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得主张之路长篇小说代表作,2023年全新审读

本书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同名电视剧曾获电视剧飞天奖。

◎ 专为少年儿童打造,让孩子拥有真挚的心灵、正直的信念

“七尺男儿不为民,愧对父母枉为人,世间自有正气在,路见不平有须眉。第三军团”——五个神秘的中学生,环环相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明辨是非,一路向上。


【内容简介】

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华晓被校长安排到高二(5)班卧底,当起了寻找社会团伙“第三军团”的侦察员。随着华晓侦察工作的层层深入,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真相逐一浮出水面,掩藏在真相之下的,却是少年们真挚的心灵、正直的信念。

五个正义凛然的高中生,一支为民着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第三军团”,环环相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构成了这部融合紧张、精彩、悬疑和青春热情的长篇力作。

本书是张之路长篇小说代表作,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作者简介】

张之路,著名作家、编剧,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2006年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主要文学作品有《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魔表》《奇怪的纸牌》等。小说《羚羊木雕》被选入中学课本,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被选入小学课本。


【目录】

引子

章 立秋

第二章 卧底

第三章 警告

第四章 排查

第五章 试探

第六章 正气

第七章 心灵

第八章 才华

第九章 权威

第十章 暖流

第十一章 畸形

第十二章 危险

第十三章 替身

第十四章 秘密

第十五章 身世

第十六章 志趣

第十七章 父亲

第十八章 同桌

第十九章 突袭

第二十章 揭秘

第二十一章 生命

第二十二章 结局


【免费在线读】

  辅民中学并不是龙城市划定的重点中学,但它是个老校。如果谈起历史,它的成立大约要追溯到民国初期,算起来,怎么也有大半个世纪了。
  在这期间,辅民中学校门口的大牌子曾经几度更迭。解放后按全市统一规划,改为120中;“十年动乱”时改为红星中学;粉碎“四人帮”之后又按它所处的地点改为宋王坟中学;直到改革开放后,它才应广大师生的强烈要求和海内外校友的建议,返璞归真——重新恢复了“辅民中学”的名字。
  现在,一块凝聚着海内外广大校友关怀与希望的“辅民中学校友会”的大字牌匾与“辅民中学”的校牌一起并列在大门口的左边。与白底黑字校牌不同的是,校友会的牌子是经过木工雕刻的,铜锈般的绿字,松脂般的黄底,显得十分古朴庄重。
  大门口的右侧并没有空着,那里非常富有时代感地挂着四块招牌。一块是校办厂的“辅民教学仪器公司”;一块是给了学校赞助,租房子还另给房钱的“众生贸易公司物资部”;第三块是教育局借用几间房子办的“辅民职工函授大专班”;后一块牌却小,是块只有一尺见方的铜牌,上面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着“环宇信息交流中心”。字倒都是书法家的手笔,可惜太挤,使人免不了想起寺院的碑林或什么书法展览的门厅……辅民中学的校园是很大的。从校门口到学校的座建筑物,有七八十米的距离。坐北朝南的主楼与东西两侧的配楼一起围出一片很开阔的地面,很有些大专院校的格局和气派。
  开阔地上左右对称有两棵巨大的绿荫如盖的梧桐树,加上中心一个二十米直径的花坛,使初来乍到的人一进校门,往往就情不自禁地说:“哟!这儿还有这么一所中学呀!”
  沿着水泥铺成的甬道绕过主楼,可以看见一个有二百米跑道的操场,两侧各有两座比主楼略小但风格颜色相同的楼房,加上与主楼遥相呼应的礼堂,构成了辅民中学的主体建筑群。建筑群中所有的房屋都是灰砖绿窗,浑然一体。每当夕阳西下,学生离校后,微风吹拂,树影摇曳,它会使人们想起凝重、寂静、幽深等等字眼儿来……
  辅民中学的校址原本在远郊的南山,早的名字叫“辅民公学”,是一所与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有关的学校,那时候在学校读书的也大半是孤儿或是一些灾民留下的少年儿童。唯此,这所学校也便成为当时社会的脸面。开始还好,社会名流捐赠的钱款,各个慈善团体赞助的实物,使这所学校得以维持。到后来,连年的战乱和灾荒,当人们发现肚子是比脸面还重要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无暇顾及这所学校了。解放的时候,这所学校财政拮据,入不敷出,校舍也已经破旧不堪。民政部门决定将这所学校由远郊的南山迁到近郊的宋王坟,政府拨款在这里建设新校,名称还是“辅民公学”。于是上面提到的建筑群便在这里出现了,公学的全班人马也都搬了过来。
  新校建成的一段时间里,学校的性质基本没变。到后来,随着社会的稳定,孤儿大量减少,学校也就允许父母健在的少年儿童来上学了。因为这里可以寄宿,许多公务繁忙的干部和知名人士的孩子便成为了这所学校的主体。再后来,中央领导同志讲了干部子女不要特殊的话,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拥进了这所学校。也就是这个时候,“辅民公学”的名称改成了“辅民中学”。没过两年,又改成120中。“返璞归真”的时候,有人提出要“真”就要“真”到家,干脆叫“辅民公学”。有人不同意说,这已经很过分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多少次报告,上级才勉强同意。再说,你见国内有哪家中学叫公学的?再者说,又有哪家中学不是公家出钱办的?一字之差将两种思想、两个方向分割得如此壁垒分明。嘴上不说破,心里都明白。
  辅民中学历史长,面积大,学生多,教学质量也算上乘。它之所以算不上重点中学,原因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它所在的这个区恰好是龙城市的文化区,有五六所大学都在这个区里。每所大学都设有一所附中。附中的教学质量有大学做坚强的后盾,教学设备也都有大学来支援。将这些附中划为重点中学,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再说,重点又不能太多,都是重点就没了重点。都是重点,谁来教育普通的学生呢?为此,辅民中学只好屈居“普通”了。
  “普通”这个词和受气或受委屈多少有点儿关联。每当辅民中学的老师看到自己用全部心血培养出来的初中生不再报考本校高中而要往高枝儿上飞的时候,心里就免不了有几分酸楚。录
  ……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