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 这是一本苹果接班人蒂姆·库克的传记,也是一本支撑你在困难中前行的励志书。

★ 不惧外界的质疑和争议,坚定地做好自己。库克说:“我从未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我能成为的唯一的人是我自己。我一直在努力成为最好的蒂姆·库克。”

★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一枚精致的库克书签,伴你从库克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内容简介】

2011年,蒂姆·库克临危受命,成为乔布斯的继任者,苹果开启了库克时代。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一路走来,“缺乏创新”“没有想象力”“无聊乏味”“个人魅力不足”等负面舆论始终与库克如影随形,但是没人能够否认在库克的领导下,苹果的市值实现了从3490亿到30000亿美元的飞跃,强大的苹果帝国在库克时代成形。

本书全面介绍了在库克执掌苹果期间,在各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大师级的管理水平和超强的领导力。比如,在产品创新方面,库克敢于向新的领域进军,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未来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在运营管理方面,库克优化了苹果的供应链,调整了苹果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保证苹果的业绩稳步增长;在社会责任方面,库克热心公益,捐赠了数亿美元给慈善及教育机构,还关注环保,让苹果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成为一个绿色企业;在个人品德方面,库克谦逊低调,不炫耀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他勤奋努力,尊重别人,善于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库克是一位勇气非凡、品格优秀的领导者,他一直坚持做好自己,将苹果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为苹果带来了辉煌和利益,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正面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冷湖:经管人物传记作家,长期关注图书行业发展动态,尤其对商界精英的创业历程、创业心经充满浓厚的钻研兴趣。目前出版作品有《马化腾:先人一步》《褚时健:每一处都是人生巅峰》《华为基因:任正非的商业哲学与华为精神》《小米制胜之道》等书。


【媒体评论】

● 蒂姆·库克是我迄今招来的最好的员工。

——乔布斯



● 库克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者之一。在创造方面,库克做不到乔布斯显然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乔布斯在许多方面真的做不到库克所做的事情。

——巴菲特



● 蒂姆,感谢你展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勇敢的、可信的领导者意味着什么。

——扎克伯格


【目录】

Chapter 1 星球交汇

01 钦点的接班人 

02 末日 OR重生 

03 电光石火的决策 

04 新掌门,新思路 

05 他吃透了“苹果” 



Chapter 2 不羁人生

01 小镇男孩的崛起 

02 PC界的翘楚 

03 病体与抗争 

04 走出禁忌区 

05 成为“二号人物” 



Chapter 3 别人的闪光灯,他的质疑声

01 正式“登基” 

02 不拜金的超级富豪 

03 两代“帮主”的画像 

04 简单且强势 

05 病例速写:追求完美主义 



Chapter 4 管理大师的逆向操作

01 扼住供应链上游 

02 态度:不被供应商牵制 

03 撒手锏:成本控制 

04 简化,再简化 

05 破局笔记:销售为王 



Chapter 5 明星产品,再造帝国

01 人格化: iPod是如何俘获众生的 

02 一眼万年: Mac系列的营销学 

03 iPad:创新精神未死 

04 布局未来的 Apple Watch 

05 让英特尔恐惧的 ARM架构 



Chapter 6 创新是开路的剑

01 “库克风”的创新思维 

02 抓住客户痛点 

03 智能时代:必须由苹果占领 

04 如何喂饱企业客户 

05 责任制:造粉最强机器说明书 



Chapter 7 团队建设:集齐精英召唤业绩

01 新老交替:盘点库克的左膀右臂 

02 挖掘个体潜质: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强 

03 开发团队潜能:向心力创造一切 

04 抢人大战:因需求而不择手段 

05 去中心化:硅谷不是唯一的人才孵化器 



Chapter 8 延续“乔帮主”的辉煌

01 试错,从“云共享”开始 

02 布局新赛道:云时代即在眼前 

03 称霸在线音乐 

04 智能汽车:争夺全新应用场景 

05 剑走偏锋的 Apple TV 



Chapter 9 杀出重围:战略与定力

01 和谷歌的正面较量 

02 利益与立场的抉择 

03 望向东方:中国市场战略分析 

04 力挽狂澜:当“门”事件来袭 



Chapter 10 文化不衰,精神不灭

01 继承,从“背叛”开始 

02 引导公司转型 

03 关于隐私权的持久战 

04 绿色主义,环保苹果 

05 专注业绩,其余的交给时代 


【前言】

序言:被低估的 No.2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是 No.1,也总有人是 No.2。

对大众来说, No.1永远是最容易被记住的,因为它代表着出色、超前和伟大,而 No.2往往会和效仿、落后和平庸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事实真的如此吗?

