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没有艺术家,就没有伟大的艺术作品与辉煌的艺术历史

“西方艺术史之父”瓦萨里曾道,伟大的艺术家完全可以与闻名遐迩的知识巨匠比肩而立。当我们欣赏伟大的中国艺术作品时,是否知晓创作者的生平轶事?他们的杰作是如何诞生的?他们之间如何影响与承传,从而写就了辉煌的中国艺术篇章?

170余位中国艺术家为主体,呈现一篇篇生动的人物传记,同时展现一段恢宏的中国美术史

摒弃史料文献的堆积,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文配合,带领读者看尽从魏晋至晚清的艺术家们的精彩生活与永恒艺术!

赏200余张经典佳作,迅速了解艺术家的代表作与风格面貌

精选艺术家创作生涯之成熟期的代表作,在带领读者欣赏图像的过程中,明晰认知艺术家们的独特风格与伟大之处!

设30个趣味延伸知识点,给知识储备再加料

本书中还在不同的艺术家页面设计了对应的趣味知识点,轻松阅读艺术家生活的历史背景与艺术史小知识。


【内容简介】

贡布里希曾在名著《艺术的故事》开篇写道:“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史。”足以说明伟大的艺术家完全可以与伟大的传世艺术作品比肩。当我们欣赏中国艺术作品时,是否也曾关注到艺术作品背后的这些艺苑巨匠们呢?

本书以传世的美术史史料记载为依据,从魏晋至晚清,精选一百七十余位在中国美术史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艺术家。同时,书中还配有两百余幅作品插图,三十个背景趣味背景知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简练的文字将这些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师承来源、创作轶事、后世影响娓娓道来。
本书还特别包含了中国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全卷完整拉页,以飨各位读者。


【作者简介】

刘泊君,山东济南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博士。多篇论文发表于《美术学报》《美术大观》《中国书画》《荣宝斋》《中国美术》《中华书画家》《艺术探索》等期刊。曾参加第五届全国艺术学青年论坛、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论坛、“中原美术”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三山五园”研究院学术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等。


【媒体评论】

本书以朝代为序,脉络清晰,叙述客观,选取的画家、作品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书中既有对画家生平经历与艺术贡献的详细介绍,又精选了大量精美的作品图片,具有视觉冲击力。语言通俗易懂,文风简明扼要,让人可沉下心来细细品读。它既是一本普通艺术爱好者的入门级读物,又可作为美术学习者、从业者辅助的参考资料,图文结合,生动直观,兼具可读性与学术价值。——吴明娣,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时代艺术作品数量巨大,经典艺术作品璨若星河。在往常学习美术与建构美术史知识的过程中,作品的散点化与经典化交织,时代的主线与艺术的类型并行,但是独独少了对温暖的、立体化的人的呈现。还原历史的原境,给予历史以温度,是美术史研究与输出的目标,一本以艺术家为主体呈现对象的美术书籍,才是一本有温度的且有历史承载的书籍。——奇洁,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大匠之门》编辑部主任,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目录】

