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胡萝卜须》

儒勒·列那尔是法国现代文学的起源。他像福楼拜一样,让我发现了什么叫真正的美……他把寂静变成了文学,这对文学来说是多大的财富啊。
——萨特
一本叫《胡萝卜须》的书我看得又笑又流泪的,非常好。
——周国平
一头红发,一脸雀斑。一个可爱又可怜的胡萝卜须。一段段叫人好笑又流泪的故事。风靡法国,经久不衰。滋养几代名家的精神气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的作品。
——施蛰存
法国作家列那尔的《胡萝卜须》,比较贴近中学生的心理……反复地读、看透了,一生受益无穷。
——肖复兴
《胡萝卜须》其实是一本极适合青少年看,或父母和子女一起阅读的心理励志类书籍,破译一个人从小开始,在一系列的打击中,如何变得内心强大。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作者石勇


【内容简介】

《胡萝卜须》

一个叫“胡萝卜须”的小男孩,满头红发,一脸雀斑。他的家不曾给他任何温暖,有的只是母亲的捉弄、爸爸的冷漠、哥哥的欺负、姐姐的取笑。为了获得关注和认可,胡萝卜须做了很多蠢事,好笑又令人心酸。随着成长,他渐渐明白,只有独立才能挽回自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怀着希望,勇敢面对成长。

一个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的孩子,一个个让人边笑边流泪的故事。如果读童话会使人善良,那么在不如意甚至感到整个世界都在背弃你时,看看胡萝卜须,请记得不要有恨,你还有你自己。

《卡尔威特的教育》

 天才的诞生与快乐的童年并不矛盾,天才与天赋也没有必然的关联。这本出自19世纪一个睿智乡村牧师之手的教育史上的奇书,用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为天才的潜力。你也可以将你的孩子造就成一个健康快乐的天才。
  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神奇和伟大的很好例子。
  为什么诸多神童同时集中于哈佛大学,世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偶合现象,这全是受益于《卡尔·威特的教育》的结果。
  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烦恼。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作者简介】

儒勒·列那尔
法国十九世纪末期的文学家。他在世只有四十七年,主要作品有《胡萝卜须》《自然纪事》《日记》,都是法国文学中的精品。列那尔一直在法国的乡村生活,他喜欢亲近孩子和大自然,写的文章有份淡淡的田园风韵以及孩子般的返璞归真。

徐知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资深法语翻译家。主要译作有《胡萝卜须》《自然记事》《列那尔日记》《米什莱散文选》《法国现代诗抄》等。


【目录】

《胡萝卜须》》《卡尔 威特的教育》


【免费在线读】

鼹 鼠

胡萝卜须在路上碰到一只鼹鼠,那样子黑得像个通烟囱的。他拿来玩了半天,随后他想弄死它。他把它抛向空中好多次,巧妙地抛掷上去,但愿它掉在一块石头上。
起初,进行得很好,很顺利。
鼹鼠的脚全折断了,脑袋开了花,背脊也碎了,它的生命似乎并不坚强。
后来,胡萝卜须发现它还没有死,这真吓得他目怔口呆。他把它抛过屋顶,抛上天空,随便怎么抛鼹鼠还是不死。
“该死!它不死。”他说。
果然,在那块溅着鲜血的石头上,鼹鼠给砸得稀烂。它那满是油脂的肚子像一块冻子似的颤动着;从这阵颤动中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幻象。
“该死!”胡萝卜须狂热地叫起来,“它还不死!”
他把它捡起,辱骂着,于是又改变了方法。
满脸通红,眼睛里含着泪水,他在鼹鼠身上唾了几口,再提起来,用尽平生气力扔到石头上。
可是那难看得肚子还是不住的颤动。
胡萝卜须越是像发了疯似的拍打,鼹鼠越不像死的样子。

打 猎

勒皮克先生轮番带他的两个儿子去打猎。孩子跟在父亲后面,因为开枪方向的缘故,他们走路时总是稍微靠着右边一点。勒皮克先生这个人健于步行,从不疲倦。胡萝卜须热心地跟着他走,毫无怨言。鞋子把他的脚擦伤了,可是他一声不吭,脚趾头肿得像个小槌子似的。
要是勒皮克先生一开始就打中了一只野兔,他会说:
“你是不是把它寄存在附近山庄上去,或者藏在篱笆下面,等傍晚回家的时候来取?”
“不,爸爸。”胡萝卜须说,“我宁可自己带着。”
有时一整天他要背着两只兔子和五只山鹑。他用手或手帕衬在猎袋下面,以减轻肩膊的疼痛。每逢遇到什么人,他便装模作样地把脊背转过来给人家看,这样就暂时忘记了他沉重的负担。
可是当什么也没有打到或者失去虚荣心支持的时候,他便感到厌倦。
“你在这儿等我。”有时勒皮克先生对他说,“我到前面这块耕过的地里去看看。”
胡萝卜须气嘟嘟地站在太阳底下。他望着父亲在田里走动,一垄一垄、一块土一块土,都不放过,就像在用一把钉耙到处踩压平整似的。他用猎枪在篱笆、荆棘灌木丛中间不住敲打,那条狗比拉姆给累得都不能动了,自找块荫凉处,躺它一会儿,喘着气,整个舌头都耷拉在嘴外边。
“可是那里什么也没有,”胡萝卜须想,“是啊,那些荨麻、草料都踩烂了,有什么用。我要是只野兔躲在沟里树叶底下,这么大热天气,也不会动弹!”
于是他暗地里在诅咒勒皮克先生;他轻轻地在骂他。
这时勒皮克先生已经跳过一道篱笆,到旁边一块苜蓿地里去搜索去了,这里,要是再找不到一只野兔崽子才是怪事呢。
“他叫我等他,”胡萝卜须咕哝着,“可是我却非跟在他后头跑不可。一天开始得不好,结尾准好不了。小步跑啊,流汗啊,爸爸,狗都给你累坏了,也搞得我浑身酸痛,还以为人家坐着不费力呢。今天晚上,我们回去准是两手空空。”
胡萝卜须总是有点傻里傻气的。
每回只要他用手摸摸遮阳帽的边沿,比拉姆就定定地站住,浑身虬毛戟竖,尾巴高高翘起。勒皮克先生端着枪,踮着脚尖,尽可能靠过去。胡萝卜须一动不动,随便什么感情一冲动,准能窒息。
他举起他的遮檐帽。
几只山鹑飞起,或是一只野兔突然一跃而出。只要看胡萝卜须这时是把帽子再戴到头上,还是把帽子拿在手上做出敬礼的姿势,就可以知道勒皮克先生这一枪有没有打中。
胡萝卜须自己也承认,这办法并不一定就百发百中。老做这种姿势就会毫无效果,就像好运道也懒得老回报那些同样的姿态一样。于是胡萝卜须悄悄地有时就不打这种手势了,这样,却差不多总是获得成功。
“你看见我放的这一枪吗?”勒皮克先生把那只刚打到的体温尚存的野兔放在手上掂掂,看有多重,他紧紧压住它金黄色泽的肚子,使它断气。
“你笑什么?”
“因为多亏我,你才打到了它啊。”胡萝卜须说。
这个新成绩使他感到非常自豪,他大胆讲起他的妙法来了。
“你这话当真?”勒皮克先生说。

戏剧性的变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