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者苏绚慧,多次荣获金鼎奖,中学生喜爱的十大作家之一

苏绚慧老师是知名心理咨询师,多次荣获金鼎奖的她,总是能偶站在悲伤者的身旁,给予温柔倾听、接纳和支持。

你过的是怎样的人生?

是忙着讨好别人的指指点点、害怕冲突而失去自我界限?还是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接纳自己的限制与不足?

失去界限的人生

界限清晰的人生

过度负责或过度依赖

能分辨责任归属并适当承担

害怕冲突,回避沟通

清楚自己的立场,知道如何沟通

疲惫不堪的人际关系

懂得在尊重自己也理解别人之间找到平衡

破碎心累的负向自我

感受有主体性的正向自我

生活充满怪罪、自责和受害感

接纳自己的限制和不足

常处于自我怀疑和左右为难中

愿意觉察自己的选择并负责

习惯勉强和压迫自己和别人

能合情合理客观看待事实,不强迫

身心、情绪失序失衡

身心、情绪能维持秩序,平衡运作

◎不再用内疚感绑架自己

过好自己的人生着实不易,尤其是很多人习惯了用内疚感绑架自己。如果你习惯了用内疚感逼迫和绑架自己,那么这反映了两个问题:

(1)你根本不爱自己,不疼惜自己,视自己为可恶的人、有罪的人。

(2)你无法面对内心挣扎和痛苦的情绪,不敢承认自己的“决定”,不能体认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无法认同自己,所以只能用内疚感来逃避自己的选择,甚至惩罚自己。


【内容简介】

强势的父母、任性的朋友、常指使人的同事……

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要求你、期待你的人。

在本书中,知名的自我疗愈心理专家苏绚慧深入探讨我们因为漠视或无法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没有立下界限,以至于在各种人际互动中被随意支配和控制,失去良好的人际关系所需的空间与距离的各种情形。

书中提供了40个摆脱情绪勒索的心理练习,帮助我们打破归罪自己的惯性,找回内心的平静。其中包括:

☆辨识十种人际互动的陷阱,觉察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

☆检视十种丧失界限的人格特质,看清身边形形色色的操控者。

☆厘清十个内在纠结,疼惜抱着敌意怀疑自己的内在小孩。

☆设立界限的十个练习,在懂得自己与理解别人之间取得平衡。


【作者简介】

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疗愈专家,专注于失落悲伤疗愈、早年生命伤痛与疗愈、依恋关系疗愈。长期开办自我探索与成长类工作坊及心理卫生教育推广讲座。

已出版作品:《生命河流》《因爱诞生》《疗愈孤独》《请容许我悲伤》《其实我们都受伤了》《其实你没有学会爱自己》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篇 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

十种界限失守的关系陷阱

陷阱一 是刚刚好的爱,还是被控制的爱?

陷阱二 有些人对你的亲近,其实是“侮慢”

陷阱三 当“帮忙”成为一种“索讨”

陷阱四 受制于他人的“理所当然”

陷阱五 错位的安全感和依赖心

陷阱六 因害怕冲突而失去自我界限

陷阱七 强迫式好意与关怀

陷阱八 期待别人来填补内心的缺憾

陷阱九 错把别人的人生当成自己的

陷阱十 左手索取,右手怨怼

第二篇 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形形色色的操控者

第一型 责任感偏执的操控者

第二型 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失衡者

第三型 理所当然的索求者

第四型 习惯怪罪别人的道德家

第五型 相互依赖和索取的共生者

第六型 理性/感性功能错乱者

第七型 把过去投射到当下的情绪囚徒

第八型 把他人当工具的自恋者

第九型 被恐惧绑架的无助者

第十型 混淆人际界限的操控者

第三篇 理解你的内在纠结——

修复与疗愈个体界限

疗愈一 敢于有让别人失望的勇气

疗愈二 褒贬之间,建立不卑不亢的自尊

疗愈三 不再以敌意的眼光看待自己

疗愈四 在每个情感脆弱的时刻,都保持尊重与接纳

疗愈五 病态的关系,来自你内心的地狱

疗愈六 能实现自我,就是成功

疗愈七 把“在乎”留给值得你在乎的人

疗愈八 能够面对生命里的分离,才能成长

疗愈九 要有让自己活得开心和幸福的创造力

疗愈十 离负能量的人越远越好

第四篇 成为平静有力量的你——

设立个体界限的十项练习

练习一 卸下生命中不必要的内疚感

练习二 练习做自己

练习三 在如此复杂的世界中,要勇于断舍离

练习四 松开自我惯性的锁链

练习五 摆脱“条件式评价”

