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这是一本通俗易懂且知识点较全面的认知心理学入门读物,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类认知加工的注意力、情绪力、记忆力和思考力,理论介绍和实操方法完美结合,为读者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提供了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路径。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学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陈立翰、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认知专委会常委林思恩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仅仅20年的时间,到了70年代就已成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它主要研究人的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认知过程。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那些不能观察的认知过程及其内部机制,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他们更为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通过研究脑本身,以揭示认知活动的本质过程。
与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中密集且充满行话的内容不同,作者撰写本书是想满足读者以下的需求:(1)很想了解人们是如何思考、看待和记忆事物的;(2)对人类思维如何运作抱有疑问;(3)准备修一门认知心理学的课程,此前没学过;(4)发现其他教科书过于复杂、枯燥或太过于专业;(5)对人感兴趣;(6)想了解一些能提升自己认知能力的技巧。为此,作者为读者提供了对认知心理学基本要素的易于理解且有趣的解释,希望读到这本书的读者都可以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沉浸地去体会认知心理学的乐趣。


【作者简介】

彼得·J. 希尔斯博士
于2007年从卡迪夫大学获得了人脸识别发展的博士学位。从那以后,他先后在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和伯恩茅斯大学教授充满乐趣的认知心理学。此外,他还从事人脸识别、颜色感知和注意力方面的研究工作。
迈克尔·帕克博士
先在斯特林大学学习心理学,然后转到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系和认知科学中心,在那里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在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心理学,并使用计算机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的语言习得和视觉注意力。


【目录】

部分?认知心理学入门

第 1 章?理解认知:你如何思考、观察、表达和存在? 3
认知心理学简述 3
科学假说 4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 5
了解认知(和这本书)的结构 6
认知心理学研究 9
实验室环境中的检测 9
计算建模 11
与脑损伤人群协作 12
分析我们的大脑 13
承认认知心理学的局限性 15

第 2 章?学习认知心理学即研习日常? 16
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相关性 16
关注现实世界 17
了解现实的记忆 18
阅读现实中的语言 20
现实中的思考 21
对认知系统的研究帮助我们分辨对错 22
认知心理学无法解释一切 23

第 3 章?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学习成绩? 24
认知和注意的激活 24
集中练习 25
专注的获取 26
集中注意 26
避免分心 27
提高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28
提高记忆力 28
长时记忆 29
避免遗忘 30
更快地提取信息 30
学术阅读和写作技能的提高 31
阅读策略 31
提高你的写作能力 33
更高效地使用你的思维能力 34
理性逻辑运用 35
系统性规划 35
创造和运用子目标 35
完成过程自动化 36
反向作业 36
培养成长型思维 36

第二部分?关注感知的微妙之处

第 4 章?感知你周围的世界? 41
深入探究你的认知系统 41
看看世界发生了什么 43
眼睛的定位 44
凝视着你的眼睛 45
视觉脑的组织 49
构建你的视觉世界 52
知觉引导 53
处理知觉里的歧义 53
跟随运动中的世界 54
运动感知 55
跟着光流走 56
移动时机至关重要 57
展示你的动物本能:生物性运动 58
眼见为实:似动 60

第 5 章?探究人们如何看到深度和颜色? 62
看见三维 62
深度感知概述 63
目不转睛:单眼线索 63
眼部肌肉收缩:生理学线索 69
双眼并用:双眼线索 69
移动:运动线索 71
深度线索结合 72
生活在色彩世界里 73
定义颜色 73
细数颜色:三原色理论 74
颜色的对立:为色轮增添更多色彩 76
色彩恒常性:颜色如何能够保持不变 79
分类感知:保证色彩分类 80

第 6 章?识别目标物和人? 82
从背景中分离图形 82
空间频率运用 83
整合世界:格式塔学派 84
通过感知模式来识别目标物 86
通过组件进行识别 87
描绘世界 88
视觉模式识别 89
人脸识别 89
测试人脸识别的特殊性 90
模拟人脸识别 95

第 7 章?注意!关注你的注意? 102
抓住注意 102
启动开关 103
没有注意到明显的事实 104
视觉检索:大海捞针 106
控制注意 109
研究选择性注意 110
集中你的注意 112
将事物发展到极限 112
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运行 114
干扰注意 115
熟能生巧 116
出错:注意紊乱 117
忽视左边:空间忽视 117
难以集中注意:多动症 118

第三部分?注意你的记忆

第 8 章?短时记忆:我的钥匙放哪儿了? 123
拆解记忆 123
了解记忆的多存储模型 124
短时记忆的特征 126
使你的记忆发挥作用 128
存储和重复声音:语音环路 128
速写和想象:视觉空间画板 130
将长时记忆带进脑海中:情景缓冲 132
管理层:中央执行系统 133
计算你的工作记忆 135
处理你的记忆:执行性 136
集中你的注意 136
切换注意 137
忽略不重要的事物 138
规划和计划 138
监测你自己 139
发生位置:额叶 140

