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想让孩子拥有很好的性格,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指责孩子,不知道怎么处理和孩子的冲突?

孩子手机上瘾,爱拖延,情绪化,叛逆……面对孩子这些负向行为,你是不是感到束手无策?

总是无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无法和孩子贴心交流?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是一本可以改变家庭互动模式的书。

1、提倡以父母的内在成长,带动孩子的成长,并给出了明确的路径和方法。

向内成长是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前两步——觉察模式、面对情绪,觉察自己僵化的认识和行为模式,和面对自己的负向情绪,在这两步向内成长的基础上,再来到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第三步改进沟通,就是去改进外在的沟通。《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进化的养育系统。

2、把家庭教育的视野从家庭扩展到家族,提出家庭养育烙印的概念。

父母被养育的方式会变成养育孩子的方式,如果父母曾经被用负面的方式来养育,父母会不自觉的把这些负面的方式重复在自己孩子身上。如果有这样的负向家庭养育烙印,父母不需要怨恨自己的父母,只需要重新做自己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就可以更好的养育自己的孩子。养育孩子之前,先好好的养育自己,爱孩子之前,要先好好爱自己。

3、把父母情绪成熟度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

父母养育的核心是情绪成熟度,父母情绪不成熟,就会陷入僵化的模式,忍不住要挑剔、控制、忽略孩子,会伤害孩子。父母情绪很成熟,就会保持弹性的调适,尽可能耐心,包容、支持孩子,会滋养孩子。*糟的养育是僵化的模式,*好的养育是保持弹性的调适。这些归根结底来自父母的情绪成熟度。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认为,情绪是树的根,性格模式是树的茎,沟通是树的枝,孩子是果实。三步法是以父母情绪成熟度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系统。

4、提倡成为觉察型的父母,把孩子的一个个问题变成一次次成长。

或许父母隐约知道应该向内觉察自己,用内在成长实现外在成功,但是不知道觉察的具体方法。本书细致解释觉察的概念,给出觉察的公式,列出觉察的技巧,帮助父母养成自我觉察的习惯,减少盲点,快速成长,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了解孩子的需要,用更好的自己养育更好的孩子。


【内容简介】

明明爱孩子,为什么会忍不住吼孩子?

父母的行为模式从何而来?家庭养育烙印是怎样代代相传的?怎样破除负向家庭养育烙印,走出负向养育循环?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父母小时候对待我们的方式,会变成我们对待自己内在小孩的方式,也会变成以后我们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只有觉察和疗愈小时候的伤痛,才能脱离负向养育烙印,更好地养育孩子。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强调从原生家庭根源的层次帮助父母自我觉察,从家庭关系、父母模式、家长情绪、沟通方式入手,觉察父母僵化的行为模式、面对负向情绪、改进沟通方式,用父母的改变促进孩子的改变,从而解除负向的家庭养育烙印,走出负向养育循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养育出有内在力量的孩子。

模式是难以调整的行为惯性。父母如果陷入僵化模式,就会失去觉察力。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指的是觉察模式、面对情绪、改进沟通。作者提出了三种核心模式、三种核心情绪、三种核心沟通,不仅提倡父母成为有觉察力的父母,而且给出了明确的方法。

养育孩子,从父母的觉察和改变开始。


【作者简介】

常盛春

整合取向心理学家,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创始人,杰克·韦尔奇推荐的心理学家,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首席专家顾问,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下辖广州白云心理健康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江日报》旗下《聊愈丨37度心理》栏目特邀嘉宾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应用心理学重要推动者,2005年首次引进享誉世界的加拿大海文学院整合心理训练,2006年首次引进东京完形学院罗丝·娜吉亚完形治疗训练,2006年为中国内地引进中国香港萨提亚学院教师课程,2011年引进德国呼吸身心整合训练体系。


【媒体评论】

常盛春把心理学和企业进行了结合,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顾客和行业的认同。
——杰克·韦尔奇 全球杰出CEO

听常盛春的话,你生命的财富就会增加。如果你要听他的课,一定要买头等票。
——乔·吉拉德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的“世界伟大的销售员”

常盛春诚实的面孔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辛苦而心不苦。
——严介和 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



我和常盛春是多年好朋友,我们都在心理学领域深耕多年,期待我们一起为中国心理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慕东泰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创始人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把握了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中的核心议题,即心理创伤的代际传递。常盛春把父母和孩子视为一个面对历史和现实“共同进化”的整体。与其说是养育孩子,不如说是养育父母自己,成就孩子的同时成就自己。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完成了创伤的转化......如果父母所经历的能够被言说,思想和情感能够得以表达,父母那个丰富、独特的内在小孩能够被听到、被看见,那封印在父母内在的爱便会流动起来,流向孩子,并返回自身。
——吴和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

