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疫情之下,无处不在的病毒将身边的同类变成潜在的威胁。或许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无接触时代——无接触的生活,无接触的社交,甚至无接触的性。技术将人与人的距离拉远,附近在消失,信任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和信心也在消失。在生活方式的剧变中,我们如何与孤独和解,与他人重建丢失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身处人群之中我们时常感觉“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人口越密集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反而越强?为什么我们宁愿“死宅”“干物”,却不愿意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交友、恋爱、婚姻为何会成为世界性难题?本书重新考察现代社会的运行规则,审视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揭示普遍孤独感的成因。

病床上亟需护理的孤独老人,被移动网络疯狂抢占的亲子时光,没有“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既渴望与人接触、又惧怕受到伤害的无数现代人……作者对当代生活的细致刻画和对专业人士的采访,为我们展现了种种容易被忽视的人类孤独困境。

对当代社会种种细节的有力洞察:理念、习惯和律法,如何构建了充斥着疏离感的现代社会;城市结构、生活空间和现代技术,又如何一步步地消灭了附近,使我们逐渐远离他人。

长期被忽视的触觉研究,对我们的生活竟有如此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他人的直接接触让我们感知、成长,确认自我,获得安全感,甚至关系到生存与发展。然而,当现代社会步入无接触时代,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本书提醒我们重新意识到身体的脆弱:身体不受伤害的权利依然无法完全保护每个人,对身体界限的尊重依然有待于律法、观念和社会共识的进步。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全球化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传媒技术足以将灾难的现场在视觉和听觉上带到我们身边,是否会让我们对不相识的他者产生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同情呢?而这种同情心,将指引人们走向无边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种抽象的伪道德,不指向任何具体的行为,终让人们在伦理方面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呢?

《蚂蚁社会》

横跨政治学、社会学、昆虫学、文学与电影评论

展现人类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文明前景的所有野心和企图


【内容简介】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万相·004号作品

人为何选择成为自己的孤岛?

不再用纸币交换商品,不再亲自去市场购物,不再与人近距离交谈,在隔离中逐渐适应居家办公、在线教育……我们似乎可以和所有人保持距离,保持一种无接触的生活。这是“社恐”的福音,还是孤独的当代症状?

本书试图告诉我们,孤独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的,它不窥视人心,不要求个人的自省,而是从生理学、历史和文化、法律和政治的“外部视角”,为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做出诊断。人在生理上渴望与他人接触,抚摸、拥抱、握手……但我们的世界始终存在暴力的威胁,保护人不受伤害的制度和社会共识又姗姗来迟;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压缩着个体的边界,作为资源的身体在市场上被化地利用,这一切都将我们推向了亲密关系的反面。当发达的社交媒体在人与人之间树起顽固的技术屏障,脆弱的现代人似乎找到了免于伤害的方式,长此以往,我们将迎来什么样的未来?是能够无所畏惧地相互关心、心甘情愿地彼此亲近,还是充满猜疑地自我封闭,保持缺乏亲密感的无接触式生活?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引用了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蚂蚁社会》

“人像蚂蚁”这个古老的比喻,就像“比喻”本身一样古老。从作家到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们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个体到整体的社会,从君主制到民主社会,从霍布斯的“利维坦”式全能国家到《美丽新世界》中的集权乌托邦,再到原子化、网络化的后现代社会,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象征性的解读,并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形成巧妙的一一对应。作者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乃至电影文本出发,探索了这一类比的迷人历史。

在本书中,蚂蚁,成为了人类社会的隐喻。人不是“像”蚂蚁,人就是蚂蚁。


【作者简介】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德]伊丽莎白·冯·塔登(Elisabeth von Thadden)著

德国著名记者、作家,曾在巴黎和柏林修读文学研究,现任德国知名媒体《时代周报》的政治版编辑。

顾牧 译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德文学交流与文学作品译介,已出版《德国人写的中国文学史》《无欲的悲歌》《弗洛伊德传》等译著二十余部。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德】汉宁·里德(Henning Ritter) 著