史蒂夫 ·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就是当仁不让的 No.1,他不仅亲手缔造了这个科技帝国,还以出色的创意能力和超前的时代视角打造了iPhone、iPad等明星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圈粉无数,并在中文世界赢得了 “乔帮主 ”的响亮名号。然而天不予寿, 2011年乔布斯永远离开了亿万“果粉”,接替他的则是被很多人认为“名不见经传”的蒂姆·库克。

库克之于苹果,即无法否认的 No.2,甚至在某些不喜欢他的人眼中,他或许连 No.2都不够资格,因为他们在他身上看不到创意才华,也找不到乔布斯残存的影子。虽然 No.2和 No.1仅有一位之差,在一部分人眼中却有天壤之别。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库克 No.2的地位也绝非捡来的。他曾经在IBM独当一面,也曾经在康柏业绩斐然,他并非在苹果最辉煌的时刻加入,而是在其走向破产的边缘时毅然投奔。无论从个人利益的得失还是从企业发展的贡献来看,库克都担得起 No.2的头衔。有了他参与供应链管理,才让苹果从一地鸡毛的破碎状况中重新整合并最终梳理出符合苹果生态需求的供应体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说库克拯救苹果于水火并不为过。

在接替乔布斯成为苹果新任的 CEO之后,库克依然摆脱不了 No.2的头衔。有人认为他只能在乔布斯的光环下主持大局,但事实上,库克的接手让一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苹果稳中向好。他以温和儒雅的作风团结了大多数,以理性睿智的思维制定了战略计划,以犀利坚韧的态度抵挡了外界压力……库克的稳健和冷静不仅驱散了“痛失乔帮主”的阴霾,也让苹果从事业的岔路口步入了新的快车道。

在库克的领导下,苹果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叛逆和不羁,而是多了几分开放、灵活,且接地气,虽然库克没有亲手打造出惊艳众人的划时代产品,但在他的力主之下,苹果有了替代英特尔的 M系列芯片,有了制造智能汽车的宏伟版图,有了瞄准 AR时代的创新路径……苹果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级切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的新时代。

没有人愿意顶着 No.2的头衔终其一生,但对库克而言,他或许并不反感被贴上这个标签,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尊重乔布斯,他也清楚自己的成功是站在天才的肩膀上。他吃透了苹果“第一性原理”的内核,所以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乔布斯的精神永远起着指引作用,而身为继承者的他则要消化、收纳、微调乔布斯遗留的精神财富,将其转化为适用于自己的经营和管理利器,将苹果带向一条与时代同路、与用户契合的全新道路,而这才是他身为 No.2的意义所在。

毕竟, No.2是 No.1的正统延续,库克的存在,也是乔布斯创新价值的证明。


【免费在线读】

Chapter 1 星球交汇

01钦点的接班人



人们说,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是伊甸园的苹果,它给予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以智慧,把人类从混沌状态中解放出来;第二个苹果是砸了牛顿头的苹果,它间接促进了万有引力的发现,引领了现代科学的发展;第三个苹果是乔布斯创办的苹果公司,它以出色的创意和极具想象力的方式改变了人与万物的关系。

苹果的确是世界上成功的 IT企业之一,它的雏形于 1976年 4月 1日由史蒂夫 ·乔布斯、史蒂夫 ·沃兹尼亚克以及罗纳德 ·韦恩创立,专注于开发和销售个人电脑。 1977年 1月 3日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成立, 2007年 1月 9日改名为苹果公司。现在的苹果公司已经组建了一个庞大的 IT帝国,产品和业务包括计算机的开发和销售、在线服务、计算机软件等内容,有 Mac系列个人电脑、 iPhone手机以及 iPad等多个拳头产品。

