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6年从业经历,1000 短视频创作经验,从0到1打造10余个百万粉丝账号,指导读者搭建系统的短视频剧本和脚本创作体系。
2. 从“外行人”“制作人”“生意人”三个视角,帮助陷入瓶颈期的短视频创作者迅速解决项目中的问题所在。
3.解读短视频行业迷局,从脚本、筹备到摄制、运营,厘清短视频创作路径,帮助创作者延长短视频账号的生命周期。


【内容简介】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作品同质化日趋严重,很多一夜爆火的短视频账号人气逐渐跌落谷底。杂乱无章的市场环境和鱼龙混杂的人才市场,让很多企业和个人制作团体陷入了制作瓶颈。本书是面向一线团队和具有短视频制作需求的从业人员的实用辅导书,没有高深莫测的影视文化介绍,更没有纸上谈兵的理论性描述,所有内容均源自作者丰富的短视频内容制作经验。旨在指导读者搭建系统的短视频剧本和脚本创作体系,帮助陷入瓶颈期的短视频主创团队迅速了解到项目中的问题所在,从而引导制作出更能引领潮流的优秀作品,延长短视频账号的生命周期。


【作者简介】

肖永鹏

现华侨城、华强方特动画导演,六年前进入短视频行业,曾孵化多个成功案例,对短视频营销和视频号广告逻辑驾轻就熟,对短视频行业走向持乐观态度。陈新现职业编剧、导演,五年前进入短视频行业,从0到1打造多个百万粉丝量账号,专注内容电商,拥有丰富的代运营经验,曾担任多家公司的短视频运营总监。


【目录】

目录
章 内行的视野 / 1
节 别把自己当艺术家 / 2
第二节 短视频的存在价值 / 7
第三节 作品的类型(甲乙双方各取所需) / 10
第四节 优秀作品的要素(创作者的得分点) / 45
第二章 成熟的制片人 / 53
节 明确的需求(明白自己的方向) / 54
第二节 充分的耐心(观察市场和用户) / 60
第三节 优秀的创意(明确故事的卖点) / 65
第四节 “精分”地叙事(冷静地进行创作) / 71
第三章 前期(筹备期) / 78
节 组建团队(团队协作,利大于弊) / 79
第二节 主创团队的权责(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约束) / 84
第三节 切忌(规避团队制作模式与个人制作模式的缺点) / 101
第四节 准备就绪(前期结束时,什么样的主创团队算是良好的团队) / 107
第四章 中期(摄制期) / 115
节 叙事要素(一种合格的故事讲法) / 116
第二节 叙事引力①(让观众看完前 3 秒钟) / 120
第三节 叙事引力②(让观众看完前 10 秒钟) / 124
第四节 叙事引力③(让观众看完前 30 秒钟) / 129
第五章 素材选用、舍弃 / 134
节 信息流(控制素材的信息量) / 135
第二节 情绪流(控制素材中包含的情绪) / 140
第三节 高超的叙事技巧(叙事应该减少技巧性,让观众无法察觉到剧本和
制作痕迹为) / 145
第六章 高质、高产量 / 150
节 限期交稿(避免制作期无限延长) / 151
第二节 风格化(节目主题化,缩短制作期,提升作品质量) / 156
第三节 集中制作(高产作者,提升制作效率) / 159
第七章 后期 / 162
节 剪辑决定上限(整理素材,才是创作的正式开始) / 163
第二节 变废为宝(独到的节目理解,可以将失误变为亮点) / 166
第三节 靶向强化(针对不同平台和受众,控制分镜风格) / 170
第四节 节目效果(故事中的一切信息,始终要紧紧围绕终节目效果
展开) / 173
第五节 后一步(反复检查,但不要反复返工,节目不需要面面俱到,
而是越做越好) / 176
第八章 运营 / 179
节 预测并推演市场反响(要弄明白自己哪里出了错) / 180
第二节 针对性改良(众口难调,一档节目只能针对一种用户画像
进行运营) / 183
第三节 了解各个平台市场受众(不同平台要有不同风格和运营模式) / 186
第四节 流量时代(买流量) / 189
第九章 收支(变现) / 193
节 以讹传讹的骗局(短视频其实挣不了钱,这只是一种广告) / 194
第二节 变现渠道(视频账号只能间接创造收益而无法直接创造财富) / 197
第三节 良性支出(一个挣钱的视频账号,有哪些支出是必须的支出) / 199
第十章 心态 / 202
节 时刻保持清醒(不胜则负,两个之下务必保持冷静) / 203
第二节 如何赶上或创造热点(分析国内文创产业的核心内在,至少确保
方向的正确) / 205
第三节 短视频的价值,是给人带来欢乐(减少多余的功利心,否则
只会给团队和个人带来困扰) / 207
后记 / 209