第 9 章?长时记忆:你不记得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了? 1


【免费在线读】

译者序

认知心理学作为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股思潮,对现代心理学研究方向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其在记忆、注意、感知、知识表征、推理、创造力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开辟了一批崭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而且与之前的研究相结合,在很多方面更是带来了长足的进步。
从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中,我们看到了学科的无限潜力,以及对“过程”研究时所
展现出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认知心理学的学习中去。由此,
一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广大爱好者和初学者面前,那就是:我们该如何学习认知
心理学这样一门内涵丰富且富有专业度的学科呢?要知道,很多认知心理学成果的发现都
是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环境下辛苦得到的,大多数结果都可能面临着生态效度的问题。
在专业的认知心理学知识与爱好者的学习动力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D?D
理解。在读者试图对书中知识进行理解的时候,过于专业的表述会让读者的注意力分散,
感觉到无聊,随即失去兴趣。所以,每当翻开一本专业书籍时,我们当然希望书中的内容
是易懂的、全面的,或者如果可以再有趣一点,那可能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这本专业书
籍就是近乎完美的存在了。
在翻译完《妙趣横生的认知心理学》这本书后,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它可能就是正
在被这个问题困扰的你可以选择的解。
这是一个系列的专业科普书籍,可能在之前的阅读生涯中,你或多或少看过这个系列
的其他几本,虽是不同领域的书籍,但风格非常统一,作者完全站在专业的角度,以诙谐
幽默的描写,努力在书中为读者呈现出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以及这些专业知识充满趣味
性和引人入胜的那一面。本书亦是如此。认知心理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为了让读者可
以轻松地进行阅读,同时又对这些想要了解的知识点有所记忆,作为认知心理学家的作
者,将这本入门版的认知心理学书籍做成了可查询的手册形式。
你不需要从头开始读这本书,每个章节之间是独立存在的,如果你只对记忆的过程感
兴趣,那就直接翻到记忆的章节开始看。作者在书中同时设置了关键词、延伸阅读的提醒
等,足以同时满足爱好者和深入学习者的不同识记需求。读者在阅读学习的同时,也可以
随着自己对知识点了解的深入,随时调整自己对这本书的运用和发掘深度,假设看到一半
不想看了,也可以轻松地跳转到其他可能感兴趣的单元重新开始,比如从“记忆”跳转到
“注意”的章节。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与其他的教科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
如果其内容还是局限于概念,那怎么引起和维持读者的阅读兴趣呢?作为认知心理学家的
作者深谙此道,并不会让读者的注意从他书写的字里行间流走。所以,本书的一大特点就
是口语化的表达以及不间断的实验、案例、幽默笑话组成的更加接地气的表达(尽管在翻
译的过程中给我带来了挺大的困扰,但对于读者来说,在认知心理学书籍中这是前所未有
的创举),将知识点带入不断出现的各种案例和实验中,形成更容易唤醒和记忆的图示。
这不正是认知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日常运用吗?
当作为读者的你打开这本《妙趣横生的认知心理学》时,呈现在你面前的不是一本一
成不变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可以随着读者需要不断开发的书籍。这本书在兼顾了认知心理
学专业知识准确性的同时,还在语言风格和易读性上面做了十足的努力。不夸张地说,这
应该是适合入门学习者和认知心理学爱好者阅读的一本专业教科书了。
希望读到这本书的所有人,都可以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乐在其中,甚至乐意将自己
在这本书中得到的专业知识与周围人分享,就好像我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所体会和所做
的那样,更加深入地、沉浸地去体会认知心理学的乐趣。


前言

如果你正准备阅读这本书,那可能存在两种情况:要么你是认知心理学的爱好者,要么你可能需要学习认知心理学这门课程。无论哪种情况,你可能都认为自己已经很清楚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就是“有关认知的所有心理能力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但显而易见,如果我们按照这一范围很广的定义来编写一本认知心理学书籍的话,内容可能超过目前你看到的这本书几十倍还多。
我们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对认知心理学感兴趣,因为这门学科真的太引人入胜了。当然,这可能会被说成是认知心理学爱好者的溢美之词,但必须要承认,认知心理学的魅力是不可否认的!通过科学地研究人们如何感受、记忆、认知、交流和思考,这个学科可以使我们真切地理解人存在的意义以及人所具有的特殊性。
关于此书
编写《妙趣横生的认知心理学》是为了对认知心理学进行科普,所以我们会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