练习六 以自己的力量跳出舒适圈

练习七 深入生命的黑暗时刻,凝视和整合内心自我

练习八 从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做起

练习九 忠于自己,停止补偿

练习十 请确认自己的心意和感受

结语


【前言】

自序 告别自我消磨的生活方式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冲动,知道自己确切希望得到的和需要的是什么,是一项难得的心理成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这一生,除了生离死别,还会发生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跟你交情好的人,突然对你冷淡。

比如,原本要和你谈合作计划的人,突然失联,也没有任何告知。

比如,曾经让你对爱、理想、希望深信不疑的人,却摧毁了你的信念。

这些人,这些事,你可能会慢慢遗忘,但你依然会感到失意落寞、疲惫沮丧,甚至充满对生活的怨怼,对世界的不满。

你常疑惑,究竟是自己错了还是世界错了。

如果说是世界错了,为什么大家都表现得一切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他们总是说:“别想太多啊!不就是过日子吗?”或“你那么认真做什么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仿佛是在嘲笑你的坚持。

越是想看清楚世界的规则,就越难找到万无一失的规则。越是想让别人满意,别人的不满和意见就越多。每天夜晚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想着明天,有着难以控制的不安感,总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即使你会感到快乐,那些快乐也极其短暂,短到用力回想也好像想不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以一种宿命的方式,消磨自己。每一天,都承受着各种束缚和压迫,为了生存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

你的存在,本来就值得尊敬

难道我们活着就是要在消磨中、疲倦中,不断地耗损自己?

为了顺应这个世界的规则和各种生存需求,我们成了一个个泡在恐惧和不安缸里的人,导致各种病症发生: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失调、荷尔蒙失调、新陈代谢失调……

如果你想找回健康,请调整自己。无论是改变生活态度,还是改变过往的习惯:习惯把委屈和不平往肚里吞,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习惯强迫自己忍耐或硬扛。愿这本书能让你拥有内心坚定的力量。

书中“人际关系界限”所使用的“界限”,是指一种范围和距离,意味着在关系中的两人或多人之间所需要的个体空间和关系距离,是根据关系亲疏和个人状态来调整的。

而“个体或心理界限”所使用的“界限”,则是指个体内在的空间中能维护、保障自主权和独立权的防护线,有“底线”之意。在这条线以内的地方,是禁止他人介入或干涉的,具有隐私保护的意味。个体界限或心理界限的存在,可保障个人的情绪感受、观点思维和行动选择,让主体能不受干扰地进行自我的决定。

在人生的各种关系、情境中,界限都建立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既不依附他人,任人支配或剥夺权利,也不强行控制、操弄和剥夺他人权利。

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好自己的心理界限,并且好好维护,不过分插手别人的生活,把别人的人生揽在自己身上。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不应忽略自己最应该做到也是真正能做到的,即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活出完整的自我。

我会从我们如何在人际互动中失守的界限谈起,让你觉察人际关系中被破坏和侵犯界限的情况,进而意识到让界限失守的关系陷阱,再到如何修复我们的内心。最后,为自己建立真正有力量的个体界限。

希望这本书能够陪着你找到生命的内在秩序与安稳的主体感,引导你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享有岁月静好。

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而不顾对方的感受,

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

我们变得趾高气扬,让人厌恶。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免费在线读】

一篇 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十种界限失守的关系陷阱

陷阱一 是刚刚好的爱,还是被控制的爱?

很多人给予亲近之人所谓的“爱”,是自己认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自己”看重的爱。

爱要刚刚好。

自以为是地为别人好的爱,那是控制。

擅自决定别人应该怎么回应的爱,那是操控。

过于看重“自己”的爱,就会忽视别人的存在。

没有界限和尊重的爱,大多是以爱为名行满足私欲之实的控制或操控。

只有尊重别人和维护他人的界限,爱才能刚刚好,不能以爱为借口,随意侵犯和占有别人的欲望,失去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越是亲近的关系,越需要尊重,因为关系亲密,容易把对方的东西想成是自己的,剥夺了对方的主体性,并用自己的意念去控制对方。

爱一个人需要学习,才能把不成熟的爱,转化为成熟的爱。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就如孩子会成长,不会一直待在父母身边,他们有他们要追逐的人生,有要实现的自我价值。

被剥夺自主的孩子

不成熟的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玩偶。指挥孩子、左右孩子,把自我意念延伸至孩子身上。自己怕寂寞,就要孩子停止成长,停止交友,停止恋爱,停止追逐梦想,徒留一具没有思考能力的躯壳。

绘本《手,琵琶鱼》讲了一个故事:妈妈生了一个白皙漂亮的小孩,妈妈很爱这个孩子,将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个孩子“饭来张口”,也不需要走路,因为妈妈会背着他走。

