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扎西·哈瓦斯(Zahi Hawass)是古埃及文明领域的知名考古学家,对古埃及的研究深入广泛,为世界介绍了古埃及前沿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在本书中,他不仅详细解析了古埃及文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分享了许多考古发掘和研究的过程和心得,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而充满魅力的文明。

本书中包含了大量精美插图,其中不乏由大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提供的高质量图片,如木乃伊、壁画、器皿等,这些珍贵的图片可以让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古埃及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感受到这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此外,书中还包括了一些现代科技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这种融合了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做法,让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古埃及文化。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不仅是一种神秘的宗教信仰,同时也是整个埃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单独的章节着重探讨了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埃及的信仰世界。书中详细介绍了古埃及各种神祇和神话故事,揭示了古埃及宗教的奥秘和特点,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古埃及人对于神秘力量的敬畏和探究。


【内容简介】

古埃及文明是地球上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神秘而浩瀚,伟大却又多元。它起源于尼罗河畔,却又将尼罗河驯顺,掌握于自己手中;它崇敬神明,却将神明与尘世联系起来,使人神共存同一片大陆之上;它重视死亡,但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千年不腐的木乃伊,都显示着对再生与永恒的渴望。

本书遴选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提供的珍贵图片,从法老的宫殿到众神的庙宇,再到亡者的金字塔,展现了古埃及这一充满了非凡色彩的传奇之地。本书作者,埃及知名考古学家、埃及学家,埃及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西·哈瓦斯(Zahi Hawass)与读者分享了他辉煌事业中的种种精彩体验:古埃及的神话体系、法老与王后令人惊叹的奢侈生活、托勒密王朝的发展进程、金字塔的建造方法与意义……这些历史与人物跃然纸上,呈现出丰富而鲜活的面貌。

尽管古埃及帝国已经历辉煌而衰亡,但古埃及文明所遗留的智慧却依旧闪闪发光,它跨越千年,为古今文明搭建起一座永不阻断的桥梁。


【作者简介】

扎西·哈瓦斯(Zahi Hawass)是埃及著名考古学家和埃及学家,曾任埃及文物委员会前秘书长。他曾在吉萨金字塔、萨卡拉和巴哈里亚绿洲等地进行挖掘,被称为“让埃及重返埃及学地图的人”。除了担任考古学官方职务,他还曾在开罗大学、开罗美国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也曾在国家地理、BBC、CNN和探索频道的众多电视节目中露面,重新将埃及介绍给全世界。


【媒体评论】

“在看了扎西·哈瓦斯的大部分著作后,我想把他的这一部作品也放进我的图书馆。这本书非常有趣,也非常清楚地讲述了古埃及的习俗、艺术和神学。”——亚马逊读者评论


【目录】

序言 8

古埃及简史 17

尘世 62

神之域 158

冥界 264

附录 412


【前言】

古埃及人民深受大自然的眷顾,孕育他们的土地见证了古埃及灿烂文明的独特性。几千年来,埃及受到南部阿斯旺岩石瀑布、北部地中海和东西部干旱沙漠的庇护,免遭外敌入侵,尼罗河则给予埃及人民生命。这条北向河流(现今由于阿斯旺大坝的修建而受阻)每年的洪水为洪泛平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并在盆地和运河区域留下了生命泉源。只要洪水水量处在合理范围之内,农作物便长势良好,政府的农业经济就会得到保障。沙漠中还蕴藏着另外的财富:岩石、矿物和金属,用于建造丰碑、装扮活人和逝者,并与异国他乡交易货物。

埃及人自发源之初就有提到“两地”。南部是上埃及,是一条呈带状的尼罗河谷,河流两侧是狭长的洪泛平原;北部是下埃及,是三角洲广袤肥沃的粮仓。埃及法老的主要职责之一便是维护两地统一。两地的古埃及人民,他们的生存条件受到太阳升降周期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水量的影响。若7月的天空中出现天狼星(亦称犬星),则预示着洪涝季(Akhet)的到来。洪水在11月退去,便是农耕季(Peret)开始之时。夏季是3月到6月,是收割季(Shemu)。在古埃及,每月30天又被分为3个星期,每10天为一星期。全年共360日,外加5日额外天数(年末增加祭祀5位神灵的节日)。但实际上,真正的一年要比365日稍长一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用历法与天文立法步调不一,所以每隔1460年才重合一次。尽管天文观测点的争议给我们带来了明显的误差,但那些将天文事件与执政时间(依据某位特定法老的统治而进行纪年)联系起来的铭文,帮助我们确定了埃及的年代。

除了世俗可见的世界(尘世),古埃及人对彼岸世界、神界和冥界怀有复杂的认知。通过仔细研究古代文献和纪念碑,我们发现古埃及人信仰这些神秘领域,但研究结果远不止这么简单,并且充满了未知性。一般而言,宗教典籍本就神秘莫测,难以捉摸和解释,而我们所理解的神话故事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在不同时期,古埃及各地的祭司和哲学家团体研究出了各自版本的宇宙起源学和宇宙论。后来,这些版本被汇集在一起,或被允许并立存在,但并不考虑其内部的一致性。除了这些困难,通常而言,古埃及的宗教典籍并不是用于解释世界,而是具备功能性的,主要由旨在安抚众神或将逝者安全超度到来世的咒语与仪式组成。

