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我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人们对爱情婚姻、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让他们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叶辛

☆继《蹉跎岁月》《孽债》之后的现实主义婚恋题材新作

☆著名作家叶辛继《魂殇》《婚殇》后的婚恋三部曲终篇

☆写给当代献身于恋爱、婚姻、家庭中的人们

☆探讨心灵的安放,书写爱之心路历程


【内容简介】

比起《魂殇》的程步涛,《婚殇》的沈立平,对于《恋殇》里的女主人翁西亚,我倾注了更大量的心血,只因这一年之中,心地善良的西亚从小说的开头,直到尾声,是沉浸在倍尝酸、甜、苦、辣的恋爱之殇中,她那么纯洁,那么渴望爱的雨露滋润,那么憧憬着幸福,但她为什么在心灵上要遭受这么多的困扰和折腾呢?她会得到爱的眷顾吗?

我的心在随着她的感情走,我的笔始终追随着西亚姑娘的心愿走。

——叶 辛

故事梗概:

《恋殇》写的是当代上海年轻人关于爱情、友情、亲情、职场和理想的故事。小城姑娘西亚与小乐队歌手男友王万吉来上海打拼,租住在繁华都市一隅的老式小区202室。为支持男友的音乐梦想,西亚承担全部经济开销和家务。待业在家的王万吉漠视西亚的付出,在西亚失业当天,两人大吵一架后一走了之。年轻有为的服饰公司老板勤勤给失魂落魄的西亚一份创意设计师的工作,西亚重拾自信。

单身女邻居金小平给西亚介绍了新房客林源。西亚和林源合住同一屋檐下,从揣测对方到渐渐接纳并敞开心扉,西亚的心灵创伤得到疗愈。随着交往深入,西亚原生家庭的隐秘渐渐浮出水面,成为考验二人情感走向的关键。
勤勤、西亚、金小平这三位单身女性相互关怀,分享各自爱情和生活的种种遗憾和惊喜,也协力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困惑。三位女性迎来了事业、生活以及情感上新的挑战和机遇,并收获人生的成长与蜕变。


【作者简介】

叶辛 1949年10月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华都》《客过亭》等。由其本人担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家教》《孽债》在国内引起轰动。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


【目录】

目录

第 一 章 ……………… 001

第 二 章 ……………… 017

第 三 章 ……………… 034

第 四 章 ……………… 047

第 五 章 ……………… 069

第 六 章 ……………… 083

第 七 章 ……………… 102

第 八 章 ……………… 114

第 九 章 ……………… 132

第 十 章 ……………… 146

第十一章 ……………… 163

第十二章 ……………… 180

第十三章 ……………… 198

第十四章 ……………… 214

第 十 五 章 ……………… 233

第 十 六 章 ……………… 247

第 十 七 章 ……………… 261

第 十 八 章 ……………… 280

第 十 九 章 ……………… 294

第 二 十 章 ……………… 308

第二十一章 ……………… 323

第二十二章 ……………… 336

第二十三章 ……………… 351

关于《恋殇》 ……………… 371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西亚很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她觉得自己的一切厄运、一切大大小小的不如意都是这个名字带来的。

而这名字,恰恰又是早逝的妈妈起的。倒大不小的时候,十三
四岁吧,似懂非懂时,她给带大自己的外公、外婆提过,想改自己的名字。

可是外公跟她说:改不得。

理由呢?

是外婆说出来的,你妈妈离开得早,她什么东西都没有给你留下,唯独你这名字,是她给起的。这是她留给你的,唯一的纪念了。可怜的孩子,你就看在这个分上,留住这份纪念吧。

西亚记得,外婆给她说这番话时,眼泪在眼眶里转悠了一阵,顺着起皱的脸颊淌下来了。为了年纪轻轻离开人世的妈妈,为了外婆的眼泪,西亚再没提过,要改自己的名字。

可她心底深处始终认为,她的不顺心,她走上社会以后的一切烦恼,都是自己不吉利的名字带来的。

就连这一次的失误,由这失误带来的被解雇,也是因为这个名字。

总裁很客气,只是温文尔雅地告诉她,从下一个月起,你不必来上班了。这个月只过了三分之一,还有二十来天,我已经通知下去,工资照开,你抓紧利用这段时间,另寻高就吧。

西亚想问为什么,凭什么无缘无故炒她的鱿鱼?她没啥过错啊!

