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有书心理耗时3年研发,千万读者共同选择。

◆写给被“心理学”三个字劝退的普通读者,通俗易懂,低到无门槛。

◆明明在围观喜闻乐见的生活案例,一不小心读懂了原本深奥的心理学。

◆吊桥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空白效应、刺猬效应、聚光灯效应、黑羊效应、鸟笼效应……48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心理学效应,一读就上瘾!

◆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加深你对他人的了解,在婚姻、工作、人际交往中成为更好的沟通者,它还将帮助你养成遇到问题直击本质的思维能力。

◆一本拨开两性迷雾、扫清人际障碍、加速个人成长的人生指南。

◆你看不透的人和事,这本书来帮助你。


【内容简介】

面对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很多读者都会被劝退,加之心理学流派众多,普通读者实在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基于此,有书编著了这本《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从亲密关系、个人成长、人际关系3个维度串联起48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吊桥效应”“刺猬效应”“杜根定律”“鲁尼恩定律”……
读完你会惊呼:明明是在围观喜闻乐见的生活案例,不知不觉却读懂了原本深奥的心理学!


【作者简介】

有书,终身教育领创者。旗下拥有有书APP、有师、有书空间、有书新媒体矩阵四大业务,汇聚超6000万用户。它首创共读模式,深化服务体系,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知识服务及新教育产品,帮助有终身成长意愿的人群持续、系统、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
出版有畅销书《典籍里的中国》。


【目录】

章 亲密关系
节 令人心动的“吊桥效应”_ 003
第二节 警惕婚姻中的“幸福递减定律”_ 009
第三节 如何把握亲密关系的尺度_ 017
第四节 巧用“爱情三元论”为婚姻保鲜_ 024
第五节 婚姻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_ 031
第六节 两性关系中的“沉没成本效应”_ 038
第七节 如何巧用“振奋效应”_ 043
第八节 “空白效应”带给婚姻的保鲜作用_ 050
第九节 为什么人们对越亲密的人反而越苛刻_ 056
第十节 互补定律:我劝你不要和“性情相投”的人在一起_ 063
第十一节 如何度过感情里的权力争夺期_ 069
第十二节 爱的五种语言_ 076
第十三节 越简单,越幸福_ 084
第十四节 关系中的“自我延伸模型”_ 091
第十五节 消耗你的人,关系再好也要远离_ 097


第二章 个人成长
节 让你心想事成的秘密法则_ 107
第二节 有目标未必能成功,但没有目标一定不能成功_ 114
第三节 凡事等待十分钟,效果惊人_ 122
第四节 你怎样看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_ 128
第五节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碌碌无为_ 136
第六节 讨好型人格自救指南_ 142
第七节 疗愈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_ 149
第八节 “杜根定律”,是一种选择_ 155
第九节 “鲁尼恩定律”告诉你:凡事熬过去,你就赢了_ 161
第十节 两分钟定律:拖延的死敌叫“立刻去做”_ 169
第十一节 活在当下,才能拥有枝繁叶茂的未来_ 177
第十二节 珍爱自己,才是“人间值得”_ 185
第十三节 刺猬效应:人生如尺,必须有度_ 191
第十四节 为什么你越想要,越得不到_ 197
第十五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_ 204
第十六节 人要活成一朵蘑菇,潜滋暗长_ 211
第十七节 “青蛙效应”如何影响你的人生_ 218

第三章 人际关系
节 刻板的“标签效应”_ 227
第二节 聚光灯效应:做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_ 234
第三节 猜疑效应:猜疑会让你失去一切_ 241
第四节 如何用“出丑效应”为人生添彩_ 248
第五节 如何摆脱“鸟笼效应”_ 254
第六节 无处不在的“黑羊效应”_ 259
第七节 巧用投射效应_ 265
第八节 你陷入“毛毛虫效应”的怪圈了_ 271
第九节 “三明治”沟通法_ 277
第十节 “南风效应”:温柔的人独具的魔力_ 284
第十一节 如何避免掉入“傻瓜定律”_ 290
第十二节 “互惠定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_ 294
第十三节 因果定律: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_ 300
第十四节 矛盾选择定律_ 306
第十五节 圈子定律:你只需要和150个人打交道_ 311
第十六节 富兰克林效应: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_ 318


【前言】

如今,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和对心理学知识的好奇心逐年高涨,对心理调整和心理疗愈的意识也在日渐苏醒。面对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很多人仍会露出迷茫、困惑的表情。
或许是因为心理学书籍满是专业名词,读者读起来觉得太枯燥;又或许是因为心理学流派众多,读者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这才使得大家对心理学书籍望而却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撰写了这本《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这本书是写给大众的心理学干货知识集锦,也是心理学良好的入门读物。