我们经常会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常盛春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让你看到如何跟孩子沟通。当然,盛春不仅重视一个孩子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他受过专业的完形心理学训练,《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是完形心理学在亲子教育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我相信,这本书会颠覆你对孩子教育的认知。
——黄启团 心理学导师,壹心理联合创始人

我跟随常盛春老师学习多年,可以说,我的生命在遇到常老师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愿每一个父母都有机会读到《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觉察到自己僵化的模式,面对自己的负向情绪,*后做出真正的改变,培养出卓越的孩子。当然,更重要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 云香 心理咨询师,《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作者


【目录】

第1章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1

第1节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介绍/2

第1步:觉察模式/3

第二步:面对情绪/5

第三步:改进沟通/6

第二节 第1步:觉察模式/11

父母僵化的模式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12

  1. 模式会让孩子受伤/12
  2. 模式会让孩子逆反/13
  3. 模式会让孩子情绪失调/14
  4. 模式会污染孩子的世界/15
  5. 模式决定孩子的人生态度/16

僵化模式为什么会导致孩子反向的行为?/17

  1. 僵化模式会忽略孩子的需要和感受/17
  2. 僵化模式会让孩子逆反/17
  3. 僵化模式会忽视孩子的困难/17
  4. 僵化模式会贬低孩子的自我价值/17
  5. 僵化模式会扭曲事实,让人过度反应/18

父母模式的家庭来源/18

第三节 第二步:面对情绪/20

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20

  1. 父母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20
  2. 父母的负向情绪会污染孩子的人生/21

父母难以面对的负向情绪/22

  1. 现在难以面对的情绪包含着过去难以面对的情绪/22
  2. 现在难以面对的情绪包含着养育者不接纳的情绪/23

父母难以面对的情绪影响着孩子/24

  1. 父母小时候的失落变成对孩子的拒绝/24
  2. 父母的心碎会变成孩子的心碎/25

父母的负向情绪导致孩子的反向行为/25

父母情绪的家庭来源/26

第四节 第三步:改进沟通/28

负向沟通对孩子的影响/28

  1. 负向沟通会变成制约/28
  2. 负向沟通会把问题扩大/29
  3. 负向沟通会塑造负向性格/30
  4. 负向沟通会变成一个印记/31

父母的负向沟通导致孩子的反向行为/32

父母沟通的家庭来源/33

第五节 家庭养育烙印/35

正向的家庭养育烙印/36

负向的家庭养育烙印/37

家庭养育烙印如何代代相传/37

  1. 父母的模式会在家里传递/38
  2. 父母的情绪会在家里传递/39
  3. 父母的沟通方式会在家里传递/41

第六节 对孩子的养育,来自自我养育/44

要收回对孩子的投射/44

  1. 投射会污染孩子的人生/45
  2. 投射会伤害孩子/46
  3. 投射会创造现实/46

父母需要修补内在自我/47

  1. 父母的自我缺失会变成对孩子的索取/47
  2. 父母的自我痛苦会发泄给孩子/48
  3. 自我无价值感的父母会夺走孩子的价值感/49

爱自己才能爱孩子/49

  1. 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50
  2. 重新养育自己/50
  3. 真实做自己/52

第二章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具体方法/53

第1节 负向养育循环/54

三种核心模式/54

  1. 期待54 2. 控制54 3. 贬损/54

三种负向情绪/54

  1. 缺失/54 2. 心碎/54 3. 罪恶感/54

三种负向沟通/54

  1. 期待式沟通 2. 控制式沟通 3. 贬损式沟通/54

负向养育循环/55

  1. 负向养育循环开始于期待/56
  2. 负向养育循环的第二步是控制/56
  3. 负向养育循环的第三步是贬损/57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三个链条/58

  1. 觉察期待模式—面对缺失的情绪—改进期待式沟通/58
  2. 觉察控制模式—面对心碎的情绪—改进控制式沟通/58
  3. 觉察贬损模式—面对罪恶感的情绪—改进贬损式沟通/58