但是她一眼看到总裁身旁垂首站立着的总裁助理,一位风度翩翩、五官端正的小伙子,在表面的恭敬之下,嘴角露出的那一缕似笑非笑、带着明显讽喻的脸相,她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个人向西亚献过殷勤,在公司遇到,总会用色眯眯的双眼瞅着她。他几乎公开地追求过西亚。

不知道为什么,西亚一见他那张脸,以及他那脸上露出的谄媚的笑脸,浑身就起鸡皮疙瘩。她总感觉见到他的脸如同软塌塌的奶油。

她觉得这个人讨厌。轻飘飘地用一句“我已经有男友了”打发了他。

从那以后,她就觉得这位助理的目光,看她的时候就带着点刺。

不知他平时在一言九鼎的总裁面前,说了她一些什么。尤其是这一次,她上班时接到过一个电话,指名道姓找总裁的,西亚请对方把电话直接打给总裁办,对方却说,总裁办的电话始终是忙音,打不进去。西亚说我的办公室离总裁办远,请对方稍后拨过去,对方主动说,我们没有总裁和总裁助理的手机,请小姐给我们传一个口讯就行了,哪怕是写一张纸条,放进总裁办。

西亚觉得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于是把自己记下的“有要事相商,请总裁屈尊回电”的纸条,连同对方的电话号码一起,送进总裁办去。

总裁恰好不在,那位令她讨厌的助理正对着门在打手机,见她进屋,他让通话方少候,笑嘻嘻地迎着西亚问:

“有何贵干?曾小姐。”

西亚扬了一下手中的纸条,说:“有个电话打进我们这里,找总裁的,让留个口讯给总裁办。我记下了。”说着她又扬了扬小纸条。

总裁助理笑容可掬,并不接纸条,只把手指着总裁那张宽大的雕花红木写字台,道:“那你把纸条留下吧。”

西亚道了声谢,把纸条放在总裁的桌面上,还顺手拿过一块沉甸甸的小镇纸,压在纸条上,又留下一句:麻烦你提醒总裁一声。这才离开总裁的办公室。

要说西亚和总裁有过交集,这是唯一的一次。

难道就因为这么件事,她被炒了鱿鱼?还是……

西亚不想纠缠这其中的细节了,既然是总裁亲自约见她,炒了她,那说明总裁已经对她看不顺眼了。她细问缘由,即使扳回了理,像《劳动报》上报道过的案例一样,又有什么意思呢?她赖在这样的公司里,仍然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尽管西亚曾经是满意自己这份职业的,干的是驾轻就熟的财务,薪酬不低,足能养活不食人间烟火、一心沉浸在音乐中的同居男友王万吉。特别是公司在陆家嘴大楼群的17楼上,西亚手头的活儿稍空闲的时候,透过宽大的落地窗户望下去,就是上海人谁都感觉自豪的黄浦江,陆家嘴的这个浦江湾,划出的是一个漂亮的弧形,无论是晴天、阴天乃至雨天,波光粼粼的江水都给人以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居高临下地眺望着江面上柔柔地划过去的大小轮船,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西亚在整理办公室里一些私人物品时,唯独对即将告别这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告别随时能俯视黄浦江的那份自得和满足,心头涌起一股依恋之情。从此她就难得见到这景象了。

捧着纸盒,下了电梯,步出这幢大楼时,西亚陡地意识到,她不会再走进这幢楼了!不知为啥,步下台阶时,她的眼前掠过总裁助理那张讨厌的脸,以及他脸上露出的那一缕暗含着讥讽和幸灾乐祸的神情。

西亚顿时感觉到阵阵失落和恶心之感。下楼之前,她在手机上打了车,这会儿刚站到路边,出租车已经驶近她的身前,见她捧着一只不大不小的纸盒,司机殷勤地给她打开了车门,对她说,纸盒放在座位上,你坐后边。

西亚把纸盒放在副驾驶座位上,道了声谢,关上前车门的同时,她打开了后车门,坐了进去。

司机发动了车,往前开出二三百米,拐了个弯,驶进陆家嘴隧道方向。

顺着进隧道的车流驶进隧道入口时,西亚忽然想起,就在这个比平时下班早得多的时间,捧着个纸盒,回到她和王万吉同居的家里去吗?

