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独*家授*权 / 权威版本 / 精装珍藏

2.王朔精装系列 新版 之《知道分子》

3.讲真话,装狠人;愤世嫉俗,人间清醒;

理解王朔不能错过的散文集,作者的风格、态度、通透和真诚尽在其中。

4.经典语句:

批评成风,流言才不会有空间。

以我之偏见,中国社会可恶处在于伪善,而伪善风气的养成根子在知识分子。


di一个人说的,叫“知识分子”。di二个,第三个,还有不知道隔了多少代隔了多少辈,俗称“八竿子打不着的”,都叫“知道分子”。


【内容简介】

《知道分子》是作家王朔的随笔集,收录了作者对文化现象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包括文学创作理念自述,如《我的文学动机》《知道分子》等;友人怀念文章,如《回忆梁左》《崔健印象》等;对文学名家的理解,如《我看鲁迅》《我看老舍》《我看金庸》等;以及一些序言、访谈文章等。

应该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朔有他的独特之处,他的风格也影响到很多后来者。在书中,我们能发现一个睿智、犀利、敢说真话、率直自由的王朔,他对人对事的通透,对己的不虚伪不美化的姿态也展露无遗。


【作者简介】

王朔,北京人。1958年出生。1978年开始创作。曾发表和出版《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橡皮人》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王朔文集》和《王朔自选集》《起初·纪年》《起初·竹书》等,在读者中和文坛上都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目录】

我的几个国庆节 1

我的文学动机 5

这个人不是特别自我炫耀 8

痛、病——快乐着 12

数你最思想 15

女的是怎样练成的 17

都不是东西 23

从一个流言说起 25

吃错药引起的爱情 29

把刀插在朋友肋上 31

知道分子 33

阳光灿烂的日子追忆 35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40

回忆陈吾二三事 43

灿烂的文明在哪儿 47

《我是你爸爸》导演阐述 50

看 3 月 12 日《实话实说》 52

日本病人 56

知道分子(2023精装).indd 1 2023/6/15 14:22:162

这之后一切将变 60

有个老头九十多 63

游戏规则 65

犹大的故事 67

我讨厌的词 70

昆明周记 73

回忆梁左 90

为梁左序 95

梁左悼词 98

崔健印象 101

我看王朔 103

我看鲁迅 118

我看老舍 130

我看金庸 140

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他 146

《王朔自选集》自序 190

《看上去很美》自序 198

序《他们曾使我空虚》 209

《下个世纪见》序 214

为海岩新作《海誓山盟》序 217

王海?_和《大校的女儿》 221

看不出这人有什么追求 226

读棉棉的《糖》 229

知道分子(2023精装).indd 2 2023/6/15 14:22:163

读丁天的《玩偶青春》 231

《文化在中国》序 234

为《英语也疯狂》序 236

何平序 241

鸟儿问答 243

电影《诗意的年代》中的几本声音 260

何东提问 289

与孙甘露对话 308

《幻想一:网络连续剧》之一 349

《幻想一:网络连续剧》之二 353

唯物论史纲 356


【免费在线读】

我的文学动机


我是个没受过完整教育的穷小子,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拿小说当敲门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小说基本是写实的。最初是艳情。那时我正值青春期,男女之事对我很有吸引力,既希望赢得美丽少女的芳心,又不愿过早结婚,这在奉封建道德为美德的中国社会很容易被指为流氓,于是只好安排女主人公意外身亡,造成经典风格的爱情悲剧。

如果说这些艳情小说帮我建立了早期的名声,也是因为这种安排暗合了中国男女流氓们的期许和幻想。当然这都是欺人之谈。中国的死亡率到底有多高我不知道,反正多数失去魅力的恋人不管你怎么想,他都活得很硬朗,一定要你把最难听的话说出来,彼此撕破脸才恨恨而去。这样写小说也不见得卑鄙,说一套做一套正是中国文人的强项。我写不下去的原因是中国社会越变越实在,少男少女已不把性交看成往马或牛身上烙印那样严酷的事,风行全国的道德法庭也陆续解散,如此再用牺牲别人成全自己的模式编织故事就显得过于浪漫。我自己对情感描写的热忱随着年纪增长也越来越为一种黑色的想法所代替。再写下去我怕我对女性的崇拜会受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对我起了坏影响的都是男性。在中国并不丰富的文学传统中,男性角色大都是伪君子、卑鄙小人和迫害狂。这些脍炙人口的坏蛋恰恰不是女作家的有意控诉而均出自男作家笔下。可见人对自己的堕落的包容是有限的。明白地讲,我在成年过程中也不例外地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坏蛋。进入写作提供了我太多的自省机会,使我无法面对自己。我看到的自己的肮脏内心使我失去了谴责任何人的力量。我不知道这算哪门子的觉悟。反正我由此陷入了较深的罪恶感难以自拔,任何试图拯救自己的努力都是渎神和妨碍正义的。作为一个濒临绝境的人,我首先本能的反应是寻找替罪羊,转嫁责任。

我写了一批被认为是确立了风格的小说。开开社会的玩笑。有评论认为我这批作品玩世不恭。我以为恰恰这批东西入世过深。以我之偏见,中国社会最可恶处在于伪善,而伪善风气的养成根子在知识分子。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是流氓、武夫和外国人。他们无不利用知识分子驭民治国,刚巧中国的和尚不理俗务,世道人心、精神关怀又皆赖知识分子议论裁决,这就造成知识分子权大无边身兼二职:既是神甫又是官员。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信仰与利益,超凡成圣和过日子往上爬,再伟大的知识分子也难以自处二者兼得或割舍其一。于是伪善便成了普遍的选择。中国有很多神话,最大的神话就是知识分子受迫害。英勇无辜为国为民的知识分子先烈充斥史书文献。那些令人发指的罪行使人无不同情如果称不上是争相效法,结果掩盖了自相残杀的实质。杀知识分子的都是知识分子。说难听点,这就像两只狗为争一根骨头打架,你不能说被咬的那只不是狗。对一只旁观的羊来说,那是狗们的私仇。即便这只狗是牧羊犬,到处跟人说它是为保护羊群受的伤。我自知罪孽无望故而在道德上持极端立场:你要装神弄鬼你就不许哪怕是看骨头一眼。否则你就失去了说话的权利,人人得以喊打。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所感受到的,制度的严苛还是第二位,首先令人郁闷的就是层层精神榜样和恰成对照的无处不在的趋利避害。

我年轻的时候有改造社会、开一代风气的雄心,文学可视为武器。对知识分子的嘲弄批判使我大有快感同时也失去最后的道义立场。站在知识分子立场批判知识分子亦是伪善,很难不沦为同党。站在小市民或政客立场又不免乌鸦落在猪背上,净看见猪黑了。这么走下去很难不走到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去,实在危险。更主要的是,攻击别人并不能开脱自己。我的个人生活一团糟。快感并不能支持我度过余生。和别人的丑恶比,我自己的丑恶形象更触目惊心。如果我还有起码的真诚,首先应该面对自己才是。我对写别人写社会失去了兴趣。

中国文学传统标榜“铁肩担道义”,也只有圣人配,我不敢当。“为工农兵服务”抽去政治目的也正是那些流行艺术正大肆做的,有我不多,没我不少。

中国是个极其阴柔的民族,审美趣味却像纳粹,偏好崇高壮美,一意孤行,误了几代人,应该还其本来面目。我将一路退到自己内心最阴暗的深处,从自我描写开始新写作。如果由此玷污了中国人的形象也是活该。我需要对自己进行一番心理治疗。你可以把这当作我的文学动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