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传统的数学学习法是学完第一章,接着学第二章,再学第三章……而“多头并进横线条数学学习法”是若干章同时学习。如果在短期内集中学习,某一章内容,会显得坡度较大,而同时学习若干章内容,对某一章而言,坡度就要小一些。按传统的教学法学习,会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若用“多头并进横线条数学学习法”进行学习,由于每节课都要重复若干章的内容,就不会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

“多头并进横线条数学学习法”打破了一章一章学的纵向安排,推进了同时学习若干章的横向安排。交叉学习知识,拓展知识的广度。而且这样做解决了“遗忘曲线”指出的问题,不会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

88小时学习=57小时基础知识学习+20小时综合题学习+11小时错误分析这本书总共用时88小时。

第一小时到第五十七小时是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五十八小时到第七十七小时是综合题的学习。综合题的题目都来自中考试题原题。第七十八小时到第八十八小时是学会分析错误。每道题给出错误解答后,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教你得分的对策,最后给你配熟巧训练题。无论是失分示例题还是熟巧训练题都是来自考试题原题。在这里强调一点:这里出现的错误解答都是作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同学们的错误,对大家一定会有帮助的。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觉得每一小时的量不够的话,可根据本书上的知识点到你们的教科书上找相应的知识点的例题,先盖住例题的解答,自己解,解完后,再与例题的解答对照。如有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如果觉得每一小时的量多的话,可放慢速度。总之,随时调节进度。


【作者简介】

潘碚197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2006年退休于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从1965年至今的五十多年中,潘碚一直在探索“神速数学学习法”。“神速数学学习法”的原名是“多头并进横线条数学学习法”,在2002年11月3日《新民晚报》上刊登的一篇题目为《他给学生“整棵大树”———记“神速数学学习法”创始人潘碚》的文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了“神速数学学习法”的名称。潘碚在探索“神速数学学习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共有12份报纸和杂志上的30篇文章报道过“神速数学学习法”。
潘碚共发表过3篇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

潘碚共参加编写了包括本书在内的40种书,其中JYB教材26种。在40种书中,潘碚主编12种。在主编的12种书中,有2种是JYB教材——全国三校生高考复习资料。其中有1种被评为JYB推荐教材,潘碚在该书里写了一个附录,告诉读者如何用“神速数学学习法”来阅读这本书。潘碚主编过8种三校生高考复习资料和《中考失分1000个为什么?》(数学分册)、《中考数学最后几题考什么》及其修订本。

潘碚在上海工作时曾担任过以下职务:上海市中专数学中心组成员,上海市中专系统高级职称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数学会中专数学分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上海市数学会理事,全国中职教材组成员、主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含研究生学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委员。


【目录】


【免费在线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