他问起来,她怎么答?他在上海混得不如意,整日里忧郁寡欢,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无名火。一听说她被炒了鱿鱼,不知又会急成个什么模样呢。这么一想,西亚决定不把自己今天的遭遇告诉他,明天到了上班离家的时间,她像往常一样出门。等到找定了工作,再慢慢告诉他不迟。

至于这个纸盒呢,先在勤勤服饰的小店里存放一下。勤勤服饰就开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对了,就在她店门口下,存放了纸盒,和勤勤聊会儿天,到了下班时间,再像平时那样若无其事地回家去。

思忖着她不由仰起脸来,不知为什么,她有点儿悲哀,想哭。曾经,王万吉是她心中的神,音乐之神,她一往情深地爱着他,总认为他会在上海滩一炮打响,像他18岁时在故乡那座小小的城市里一样,身旁围绕着一大群崇拜他的时髦女孩,时尚少女,他的一个眼神,就会让任何姑娘不管不顾地跟随他而去。她本人,当年不也是被他的一首《我醉了又何妨》的歌舞征服的嘛!他也是因为这样,踌躇满志地跑进上海滩来闯荡的。

可来到上海,三四年了,他们相恋相爱地同居在202室也一年半了。除了失落,除了碰壁,除了每一次撞得头破血流,他在舞台上辉煌过吗?是的,作为替补,他登过几次台,每次他都以为自己逮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一站上舞台,只要一展开他潇洒的舞姿,弹起吉他,掌声、欢呼声和青年男女兴奋时发出的啸叫声,就会此起彼伏地响起来。西亚每次都怀着充满希冀和渴望的心情,专程混在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中间,期待着他的成功,像在故乡那座小城的市中心剧场里有过的一样。

但是,没有,王万吉和她都满心向往和憧憬的场面没有出现,有的只是零星寥落的几声鼓掌,有的只是……

唉,西亚真不想提那个令她觉得恶心的珠光宝气的半老徐娘。

连续的几次登台演出,一次比一次层次低,一次比一次落魄。起先还能在区一级组织的活动中亮个相,遂而为了有点收入,社区和乡镇文化中心组织的各类活动,他们也去客串。到了最后,只要是活动,哪怕是居委会、村级举办的,看在钱的分上,他们同样混进酒吧、广场、绿地上去演出。总希望有人慧眼识珠,总盼着上海的观众认可他们。但是随着日子的流逝,来邀请他们的单位和组织越来越少。跟着王万吉来上海混的小乐队,不好意思总是来蹭西亚的饭吃,在西亚去正规公司上班之后,有的去应聘服务员,有的去干过临时工、钟点工,更惨的去小区、商店门口当过保安。正像直率的上海人说的,上海是什么地方,像你们这种野路子来混口饭吃的,遍地都是。要想一炮打响,名震天下,轰动上海滩,那是白天做梦,还是早点从睡梦中醒过来吧。

唯有西亚,认定了她的眼光不会错,她坚信,浑身都是音乐细胞和才华的王万吉,总有一天会火起来。她无怨无悔地把每月赚来的工资,全花在租房和她与王万吉的开支上。从未泄过气,从没对王万吉有过半句怨言和微词。就连受王万吉蛊惑到上海滩来闯荡的几个小乐队成员,都为西亚的矢志不移和执著而感动。

小乐队终于支撑不下去,散伙的时候,也有人偷偷地劝西亚算了,别再死乞白赖地待在上海了。这地方真不是我们小城市人混得下去的,回去吧,在家乡至少还有口饭吃。

西亚却淡淡地说:人各有志,你们要走,我没办法。可我得陪着万吉,我相信他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连小乐队的成员们都说,就凭王万吉找到了西亚这样的姑娘,他再落魄,再无人问津,都是值得。

世上到哪儿去找西亚这样的女子?辛辛苦苦换来的钱养活着他,就是为了他创作的那些没人看得上眼的乐曲,为了他的舞姿,为了他曾经在小城里获得过的掌声、欢呼,为了他在上海一钱不值的所谓才华。

西亚却觉得,只要有她陪伴在王万吉身旁,用自己默默的付出和一份温情温暖着他,王万吉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西亚读过一本名著《大师和玛格丽特》,玛格丽特不是认定了大师是奇才,在大师毁稿出走以后,连变身为女妖都心甘情愿嘛!她这点儿付出算啥呀。

天天下班回家,能和王万吉守在202室的家里,她觉得空气都是甜的。那是对初恋那份甜蜜的沉浸,是对初吻那种感觉的陶醉,是对把少女的情怀全身心寄寓给他的深情。她觉得就像他属于她一样,她整个儿是属于他的。他遇到的挫折是暂时的,他那么有才华,在家乡的小城里,他受到过那么多人的追捧、肯定、赞许,况且他弹奏的吉他,他作的曲,都那么动听。哪怕是粗茶淡饭,哪怕大上海所有的繁华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都和他们无缘。只要能和他厮守在202那一套小小的房子里,心头也是甜的。她对王万吉的这份爱,是坚贞的,天长地久的,海枯石烂也不会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