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董玉琦教授所带领的学习技术研究团队提出学习技术研究范式后,一直在积极开展实践研究。本书概述了学习技术研究团队近十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总结了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一些新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学习技术范式【作者研究团队提出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即研究者在文化 (Culture, C) 视野下,将技术(Technology, T)、学习内容 (Content, C)、学习者(Learner, L) 相统合】的基本原理与理念,以及作者研究团队在中小学数学、物理等学科领域开展的基于学习技术范式的系列实证研究案例,总结了技术支持的基于认知发展的个性化学习研究路径与方法。


【作者简介】

董玉琦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教育信息化规划与评估等,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及教育bu、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课题多项,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20多部(套)。2001年获得教育bu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陈兴冶副校长,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实验学校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等3项,在国内CSSCI期刊发表论文7篇。201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第五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202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第七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出版专著《特需课程的构建:中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实践》与《基于认知发展的高中计算思维教学》。
林琳博士,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联合培养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学设计、学习技术、设计思维等,主持过的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连续三年参与“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的编写工作,3本书都已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还参与《信息化教育在行动·走近南京》的规划、撰写、校稿等工作,该书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目 录
章 学习技术范式下技术促进学习的研究进展 001
本章导言 001
节 理论基石:技术促进学习的基本认识、研究设计与初步成果 003
第二节 核心进展:技术支持的基于认知发展的个性化学习理论性 019
第三节 实践检验:基于TPLC的小学数学"中位数与众数"的教学 031
本章小结 050
问题与回答 051
第二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基于认知起点的个性化互动式视角 053
本章导言 054
节 个性化学习资源现状分析 055
第二节 基于认知起点的个性化学习资源设计方法 065
第三节 基于认知起点的个性化互动式学习资源应用实证研究 072
本章小结 085
问题与回答 086
第三章 技术促进师范生认知发展: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087
本章导言 088
节 认知起点测查与分类 090
第二节 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协作式学习设计 098 第三节 教学实践的数据分析 114
本章小结 127
...
第八章 关注认知发展过程:课堂中的个性化干预 303
本章导言 304
节 通过探查课中的认知起点监测学生认知发展过程 305
第二节 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干预 313
第三节 实验研究的数据分析 330
本章小结 348
问题与回答 348


【前言】

学习技术范式是本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教育技术学研究新范式,即研究者在文化(Culture.C)视野下,将技术(Technology,T)、学习内容(Content,C)、学习者(Learner,L)相统合,可简称"CTCL"。
学习技术范式的初步研究成果早发表于2010年暑期召开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上,迄今已12年。一定意义上讲,学习技术范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开拓性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
之所以踏上这条艰苦,甚至孤独的研究之旅,主要是因为我国自2000年前后开始至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20余年来,教育信息化从“整合"到"融合",再从"深度融合"到"融合创新",我们还是没有走出窠臼,犹如进入了停滞不前的“高原期”。一个典型状况是我们较多地把着力点用在了数字校园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等方面,而很少关注技术进入课堂是否能有效改善教学。
教育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改善教育实践,特别是本土的教育实践。遗憾的是教育信息化如此投入财力,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如此苦心经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效益,更别奢谈学术界认可。怎么办?必须改变研究范式!10余年的不间断研究使得我越来越坚信这一点。希望学习技术范式只是其中之一,期待具有本土文化的研究范式层出不穷。
从2019年春天开始,CTCL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本研究团队在“认知”“情绪”和"思维"三个研究方向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一个突破性的成果是"技术支持的基于认知发展的个性化学习"。本研究团队从认知发展着眼,从个性化学习着手,以认知起点为关键词,在班级授课、学科教学的框架下,终于找到了技术改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一定意义上取得了理论构建、机理解释、实践效果等方面的系统性突破。可以说,本研究团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回应了"技术进入课堂并有效改善教学"的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诉求,也解决了"技术与学习非显著性相关"的教育技术学的理论难题。
本书是作为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而设计、撰写的,不仅可以用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也可用于学科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专业教学。同时,可供有一定研究基础和能力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参考。
本书共分为八章,其中前三章是本研究团队2019年以来集体研究的成果,第四章至第八章分别基于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和四篇硕士学位论文改编而成。
本书是团队合作的成果,章至第八章的主要撰写者分别是林琳、董玉琦(章),谷伟、董玉琦(第二章),张慧伦、董玉琦(第三章),陈兴冶、杨旸(第四章),尚荣平(第五章),毛露佳(第六章),白栋铭(第七章),张慧伦(第八章)。董玉琦、陈兴冶、林琳设计了全书的总体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要求,林琳、杨肠负责统稿和联络工作。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资助,谨致谢忱。

2022年盛夏于上海


【免费在线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