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BiMBA商学院副院长 管理学教授 宫玉振

李不太白先生的文章纵横古今,出入中西;大开大合,笔挟风雷。每每透过喧嚣的历史表象,洞见背后的人心世相。这本书以开阔的大历史视野,给新一代年轻人培育自我蓬勃生长能力提供了丰厚养料,是作者站在时代返身凝思我国文化传统后的力作。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姜鹏

如果历史文化传统是一首千年曲谱,那么在这本书里,我听到了李不太白的歌声。他从中华自身文化传统里求索心法,在现代实践里寻找体系,他看见早已远去的历史与现代中国实为一体,并从中分辨出巨大暗影与流动着的活泼养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管理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郑召利

从传统到现代,李不太白有回望也有远眺,有叩问也有炼取,在不疑处有疑,在审视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碰撞之际发现现代组织漏洞与霞光。这来自他的哲学心灵与丰厚读史经验,也来自他烟火气里的阅历与体会到的真切情感,这使本书可以充盈现代青年的生命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从心法内功、组织实践、意志与精神等方面解读长线优势生长密码,于中华自身文化传统里发现思路,在现代实践里寻找体系,以开阔的大历史视野,结合人生的不同境遇和阶段,发现制约个人专业成长的瓶颈并提供对应策略,通过持续培育自我蓬勃成长的能力,全面升级认知、强韧内核,收获强势生长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

李不太白,毕业于江南大学、复旦大学哲学课堂。儒家文化与西方清教文化比较研究者;中国传统道法儒思想三者关系研究者;管仲思想现代价值研究者。


【目录】

序言 懂得了这片土地内容的人,就可以修炼自己的内容了 / 001

心法:一生一念

蝴蝶飞不过沧海,是因为还没有羽化成神 / 012

最高配的带头大哥,内心都住着一个孩子 / 026

内功:建立自己的内容体系

若没有自己的体系,听再多金句也难成第一流 / 044

若没有自己的内容,碰上再多机遇也把握不了 / 055

外力:找到气味相投的班子

终生不渝的合伙人,需要什么样的生长信念? / 068

女排精神迭代的启示:从国家神话到一个现代团队 / 079

组织:穿越传统黑洞

旧式人情关系,为什么会侵蚀组织的未来? / 092

晁盖的拳头,宋江的道统:论组织秩序的存在基础与漏洞 / 130

心有猛虎,如何细嗅蔷薇:论群体道德的不可假设 / 150

实践:修罗场里永不言退

若没有囚禁的愤怒,生命的光芒就不会如此特别 / 172

愤青的战争:如何改写命运的剧本? / 183

大龄青年的关键一步,是拿下人生中的那个“锦州”/ 191

意志:从荣耀之地重新开始

愿万里归来,你不是慕容复 / 204

所有的油腻中年,都是最值得奋发的人间青春 / 214

身姿:谁持彩练当空舞

最后一枝罂粟花:为什么要清楚权力边界? / 222

猛人的春天:一切人身依附关系终将消散 / 249

精神:生于永不消失的忧患

比找不到出路更危险的,是高山上的自我放逐 / 268

愿你终于在山上看到的,还是当初在山下向往的 / 302

后记 因为看过了长线的历史,所以我相信中国的内容 / 319


【书摘与插画】

懂得了这片土地内容的人, 就可以修炼自己的内容了

中国身处互联网前沿,很多有志青年喜欢追逐新潮概念,瞩目新生变化,捕捉新鲜机会,想着赶快冲上去搏击一番,万一闯出个什么“独角兽”呢?这样充满干劲的朝气自然很好。

伴随着一波波新潮概念不断冲击着视听,诸如垂直产品、免费、共享、私域流量、知识付费、底层逻辑、短视频、直播等等,搅得大家心动神摇,也不免让更多人时常焦虑,担心自己哪天不小心错过了什么潮流,被“时代抛弃了你连个招呼都不打”。

其实,紧跟“变化”有必要,却不必这般心急火燎。很多人忽视了重要一点,那就是在时代的千变万化面前,你能否抓住机遇、赶上潮流乃至领导潮流,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你自身是否首先具备了一些“不变”的素质。

你拥有了这些“不变”的东西,才是决定你能不能站得住、又能够走多远的关键。

在我看来,所谓“不变的东西”,是你能否懂得中国这片土地的内容,第二是你本身是否具备属于自己的内容。

如果你懂得了脚下这片土地,你就会发现,在那些什么云、算法、数据、架构等技术层面之外,真正颠覆性的内容实际上并不多。那些能够出现在市场上的时髦花环,背后往往都有一片芬芳盛开的山坡。

很多新鲜概念并非无源之水。

你是否想过,当我们谈到垂直产品,谁能比得过鲁班呢?谈到私域流量,谁能比得过宋江在朋友圈搞出的“及时雨”口碑呢?谈到免费,谁能比得过李自成“闯王来了不纳粮”口号对农民的诱惑呢?谈到共享,谁能比得过太平天国运动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蛊惑呢?谈到底层逻辑,谁能超过汉初贾谊《过秦论》对秦帝国入木三分的剖析呢?

认真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的确生活在现代社会,但我们也从未挣脱过中国历史深层的人性束缚。

所以当互联网弄潮儿们有那么一阶段都喜欢说“内容为王”时,你是否想到在互联网的各种概念浪潮下,无论你是想要“称霸”,还是想要“为王”,你首先就要懂得中国这片土地的“内容”呢?

这个内容,正是大中国几千多年沉淀下来的那些不变特质。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曾经在中国引领过新潮流的那些西方互联网巨头终纷纷折戟败走呢?为什么雅虎干不过新浪、Msn 干不过QQ、eBay 干不过淘宝、Google 干不过百度呢?其实,这都跟他们这些“外来户”不懂这些中国这片土地的内容有关。

长征途中,周恩来曾跟博古说过,你我都是吃过洋面包的,吃过洋面包的人都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对中国的国情不是那么了解。的确,要看清东方潮流的趋势,从而把握与引领潮流,就必须真正深刻懂得中国这片土地内容,比如熟读历史的毛泽东当初就看出了中国的秘密在农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