直到有一天,妈妈累了,想让孩子拿食物给她吃,但孩子说因为从来不需要用到手,所以手萎缩不见了。妈妈转而要求孩子背她走,因为她腿很痛,没想到孩子又说,自己从来没有在地上走过路,脚也不见了……

妈妈发现这个孩子完全不符合她的期待,像个废物一样,一气之下把孩子扔进海里,任由孩子在海中浮沉,孩子不停地哭,期待能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

这故事让你联想到什么?这种宠溺和满足的行为,看似是爱孩子,却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

无限的满足,却养成一个只剩下大嘴巴的孩子,最后被妈妈嫌弃和痛骂,并丢到海里。这骤然的遗弃,让惊慌失措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总是得不到父母的认同或肯定,常常被嫌弃和鄙夷?这些父母所谓的“爱”,其实是父母因先付出后要得到回报,所以要求孩子要听话、要按自己意愿干事,要温顺地做父母的玩偶。

然而,当孩子丧失了一些能力,无法回应父母更大的期待和要求时,就成了一个失败者,一个让父母想遗弃的人。在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呢?

孩子必须完全符合父母在不同阶段的各种期待和设定。只能接受、服从,不能表现出个人意见、感受。一旦达不到期待和设定要求,就是一个让父母失望的失败品,应该被抛弃。

原生家庭是个体界限缺失的根源。假如孩子在小时候就不被允许发展为独立个体,长大后自然难以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陷阱二 有些人对你的亲近,其实是“侮慢”

一段关系不管如何亲近,都不能失去基本的尊重和礼仪。

亲近了容易生出“侮慢”,这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与他人的关系亲近到某种程度,就可以任意对待或随意要求他人。有时候,也不见得熟悉到何种程度,就装作有关系,厚着脸皮尽情索取。

这样的心态忽略了对方的主体感受,以及对方的立场和想法,自顾自地认定这段关系就“应该”是这样或那样。

支配和侵犯,是人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只要我认为有权力支配你,指挥你,你就不能有说“不”的权利和自主性。只要我觉得你地位比我低,资历比我浅,你的就都等于是我的,无论是时间、体力,还是资源、物质、金钱。

有时候,关系让我们不舒服,感觉不安,甚至引发窒息。于是,我们成为一个个孤单的人,不再与人亲近,也不再信任他人。

人只有将一段关系里的双方都视为主体,才不会漠视自己,又不会吞噬、控制别人。经营任何关系,都要带着觉察的意识,学会平衡与和谐的方法。

在关系里,试着做一个让别人感到安全和舒适的人,而非感到被吞噬和被控制的人。

在关系里被吞噬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兰塞姆·罗杰斯认为,虽然不同人的潜能有差异,但每个人仍会想着努力改善生活。假使让一个人生活在有益于成长的良好环境里,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培养出一个健康成熟的个体。这是因为人有向上和向善的本能。

反之,如果一个人受到压抑和阻碍,外在和内在就会承受冲击和压迫,就会试图否认自己的感受,以致自我扭曲的状态一直持续着。

很多人在这种压迫的环境下,一旦体会到关系靠近了,就会产生不适、失衡、被控制和被剥夺的感觉。而当冲突发生,他们要么指责

别人冷漠、小题大做、小气,要求别人不应该有情绪;要么一竿子打翻所有人,认定只要是人,就会做控制、欺侮、剥夺的事,不让别人有机会亲近自己。

这种必须保持扭曲观点,以便应对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冲突和不协调的情形,是社会中很多人容易产生的症状。

刚认识的两个人,为了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都会刻意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惹对方反感,无法建立关系。但是关系进入稳定期后,曾经的细心留意被放在一旁,双方开始展现自己原本的习惯和作风,开始也不在乎对方的感受。

这种习惯反应,总是在传达一种思维:我就不想在乎你,我只想做我自己,你应该配合我实现我的理想,这是你的义务。

这样的关系模式和思维,通过原生家庭一代复制一代,还会波及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伙伴关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因为关系近了,就开始模糊彼此的个体性,并把对方视为满足自己的工具。

有多少人是以这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另一个生命的?把生命当物件,把人当工具,去除生命的主体意愿和权利,随意使用和操控,然后再大言不惭地说这就是爱、这就是亲近。

如果对方真正在乎你,就不会不关心和不尊重你的意愿和感受,也不会对你进行强迫或洗脑。当你发现一个人要你照着他的话做,要你不要想太多、不要考虑太多、不要感受太多,而只需要表现出听从他、配合他的样子时,请不要怀疑,这就是“控制”,也是一种“侮慢”。

而当他说他不想在关系中太累、太麻烦时,那你就需要诚实地面对他在关系中付出的爱和尊重,可能会很少,因为他只是想从关系中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真正重视你们相处的这段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