历经四十多年的成长和磨炼,苹果帝国当之无愧为业界领头羊,甚至不夸张地讲,苹果公司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娱乐方式。当然,苹果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吸粉无数,与其优质的产品使用体验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密不可分,这里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之一 ——史蒂夫·乔布斯。

乔布斯生于 1955年, 1972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波兰的一所大学念了一学期的书,随即辍学。 1974年,乔布斯进入一家公司负责设计电脑游戏,两年后苹果诞生。从乔布斯的人生履历来看,他自认为是一个幸运儿,能够在计算机初期发展阶段就及早进入,获得了先发制人的重要机会。到了 20世纪 80年代,乔布斯依靠苹果的股票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1986年,乔布斯购买了数字动画公司 Pixar,如今它已经成为制作了包括《玩具总动员》在内的诸多著名动画电影的世界一流公司,是乔布斯创业生涯中又一个里程碑。

即便在人才济济的硅谷,乔布斯的传奇色彩也鲜有人可与之相比,他几乎是美国工程院中唯一一个没有在大学读完一年书的院士,而同样辍学的比尔 ·盖茨至少也上了两年学。对于乔布斯来说,“开创和发展个人电脑工业”就是他毕生的理想。

2011年 8月 24日,乔布斯向苹果董事会提交了一份辞职申请,这个经历了苹果公司几十年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物终于离开了公司权力的舞台。 10月 5日,乔布斯因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逝,享年 56岁。

就在乔布斯离开苹果的这一年,另一个人从他手中接过了权杖,他就是蒂姆 ·库克。虽然库克只比乔布斯小 5岁,但是库克和苹果的渊源却很短暂,他是在 1998年才正式加入苹果的。因此不少人怀疑:库克真的了解苹果吗?他真的能够接管乔布斯留下的苹果公司吗?

事实上,库克对苹果的精神内核与生存哲学早已了如指掌。在他看来,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一家公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创造出良好的企业环境,能在公司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苹果正是培育了优质的企业文化,才让它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并拥有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

虽然没有参与苹果早年的创业发展阶段,但库克也是一个在 IT行业奋战多年的人,对行业生态、产品布局、竞争态势都有着充分的了解。当初库克准备进入苹果时,就有人劝他不要去,不过库克经过慎重考虑还是选择加入乔布斯的队伍。

库克的确不是苹果的元老,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对苹果精神内核的领悟要逊于他人。虽然他和乔布斯有着迥然相异的个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经营、管理等方面总是有着相近的观点。而且库克懂得极简之道,他与苹果之间天然就存在着一种感应和认同,他的血液早已与苹果的文化精髓融为一体,所以乔布斯才目光敏锐地选择了他。

库克在苹果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人。他始终保持着带有预见性的战略眼光,他深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要想击败同行业竞争对手,必须有足够的自信,而这正是乔布斯所具备的优点,他们都想让苹果从上到下信心满满,不被外界影响,做到真正的专注,进而设计出让世界惊艳的产品。

库克进入苹果后,正如很多心怀抱负的年轻人一样,被苹果的魅力所吸引,排除一切干扰,一门心思地追随乔布斯。初到苹果的库克很快就练成了自信心爆棚的强大气场,这种气场帮助他成为公司的“黏合剂”。当库克由新人变成掌门人之后,更是将他的黏合作用发挥到极致,他能让全体员工紧密地团结起来并一往无前地投入到工作中,还能巧妙地运用文化理念来引导员工,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管理员工与整合供应链方面,库克力求尽善尽美,他始终相信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如果想让他们发挥自身才能,必须予以充分的激励,当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都释放出来以后,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力。当库克成为苹果的新一代掌门人以后,他充分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与公司紧密融合,他经常会考虑如何与合作对象搞好关系、如何提升销售利润以及如何打造竞争优势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库克和乔布斯一样,都渴望将苹果的竞争力推向更高。

在苹果发展的四十多年中,能不断推出革命性的产品一直是其核心优势,从 iPod播放器到 iPhone手机再到 Mac电脑,差不多每一款产品都成为经久不衰的典范之作。正是因为这种成功策略被发扬光大,库克才坚定了推行乔布斯企业哲学的信念。虽然他没有体验苹果筚路蓝缕的创业阶段,却领悟到了苹果崛起的核心奥义:以技术创新的优势领先于对手。

