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为什么中国能保持大体统一而没有像欧洲那样小国林立?汉朝400多年,承秦制,去秦弊,划定2000年间中国政治与文化的疆界!!汉朝都做了什么?促统一!抓经济!搞开放!重视民生!搞科技!文景之治、丝绸之路、造纸术、《九章算术》和《史记》,数个D 1!

本书编辑动情推荐:大汉帝国400多年间,产生了很多为家国之稳定统一鞠躬尽瘁的人物。其中,最后一个就是诸葛亮。在蜀汉将崩之时,诸葛亮却不愿苟安,即使重病缠身,仍然不愿撤军,最后病死在五丈原的前线。诸葛亮弥留之际,想的仍是以死设局拖住司马懿,怎能不让人感动?


第一,看“汉朝如何承秦制,打好2000多年稳定统一的基本盘!”彻底弄懂“为什么中国能保持统一而没有像欧洲那样分崩离析?”
第二,世所未见,厚重全面。一套五册,上百万字,从刘邦出世讲到蜀汉将崩,五百多年人事跌宕,看完才知汉不止四百!
第三,事无巨细,宏观微观,平分秋色。作者写法既有宏观之高屋建瓴,微观之处又极动情,不媚俗亦不空洞。
第四,隐姓高人心血之作。作者上医治国,自幼年起即苦心孤诣研读前四史,笔耕十余年,终得此书。
第五,白话正说,严谨通俗。作者参考大量原始文献和研究著作,又经8人资深编辑团审校。无论是历史爱好者想补充历史知识,还是作为学生之课外读物,皆是不错的选择。


【内容简介】

《大汉帝国全史》是一部讲述汉朝历史的通俗历史读物。
本书一共分为5册:第1册《亡秦灭楚》,讲述了刘邦击败秦国和楚国建立汉朝巩固政权的故事。第2册《文景与汉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第3册《昭宣中兴与王莽篡汉》讲述了西汉中期的昭宣中兴、王莽篡汉直到刘秀起兵。第4册《东汉开国与光武中兴》讲述刘秀消灭新朝和班超出使西域。第5册《东汉与蜀汉》讲述了东汉末年以后天下大乱,蜀汉的努力和挣扎。


【作者简介】

上医治国

本名王瑞,1984年生,九三学社社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职业为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自幼喜爱历史及写作,研读史料众多,尤其喜欢前四史。因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见惯人情冷暖、生死百态,写作风格严肃中有几分诙谐,积极中夹杂一丝无奈,带有一种独特的冷色幽默。


【目录】

《亡秦灭楚》
第一章 刘邦的前半生 ...1
平凡的前半生 ...1
草寇生涯 ...9
第二章 就从这里开始 ...13
强大的秦朝 ...13
农民起义 ...17
在曲折中前进 ...22
一个复仇主义者的故事 ...26
第三章 乱世英豪 ...31
项氏家族 ...31
刘邦与项羽 ...36
第四章 楚政权的博弈 ...40
熊心的反击 ...40
目标:巨鹿?咸阳? ...41
西进!西进! ...43
斩首行动 ...48
巨鹿决战 ...53
第五章 从内部崩塌的堡垒 ...56
李斯与秦朝 ...56
帝国的终结 ...61
第六章 不是秦王是汉王 ...65
秦王刘邦 ...65
项羽入关 ...67
楚汉第一间谍 ...69
分封天下 ...73
汉王刘邦 ...75
第七章 短暂的和平 ...78
韩信:白璧三献 ...78
烽火再起 ...82
第八章 楚汉之争 ...86
韩成 ...86
刘邦的出击 ...87
彭城之战——刘邦与项羽的第一回合 ...90
两个关键的问题 ...95
骑兵 ...97
荥阳之战——刘邦与项羽的第二回合 ...100
成皋争夺战——刘邦与项羽的第三回合 ...106
背水列阵——韩信破釜沉舟 ...112
鸿沟议和——刘邦与项羽的第四回合 ...117
兵围垓下——刘邦与项羽的第五回合 ...123
四面楚歌 ...125
东城溃围战复盘记录 ...130
最后的谜团 ...131
第九章 家天下?共天下? ...134
大汉 ...134
再封天下:刘邦在家天下的愿望与共天下的现实间的调节与妥协 ...135
第十章 难缠的邻居 ...140
匈奴 ...140
汉朝与匈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42
和亲 ...148
第十一章 兔死狗烹——韩信与彭越的谋反案 ...151
韩信谋反案 ...151
彭越谋反案 ...161
第十二章 未竟的事业 ...165
第十三章 女主天下——双面太后 ...170
懦弱至死的孝惠帝刘盈 ...170
女主称制 ...177
除皇子 ...180
吕氏将代刘? ...184
另一个吕太后 ...189

