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科学家奶爸的智能体手绘》一书是《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科学家奶爸的AI手绘》的姊妹篇。《宇宙手绘》出版当月重印,荣获“2020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AI手绘》荣获“北京市科协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均收到较好社会反响。《智能体手绘》挑选了《机器人总动员》《超能陆战队》《三体》这三部孩子们喜欢的经典科幻电影,通过手绘图解的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激发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们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书中挑选的知识点以及所回答的问题,都是作者在自媒体与读者互动过程中,从读者所提问题中选择或者提出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孩子们对一个特定科幻场景下的思考和关注点,本书能够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有朝一日可以生根发芽。


【作者简介】

王元卓,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杰出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0多项,已出版《开放网络知识计算》《社交网络演化计算》等5部学术专著,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5项省部级科技奖。他被誉为“硬核科学家奶爸”,在科研工作之余因致力于科普工作,于2019年被评为“典赞·2019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于2020年入选“美科技工作者”,于2021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他的家庭于2021年入选“首都美家庭”和“全国美家庭”,于2022年入选“全国美家庭”。他担任电视剧《三体》和电影《流浪地球2》的科学顾问。


【媒体评论】

作为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本书中的手绘漫画出自科学家之手,既生动有趣又不失严谨逻辑;作为解读科幻电影中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本书将当前的科学知识和未来的科学想象融为一体,帮助读者学习,启发读者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戚发轫


本书作者用做科研的严谨态度进行科普创作,深入浅出地将智能体的世界带给读者,结合科幻电影的场景让知识更加鲜活。作者的亲笔手绘也为读者带来视觉和认知的双重享受。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和推广的优秀科普图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刘嘉麒


本书由热心科普的科学家编写,作者以父亲给女儿讲科学的视角,选择经典的科幻作品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多方位地介绍了智能体相关的奥秘。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文图相得益彰,实属青少年科普读物中的佳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武向平


这本出自科学家的手绘科普书,对科幻作品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想象进行了形象、直观地解读,让读者在感受科幻故事新奇情节的同时,也了解了当前的科技热点,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构建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科幻作家、《流浪地球》《三体》作者 刘慈欣

这本精美的科普绘本以科幻电影为引,将读者带进智能体的世界,感受探索智能体的乐趣。作为一本深入浅出的科普书,它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为读者带来视觉和认知的双重享受。相信本书能引领青少年读者感知科幻和智能体的魅力!
——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吴 岩


本书是一部科普力作,科学家奶爸以暖心手绘的形式把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形象直观,兼具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作者选取的知识点和所回答的问题,大多来自作者在自媒体与读者互动过程中读者提出的问题,因此,本书还是由读者和作者一起创作的、难得的科普精品。值得一读!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吴宝安


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往往能够通过想象力让我们去思考,激发我们对于未知的探索欲。而科学是严谨、系统的知识,基础科学的发现往往带给人类改变世界的力量。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座桥,这座架设在科幻与科学之间的桥让孩子们在趣味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被想象力滋养。
我们看到《三体》中许多科幻设定与科学的连接,在本书生动活泼的语境下被传递给了孩子们。希望书中构建起的那座桥能让孩子们探索未知,勇敢想象,严谨治学。
——三体宇宙CEO 赵骥龙


【目录】

01. 机器人/ P.06
02. 视觉感知/ P.08
03. 能源动力/ P.10
04. 机械手/ P.12
05. 机械臂/ P.14
06. 履带行进/ P.16
07. 自主定位/ P.18
08. 运动规划/ P.20
09. 智能避障/ P.22
10. 听觉感知/ P.24
11. 智能会话/ P.34
12. 触觉感知/ P.36
13. 导航系统/ P.38
14. 偏移恢复/ P.40
15. 双足运动/ P.42
16. 驱动系统/ P.44
17. 伺服电机/ P.46
18. 脑电操控/ P.48
19. 智能芯片/ P.50
20. 仿真设计/ P.52
21. 质子& 智子/ P.62
22. 量子纠缠/ P.64
23. 科技封锁 / P.66
24. 虚拟数字人/ P.68
25. 人形机器人(外观)/ P.70
26. 人形机器人(情感)/ P.72
27. 神经元计算机/ P.74
28. 卡尔达肖夫等级/ P.76
29. 费米悖论/ P.78
30. 威慑博弈/ P.80


【免费在线读】

当人和机器人交互的时候,需要语音唤醒机器人, 并进行语音识别。在嘈杂的情况下,机器人能够定向拾音,知道谁是说话人,实现远场消噪和回声消除。当语音转为文本的时候,机器人的“大脑”要对文本进行理解,其中包含对话管理、纠错、内容管理、上下文信息。机器人作答时,希望回答是“有温度”的,涉及情感和情景,随即通过语音合成来发出声音,完成人类和机器人的对话。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