本书以3个维度串联起48个心理学知识,语言风趣幽默,案例通俗易懂,话题与现实紧密相关。即便是没学过心理学的读者,也能通过本书获得大量心理学知识,实现个体观照、自我疗?愈。
美国心理学家E.C.托尔曼在《白鼠和人的认知地图》一文中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概念。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某个地区的地图,便会对该地区产生整体性的了解,至于该地区的细节部分,则不一定会深究。
本书便起到了一个“认知地图”的作用。大众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对心理学领域的关键知识点有所了解。这种宏观性的了解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心理学,而更细致、更深入的课题研究则是构筑在这种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把控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唯有先带着兴趣阅读本书,沉浸其中,才能进一步了解、学习心理学领域更艰深的知识。
本书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心理学领域基础、实用的知识,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从而节省许多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教科书,更像是一本案例分析参考指南。本书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大家科普心理学知识,这样一来,阅读变得轻松有趣,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起与现实人生紧密相关的关键心理学理?论。
本书清晰而生动地展现了一场心理学知识的“探宝之旅”,你会在每个章节发现有趣的知识点,进而体会到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妙用。
衷心希望每一位翻开这本书的朋友都能有所收获。如果你认认真真地读完了这本书,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心理调适能力。在令人焦灼的现实面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以应对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不仅要了解心理学知识,更要学会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当你翻开本书仔细阅读,就能找到答案,并获得随之而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遇到心理问题去找心理医生就好。然而,我们与其把疗愈心灵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外部,倒不如学着成为自己的“良医”。这就好比,我们去水上游玩要随身带好救生圈,防患于未然,而不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救生员身上。
比如,书中提到了英国心理学家P.撒盖提出的“手表效应”,这一心理学知识正好可以帮助读者精简生活和工作中的目标,从而避免陷入迷茫、无序的状态。再比如,书中讲到“晕轮效应”会使人以偏概全,在刚接触到这个概念时,相信很多读者朋友都会一头雾水。但我们通过阅读书中的案例分析之后便会知道,所谓的“晕轮效应”,其实与人的认知和判断有关。我们只有对这些心理效应有所了解,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活得更加自?在。

二、客观认识自我以及明确自我真实需求的能力。当处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迷茫、无助和困惑。但当我们学习了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分辨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欲望时,我们便能把当下和未来的人生之路看得更清晰。通俗地说,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我们便多了一种自救方?式。

三、持续获得智慧的能力。在心理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前行,但是我们可以以书为师,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加持人生。正如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R. 霍金斯所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理“能量层级”,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提升自己的能量层级。这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

除了这本《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我们后续还会出版关于哲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入门通识读物。尽管这套通识读物不讲求知识的深奥,但可以展现出每一门学科有趣、有用的一面,定能引起大众对这些学科的兴趣。在求知路上,只有兴趣才是我们好的老师。如果每个人都带着热情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那么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社会也必将更加文明。如果读者能够通过这套书开始自发地研究某一门学科——哪怕只是其中某些知识点,进而丰富内心,开启智慧,那便足够了。这也正是有书君的写作初?衷。


【免费在线读】

为什么人们对越亲密的人反而越苛刻
杨澜曾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了爱的人?”周国平无奈地笑着说道:“这个错误我也常犯。”
这看起来像个悖论,但在现实中频繁发生:我们对陌生人总是比较宽容,可是对亲密的人我们异常苛刻。

书友:小天,女,30岁。
我有一个公认的好老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热情友善,乐于助人。同学借了他5000元三年没还,每次我催他,他总说“对方一定有难言之隐”;同事因为要去约会将没做完的工作甩给他做,我替他打抱不平,他却说“算了,都是同事,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大家都觉得我嫁给这样的老公一定幸福得不得了。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老公对我就像换了个人。
有一天我上班忘了带手机,他联系不上我,勃然大怒,回家后嫌我丢三落四,两天都没搭理我。工作上因为我的失误耽误了一个订单,老板都没怎么批评我,他反而没完没了。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对别人可以那么宽容,那么善解人意,对我却这么苛刻?他说这是因为爱我,是为我好,可是这种让我极度不适的爱和为我好我宁愿不要。

书友:猴子看天,男,28岁。
我们是姐弟恋,她比我大三岁,我喜欢她身上那股独立干练的劲儿。可是现在她对我的苛刻让我越来越受不了。没及时接她电话,她会暴跳如雷;没按照她想要的方式在她失落时及时给予安慰,她会大闹不休;她喜欢吃西红柿,可是家里没有了,我煮面只放了鸡蛋,她抱怨我心里没她。
她对外人根本不是这样的,可是对我如此苛刻。和好之后她会说,她本来也不想这样对我的。可是下一次,因为一点小事,她依然会像鞭炮一样一点就炸,我不知道这段感情该何去何从。

