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这是资深老秘立足实战、从实践中打拼出来的真经验,不花哨,不绕圈,是真传授!

全书内容全面,既有各类公文文体的分类概述,又对写作的每一环节,如知识准备、写作立意、结构安排、撰写润色到修改完善等步骤进行贴心指导,还从“大手笔”的高度,传授文秘人员提升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的技巧,是文秘工作者的进阶宝典。

2、作者的个人经历,既是写稿者,又是用稿者,能从写稿和用稿两个视角提供经验。双重视角,双重体会!

作者有多年秘书工作经历,深谙公文写作面临的各种困惑,熟知打造高质量文稿的要点与难点,其宝贵经验对文稿撰写与打磨有重要参考价值。

同时,作者有多年领导工作的经历,能从领导用稿的高度,对各类文稿提出要求,也从另一视角对秘书工作进行指导。

怎样才能写出以文辅政的文稿?怎样才能做好秘书工作?都能在此书找到答案!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资深老秘书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文写作指导书。本套书为修订再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重大升级,不仅重组了全套书的写作结构,使其逻辑更严密,还增加、删改或替换了大量案例,与时俱进地修正部分论点,使论述更严谨、全面。篇幅也由原来的四册变成五册,分别为基础篇、方法篇、语言篇、磨砺篇和修改篇。

基础篇以问答形式,阐述公文写作中面临的一般性问题,如写作前的知识准备,写作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格式的规范,写作后的修改润色等等。同时,对常用公文如讲话稿、调研文章、决策部署性文件、工作总结等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专题分析。本书在阐述基本理论和写作技巧的同时,辅以大量实际案例,极具实战性,对公务写作者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谢亦森,江西人,文学学士,先后在政法、党委、纪检机关从事秘书工作多年,并先后担任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及省人大副主任兼省总工会主席等职。在中办《秘书工作》撰写专栏约稿36篇,代表作有《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


