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在台湾,无人不识王鼎钧。

在大陆,读者常常问:谁是王鼎钧?

王鼎钧,1925年出生于山东兰陵。抗日战争爆发,他在山东老家跟着父亲打游击。1942年,穿过日占区,到达安徽阜阳就读国立二十二中学。抗战末期,他成为国民党宪兵,历徐州、南京、上海、葫芦岛、沈阳,洞悉国民党真实面目。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穿着解放军服跋山涉水,逃到台湾,乱中景象尽收眼底。1950年代,他进入(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做编审组长、节目制作组长、专门委员,先后主编台北扫荡报副刊,台北公论报副刊,担任《中国时报》主笔和“人间”副刊主编,幼狮公司期刊部总编辑。阅尽台湾文化界内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与沉浮。

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丰,成就*。在台湾,他是当之无愧、家喻户晓的当代华文文学大师。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王鼎钧先生说:“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在很多饱读王鼎钧作品的读者看来,他的文字优美、文体多样、变化丰富,其次是洞悉人性,深入体味人生各阶段的不同滋味,文化意味深厚细腻;更重要的是,王鼎钧的人生历程本身就伴随着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剧烈变迁,他的写作也呈现出中国现代大历史的深度、厚度和广度,细读之下令人心神激荡。

四部回忆录在台湾风靡一时,《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内容简介】

《关山夺路》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部,着力描述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之间各色人物的面目与选择,以此来对应和诠释被遮蔽的真实历史。它也触及内战期间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并通过亲身体验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行为方式之差异,揭示一方败退一方胜利背后的谜局。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王鼎钧 山东省兰陵人,1925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台湾)中国电视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主编双语教材,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年《左心房漩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年至2009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媒体评论】

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王鼎钧先生以回忆录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触及灵魂。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

(王鼎钧回忆录)在历史叙述上展现出了几重张力,而这些张力或者说叙述困境的存在,恰恰丰富了作者的叙述层次,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对读者固有的认知历史框架构成了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小兵

为什么王鼎钧在写了《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这样空灵的抒情诗式的散文、小说之后,会开始写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自述呢?应是不仅因为此时“人生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巨流河》作者、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齐邦媛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以在场叙事的姿态,提供了百年中国现代史*独特的个人经验、世纪尘烟在作品中沉淀后的宁明叹息、大道若简的人类智慧及在场散文的高端笔意。

——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授奖词


【目录】

《关山夺路》

王鼎钧关山夺路略图名词带来的迷惑和清醒(代序)

1 竹林里的决定,离开汉阴

2 宪兵连长以国家之名行骗

3 参加学潮,反思学潮

4 难走的路,穿越秦岭

5 新兵是怎样炼成的(上)

6 新兵是怎样炼成的(下)

7 两位排长怎样庇护我

8 南京印象—— 一叠报纸

9 南京印象—— 一群难民

10 我爱上海——我爱自来水

11 我所看到的日俘日侨

第二部

1 沈阳市的马前马后

2 宪兵的学科训练

3 宪兵的勤务训练

4 我天的差事

5 左翼文学熏陶纪事

6 我从文学的窗口进来

7 东北一寸一寸向下沉沦

8 小兵立大功幻想破灭

9 我的名字王鹤霄

10 贪污哲学智仁勇

11 秦皇岛上的文学因缘

12 由学运英雄于子三看学潮

13 满纸荒唐见人心

14 山东——从洗衣板到绞肉机

15 山东——天敌之下的九条命

16 东北,那些难忘的人

17 滚动的石头往哪里滚

第三部

1 天津中共战俘营半月记

2 为一只眼睛奋斗

3 胶济路上的人间奇遇

4 上海市生死传奇(上)

5 山东青年的艰苦流亡

6 上海市生死传奇(下)

写在《关山夺路》出版以后

参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