第二节 觉察期待模式/59

期待模式/59

树的隐喻1/60

执着的期待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60

  1. 执着的期待会忽略孩子的需要/60
  2. 执着的期待会造成逆反/61
  3. 对孩子的期待是自己的缺失/61

把期待转化成连接/62

  1. 给予连接/62
  2. 给予疼惜/63
  3. 鼓励满足/64

放下期待的法则/65

  1. 第1条法则是父母给孩子自我探索的空间/65
  2. 第二条法则是父母需要和孩子共同进化/68

第三节 面对缺失的情绪/71

缺失的情绪/71

树的隐喻2/71

父母有缺失感对孩子有什么影响/72

  1. 缺失感让父母无法付出/72
  2. 缺失感让父母索取孩子/72

如何疗愈自己的缺失/73

  1. 自我连接/73 2. 自我疼惜/74 3. 自我满足/75

疗愈缺失的冥想/76

面对情绪的长期策略/78

  1. 觉察/79 2. 承认/79 3. 接纳/79
  2. 选择/80 5. 使用/80

第四节 改进期待式沟通/83

期待式沟通/83

树的隐喻3/83

用连接代替期待/84

连接式沟通/84

  1. 连接式沟通有两种用法:协助孩子和表达自己/86
  2. 一些辅助连接式沟通的语言/87
  3. 连接式沟通的法则——爱要进入孩子的世界/89

第五节 觉察控制模式/93

控制模式/93

控制模式会对孩子带来什么影响/93

  1. 控制会引发争吵,争吵带来对立/93
  2. 父母不接纳孩子,是父母不接纳自己/94
  3. 接纳孩子的缺点,才会让孩子改变/95

把控制转化成整合/95

  1. 寻求整合/96
  2. 给予接纳/96
  3. 传递相信/97

放下控制的法则/98

  1. 第1条法则是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98
  2. 第二条法则是父母需要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控制/100

第六节 面对心碎的情绪/104

心碎的情绪/104

父母的心碎经验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105

  1. 心碎会让父母无法平等沟通/105
  2. 父母的心碎会造成孩子的心碎/105

心碎的自我应对/106

  1. 自我整合/106
  2. 自我接纳/107
  3. 自我相信/107

疗愈心碎的冥想/108

面对情绪的中期策略/110

  1. 接触力/110
  2. 和谐力/115
  3. 脱敏力/117

第七节 改进控制式沟通/119

控制式沟通/119

把控制转化成整合/119

一些辅助整合式沟通的语言/121

  1. 放下执着的语言/121
  2. 邀请孩子回应的语言/122
  3. 创造讨论的语言/122
  4. 示范责任的语言/123
  5. 正向表达的语言/123
  6. 先跟随再带领的语言/124
  7. 表达动机的语言/124
  8. 寻求双赢的语言/125
  9. 看见动机的语言/125

整合式沟通的法则/126

  1. 接纳而不是指责/127
  2. 说想要的而不是不要的/127
  3. 多了解需要,少怀疑动机/128

第八节 觉察贬损模式/129

贬损模式/129

登山教练的隐喻1/129

为什么我们会对身边的人开启贬损模式/130

  1. 对别人的贬损来自自我贬损/130
  2. 过度牺牲自己会变成对别人的贬损/131

贬损的三种方式/133

  1. 语言贬损/133
  2. 角色贬损/133
  3. 行为贬损/134

把贬损转化成一致性表达/134

  1. 一致性沟通/135
  2. 展现中正/135
  3. 确认价值/137

放下贬损的法则/138

  1. 第1条法则是用改变影响孩子而不是用策略操控孩子/138
  2. 第二条法则是在当下疗愈孩子的过去/141

第九节 面对罪恶感的情绪/146

罪恶感的情绪/146

登山教练的隐喻2/146

罪恶感对人生有什么影响/147

  1. 罪恶感让人无法享受生活/147
  2. 罪恶感让人想退缩/147
  3. 罪恶感让人想证明自己/148

罪恶感的自我应对/149

  1. 自我一致/149
  2. 自我中正/150
  3. 自我确认/150

疗愈罪恶感的冥想/151

面对情绪的短期策略/153

  1. 情绪符合事实,顺着情绪能够达到效果/153
  2. 情绪符合事实,顺着情绪不能达到效果/153
  3. 情绪不符合事实,顺着情绪也不能达到效果/153

第十节 改进贬损式沟通/155

贬损式沟通/155

登山教练的隐喻3/155

用一致性表达代替贬损/156

一些辅助一致性沟通的语言/159

  1. 表达界限的语言/159
  2. 自我校准的语言/159
  3. 真实表达的语言/160
  4. 表达信任的语言/161
  5. 卸下负担的语言/162
  6. 给予回馈的语言/162