魏晋南北朝

虎头三绝 顾恺之 8

秀骨清像 陆探微 14

疏体得神 张僧繇 16

其他同时期重要画家 17

隋唐 22

唐画始祖 展子虔24

驰誉丹青 阎立本 26

画圣独步 吴道子 30

绮罗秾丽 张萱 34

妙创水月 周昉 38

丹青富贵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42

画手佛心 王维 46

宝骏神通 韩幹 48

田园宰相 韩滉 50

其他同时期重要画家 52

五代 56

北派山水,大山堂堂 荆浩与关仝 58

江南云山,一片朦胧 董源与巨然 62

富丽野逸,内外争姸 黄荃与徐熙 70

精工重彩,人物写实 周文矩与顾闳中 74

梵貌胡相,高古诡谲 贯休与石恪 76

其他同时期重要画家 78

宋代 82

文武张弛 李成与范宽 84

风烟且千里,江山取意成 郭熙 88

风流文采磨不尽 王诜 90

意气溢余胸中竹 文同 92

云山出尘 米芾、米友仁父子 94

龙眠画精 李公麟 98

嗜艺丧国 宋徽宗赵佶 100

北艺南渡,画院独步 李唐 104

水墨苍劲,边角之景 马远与夏珪 110

“粱风子” 粱楷

其他同时期重要画家 120

元代 140

耿耿存孤忠的遗民画家 龚开与郑思肖 142

山居惟爱静 钱选 145

笔研情犹在,丘壑寄怀抱 赵孟頫 148

“高侯画山谁与匹” 高克恭 154

艺林冲霄峰 黄公望 156

梅花道人,抗简孤高 吴镇 160

倪郎作画如斫冰 倪瓒 164

王侯笔力能扛鼎 王蒙 166

墨梅清气满乾坤 王冕 170

其他同时期重要画家 172

明代 180

师心师目师华山 王履 182

“浙派”宗师,行家 戴进 184

小仙以狂名,才高意更肆 吴伟 186

帝王宸翰 明宣宗朱瞻基 188

静里安心惟信天 沈周 190

笃行君子,翰墨自娱 文征明196

桃花庵里桃花仙,但愿老死花酒间 唐寅202

精丽艳逸,匠心巧工 仇英 206

落笔惊风雨,洒墨泣鬼神 徐渭 212

写照如镜 曾鲸 216

国破家亡身不死,章侯迟悔艺不朽 陈洪绶218

晚明画坛宗主 董其昌220

其他同时期重要画家 224

清代 230

家世全非肯作僧 弘仁 232

墨点无多泪点多 八大山人 236

入室山樵老黄鹤,同龛独许居然僧 髡残 242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石涛 245

浩瀚之前发为画 龚贤 250

郭忠恕后身 萧云从 254

升正统派,与古人通 王时敏 256

山水清晖,集古大成 王翚260

没骨写生,与花传神 恽寿平 264

墨井道人志传道 吴历 266

写真世宁擅 郎世宁 270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 276

冷香称清贫,寂寥抱冬心 金农278

地怪天惊一画奴 任颐280

长留太古春 吴昌硕282

其他同时期重要画家 286

阅读书目 303


【书摘与插画】

在16世纪的意大利,乔尔乔· 瓦萨里(Giorgio Vasari)出版了近代西方部传记体艺术史——《艺苑名人传》(Lives of the Artists)。全书通过记述两百余位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为我们重现了13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盛况。传记中的众多艺术家不仅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而且还展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知识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此后的西方艺术史写作总是将瓦萨里的著作视为重要的参照对象。由此,瓦萨里也获得了西方“艺术史之父”的美誉。

但是,在早于瓦萨里这部《艺苑名人传》的七百多年前,唐代的张彦远已经完成了我国部系统的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这部通史采用了中国古代正统史家纪传体的方式,列举了从魏晋至张彦远生活的中晚唐时期共计三百七十余位艺术家。在张彦远的笔下,这部绘画通史“求信史,重作品,史论结合,内容与形式并重,风格与精神并重,视觉与文化并重,创作与流传并重,重史料信息的丰富”,颇为后世研究者与好事者所倚重。实际上,我国以纪传体方式记载艺术家的历史还可以追溯至更早。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人物品藻风气和“九品中正”制度的影响下,谢赫的《古画品录》将二十余位画家分成六品,并予以品评。至史学为成熟繁盛的唐宋时期,中国的绘画史学也达到了。自《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图画见闻志》《画继》起,后世陆续出现了《图绘宝鉴》《明画录》《国朝画征录》《墨林今话》等一大批纪传体的通史、断代史和书画家传记汇编。这些美术史典籍充分说明,中国传统美术史研究对于艺术家的关照亘古不变。

伴随艺术家们的是一件件彪炳史册的作品。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从古朴稚拙到精谨工丽,从状物象形到抒情达意,无数生活在不同时期、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彰显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与功能:秦汉的绘画注重“成教化,助人伦”“正人心,淳风俗”的政教功用,是宣传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魏晋南北朝时的艺术家个人意识逐渐萌发,绘画逐渐表达出既滋养自身精神世界又借此抒发内心情感的内容;唐、宋、元以降,画家的身份、学养、地位都逐渐提高, 造型能力、绘画技法更加完善;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艺术市场的繁荣,创作题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以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史典籍,记载下来的也仅是一部分艺术家,如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画工、塑匠,铸造青铜器的手工艺者,创作各大石窟寺雕塑、壁画的工匠,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至今无法知道他们的确切名字。因为他们的画迹或作品虽然在墓葬、遗址等环境中被保留下来,但记录其姓名生平的文字资料非常稀少。而从魏晋开始, 伴随着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士大夫开始精于绘事,艺术家们的姓名、师承、事迹、作品才有记载可考, 但也多局限在法书名画的艺术门类中。这不得不算是美术史的遗憾。

本书的写作,在参阅大量中国古代美术史典籍的基础上,也吸收了近现代学界的艺术家个案研究。写作体例方面借鉴了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纪传体形式,以朝代先后为序,上迄魏晋,下至清末,选取了一百七十一位历代画坛的卓越代表,简明扼要地叙述其生平经历,并阐述他们在艺术领域的贡献。列举的这些画家,无论是何阶层、擅长何种画科题材,都在当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相关史料记载也较为详尽。另外,为了便于更加直观地了解艺术家的成就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在选取两百三十件作品的同时,还设计了独立单元介绍相关内容,以便诸君在对古代伟大艺术家产生认知的同时,也能够从图像上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轨迹。能使更多的人为我国悠久辉煌的艺术文化宝藏而感到由衷自豪,便是写作本书的朴素愿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