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知名学者 王立群 作序推荐
熟悉的历史,崭新的味道
跳出传统视角,于细节处着手,让历史褪去繁复枯燥、变得活色生香。


【内容简介】

本书剖析26个重大历史争议,如“烽火戏诸侯”真伪之辨,管鲍之交的深层动机,秦始皇因何遭千年误读,楚霸王项羽何以走向穷途末路;揭示杨修、岳飞以及徽钦二宗的悲剧根源,倭寇的真实面目和张献忠屠蜀真相;拨开郑成功身世以及孙中山国籍问题上的重重迷雾……探究历史真相,破解千年悬疑,匡正讹传谬理。


【作者简介】

刘士欣,男,教授,河南省扶沟县人,中共河南省委党建专家,省委党校研究生部特聘教授。现任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十杰”等称号。先后在《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获省级自然科学成果奖2项。出版《知行八谈》《读史漫记》《辉煌历程》《读史漫记Ⅱ》等著作8部,其中《知行八谈》获省级社科成果特等奖,曾被指定为中央党校中青班研讨书目、中共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书目。


【目录】


目 录


一、 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 1
    怪胎现世甚离奇…………… 1
    任佞残忠贪淫逸…………… 2
    江山社稷当儿戏…………… 3
    清华简现致歧义…………… 4
    史公之说应无疑…………… 5
    【延伸阅读】 农神后稷 …… 7
二、 管鲍之交是怎样的朋友圈…………………………………………………… 9
    识微末患难知己…………… 9
    各为主挚友成敌 ………… 10
    捐前嫌皆为公利 ………… 12
    佐桓公擎霸主旗 ………… 13
    留遗言胸怀大义 ………… 15
    【延伸阅读】 齐桓公之死 ………………………………………………… 16
三、 千古一帝秦始皇 ………… 17
    一统天下六国亡 ………… 17
    亘古伟业嬴政创 ………… 18
    焚书坑儒要商量 ………… 20
    辨析误读与诽谤 ………… 21
— 1 —


方家眼中多褒奖 ………… 23
    假如没有秦始皇 ………… 24
    【延伸阅读】 嬴政的两个 “假父” ……………………………………… 25
四、 陈胜吴广的英雄末路 …… 27
    不满苛政揭竿起 ………… 27
    建立张楚谋大计 ………… 29
    亡于强秦众叛离 ………… 30
    星星之火载史记 ………… 31
    【延伸阅读】 陈胜故里 …………………………………………………… 32
五、 西楚霸王何以败亡 ……… 34
    英雄盖世踏秦关 ………… 34
    所向披靡难灭汉 ………… 36
    乌江浴血暮色残 ………… 37
    击筑悲歌探根源 ………… 39
    【延伸阅读】 虞姬葬于何处 ……………………………………………… 41
六、 王莽新政何以失败 ……… 43
    名门寒家出贵姑 ………… 43
    朝乾夕惕成通儒 ………… 44
    遭贬隐居亦如故 ………… 46
    东山再起天下孚 ………… 48
    顺势而为代汉笃 ………… 49
    托古改制满盘输 ………… 50
    【延伸阅读】 汉高祖醉斩蟒蛇 …………………………………………… 52
七、 真实的关羽 ……………… 54
    三国演义造化神 ………… 54
— 2 —


重重包装渐失真 ………… 56
    单刀赴会误人深 ………… 58
    有血有肉普通人 ………… 59
    【延伸阅读】 关羽葬于何处 ……………………………………………… 63
八、 旷世才子杨修的悲剧 …… 64
    四世三公声望起 ………… 64
    士族子弟知心意 ………… 65
    深陷夺嫡惹杀机 ………… 67
    鸡肋为由剪羽翼 ………… 69
    【延伸阅读】 七步成诗 …………………………………………………… 71
九、 谁开凿了京杭大运河 …… 73
    运河史诗阖闾先 ………… 73
    功过是非烽火湮 ………… 75
    大唐盛世倚河安 ………… 78
    截弯取直泽千年 ………… 79
    见证历史兴亡伴 ………… 81
    【延伸阅读】 郑国渠 …… 83
十、 白居易何以成为背锅侠 …………………………………………………… 85
    蜚声中外有大成 ………… 85
    棒打鸳鸯初恋空 ………… 86
    长恨歌出天下名 ………… 88
    不朽绝唱琵琶行 ………… 89
    素口蛮腰显性情 ………… 90
    缘何背锅负骂名 ………… 91
    【延伸阅读】 香山居士 …………………………………………………… 93
— 3 —


