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旨在于提升学生对智能技术发展的敏感度与智能服务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人工智能情景建设的使命感。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教育第三册共四个单元,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或项目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体验过程与控制的场景,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活中广泛存在着“输入——计算——输出”的计算模式,本书以开源硬件和简易智能小车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多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学会分析简单系统构成、分析简单算法的执行过程与结果。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生活中人工智能应用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作者简介】

杨玉春 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智库试点)主建单位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教育评价及信息化实现。就民生领域尤其是教育焦点、难点问题撰写多篇政策建议与咨询报告,获得批示并发挥作用。2020年,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评为全国履职能力建设先进个人。

霍俊飞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科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在读,硕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辅导学生参加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大赛等多项赛事,获中国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教师、北京市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目录】

单元 衣

1

课 穿衣小助手

3

第二课 发光的雨鞋

14

第三课 盲人眼镜

23

第二单元 食

33

课 烘焙小精灵

35

第二课 超市小帮手

43

第三课 宠物投食器

49

第三单元 住

55

课 智能台灯

57

第二课 浇花园丁

64

第三课 安全门锁

72

第四单元 行

81

课 巡线小车

83

第二课 宠物跟随者

90

第三课 物流小车

95


【前言】

本书以迎接智能时代为主题,重点关注了衣、食、住、行四方面中人工智
能的应用。生活中广泛存在着“输入—计算—输出”的计算模式,本书以开源
硬件和简易智能小车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多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学会分析简单系统构成,分析简单算法的执行过程与结果。在动手实践的过程
中加深对生活中人工智能应用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本书的主旨在于
提升学生对智能技术发展的敏感度与智能服务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人工
智能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人工智能情景建设的使命感。

全书包括四个单元。

单元——衣。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输入—计算—输出”的模式,
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本单元的三个实践项目分别是穿衣小助手、发光的雨
鞋、盲人眼镜,基于开源硬件,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认识LED灯、
蜂鸣器等几种简单的输出设备。

第二单元——食。本单元的三个实践项目分别是烘焙小精灵、超市小帮手、
宠物投食器。应用视觉传感器识别物体的颜色和形状等,可用于对物体进行识
别和分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分析简单系统构成,根据具体情境设计方
案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住。本单元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三个生活场景应用作为真实案
例,引导学生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分解,了解各个子系统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在智能台灯、浇花园丁、安全门锁三个实践活动中,学会根据需求、制约因素、
可行性等对多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筛选,预想使用效果。

第四单元——行。本单元通过分析典型物联网应用,使用物联设备,搭建



简易物联系统等途径,设计了巡线小车、宠物跟随者、物流小车三个实践项目,
指导学生读取、发送、接收和使用数据,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迎接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全新挑战。

作 者

2023年1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