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信度高。由陈景润的亲人撰写、被其夫人由昆认可的陈景润传记。
★资料真实。本书非转述、非资料拼凑,非以文学想象凑数,是作者与舅舅陈景润共同生活、详尽了解陈景润工作、生活及心理状况后的真实记录。
★史料翔实。作者作为陈景润陈列馆创办人,多年来坚持不懈收集舅舅陈景润的各种资料,在陈景润夫人由昆的支持下,完成史料翔实的一个陈景润传记。
★勘误关于陈景润的文献的诸多史实性错误。
★真实、生动、全面,去标签化。与市面上塑造科学狂人的标签化叙述迥异,本书鲜活真实地展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可爱可感的数学家陈景润。
★装帧设计极大照顾读者阅读体验。全彩印刷,大字排版,带给喜爱陈景润的读者群体舒适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作者宋力以一个外甥的独特视角,近距离的密切接触,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腻传神的描摹刻画,生动地呈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立体、可亲可敬可爱的陈景润。向读者全景式披露陈景润生前的珍稀资料,展现这位数学奇人为梦想不懈攻坚的科学人生。
在很多人眼中,陈景润被形容为科学“怪人”,认为他除了数学,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不会生活、不会工作、甚至不会做人等。不过,在外甥宋力的眼中,这位科学“怪人”在婚姻爱情上,和普通人没有太多区别,比如追女朋友的方式,为了制造机会接近心上人,陈景润常常故意上楼晾晒衣服。接着,他又热情地提出教由昆英语……于是,成就了这桩美满姻缘。
宋力说:“我写这本书,也是想让更多读者了解,陈景润和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平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还原他作为普通人血肉丰满的一面。”


【作者简介】

宋力,陈景润先生的外甥,陈景润陈列馆创办人,1956年生于闽西连城县,著有《心灵的阳光》《履痕》《激情成就梦想》等。


【目录】


一、艰难的成长
贫苦人家的瘦弱儿
英华中学的BOOKER
晒着文凭摆书摊
“笨鸟”不屈 展翅翱翔

二、孤独的追梦者
斗室之中有乾坤
进军“哥德巴赫猜想”
“文革”浩劫
忍辱负重不言弃
我辈仍是蓬蒿人

三、不期而至的荣誉
徐迟采访 一波三折
陈景润旋风
特别的人大代表

四、发自内心的感恩
景润舅舅与华罗庚
景润舅舅与闵嗣鹤
景润舅舅与李尚杰
景润舅舅与故乡亲人

五、生命的暖春与寒冬
科学“怪人”的爱情猜想题
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
与病魔抗争的岁月
高山流水悼忠魂
中国要是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了

附录一:陈景润年谱
附录二: 陈景润论著目录
附录三: 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
附件四: 欧拉给哥德巴赫的信
附录五: 孙克定的 18 首悼念诗
后记 仰望


【前言】

【序一】
行走在彩云间
潘心城
(前福建省副省长)

陈景润,这个响亮的名字,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就在中国大地上流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1977 年元旦刚过,距离党中央粉碎“四人帮”仅三个多月,著名作家徐迟发表在《人民文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默默耕耘于数学王国之中的陈景润,闪烁出耀眼的光彩,震撼着人民的心弦。那时正是十年内乱刚刚结束,知识分子被扣上的“臭老九”帽子刚刚摘下,也正是精 神文化家园刚刚复苏更生的时刻,《哥德巴赫猜想》的问世, 犹如一杆风向标,预示着科学的春天即将来临。每当想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我心中总是不由地升腾起对陈景润学长—科学巨匠由衷的敬佩与仰慕。
本书使我们再次走近了陈景润学长。这部浸染着血脉亲情的书,在其 外甥宋力的亲历、亲见、亲闻中徐徐展开,把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生命 不息、奋斗不止的陈景润,展现在读者眼前。全书观察入微,叙述流畅,笔 触细腻,感人至深,既唤醒了我们对于景润学长人品性情的清晰记忆,又为我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面深入地了解陈景润,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
励志是成功的阶梯。在陈景润眼里,生命的全部意义等同于数学研究。在那科学研究被窒息的年代,他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追求与整个社会 思潮产生了逆向背离,面对流言和挫折,他毫不动摇。他把孱弱的身子锁定在6平方米的“生命容器”内,辛勤耕耘着这片自由的乐土,纵横行走在彩云间,坚持不懈地推算着“哥德巴赫猜想”,拼着性命去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即使在重病缠身、入院治疗的岁月里,他依然初衷不改,心系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祖国的荣誉,作后的冲刺。他像是一支蜡烛,为数学燃烧不已。天道酬勤,智慧、心血、汗水终于凝成丰硕的成果。
《铸梦——追忆我的舅舅陈景润》一书,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也启迪我们深刻地理性思考。陈景润学长之所以能够在逆境中奋斗并取得成功,与他浓烈的爱国情怀是紧密相连的。他虽不善言辞,但思维透彻,行为执着。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祖国强大、民族昌盛,既是他的理想信念,也是他的行为实践。爱国、奉献、执着、奋斗——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明传承,在陈景润学长身上得到了十分完美的体现,激励着我们脚踏实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陈景润学长虽然离开我们了,但音容宛在,风范永存,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是八闽大地的骄子,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是我国科学界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为吾侪厦大学子树立了楷模。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外甥对舅舅的怀念,也是催人奋发奔向美好明天的精神财富,所以,这本书的问世应该是可喜可贺的。
是为序。

(潘心城,厦门大学毕业,曾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福建诚信促进会会长。)


【免费在线读】

【序二】

温暖的记忆
由 昆(陈景润夫人)

先生离去至今,我仍能清晰感受到他的体温、他的呼吸、他脉搏微弱的律动,仍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对数学的痴迷和对家人的挚爱。光阴荏苒,流逝的是时间,沉淀的是无尽的思念。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先生曾凭孱弱之躯,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的折磨,耗尽毕生心血去追求一个几近不可能的梦想——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所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全社会的传奇人物, 并因此获得了英雄般的赞誉和荣耀。
当先生的外甥宋力将《铸梦——追忆我的舅舅陈景润》的书稿放在我的面前时,过往的一切又一一浮现在眼前。往事历历在目,热泪再一次溢出眼眶。我曾经无数次在心底默默呼唤着先生的名字,无数次在遗像中读出先生的期冀与不舍,无数次从先生的遗爱中汲取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先生木讷寡言,正直敦厚,内向沉静,学习和工作之外的乐趣几近于无。先生似乎难以融入现实的世俗生活中,人们也难以进入他的世界。他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数学王国一样神秘。但他为我打开了紧闭的心门,让我进入了他的世界,让我见识和理解了他坚韧不拔、攻克难关的痴狂和浑然忘我的精神境界,让我感受到他在追求梦想途中艰难跋涉的悲欢苦乐。作为他的伴侣,我是幸运的!
先生并非天才,但他有执着的追求,有坚定的信念,有对数学终生不悔的热爱,有超人的勤奋和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有不屈不挠和百折不回的拼搏精神,有终其一生对于梦想的坚守,所以,他在“挑战人类智力极限”过程中所获得的重大突破并不是偶然的。
在《铸梦——追忆我的舅舅陈景润》一书中,宋力以一个外甥的独特视角,近距离的密切接触,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腻传神的描摹刻画,生动地呈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立体、可亲可敬可爱的陈景润。这本书勾起了我生命中许许多多温暖的记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