十一、 黄巢起义的始末 ……… 94
    宦官专权黄巢反 ………… 94
    重整旗鼓拥兵犯 ………… 95
    建政大齐帝长安 ………… 97
    兵围陈州绝人寰 ………… 98
    覆巢之下无完卵………… 100
    【延伸阅读】 黄巢的文字狱 ……………………………………………… 101
十二、 杯酒释兵权的苦果…… 103
    黄袍加身忧心忡………… 103
    杯酒释权君安生………… 104
    贪腐自黑以示忠………… 106
    崇文抑武毁长城………… 107
    任人宰割害无穷………… 109
    【延伸阅读】 赵匡胤妙治大臣 …………………………………………… 110
十三、 程门立雪于何处……… 112
    官宦世家两兄弟………… 112
    传道授业释惑疑………… 114
    职掌学事文风启………… 115
    一代儒宗继大义………… 117
    【延伸阅读】 座中有伎心无伎 …………………………………………… 119
十四、 方腊是被梁山好汉所灭吗……………………………………………… 120
    征方腊损兵折将………… 120
    剥开茧廓清迷茫………… 122
    由辉煌转向败亡………… 123
    据史实还原真相………… 124
— 4 —


再创作重塑形象………… 126
    【延伸阅读】 梁山好汉海外称王 ………………………………………… 127
十五、 悲惨的徽钦二宗……… 128
    无心之柳大统继………… 128
    风流才子昏庸帝………… 129
    白山黑水严相逼………… 131
    靖康之耻天下奇………… 132
    身死异国下场凄………… 134
    【延伸阅读】 名妓李师师 ………………………………………………… 136
十六、 岳飞悲剧探源………… 138
    投戎抗金勇武显………… 138
    卓尔不群功勋建………… 139
    恃才傲物同僚怨………… 141
    劝君立储触龙颜………… 142
    风波亭里英魂断………… 143
    【延伸阅读】 青山有幸埋忠骨 …………………………………………… 144
十七、 陆秀夫崖山殉国……… 146
    初露锋芒志非凡………… 146
    一腔热血难施展………… 147
    铁骨铮铮英雄汉………… 149
    兵败崖山难回天………… 151
    负帝投海殉江山………… 152
    【延伸阅读】 丹心汗青文天祥 …………………………………………… 154
十八、 “救时宰相” 于谦何以束手 …………………………………………… 156
    少年立言清正官………… 156
— 5 —


国破之际挽狂澜………… 158
    公正廉明实中坚………… 160
    “夺门之变” 贤良冤 …… 161
    束手待毙义无言………… 163
    【延伸阅读】 清流锦衣卫 ………………………………………………… 165
十九、 明代倭寇真面目……… 166
    推行海禁御倭患………… 166
    督师东洋靖祸端………… 167
    闭关锁国倭燎原………… 168
    海盗王灭灰复燃………… 170
    元敬抗倭终圆满………… 172
    【延伸阅读】 “金银岛” 传说 …………………………………………… 174
二十、 湖广填四川之殇……… 175
    天府之国千年延………… 175
    蒙元屠蜀人锐减………… 176
    红巾军起兵匪患………… 178
    嗜杀狂魔绝人寰………… 179
    清兵入川添劫难………… 181
    【延伸阅读】 张献忠江口沉银 …………………………………………… 183
二十一、 郑成功是日本人吗…………………………………………………… 185
    混血英雄初诞生………… 185
    逆父救国存孤忠………… 187
    折戟沉沙南京城………… 188
    驱逐荷夷辟新荆………… 189
    举世同崇一英雄………… 191
— 6 —


【延伸阅读】 郑氏结局 …………………………………………………… 193
二十二、 康熙六下江南真相…………………………………………………… 195
    治河通漕济苍生………… 195
    力促满汉相和融………… 197
    怀柔布恩察民情………… 198
    整饬吏治清政风………… 199
    追求享乐奢侈盛………… 201
    耀武扬威声色纵………… 202
    【延伸阅读】 康熙提笔忘字 ……………………………………………… 204
二十三、 天朝悲歌探源……… 205
    洪流涌风云际会………… 205
    信仰笃将士无畏………… 206
    初衷抛沉湎富贵………… 207
    自相残滔天血泪………… 208
    天王昧烟灭灰飞………… 210
    英雄泪扼腕而悲………… 211
    【延伸阅读】 洪秀全的内宫 ……………………………………………… 214
二十四、 欲说还休义和团…… 215
    帝无能洋教横行………… 215
    拳练兴荒诞不经………… 217
    尚排外盲目血腥………… 218
    摇摆间剿抚无定………… 219
    清洋绞覆亡剧终………… 221
    功与过任人点评………… 223
    【延伸阅读】 慈禧的 “疯狂” …………………………………………… 224
— 7 —


二十五、 孙中山美国国籍由来………………………………………………… 226
    舆论哗然国籍说………… 226
    掩护革命籍美国………… 227
    出生证明起风波………… 228
    华侨革命贡献多………… 230
    曲线救国引误惑………… 231
    【延伸阅读】 孙中山生命中的女人 ……………………………………… 233
二十六、 西南联大的苦难辉煌………………………………………………… 235
    国危亡学人长征………… 235
    众巨擘师表图腾………… 237
    智若愚掌门先生………… 239
    赴国难投笔从戎………… 241
    书传奇教育珠峰………… 243
    【延伸阅读】 神秘的 “菜坛子” ………………………………………… 244
— 8 —


【免费在线读】

一、 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

【题记】 《史记》 载, 周幽王任用奸佞, 沉溺美色, 为博宠妃褒姒一笑而

“烽火戏诸侯”, 失信于天下。 后来当犬戎真的攻来时, 周幽王点起烽火, 因

诸侯都不来救, 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然而, 2008 年 “清华简” 现世后,

有学者质疑 “烽火戏诸侯” 的真实性。 那么, “烽火戏诸侯” 真是太史公的戏

说吗?