【目录】

第一章从基本问题谈起 / 001

1什么叫“大手笔”?怎样才能成为“大手笔”? / 001

2文字基础好就一定能写好机关文稿吗? / 003

3什么叫“知识恐慌”?文字秘书为什么要有“知识恐慌”感? / 006

4文字秘书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 007

5文学和音乐知识对机关文稿的写作有何帮助? / 011

6文字秘书怎样才能成为“通才”?怎样处理“通”与“专”的关系? / 012

7积累资料有何意义?怎样积累资料? / 014

8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文字秘书应具备怎样的思维能力? / 017

9文字秘书应怎样从实践中汲取营养? / 020

10文字工作怎样做到“以文辅政”? / 022

11初学写作者怎样才能尽快上“路”? / 025

12什么叫“悟性”?怎样才能有较强的“悟性”? / 027

13为什么说从事机关文秘工作需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 / 028

第二章讲话稿的写作 / 032

14讲话稿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基本特征? / 032

15起草讲话稿有哪些基本要求? / 033

16起草讲话稿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 034

17如何领会领导意图?领导意图不明确、不完善或没有交代意图时怎么办? / 036

18讲话稿怎样安排结构? / 037

19同一个会议上如有多个领导讲话,写法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 040

20怎样给讲话稿取题目? / 042

21起草讲话稿怎样提炼观点? / 045

22怎样制作讲话稿提纲? / 047

23谋篇布局怎样做到详略得当? / 050

24讲话稿怎样开头? / 051

25讲话稿怎样结尾? / 053

26讲话稿的语言怎样运用口语? / 057

27讲话稿怎样讲道理? / 059

28讲话稿要不要引用典型事例?怎样引用? / 065

29起草讲话稿为什么要“换位思考”?怎样做到“换位思考”? / 067

30起草内容不熟悉的讲话稿应如何入手? / 070

31老主题怎样写出新意? / 072

32讲话稿怎样才能把话讲到点子上? / 074

33有些讲话稿为什么越写越长?怎样才能写得短一些? / 076

34部门文秘人员为党委、政府领导起草讲话稿应注意什么问题? / 079

35应急式讲话稿怎样起草? / 081

36怎样整理领导讲话? / 083

【写作实例之一】 / 087

第三章调研文章的写作 / 095

37调研文章有哪些类型?其作用是什么? / 095

38质量与选题有何关系?调研文章怎样选题? / 096

39调研文章怎样选取材料? / 099

40调研文章怎样克服有“调”无“研”?“研”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101

41调研文章怎样安排结构? / 104

42调研文章怎样立观点? / 106

43调研文章的“叙”与“议”是什么关系?应怎样把握? / 108

44为什么强调调研文章一定要说真话? / 112

45调研文章怎样说真话? / 114

46调研文章怎样才能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 116

47为什么“点子”式的调研文章备受欢迎?这种文章怎样写作? / 120

48“大块头”调研文章的写作要注意什么问题? / 122

49起草调研文章如何避免“做”文章? / 124

【写作实例之二】 / 126

第四章决策部署性文件的写作 / 134

50决策部署性文件指的是哪些文种?它们有何异同点? / 134

51决策部署性文件和领导讲话有何区别? / 136

52决策部署性文件包括哪些要素?怎样安排结构? / 139

53文件怎样表达领导决策? / 142

54文件中怎样提“指导思想”? / 145

55文件中怎样表述发展战略? / 147

56为什么强调贯彻上级精神的文件要有“干货”?怎样避免与上级文件重复? / 150

57起草文件怎样才能摆脱照抄照搬的不良习惯? / 154

58起草文件时提出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要注意什么问题? / 156

59对已多次发文布置的工作再次发文,写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 158

60文件为什么要有创造性?怎样体现创造性? / 160

【写作实例之三】 / 162

第五章工作总结的写作 / 167

61工作总结好像并没有多少人看,作用也不大,为什么还要写? / 167

62工作总结包括哪些类型?怎样安排结构? / 168

63起草工作总结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 170

64工作总结的情况部分怎样排列工作情况? / 173

65情况部分怎样制作小标题? / 174

66工作总结怎样准确反映工作情况? / 175

67工作总结怎样兼顾“点”与“面”? / 177

68工作总结怎样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78

69工作总结中怎样写好体会? / 179

70工作总结怎样写出特色,避免年年老一套? / 182

【写作实例之四】 / 184

第六章信息的编写 / 189

71为什么说信息是小块头、大能量? / 189

72什么样的信息更能引起领导重视? / 190

73有些信息刊物没人喜欢看,为什么? / 192

74怎样制作信息题目? / 193

75信息怎样安排结构? / 195

76信息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 198

77党委、政府、部门的信息有何区别?怎样使三者协调一致? / 199

78怎样提高信息上稿率? / 201

79“忧信息”的编写和上报要注意什么问题? / 203

【写作实例之五】 / 204

【写作实例之六】 / 205

第七章其他几种常用文稿的写作 / 206

80怎样写好工作汇报材料? / 206

【写作实例之七】 / 208

81怎样写好经验介绍材料? / 212

【写作实例之八】 / 214

82怎样写好学习考察报告? / 219

【写作实例之九】 / 221

83怎样写好工作计划? / 227

【写作实例之十】 / 228

84怎样写好会议纪要? / 234

【写作实例之十一】 / 236

85怎样写好通报? / 239

【写作实例之十二】 / 240

86怎样写好请示? / 241

【写作实例之十三】 / 243

87怎样写好决议? / 244

【写作实例之十四】 / 245

88怎样写好干部考察材料? / 249

【写作实例之十五】 / 251

89怎样写好会议主持词? / 253

【写作实例之十六】 / 256

90怎样写好公函? / 259

【写作实例之十七】 / 260

第八章写作中的相关问题 / 262

91格式和模式有何区别?写作中应怎样把握? / 262

92素材与题材有何异同?怎样把素材上升为题材? / 264

93怎样提高写作成功率? / 265

94提高写作能力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 267

95写作中为什么要重视审题立意?具体应注意什么问题? / 269

96起草文稿有哪些共性要求? / 270

97当前机关文稿写作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 272

98改进机关文风,文秘人员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 274

99文稿写作如何做到与时俱进? / 276

100你从事公文写作多年,有哪些最深切的感受? / 278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从基本问题谈起

1什么叫“大手笔”?怎样才能成为“大手笔”?

答:所谓“大手笔”,古时是指有名的文章家或作品。如今,凡笔力雄健、根基深厚的大作家、大理论家、大著述家、大记者及规模和名气较大的作品,均可称之为“大手笔”。人们常说的“巨笔如椽”“如椽之笔”,指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在习惯上,人们把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人都称为“大手笔”,我这里所指的正是其中的一类:各级党政机关和各部门、各单位中那些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文字秘书们。他们默默无闻地干着轰轰烈烈的事业,并从艰苦的磨砺中获得了超人的智慧与才华。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大手笔”,是因为——

有较丰富的知识,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古今中外、党政财文等各方面的知识均有所涉猎,并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较深造诣;

有较扎实的文字功底,熟悉谋篇布局、语法修辞等各种要领,通晓机关各种文稿的写作常识并能娴熟运用;

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善于以文辅政,为领导出谋献策;

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不仅才思敏捷,倚马可待,而且文笔精彩,质量优良;不仅善于领会领导意图,而且富有创造性;不仅能出色完成自身的写作任务,还常常担任改稿、统稿任务,发挥“龙头”作用。

笔者就曾见识过数位令人敬仰的“大手笔”。其中一位,某领导机关主管文字工作的副秘书长,从事“爬格子”事业20余年,可谓“识途老马”。有人评论说:“凡是他写出来的文章,别人无法改动,若改一句话,除非把这句话拿掉,要不就难动一个字;若改一段话,除非把这段话删掉,要不就难动一句话。”总之是恰到好处、无可挑剔,让人想起古人形容美人的那句名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他修改别人的稿子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把撰稿人叫到一旁,一边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改,一边信手改去,看上去不假思索、漫不经心,实际上字字精确、句句到位,不多工夫就把一篇本来毛病百出的稿子改得漂漂亮亮。正因为他有如此功力,所以只要稿子出自他的笔下,领导从来不动一个字,只管照念或签发就是了。只可惜,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大手笔”,由于长年伏案辛劳,积劳成疾,刚过天命之年便撒手人寰。一位领导同志为他题写了这样一副挽联:“锦绣文章,字里行间展才智;笔墨人生,呕心沥血见精神。”

类似这种才华出众的“大手笔”,真可谓人才难得,难怪要被人们所看重。领导者看重他们,是因为他们用起来得心应手,在上传下达、部署工作、协助决策和处理问题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层干部看重他们,是因为他们写出来的文章耐看,合乎实际,针对性、指导性较强;同行们看重他们,是因为他们经验丰富,堪为人师,自己的进步离不开他们的传、帮、带。一句话,“大手笔”是领导的得力助手,是秘书界的优秀代表,是保证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中坚力量。

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各级机关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虽然成千上万,但能够称得上“大手笔”的人还是不多,有的单位甚至千挑万选还找不着一个。难怪常听一些领导同志抱怨:找一个过硬的“笔杆子”太难了,简直比找老婆还难!找不着,有些领导同志只好亲自动手写稿,或者列个提纲先到会上去讲,而后让秘书去整理。其实,秘书们又何尝不着急呢?他们也想成为令人羡慕的“大手笔”,但由于种种原因,总是迟迟上不了路,写出来的东西多半被领导“枪毙”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