德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之子,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著有《长长的影子》《笔记本》《征服者:20世纪的思想家》等作品,曾获2011年莱比锡图书奖。

周雨霏 译

德意志日本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特聘讲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德国社会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蚂蚁社会》

[德]尼尔斯·韦贝尔 著

德国锡根大学新德语文学专业的教授。曾在欧洲多所大学执教。他的研究重点包括社会性昆虫、社会自描写、文学及其媒介,以及文学的地缘政治。


【媒体评论】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亲密的风险是伤害,安全的风险是孤独,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无解。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人类如何解决困境的知识,同时也给予我们日常生活以重大启示。

——阿乙

在后Me-too时代,我们一方面承受着孤独感对健康带来的严重伤害,另一方面因怕被侵害而不允许他人接触。接触是带菌的,无菌的孤独又是致命的。爱是自投潜布荆棘的罗网,躲在一个人的空荡角落又活得像条狗。哲学家彼得·斯劳特戴克选择早上离家时让灯亮着,好在每晚回家打开空屋的门时,会有一种有人盼着自己回来的感觉。作家伊丽莎白·塔登则对这种彼此“触不可及”的“后现代生活”,做出了包含四个向度的哲学分析。

——吴冠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冯·塔登勾勒出后现代社会人们内心的动荡不安——渴望并需要亲近,又想避免伤害。

——《情感期刊》

这本书摸到了当代社会的脉搏……如果对人类接触行为的性质感兴趣,或者想要思考孤独和亲密关系的本质,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很多思考的素材。

——《南德意志报》

本书试图综合社会学和情感研究,对场景的新闻式描述和对专家的采访来探寻“无接触社会”的真相。塔登的反思发人深省,表明了无接触式社会的利害关系,令人印象深刻。

——《法兰克福汇报》

这不是一本支持或反对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实用书,相反,它是对身体和精神、触觉和心理亲近的一种刺激。

——socialnet

一幅聪明的社会肖像画,为任何思考孤独的人提供了许多值得了解的东西。

——zeitzeichen

一本非常聪明的书,涉及当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困境——一方面我们都需要亲近、触摸、人类的温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它是有风险的,甚至是危险的。非自愿的靠近往往带来对边界的侵犯,甚至是暴力。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对身体边界的尊重是如何在现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及对非自愿触摸的取缔是如何确立的。

——德意志广播电台

在这部短小精悍、高度生动的书中,冯·塔登探讨了谁能够触摸自己的问题,身体的脆弱性如何成为一个政治问题,财富和孤独如何联系在一起。警告:当你阅读时,触觉和心理反应都会不可避免地增加!

——明镜在线

当我次读到这本书时,就想把这个关于皮肤接触而不是展示爱抚的巧妙分析送给大家。

——《柏林日报》

《蚂蚁社会》

这本书的主题看似距离我们很遥远,但蚂蚁是的镜子,让人类可以将自己视为群众和集体的存在。甚至像韦贝尔展示的那样,我们与宇宙外星人的相似程度也无法和我们与小邻居们的亲密程度相比。

——《南德意志报》

韦贝尔这本书的优点之一是,它永远不会忽视蚂蚁的隐喻在科学和文学中的反馈作用。正是由于蚂蚁以社交昆虫的身份出现,并具有集体智慧的特征,所以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被象征性地解读——尽管情况大不相同。

——《文学世界》

韦贝尔原创性的文化史……预示了未来。在未来,塑造我们世界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集体的逻辑。

——《文化时间》


【目录】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引 言 陌生的拥抱

章 指尖的触感

节 身体接触之重与触觉研究之轻

第二节 无接触时代的“皮肤饥饿”