《文景与汉武》
第十四章 孝文帝刘恒 ... 1灭吕 ... 1
刘恒其人 ... 10
巩固帝位 ... 14
汉文帝的“文” ... 21
得之以文,失之以文 ... 25
一个天才的悲剧人生 ... 33
第十五章 七国之乱 ... 41
刘启与晁错 ... 41
刘启和他的叔伯兄弟们 ... 46
七国之乱 ... 48
第十六章 太子之争 ... 69
三个女人一台戏 ... 69
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 ... 76
第十七章 汉初的儒与道 ... 82
第十八章 张骞 ... 89
第十九章 汉武雄风 ... 96
马邑之谋——大汉旧军事战略的最后一次尝试 ... 96
卫氏崛起 ... 102
突袭茏城 ... 107
连战连捷 ... 112
天生勇将霍去病 ... 117
横扫漠南 ... 121
漠北决战 ... 124
小论卫青和霍去病 ... 129
飞将军李广 ... 135
第二十章 一个书呆子的闹剧——淮南王的谋反 ... 142
淮南反案 ... 142
大独裁者 ... 153
西汉的皇帝和丞相 ... 156
第二十一章 穷兵黩武 ... 159
再战南越 ... 159
平定西南 ... 165
汗血宝马 ... 166
第二十二章 司马迁与《史记》 ... 180
太史公 ... 180
将门虎孙 ... 184
征途 ... 191
《史记》 ... 201
第二十三章 巫蛊之祸 ... 207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两个男人 ... 207
第一件事情 ... 209
第二件事情 ... 210
巫蛊之祸 ... 213
终成大错 ... 221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岁月 ... 226
惨败 ... 226
即将崩坏的社会 ... 230
时代的终结 ... 237

《昭宣中兴与王莽篡汉》
第二十五章 霍光秉政 ... 1
霍光 ... 1
三个人 ... 4
苏武 ... 10
第二十六章 争权 ... 17
燕王案 ... 17
突变 ... 23
第二十七章 嗣子皇帝 ... 26
“奇人”刘贺 ... 26
过把瘾就被废 ... 28
第二十八章 霍氏兴衰 ... 35
再立皇帝 ... 35
识时务的刘询 ... 37
灭口 ... 39
立皇后 ... 43
谋杀 ... 45
转变 ... 47
暗战 ... 51
清算 ... 58
关于忠臣、能臣、权臣、名臣和贤臣 ... 61
第二十九章 刘询是个好同志 ... 64
赵充国破羌 ... 64
匈奴的没落 ... 72
王道与霸道 ... 77
第三十章 石显专权 ... 86
争斗 ... 86
生死 ... 94
专权 ... 98
第三十一章 威震西域 ... 104
西域都护护西域 ... 104
一封信引发的血案 ... 108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115
昭君出塞 ... 122
第三十二章 大乱之前 ... 127
朝廷大乱斗 ... 127
最大的豪门 ... 130
那一弹劾的决绝 ... 137
不行了 ... 141
第三十三章 王莽:作秀与起落 ... 148
从最失意到最得意的那一个:王莽的表演时刻 ... 148
惊变 ... 156
外戚对外戚 ... 158
郁闷的刘欣 ... 162
第三十四章 王莽与新朝 ... 166
王莽掌权 ... 166
最后一步 ... 168
新朝 ... 179
第三十五章 天下大乱 ... 182
王莽:时代的异类 ... 182
赤眉与绿林 ... 191
南阳刘家 ... 201
刘的激情岁月 ... 203
青春作赋 ... 209
起兵 ... 221

《东汉开国与光武中兴》
第三十六章 天子又换了姓 ... 1
考验 ... 1
隐患 ... 7
两百年来最艰难的一战 ... 12
抉择 ... 20
新朝的末日 ... 25
第三十七章 胜利大逃亡 ... 33
生存还是灭亡 ... 33
刘秀的否极泰来 ... 37
第三十八章 反攻 ... 55
最强的对手——赤眉 ... 55
铜马皇帝 ... 58
真皇帝 ... 65
第三十九章 重归一统 ... 69
赤眉的覆灭 ... 69
天下二分 ... 85
来歙与两千勇士 ... 93
残缺的胜利 ... 100
第四十章 崭新的开始 ... 111
刘秀——最仁慈的开国皇帝 ... 111
马援——马革裹尸的遗憾 ... 117
不负天下不负卿 ... 122
登顶 ... 124
第四十一章 悄然而至的盛世 ... 126
复苏的社会 ... 126
有佛自远方来 ... 132
分裂的匈奴 ... 135
第四十二章 班超 ... 138
The shot ... 138
初露锋芒 ... 141
十三勇士入玉门 ... 149
威震西域 ... 163
被遗忘的英雄 ... 175
终止的征途 ... 177
第四十三章 黑暗前的光明 ... 181
外戚归来 ... 181
福祸相依 ... 187
将夜 ... 199
那一页的流芳百世 ... 203
一场旷日持久的朝议 ... 207
消失的匈奴 ... 212
永远的遗憾 ... 214

