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小说的主人公从悉尼大学硕士毕业,又经历了海外实习、归国求职以及初入职场的种种历练,有委屈,有彷徨,有气馁,有不甘…… 一次次自我觉知,一次次修复调整,这个历程以第一人称视角那样鲜活细腻地描述出来,完成了一个成长中的生命样本表达,恰如扉页上的那句话“献给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主动奋斗的我们”。


【内容简介】

《水硕》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代95后中国留学生的缩影。
整个故事以留学生郑欣然的视角展开,她年少留学,努力学英文,模仿当地口音,了解习俗,试图融入新的环境。尝试多次后发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隐形却坚固的壁垒,选择放弃被“同化”,在历经学习、生活、实习中各种波折后归国,却也并不顺遂。
留学生数量多来越多,质量出现天差地别,有的货真价实,有的注水严重,其中,关于“水硕”的讨论日渐激烈。
她是水硕吗?
用英文学课程内容,本硕均优秀毕业,在职场用尽全力去工作,事与愿违之后坦然面对,接受自己终将平凡,时常发现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温暖与美好。
她不是水硕吗?
找工作接连碰壁,做文秘丢三落四,英语口译宛如灾难现场,情商低到当众顶撞前辈,几次在被公司“优化“的边缘挣扎。
谁来定义水硕呢?
这本书首次提出“水硕”的定义,期待读者的讨论。
究竟什么是水硕,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作者简介】

同生

非典型95后博士生。
本科毕业于悉尼大学,硕士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
一路不断前行的背后,有许多或大或小,难以弥补的遗憾。
偶然间开始写作,在文字构建的世界里创造新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海外实习
第二章:听故事的人
第三章:游子归来
第四章:职场初探
第五章: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第六章:一波三折
第七章:行差踏错
第八章:神秘的行业——同声传译
第九章:水硕的反击
第十章:海外高中
第十一章:校园二三事(上)
第十二章:校园二三事(下)
第十三章:围城中的磨炼
第十四章:九曲回肠
第十五章:被动之中寻求主动


【前言】

每位求职者都应写一份丰富的“经历”,而不仅仅是“简历”
李响
受老友委托,利用两天时间读完小说《水硕》,颇为感慨!这是一部清新明快的小说,作者在工作和学习之余的精心之作,展示了当代年轻人的风采;这又不止是一部小说,伴随着人物和情节分享了专业学习和职场小白的工作经历;这显然是一部小说,因为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青年从少不更事到渐入社会的精彩故事。
刘小波在《长篇小说:要细节,而非堆砌》中谈到,长篇小说是一门建构艺术,是通过语言建构故事、情感以及社会人生,好的长篇小说提供给人的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心灵史、人生史和社会史。
这部小说的作者有着长达八年的海外留学生活,回国以后又经历求职就业的种种不适以及融入职场的过程,正是源于作者的真实感受,我们看到小说的主人公郑欣然海外求学、异域实习的经历,更读到她回国后的职场写实。那些陌生的海外场景和学习经历在作者轻灵、流畅的笔下是那样的清晰、有趣,又令人回味;回国后的求职场景和工作镜头又是那么的熟悉和令人感触。
沿着一个个情节和写实的风格,我们看到在海外学习的一幅幅生动而又艰苦的画面,尤其是专业学习的艰苦过程,打破了许多人曾经认为海外学习轻松、自在的偏见。
比如下面这一段:
我和Eva各自泡好方便面,秦雨吃着沙拉拌千岛酱,此刻三人都各怀心事,食之无味。
秦雨神情涣散:“欣然,你论文写得怎么样了?”
我边吃着面边含糊地说:“还剩一篇神经学的,不好写。”
本来同病相怜的人还能正常交流,一经过比较,秦雨瞬间如临大敌:“你们的论文怎么这么少!我们又有考试又有期末论文,简直没法活!”
我哭笑不得:“秦公主,谁不是四五门考试加上四五篇论文?我提前一个月早上六点起床写论文,最早凌晨两点睡,有一次写到第二天三点半,心跳快得我差点以为自己犯心脏病了,这紧赶慢赶才写完四篇。”
……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一些留学生的学习可能是轻松的,但我们也要承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任何希望获得好成绩并对自己负责的学生都必然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留学期间的实习。透过主人公服务的对象,我们看到了许多国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认识,寻求更好的生活以及国外的人们怎么看待、对待华人。可以说,海外游子们的努力、希望、喜悦、苦闷和不甘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了世界,也更加了解自己。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当中,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艰苦的努力、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对自己的自信心,无论身处何地,都不是幸福的保证。
求学只是发展的基础,职场才是事业的检验。从求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司空见惯的情节,海投简历、疯狂面试、无助等待,更有面对“内卷”,咬牙坚持,调整心态;从不切实际、自以为是的高期望,到慢慢放下身段,愿意从基础岗位做起,再到领导、同事的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成熟起来,没有说教,没有夸大,一切都似在社会环境、用人单位、求职经历的事情当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走到那一步。
最精彩之处,还是作者独特的语言和独到的文笔。读着“单凭一个人单枪匹马就开始横穿马路。一个金发小姐姐观察着车流,根据车的速度、大小、行驶角度、后续车辆的数量、车主有无缓行让她从前面穿过的意图等多个因素快速分析做出判断,当停则停,绝不冒进;当过则闯,毫不犹豫,整套动作果敢敏捷,平安到达对面,这场景实在值得配上一句:我乃常山赵子龙。”这样的长难句加上中国的俗语,令人不由得在头脑中浮现出那幅过马路的生动画面;还有面对职场的“歧视”。在以前的小说当中,我们曾读到性别、年龄、学历、地域等等方面的职场歧视,而在这篇小说中,我们第一次看到对海外学历的某些歧视,具体而言,就是某些海外一年制的硕士文凭被戏谑地称为“水硕”。无论是否准确,也可能引起争议,但是作者大胆地掀开了社会现实的一角,无疑是充满了责任感。
其实,我想说知易行难,实践为王。美学大师朱光潜在《写作练习》中谈到,研究文学只阅读决不够,必须练习写作,世间有许多人终身在看戏、念诗、读小说,却始终不动笔写一出戏、一首诗或是一篇小说。
作为曾经主持过三档职场类求职节目,陪伴过数千名求职者的主持人,我推荐大家阅读这部小说,虽然作为同生的第一部作品,难免存在一些青涩的地方,但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能够写出12万字的精彩故事,属实不易。
最后,从职场出发,我特别建议每位求职者不仅要有一份“简历”,更要记录一份丰富的人生“经历”。人生的很多关键环节都好似电视节目中的求职场景,要求你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尽可能展示自己的素质、能力、绩效,如果没有提前地准备,认真地总结,很难把握机会,脱颖而出。因此,每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都应该描绘一幅丰富的人生画卷。


【免费在线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