书友:流金岁月,女,32岁。
我从小到大就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一直很好,但我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让我妈满意。我考99分的时候,她会说为什么会扣掉那1分;我考100分的时候,她会说考100分也没什么好骄傲的,要继续努力。
她对外人一向亲切友好,对我和爸爸却非常苛刻。她说因为我们是她亲近的人,但是我不理解,对亲近的人不应该更好才对吗?
可是没想到,长大后我变成了妈妈的样子。婚姻中我忍不住对伴侣发脾气,别人犯错我很容易原谅,但老公犯错就不行。他只要有一丁点做得不到位,我就火冒三丈。我讨厌这样的自己,却总是控制不住。

一项调查持续了30年,调查者在2014年发表了研究成果:比起陌生人,我们对那些和我们亲密、亲近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认为,婴儿参照父母给定的方向逐渐塑造了自我观。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给孩子的正向反馈多,孩子会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这会逐渐塑造他的自尊。而一个缺爱的原生家庭就容易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情感创伤。
有心理创伤的人在建立亲密关系后会在潜意识中期望对方可以疗愈自己。武志红说:“建立亲密关系的两个人会将对方投射成自己‘理想的内在父母’。那些父母没有给过的爱和接纳,他们会希望伴侣加倍补回来。”由此就延伸出了“控制”这种行为,这就为亲密关系的崩坏埋下了伏笔。
面对外人时的清醒和理智,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烟消云散。一个人越是得不到满足,越想要控制;有多愤怒,就有多需要别人。不满足和愤怒不过是在表明:我受伤了,而你看不见我的需要。
可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为什么不能坦诚地表露自己的需求,而要用苛刻、控制的方式来表达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原始印象是:只有弱者才需要别人,一旦承认了需要对方,就意味着我依赖你、离不开你。不行,这样自尊受不了。于是我们用刻薄、激烈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我们本应该温柔以待的亲人。
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都很有爱,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犯这种错误呢?
因为情感忽视无处不在。我们的需求被父母粗暴地拒绝,我们的情绪不被父母理解。在我们小时候,这些事情很容易造成情感创伤。
对亲密的人苛刻,导致的结果就是:亲密的人被伤害,而我们往往会后悔自责。很明显,这不是我们的初衷。那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

1. 每周跟自己对话一次,觉察自己内心的创伤。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察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对亲密的人苛刻,大概率源于我们内在那些未被疗愈的情感创伤。你要去察觉它才能疗愈它,那又该如何做呢?
建议你每周挑选一个时间段,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环境,和自己的内心展开对话:我心里有什么烦躁和痛苦的事吗?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它来源于哪里?伴侣该为此负责吗?如果我的焦虑不安跟他无关,我这样对他是不是在让事情变得更糟呢?我内心的渴望是什么?我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渴望?
每周觉察一次,你对自己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清晰。下一次在对亲近的人发火之前,让自己先缓三分钟,告诉自己这些怒火暂时先不发作,先等这周与自己对话之后再做决定。

2. 感情中少一些控制和强迫,树立恰当的界限感。
“界限感”是近几年心理学界的热词。任何关系想要良好运行都少不了恰当的界限感。婚恋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莫不如此。
人们往往会在亲密关系中犯错。“因为你是我亲近的人,所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对你的要求都是为你好,所以你应该听我的。”这就是情感勒索和情感操纵的逻辑。真正良性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亲密有间”的:我们既亲密,又保持距离;我们既相互扶持,又各自独立。所以,少一点控制和强迫吧,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让彼此自由做自己,这样两个人才能拥有并保持和谐的亲密关系。

3. 用更科学的方式沟通,用成年人的方式表达需求。
我们对亲密关系苛刻,本质上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为何要用这种孩子式的方式表达,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方式来表达呢?
为什么说这是孩子式的方式?因为孩子才会在要不到糖果的时候大哭大闹。我们现在虽然不会像孩子一样倒地打滚、大哭大闹,但我们对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的应对方式同样是通过胡乱发泄让对方就范,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
何为成年人的表达方式?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拐弯抹角。“你不接我电话让我很伤心。吵架之后我特别希望我们可以沟通,而不是情感隔离。我很需要你在这种时候告诉我,虽然我们吵架了,但你依然很爱我。”
这就是在表达真实需求。我们只有看到了真正的自己,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让亲密关系更加和谐。

亲密关系之旅实际上是一场发现自我、疗愈自我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能始终保持对自我的观察、觉知和修正,你不仅能收获一段幸福的亲密关系,还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