简单来说,埃及基本的宇宙起源学说始于创世之前的永恒时代。宇宙中充满了无尽的黑暗和水:没有神灵,没有人类,也没有白天和黑夜。在某种程度上,这与埃及人在每年洪水期间的经历遥相呼应,在那个时候,洪水淹没大地,创世神生而便处在这混沌的水域和黑暗(即努恩,Nun)之中。当创世时刻来临,原始水域中浮现出一座山丘(类似于每年从洪水中出现的小丘),创世神站立在山丘之上创造出了世界。通过各种方式,从说话到唾液,再到射精创世说,依据所参考神话的版本,创世神将土地与水、大地与天空、黑暗与光明分离开来。在某个相关概念中,太阳从这个山丘(在某些神话版本中是蛋壳)中升起,而后在天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创世那一刻开始,直到时间的尽头,大地一直处于创世的中心,周围满是努恩之水并时常受其威胁。时间诞生之初,众神原本生活在大地之上,后因彼此争吵不断,终迁至天空,于是便开始了时间的循环往复。尘世是秩序的领域,而努恩则是混沌之地。众神及其在世间的代理人—法老们(包括生者及逝者)的职责便是维护创世世界的秩序。这个秩序被概念化为一个名叫玛阿特(Ma’at)的女神,头上有一根鸵鸟羽毛。在尘世和努恩之域的过渡地带是众神和逝者之域,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冥界。

在虚化的每日循环中,太阳神被概念化为猎鹰之神(Re orHorus,即拉神或荷鲁斯),日升夜降,它在穿越天空之时照亮大地,在经过地平线以下之时则会象征性地死去。夜晚时分,趁着太阳神经受着幽冥世界的危险,混沌借以恶魔和怪蛇之姿凶猛地挤进了有序的创世世界,但太阳神会在黎明时分重生[如圣甲虫凯普瑞(Khepri)或少年神涅斐尔图姆(Nefertem)]。 与太阳(天空之王)平行运动的是冥界之王— 俄塞里斯(Osiris)。依据埃及神话,俄塞里斯是阿图姆(Atum)的孙子,并迎娶了妹妹伊西斯(Isis)。他们作为原始的法老和王后共治埃及。但是俄塞里斯的弟弟塞特(Seth)天性善妒,不仅谋杀俄塞里斯篡夺了王位,还将其尸体剁碎并遗弃到四面八方。伊西斯找到了丈夫的尸体包裹起来,并让他复活来孕育孩子,诞生的孩子便是荷鲁斯。成年后,荷鲁斯从叔叔塞特手中夺回了王位,成了埃及新任法老。俄塞里斯变成了木乃伊的原型,并进入冥界统治亡灵。

因此,俄塞里斯象征了众神生活在尘世的线性时间:他只出生过一次,在尘世中生活,后又离世飞升。他永久地停留于冥界,只能在冥界深处及夜晚的至暗时刻才得以休憩。太阳神代表着周期,每天晚上都会穿越冥界与俄塞里斯相会。太阳神正是从俄塞里斯和春季发芽的种子之中得到了恢复活力和重生的能量,并在每天早晨得以重生。

尘世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宇宙模型,天选之人扮演了众神的角色。埃及是一个有秩序的国度,而它周围的异域之地则象征着努恩混沌之地。法老是太阳神在人间的代理人,有权阻止混乱,捍卫人间秩序。努恩甚至还挤压进了埃及内部本身的一些区域,如沼泽、沙漠,那里居住着不受玛阿特之神约束的野生动物。法老会象征性地采取行动,来维护宇宙的正常秩序。已故的法老被认定为俄塞里斯,他的永久复活有助于确保宇宙的永恒运行。终,这种认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与俄塞里斯相关)传播到了埃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埃及宗教渗透到了古埃及人民的生活中。埃及法老时代的大部分建筑景观被设计成反映了宇宙学概念。日常生活中的装饰物既实用又有吸引力,但也充满了神秘和宗教的象征意义,如房屋、宫殿、家具、服饰和珠宝。寺庙和坟墓是临界地带,在那里,尘世可以与神之域和冥界相互交流。通常情况或至少在理想状态之下,神庙会被安置在东岸,并与旭日联系在一起;神殿和坟墓则安置在西边的沙漠中,以便将其与夕阳、俄塞里斯和西部地平线外的冥界关联在一起。

本书将探索埃及的三个主要领域:生者之尘世、连接尘世与天堂的神庙世界以及神殿景观,在神殿中,逝者与太阳神一起沉入冥界,以便在黎明时分复活。

扎西﹒哈瓦斯


【书摘与插画】

在尼罗河灌溉给养的领域内,埃及人创造了历史上非常伟大的文明之一。几千年来,早期的狩猎采集者一直零星分布在尼罗河谷和广袤肥沃的三角洲区域。在上一个冰河世纪结束之后,约公元前10000年的某个时候,气候变化促使近东地区开启了农业和动物驯化进程,该地区现在被称为新月沃地(Fertile Crescent)。伴随农业而来的是首批永久定居点的出现,以及新颖的技术和生活方式的迸发。在埃及,狩猎和采集直到稍晚时候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许是因为土地惊人的肥沃度使这些生活策略得以长期存在。但终,埃及的本地人紧随邻居的脚步,开始耕种、饲养动物和建造房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