《东汉与蜀汉》
第四十四章 积重难返 ... 1
大厦将倾 ... 1
飞扬跋扈 ... 4
杀梁 ... 12
第四十五章 党锢之祸 ... 19
换汤不换药 ... 19
党锢1.0 ... 21
党锢2.0 ... 28
宦官是怎么炼成的 ... 39
黄巾起义 ... 42
第四十六章 初平元年 ... 55
混乱的宫廷 ... 55
投机主义者:董卓 ... 59
何进之死 ... 62
漂亮、光鲜的“权五代”:袁绍 ... 64
治世能臣:曹操 ... 66
乱世序幕 ... 69
一盘散沙关东军 ... 75
智勇双全孙文台 ... 80
百折不挠刘玄德 ... 82
乱世之初章 ... 86
第四十七章 曹袁之争 ... 91
乱世英雄 ... 91
皇帝的衣带 ... 97
决战前夜 ... 102
横槊按刀关云长 ... 104
关羽所以去曹公而归刘备之猜想 ... 109
官渡决战 ... 111
平定北方 ... 116
第四十八章 赤壁风火 ... 120
乱世中的桃源 ... 120
时来运转 ... 123
致命的错误 ... 128
大火 ... 135
天下三分 ... 143
第四十九章 刹那辉煌 ... 153
汉中——刘备人生的大胜 ... 153
襄樊——关羽的顶点与谷底 ... 157
麦城——英雄无尽的遗憾 ... 165
第五十章 时代的终焉 ... 170
奸雄的结局 ... 170
时代的落幕 ... 172
末代汉皇帝 ... 173
梦碎猇亭 ... 175
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使徒 ... 180

后记 ... 201
作者推荐书单 ... 203


【前言】

了解历史,尤其是自己国家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以往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看它可以知兴替,但其实历史更是一座丰碑,它不仅展示着先人曾达到的高度,更指示着后人朝更高的高峰奋力攀爬。只有了解了自己国家的历史,才能对现在自己生活的社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明白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何是“复兴”,才能确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因此,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是每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奋斗者的力量和自信源泉之一。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扫六合是中国大一统的开端,他废除分封制和贵族阶层,是国家统一的前提。此事一举改变了社会千年来沿袭的旧制,影响巨大,可偏偏秦朝国祚甚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刘邦建立汉朝,接过秦朝的接力棒,将大一统的格局和基本盘延续并巩固,接下来的中国会如何发展,历史又会在项羽的分封之下走过多少曲折。如果没有后来的汉武帝,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否还是说汉语、写汉字的汉族?如果没有一个持续数百年国力强盛的汉朝,没有卫青、霍去病、陈汤这样英勇豪迈的将领,我们是否还有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发人振奋的呐喊?如果没有汉朝对西域长期的影响,没有张骞、班超、班勇这样的凿空拓荒的勇士,如今这座沟通东西方文化与经济的桥梁是否还叫“丝绸之路”?同样的,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汉朝,国家的经济、科技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人口从汉初的一千多万增长到将近六千万,而且出现了影响世界文明传承、发展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有了超脱当时科技局限的地动仪、《九章算术》等。同时,汉朝又涵盖了中国封建王朝出现过的几乎所有元素:开创、中兴、巅峰、分裂、割据、衰退、灭亡、女主称制、政变,以及权臣、宦官、外戚、名将、傀儡皇帝,等等。可以说,四百年的汉朝历史可以看作两千年封建王朝的缩影,这对我们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极有意义。

要真正了解汉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持久的大一统王朝,最好的途径无疑是仔细地阅读包括前四史在内的各种历史古籍,但这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不仅困难且枯燥无味,而现代那些架空历史、调侃历史的书籍又缺乏历史的严谨性,因此我作此文时在严格依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尝试着用相对轻松、诙谐且简单的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四百年间恢弘的汉史以最贴近历史面目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依旧是十二年前我落笔时所想的那句话:如果你想看到真正的历史,这里有最贴近真实的历史;如果你想看个故事,这里有有趣的故事;如果你只想放松一下,相信这本书也不会让你失望。

这也是我对这本书的定位——适合各类人群的一本历史普及型读物。希望大家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从而满怀信心地在通往复兴的、更辉煌的道路上携手并进,砥砺前行。
By上医治国


【免费在线读】

当初那个沛县的小亭长刘邦,最初的理想是做一个快意恩仇的游侠,潇洒地过完一生。然而,时势造英雄,在时势的推动下,他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王朝,让百姓们在他的庇护下过上相对安宁的生活;他为一个民族永远地烙上了“汉”的印记,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

“侠之小者,行侠仗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不管怎么样,从某个角度来说,游侠刘邦最终成了为国为民的大侠,我猜测,或许这是他内心深处最高兴的事情吧。
——《大汉帝国全史》第1册第169页


这时候焉耆虽然已投降,但西域还有天山以北的乌孙、葱岭以西的大宛等国未向汉朝臣服。然而,班勇已经无法再前进了。在古代的军法中,“失期”是死罪,班勇只能班师回朝,接受处罚。而他也知道,自己已经错失达到父亲(班超)生前高度的机会。

只是此时班勇或许没意识到,不仅是他,甚至整个汉王朝都未能重返班超在西域的光辉岁月。这种擦肩而过不是一时,也不是一世,而是永远。
——《大汉帝国全史》第4册第219—220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