库克能与苹果的战略理念完全融合,是因为他像乔布斯一样认识到产品依靠技术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而技术创新是一切品牌战略中的核心,更是一项实打实的硬功夫、苦功夫,几乎每一个知名品牌的背后,都有着强大的技术力量在支撑着。有了这种底气,库克像乔布斯一样热衷于竞争,他加入苹果是因他想帮助乔布斯在产品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他的夙愿就是让苹果成为国际 IT行业的“顶流”并拥有无人可以代替的地位,铸就一个不朽的业界品牌。

从库克进入苹果的那天起,他就将对产品品牌的重视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他知道一个产品一旦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其竞争力就会持续加强,而推动这一切的必定是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会通过产品的新功能和新特点来展现,这些新功能和新特点就是苹果独具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价值,它能使企业才能牢牢把握住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继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了让产品趋近完美,库克经常会带着团队去研究和分析市场的发展动向,然后第一时间传递给设计人员,让苹果始终保持着文化、产品和品牌之间的良性循环。

库克没有亲眼见证苹果的诞生,但他的个性与苹果的精神理念以及乔布斯的战略都不谋而合,这一系列“巧合”决定了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苹果的企业文化,有资格成为乔布斯的接班人。在库克身后,是遍布全球的亿万 “死忠粉 ”,他们不求库克成为乔布斯,但求乔布斯没有看错库克。



02末日 OR重生

有人说,乔布斯留给世界的两大遗产,一个是 iPhone手机,另一个就是库克。

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

作为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手机, iPhone改变了人们对功能型移动电话的刻板印象:只能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以及玩玩小游戏。 iPhone不仅定义了智能手机,而且改变了人与世界的交互关系,仅用一部随身携带的手机就拉近了人与人、人与万物的距离。由此, iPhone引发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强烈地震和连锁反应,让曾经称霸一时的诺基亚退出了历史舞台并留下那句经典的话:“我们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但就是输了。 ”

iPhone的成功是毫无异议的。在成为苹果的新一代掌门人之后,库克带着苹果继续朝着业绩的高峰冲刺,利润屡创新高,最终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市值超过 2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当然,对于不了解库克的人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不过是拥有了苹果这个庞大且坚实的舞台。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库克是在 1998年进入苹果公司的,彼时的苹果绝没有今天在行业中的霸主地位,当时的苹果既没有 iPhone这种打动全世界用户的拳头产品,也没有 iPod、iPad这样名震数码圈的产品线,它所拥有的仅仅是连年的财政赤字,甚至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言:这家公司马上就要关门大吉了。这并非危言耸听,早在 1994年,苹果就因为资金匮乏而四处寻找买家接盘,用“摇摇欲坠”来形容这家公司毫不过分。

那么,彼时的库克又是什么状态呢?想必可以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他。

1997年 6月,苹果对外公布第二季度亏损了 7.4亿美元,成为当时圈内的笑柄,而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就是库克任职的康柏 ——它早在 1993年就成为继 IBM之后的行业第二。康柏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其正确的产品策略不无关系。当时康柏瞄准了计算机市场中的低价位电脑,推向市场后立即收获了一大批用户和粉丝,这成为康柏后来居上的制胜法宝。 1994年,康柏就超过了长期雄踞于业界顶端的 IBM。尽管在 1997年出现了业绩下滑的波动,但康柏在 1998年时仍然是全球知名的计算机制造商,其计算机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 13.5%。

1997年是库克加入康柏的第一年,那时的他主要负责康柏的材料采购和产品存货管理。而就在当年,康柏的年收入达到了 250亿美元,年增长速度高达 24%,被《福布斯》评选为 1997年的最佳企业。 1998年,库克升任为康柏的副总裁,此时的康柏在世人眼中无疑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行业中几乎难有匹敌,库克也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期。然而就在很多人期待着他能够站在巨头的肩膀上有所作为的时候,他竟突然离职,转而去了正在下坡路上踩滑板的苹果公司。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当时库克做出的决策无疑是一招臭棋,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库克一生中做出的大部分抉择,凭借的都不是一时翻涌的冲动,而是缜密冷静的思考。而他对苹果的选择,却是 “直觉 理性”双重作用的结果。