第三节 敏感的指尖与指尖上无法愈合的伤口

第四节 “新的性革命”:开放、脆弱与恐惧

第五节 触摸中的互动性与信任感:按摩师和她的手

第六节 老龄化社会的护理需求与触摸的双重性

第二章 不受伤害的权利

节 人权理念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 不受伤害,不可侵犯:理念高歌与政治低吟

第三节 同情、伤痛与脆弱:进入现代之前的历史

第四节 爱情并非只有痛苦:从狄德罗到玛莎·努斯鲍姆

第五节 体罚:现代法律体系中依然存在的暴力

第六节 不可逆的女性视角

第三章 保持距离

节 默默的反抗:别靠我太近

第二节 无可避免的靠近:在同一屋檐下

第三节 自愿的靠近:“迷你屋”和维也纳的居住计划

第四节 自愿和非自愿的孤独:单身社会

第五节 隔空的触摸:父母—显示屏—孩子

第四章 被驱逐的自我

节 劳动力市场中的身体

第二节 如果身体接触也用算法优化:科林的《品质乐园》

第三节 具身的自由:身体和躯体的二重性

第四节 “对手”的权力:让·埃默里的“酷刑”

第五节 什么都不能触动我:从《棱茨》到播放器列表

第六节 共鸣:哈特穆特·洛萨的世界关系社会学

结束语 如履薄冰

注 释

致 谢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导言

若单凭意念就可以杀死一位远在北京的满大人,并因此致富,你会怎么做?

年轻的中国妇女在裙下半露出穿绣鞋的小脚脚尖在北京招来的灾难,比世界上美的少女在台盖特山麓跳裸体舞所引起的后果还要严重。

里斯本变成了废墟。在巴黎,人们还在跳舞。

房间内,哲学家正撰写一部关于社会幸福,或是普世道德的著作。正在这时,有人在他的窗子底下被谋杀。他听到了这个不幸者的惨叫,但在斟酌了一番之后决定对其不闻不问,他不希望自己关于普世伦理的工作遭到打扰。哲学家思考整个人类命运的工作如此重要,眼前的不幸丝毫不能打动他。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蚂蚁社会》

像蚂蚁一样—一句自描述的老生常谈

政治动物

一句老生常谈的存续与变迁

通过比较来证明:蜜蜂与蚂蚁

蜜蜂和人类的恶习—从曼德维尔到哈耶克

明证性与偶发性

研究计划

人是蚂蚁

脚注的复杂化

全能国家对个体主义的克服

超个体—蚂蚁与人的逆转

昆虫学家卡尔·施米特

领导问题

我们为数众多—通往二阶控制论之路

第三章 一个新昆虫物种的舞台

勤奋的工人:恩斯特·云格尔

昆虫学的文本结构化

超有机体的媒介

稳态与交哺:阿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第四章 群组成群

昆虫学的其他可能

奥拉夫·斯塔普雷顿的《后和初的人》

火星上的群体—关于另一种社会的新知识

斯塔普雷顿的通道

群体袭击

直接沟通:心灵感应的梦想

沟通的问题

蜂巢精神:共同意志的心灵感应宪法

群众心理学中的社会性昆虫

第五章 社会即蚁丘

一篇论文与一部小说

真正的真理与叛逆的人文学科

作为隐喻与作为模型的蚂蚁

不对称的认识论—作为社会学的昆虫学

危险的实地考察,或判反叛者死刑

外篇一:昆虫学—社会学通道

外篇二:没有个体的社会—功能主义的社会学取代

理解社会学

外篇三:惠勒与帕累托—社会媒介和平衡

外篇四:昆虫学的社会学生产力—惠勒与帕森斯,

威尔逊与卢曼

超级蚁群与精英—威尔逊的小说世界

使命、平衡与生命政治

群中之人:民主与愚蠢

利他主义或利己主义?

从基因到族群

外篇:社会的形象(视觉语义学部分)

一个形象表现所有情况—视觉语义的功能(视觉语义学第二部分)

道金斯—威尔逊之争

社会有什么用?自私的基因作为光杆司令

昆虫学启蒙与生物学现实主义

自然选择

第六章 探险与侵略

他人的误解

帝国的回击

对害虫发动毒气战

逆亚马孙河而上直到过去,进化论作为时间机器

欧洲的发现

蚂蚁创作的民族志

变成蚂蚁—用四个阶段

蚂蚁的反击—递归民族志与二阶控制论

物种的灭亡、种类与社会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