【书摘与插画】

叙事引力①
让观众看完前 3秒钟
能够让观众看完视频前3秒钟的关键是创作者要好好地拍出来一个开头,至少让观众明白镜头的用意——不是瞎想的,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为后面的剧情做铺垫的,是给接下来的重头戏打响第一枪的!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业内共同遵守的前3秒钟定律,类似于网络小说的黄金三章,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前 3秒钟定律适用于整个互联网上的内容创作体系,它并不是万能公式,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技巧性的工具,使用它的时候要分场合、分事件、分使用者,等等。
为什么要强调前 3秒钟呢?其实,这并非创作者的本意,也不是一种创作本能,而是一种平台规则。
几乎每一个视频平台都讲究完播率。什么是完播率?顾名思义,就是这个视频有多少名观众看完了,假设有100人在不同时段内观看了这个视频,其中有30人从头看到尾,那完播率就是30%。其实30%的完播率是相当夸张的,绝大部分的视频完播率都在10%以内。也就是根本没有多少人可以完完整整地看完整个视频,除非视频时长只有短短数秒。很多后台数据包括评论区的粉丝留言及评论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完播率均带有一些虚假性质,可以说是在这种网红经济的繁华景象背后的泡沫吧!完播率这一硬性指标导致许多创作者在时长上争分夺秒,提高前3秒钟的留存率。从这个创作角度来看,这一点在那些追求爆量的信息流广告的短视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业内已经少有如此不讲究正能量的视频内容了。
不过,现在的观众对视频的开头报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很多创作者已经从抢夺前3秒钟的反转效果、为了反转而故意反转剧情等,逐渐地转变成了拍更具类型片的创作意识的视频作品。这也是一小部分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在创作观念上的根本转变。绝大部分的创作者——无论从职业素养上、从艺术品位上、从大众传播上,还是从商业嗅觉上均显得平庸的创作者——他们是无法意识到这前3秒钟的重要性的,所以他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使观众“得以区分自我审美品位是否同步”的个人问题。也就是观众看了这前 3秒钟的视频片段后,大概就清楚了创作者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到底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审美品位。至于这几年造成的各种各样的误会,也进一步说明了在创作者的群体中,平庸者仍然是占大多数的,甚至是偏主流的,他们给外界灌输了许多错误的观念,也使得自己走上一条“歪路”。毕竟,关于内容创作是不存在歪打正着的道理的,歪瓜裂枣在业内倒是数不胜数,这也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至少在本章,我们需要给外界重新塑造出一种类型片的意识形态。当然,大家也可以不同意我们的创作理念,但我们仍希望创作者不是走捷径、依赖技巧的工具人,而是在理论上以一个创作体系作为支撑点,这也是延续整个创作生涯的另一个“火种”吧。当大家能够理解前3秒钟并不是纯粹为了吸引观众,取悦所有观看视频的人,而且观众在看完以后可能会对大家产生负面影响,在评论区恶言相向时,大家就会明白我们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了。
大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视频的前3秒钟应该是让观众在心中竖立类型片的创作意识,那么,每个类型片的符号是什么呢?它们分别具有哪种文化属性呢?在每一个符号背后隐藏的人类社会的传统结构又是什么呢?对,我们在给大家出难题,在这本书中,我们看起来总是给创作者制造千奇百怪的障碍。实际上,我们希望有一天大家都会幡然醒悟,因为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就算不经我们的嘴巴说出来,总有一天,也会陆续地爬上大家的心头。坦白讲,如果连类型片的边界都无法触及,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创作者,至少现在,大部分的观众不会青睐你的作品。
用前3秒钟的时间让大部分的观众停下来很容易,甚至只需要呈现几个简洁有力的大字——“倒计时”“3”“2”“1”。可这除了能让观众多停留3秒钟,我们作为创作者或制作团队又能收获什么呢?如果前3秒钟的内容是为了告诉观众接下来有好戏开场,那么我们的直播间福利满满、演员是人美心善的、这辆车子跑得飞快,等等,这些内容可以直接加进视频中吗?答案是肯定的!直接加进去,例如,这是一个新车推广视频,前3秒钟已经给观众快速且全面地展示了汽车的亮丽外形,观众也通过这前3秒钟看到了汽车的庐山真面目,至于能不能挽留观众继续看下去,主动权就在他们自己身上。而创作者能做的不过是投其所好,让喜欢此类事物的观众更加热爱它们,同时,也要尽可能地给作品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让更多观众看到它们。至于观众能不能成为这个视频账号的粉丝或这家汽车公司的客户,那就是整个品牌推广及销售链条的事情了,并不是所有的观众只看了这前3秒钟的视频或看到了这款新车推广的活动信息,都会马上跑到线下门店订购。
不要过度消费内容创作本身,它所能承接的功能性是非常单一的,基本上属于纯娱乐效果,就算不是泛娱乐化的内容,也暗含一定取悦观众的意思。何况,内容创作并不是整个销售转化的唯一核心,所以我们应该用平常心看待它,面对创作工作,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先做好开头的工作,这样才能导一出好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