与库克的冷静和理性相比,当时的苹果似乎更像是一个莽撞、叛逆的创业者,他们不仅在经营策略上犯了错误,还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做出了严重误判,最典型的就是拳头产品 Mac电脑。众所周知, Mac自从问世以来就贴着高端、商务等标签,然而常年居高不下的价格劝退了一部分潜在消费者,虽然他们也承认 Mac是优秀产品,但认为不值得花如此多的钱。这种与用户的离心最终让 Mac电脑的市场占有率常年维持在 13%上下,更是把苹果的股价拖到了每股 35美元。

在外人眼中,当时的苹果可谓“狼狈不堪”,由于缺少资金,苹果疯狂寻找买家,其中有惠普、 IBM等行业巨头,然而彼时的苹果毫无话语权,在谈到收购价格时总是被对方拿捏。当时的掌门人迈克尔的计划是以每股 60美元的价格忍痛售出,可 IBM却不以为然地给出了每股 40美元的价格,最终导致收购流产。这并非 IBM强势压价,事实上,当时苹果几乎找遍了全美有能力接盘的收购方,可大家无一例外地都给出了低于心理预期的价格,最后迫使苹果不得不去亚洲寻找买家,先后找到了索尼、三星、东芝等企业,最后依然无果而终。

在苹果的无人理睬和康柏的众人仰望之间,库克决绝地选择了前者,当然他也得到了上司直白的评价:“只有傻子才会从康柏跳槽去苹果。 ”

那么,库克放弃康柏转投苹果的原因是什么?想必这是很多钻研成功学的人最感兴趣之处。如果简单粗暴地回答,那就是“眼光”,如果再具体一些,就是“工程师思维”。

所谓“工程师思维”就是“去世俗化”,即不用世俗的标准去评判一件事物的好坏,这些标准包括苹果当时的财务状况、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口碑等。那么工程师应该看什么呢?他们眼中只有去伪存真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苹果与生俱来的某种气质。

1971年,当时年仅 16岁的斯蒂夫 ·乔布斯和 21岁的斯蒂夫 ·沃兹尼克在比尔·费尔南德斯的介绍下相识。 1976年,乔布斯说服沃兹尼克组装机器之后再拿去推销,而他们的另一位朋友罗纳德 ·韦恩也正式加入,最终三人在 1976年 4月 1日成立苹果电脑公司。公司成立后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 Apple I,这是一款手工制作的计算机,带有 CPU、 RAM和基本文本视频芯片的主板,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还算不上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但是它拥有同时代计算机难以比拟的优势:比同等级的主机所需要的零件更少。如果从“奥卡姆剃刀法则”的角度看,这足以证明 Apple I理解了计算机的核心,因此它被世人看成杰作,尽管它只生产了 200台,却在电脑发展史中留下了精彩的瞬间。

在 Apple I之后,苹果又推出了 Apple,这是一款拥有 16年超长寿命的经典计算机,直到 1993年才正式停产,总计销售出 600万台之多,也正是这款机型的成功使苹果在上市后迅速获得了 1亿美元融资。

计算机是需要创意、需要定义、更需要开拓者气质的产品,而苹果恰恰具备了这种气质。相比于苹果,稳重的康柏虽然在商业策略上暂时领先,但似乎少了那么一种 “让用户惊声尖叫 ”的气质,而正是这种微妙的、不易被大多数人察觉的区别,成为库克下定决心的关键和心向往之的冲动之源,所以这并非感性或者理性单独作用的结果。

至此,一个声音在库克心中不断回响,那就是 “离开康柏,进入苹果”。

1998年,苹果有如末日来临,而对于库克来说,他将经历一次重生,这个重生就是走出舒适区迎接全新的挑战。苹果暗藏的开拓者气质是库克选择苹果的原因,同样,苹果选择了库克,也是因为库克身上的孤勇者气质:他敢于顶着世俗压力做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他敢于放弃当前的筹码进入下一个未知的赌局,这种义无反顾的魄力和那种难以名状的直觉也必然造就了库克的唯一性 ——他,就是被乔布斯看中的人,他,也是苹果历史性的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