同形成后人羡称的“盛唐之音”。本书除了精选唐诗边塞佳作汇成一编外,另精选敦煌壁画、李公麟、任伯年、戴敦邦等古代和当代画家的边塞画作,让您诗画共读,兴味悠长。


【内容简介】

边塞诗至唐代达到兴盛,是唐诗的重要题材门类之一。唐诗中的边塞诗不仅数量众多,更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边塞诗篇,广为流传。李颀、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优秀的边塞诗人在大唐诗坛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边塞诗是唐诗美学版图中一处别具风格 的风景,值得我们流连徘徊。《走进唐诗·边塞》从唐诗佳作中精选约70篇边塞诗歌,并加以简约精当的注释、赏析。走进唐诗,我们一起走进沉埋在诗篇中的历史,面对着大漠尘沙、关山冷月的壮阔浩瀚,铁马金戈、兴亡盛衰的诡谲沧桑,也不禁要临书兴叹了。


【作者简介】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致力于维护和开发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丛书,已编纂修订出版有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一版系列、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等。本书由马茂元、刘学锴、余恕诚等文学名家领衔,鉴赏品评,带你领略进入唐诗的百花园中,领略别样风景。


【媒体评论】

在诗词曲中,词对(感情,行为)美微妙之处的表现力是强的。这本书收录了多个作者的词作,无论是单单享受某一作品,还是对比众人的不同风格,都会是极大的享受。加上没有画蛇添足的翻译,而有专业人士的词评,使得本书中词的阅读价值接近。力荐!


【目录】

 篇名 诗人
从军行 杨炯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凉州词 王之涣
古从军行 李颀
古意 李颀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望蓟门 祖咏
陇西行 王维
陇头吟 王维
老将行 王维
使至塞上 王维
出塞作 王维
伊州歌 王维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战城南 李白
北风行 李白
关山月 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从军行 李白
凉州词 王翰
燕歌行 高適
营州歌 高適
塞上听吹笛 高適
蓟门行五首(其一) 高適
兵车行 杜甫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碛中作 岑参
军城早秋 严武
征人怨 柳中庸
塞下曲六首(其二) 卢纶
塞下曲六首(其三) 卢纶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
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李益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边思 李益
从军北征 李益
听晓角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从军行 陈羽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凉州词三首(其一) 张籍


【前言】

编者小识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不仅是一个诗的国度,一度也是个武德昌盛的强大帝国。尤其在初盛唐时期,统治者们纷纷致力于四处开疆拓土,“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强盛的国力、频繁的战事以及唐朝军事力量取得的赫赫武功,激发了文士诗人们提七尺剑,请缨报国,驰骋疆场,建功于异域的万丈豪情,同样也催生了唐诗中大量的边塞诗篇。“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地壮丽奇特的风光,边城浓郁的异族情调,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以及艰辛又豪迈的军营生活,都为边塞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唐人的边塞诗不仅抒发壮志豪情,也关注到了那一个个具体的人,那些被战争的车轮裹挟甚至碾压的鲜活生命。征人、思妇、闺怨、边愁,反倒成为唐代边塞诗经久不衰的主题,造就了许多经典诗篇,或如泣如诉,或悲歌慷慨的,如“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
战争毕竟残酷,连年征战,不仅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引发了更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也是唐代边塞诗人所反复吟咏关照的沉重主题。典型的就是杜甫的《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特别是到了中晚唐时期,曾经强盛的帝国已经江河日下,在外族的进攻下,当年辛苦征伐开拓而来的边地也逐渐沦丧。此时的边塞诗中,豪情意气逐渐为悲愁苦闷的氛围所笼罩,“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走进唐诗•边塞》收录了三十位诗人的六十多首边塞诗。千年以前的行人刁斗,羌笛幽怨,金戈铁马,烽火狼烟,早已成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铭刻在这些诗篇中。读着这些诗篇,那些历经家国兴亡、岁月沧桑的朔风飞雪,长河落日,归雁征蓬,大漠草原,在你眼中或许也会呈现出另一番令人神往的景象吧。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2年 月


【免费在线读】

【在线试读】
诗人小传: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文明进士。以上书论
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击契丹。后
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
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抒写情怀,风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
驱。有《陈伯玉集》。 送魏大①
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②,魏绛③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④。
雁山横代北⑤,狐塞接云中⑥。
勿使燕然上⑦,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故称。
②“匈奴”一句:前句使用了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犹,
还。
③魏绛( jiàng),春秋晋国大夫,他主张晋国与邻近少数民族联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后
来戎狄亲附,魏绛也因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
④六郡雄:原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
功的赵充国。《汉书》中记载其为“六郡良家子”。
⑤雁山:即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横代北:横亘在代州之北。
⑥狐塞(sài ):飞狐塞的省称。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塞,边界上的险要之处。云
中:云中郡,治所在即山西大同。
⑦燕(yān )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 ,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
赏析: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送别之际,总难免使人感到惆怅伤怀,送别诗自然也多凄苦悲切之叹。然而这首送别友人的诗作却能不落儿女情长的窠臼,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诗作虽为送别,却全然不及眼前送别的情景,而是任思绪驰骋飞扬,跨越中原大地、边郡塞外的重重关山,从侧面点明魏大从军是为了抗击侵略,保卫这大好河山。诗
作又历数古来保家御边、驰骋沙场、杀敌立功的豪杰名将的事迹,勉励友人
也要像他们一样,奋勇作战,立功沙场。
诗作一气呵成,抒发了诗人的一腔慷慨壮志,感情豪放激越,字里行间
又透着勃勃英气,读来使人如闻战鼓,气壮山河。
(施绍文)


【书摘与插画】

从军行
李 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
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
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
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
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
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诗中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
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
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
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
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
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
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
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
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
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像这样在一
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
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像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余恕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