怪胎现世甚离奇

周宣王时期, 有一年都城镐京忽然传起一首儿歌: “檿弧箕服, 实亡周

国。” 意思是 “山桑木弓, 箕草箭袋, 要灭亡周朝”。 周宣王听说后十分害怕,

下令严禁贩卖山桑木弓、 箕草箭袋, 违者处死。

偏偏就有一对夫妇, 素以贩卖桑弓箕袋为生, 因家离城较远, 不知禁令。

这天, 夫妇二人负弓抱袋, 来到城门叫卖, 守门军士看见, 立即过来捉拿。 夫

妇二人见状, 吓得魂飞魄散, 丢下桑弓箕袋就逃走了。 周宣王闻报, 下令将桑

弓、 箕袋烧毁, 并在全国通缉二人。

当天晚上, 宫中还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周厉王时入宫的一个老宫女怀孕

四十多年, 突然生下一个女孩!

宫闱秘事, 皆有档可查。 周宣王召太史入见, 一问究竟。 太史道: “夏桀

时, 有两条龙落在王宫, 口中流涎, 自称是褒国的两个先君。 夏桀不知该如何

处置他们, 就命太史占卜, 结果不管是杀掉、 赶跑还是收留都不吉利, 只有留

下龙涎才吉利, 于是摆出祭物, 写下简书, 进行祷告, 二龙留下龙涎就不见

了。 夏桀命人将龙涎收藏在木匣子里。 夏朝灭亡后, 这个匣子传到商朝, 商朝

灭亡后又传到周朝, 从来没有人敢把它打开。 但先王末年, 匣子放出光芒, 先

王命人打开匣子, 龙涎不小心掉在地上, 忽然变成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后

宫, 迎面撞上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宫女便不见了。 那个宫女长到十五岁, 无夫而

孕, 四十多年孕而未生。” 周宣王听罢, 认为这个女婴是不祥之物, 命人把她

连夜抱出城外扔掉。

且说那对夫妇逃回家中, 不敢久留, 收拾财物连夜逃往褒国投亲靠友。 行

至途中, 忽然听到婴儿的哭声, 过去一看, 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 正嗷嗷待

哺, 甚是可怜。 夫妇心生怜悯, 加上膝下无子, 便抱起女婴, 继续往褒国逃

去。 这个女婴, 就是后来的褒姒。

任佞残忠贪淫逸

公元前 782 年, 周宣王驾崩, 年仅十四岁的太子姬宫湦继位, 史称周幽

王。 据 《东周列国志》 的描述, 周幽王荒淫无道, 在国丧期间和一帮戏子狎

玩, 全无悲戚之色。 后来, 周宣王留下的顾命大臣相继去世, 周幽王便任用虢

石父、 祭公和尹球为卿士, 主理朝政。 这三人都是阿谀谗谄、 贪图利禄的小

人, 对周幽王的荒淫之举不仅不规劝, 还投其所好, 逢迎不暇。 有这样一群奸

佞之臣在侧, 周幽王更加肆无忌惮、 任性妄为, 朝政日渐荒废。

公元前 780 年, 泾、 渭、 洛 “三川皆震”, 周王朝的龙兴之地岐山也有一

段被震塌, 大批灾民失去家园。 大臣向周幽王汇报灾情, 他却笑道: “山崩地

震, 此乃常事, 何必报告?” 周幽王不仅不把救灾赈民放在心上, 反而命左右

遍寻美女, 以充后宫。

褒姒是如何进入周幽王后宫的, 《东周列国志》 描述得绘声绘色: 褒国大

夫褒珦劝周幽王勤政恤民, 被打入大牢。 三年后, 褒珦的儿子洪德在褒国乡下

偶遇一个正在汲水的少女, “目秀眉清, 唇红齿白, 发挽乌云, 指排削玉, 有

如花如月之容, 倾国倾城之貌”, 不禁惊叹道: “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 竟有

如此绝色女子!” 他上前一问, 得知这个女子名叫褒姒, 想到父亲被关在镐京

牢狱已逾三年, 顿时心生一计。 他急匆匆回到家中, 禀报母亲说: “周幽王四

处遍寻美女, 有个叫褒姒的女子有倾国倾城之貌, 如果把她买来, 献给幽王,

定能使父亲获释。 当年散宜生就是用这个办法救出了周文王。” 母亲当场答

应: “只要事情能办成, 花再多钱都在所不惜。” 于是洪德亲自来到褒家, 用

三百匹布把褒姒买了下来。 洪德又贿赂虢石父, 由其引见, 将褒姒献给了周幽

王。 周幽王一见褒姒, 惊为天人, 当即释放褒珦, 官复原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