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为庸常的生活赋予文化的意义”,一套关于中国五大传统节日的国民知识读本,体悟中国人生生之韵的传统时间美学。

★ 萧放领衔主编,五位民俗学者,以专业的学养和平实的语言,带你了解专属于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 雅俗共赏,语言精炼生动,表达细腻传神:300幅彩插古画,图文并茂,精心呈现。

★ 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社会时间的重要通过仪式,是传统在时间上周期性的体现,利用节日不断重温家庭与社会的文化历史,中国人的伦理感与历史感也因此而浓厚和突出。

★ 限量特装珍藏版,知名设计师欧阳颖操刀整体打造设计,取《四季花卉图》喷绘书口,以四季花卉的变换,呼应节日的更迭和时间的演进。

★ 特装版采用裸脊线装,180°展开阅读,可近距离观察插图细节,方便阅读;每套书搭配函套,适于收藏。

★ “节日里的中国”系列丛书,在传统节日里体悟中式生活的时间之美。


【内容简介】

《春节》:沉浸式体验一个中国人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完整过年历程,在时间的终极仪式中体会春节蕴含的感情与愿望、伦理和信仰。

《清明》:在适宜之时呼唤春耕,也在明媚的春光中提醒人们勿忘逝者;在寒往暑来之际昭示生机,又在生生不息中将死和生并置。

《端午》:以史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讲述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追忆过往先贤,在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里,保留一丝内心的清明。

《中秋》:以时间为脉络、地域为框架、节俗为肌理,深度剖析中秋的起源与内涵、历时两千多年的流变,打捞时光里独属于中秋的自在和诗性、浪漫与狂放。

《重阳》:以风俗活动、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为引,以信史文献、严谨考据为核,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至数之理,展示自然造化终极的壮观。


【作者简介】

《春节》作者——萧放

萧放,湖北英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系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化史、岁时节日与礼仪民俗等,对民俗中的时间文化有精深研究。

《清明》作者——张勃

张勃,女,山东定陶人,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方志学会副会长等职。长期致力于传统节日、民俗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研究。

《端午》作者——刘晓峰

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从事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时间文化研究方面上着力多。

《中秋》作者——黄涛

黄涛,河北景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二十年,现任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瓯江特聘教授、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导等职。在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民间文学等领域造诣颇深。

《重阳》作者——杨琳

杨琳,男,甘肃临夏人。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治学广泛,专研民俗学、语言学、文献学等领域。


【媒体评论】

中国的节日,都比人家的清雅,每个节日都附有温柔、高洁的故事。——冰心

我们对于岁时土俗为什么很感兴趣,这原因很简单,就为的是我们这平凡生活里的小小变化。——周作人

传统风俗中,有不少礼数,多少都有一点迷信、神秘、朦胧的色彩,但又不纯粹是迷信的东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一点有情趣的点缀,有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在里面。——臧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