一致性沟通的法则/163

  1. 父母要有健康的界限/163
  2. 界限不清的父母对孩子的三种伤害/164

第三章 做觉察型父母/167

第1节 觉察型养育和模式型养育/168

  1. 觉察型父母愿意改变自己,模式型父母只想控制孩子/169
  2. 觉察型父母给孩子高自我价值感,模式型父母给孩子低自

我价值感/170

  1. 觉察型父母注重孩子的现实自我,模式型父母注重孩子的

理想自我/171

  1. 觉察型父母陪伴孩子的脆弱,模式型父母打压孩子的脆弱/172
  2. 觉察型父母养育出觉察型孩子,模式型父母养育出模式型孩子/173

第二节 觉察的公式/175

结果的背后是模式/175

模式的底下是情绪/176

情绪的底下是信念/177

信念的底下是经验/177

经验的底下是选择/177

第三节 孩子行为的奥秘/180

看到孩子的模式/180

了解孩子的情绪/181

探查孩子的信念/182

知晓孩子的经验/183

影响孩子的选择/185

第四节 帮助自己和孩子觉察/186

觉察公式的原则/186

  1. 觉察是深入看到真相的能力/186
  2. 阻碍觉察的是羞耻感,帮助觉察的是爱与慈悲/187
  3. 只有能够自我觉察的人才能帮助别人觉察/189

用觉察公式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的方法/190

  1. 在模式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0
  2. 在情绪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0
  3. 在信念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1
  4. 在经验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1
  5. 在选择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1

第五节 读懂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193

孩子心理发展有六个阶段/194

  1. 依恋期/194 2. 探索期/195 3. 认同期/196
  2. 竞争期/197 5. 关系期/197 6. 亲密期/198

第六节 孩子的问题是对父母改变的召唤/200

孩子的问题召唤父母的改变/200

孩子的问题召唤父母付出某种能量/201

孩子的问题召唤父母身心平衡地生活/202

第七节 *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204

自我教育依靠自己的经验/204

自我教育可以自我复原/206

自我教育可以自我扩展/207


【前言】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第1步是觉察模式,第二步是面对情绪,第三步是改进沟通。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第1步:觉察模式

人们通常认为养育孩子,沟通是第1位的,但是我把沟通排在第三步。关于养育孩子,觉察和改变父母的行为模式比父母的沟通方法要重要得多。

先讲一个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

一对执着于赚钱而忽略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学习没有动力、学习成绩不好,想要改变孩子,于是学了一些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但是这对父母依然执着于赚钱,在行为上忽略孩子。很显然,这样的家庭教育和沟通是无效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依然不好。

这对父母找到我寻求帮助。我先让他们看到,影响孩子的是他们执着于赚钱、忽略孩子的行为模式,如果不改变父母的行为模式,孩子很难变好。孩子的改变在于父母需要先做出改变。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第二步:面对情绪

父母觉察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对孩子有重大影响,想要改变。但是自己的模式已经重复了很多年了,实在很难改变。

我开始帮助这对父母寻找模式形成的原因。他们谈到,之所以无法停下来拼命赚钱,是因为内在没有安全感,总害怕自己会穷,所以要非常努力做事。他们也想停下来,但是一旦停下,这种不安全感会不断冒上来,只有拼命赚钱才能减少这些负向情绪。

可见,父母的僵化行为模式是因为底下有一份无法面对的情绪。

这份情绪来源于哪里呢?他们谈到自己都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家里很苦,父母赚钱很辛苦,所以他们对钱没有安全感。虽然家里现在不缺钱,是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但是这种拼命赚钱的模式却停不下来。

我帮助他们回到小时候的情境,做一些面对情绪的功课,教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开始接受这些不安全感,原来现实也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不安全。两个人终于可以改变自己的模式,留一个人在家陪伴孩子,另一个人也减少工作量,多抽时间陪伴孩子。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第三步:改进沟通

我又教给这对父母很多沟通方法,比如不批判孩子的行为,而是去了解孩子的需要,同理孩子的感受。他们分享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虽然以前也学过沟通方法,但是用不出来,而当觉察了自己的模式、面对了自己的情绪之后,这些沟通方法就很自然地运用出来了。因为以前并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也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只想用沟通方法控制孩子,现在看清自己的模式和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后,内在就有了空间,愿意去了解孩子,所以沟通方法开始变得有效。

试想一下,一对暴力对待孩子的父母只学了一些沟通方法就可以不打骂孩子吗?一对急躁了很多年的父母只学了一些沟通方法就能让自己不急躁吗?一对长期都很悲观的父母学了一些沟通方法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悲观思想和情绪吗?答案是否定的。学了沟通方法,对待孩子的时候,该暴力还是暴力,该急躁还是急躁,该悲观还是悲观。

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父母痴迷于沟通方法,嘴巴上跟孩子说“我是爱你的”“我不打你了”“我们要平和”“我们要乐观”,但行为上还是忽略孩子、还是暴力对待孩子、还是很急躁、还是给孩子传递悲观思想和情绪,这样只会造成二次伤害。

《道德经》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身教胜于言传。身教就是父母的行为模式,言传就是沟通方法。改变行为模式比学习沟通方法重要得多。

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不用语言说,孩子也能感受到尊重;真正平和的父母,不用语言说,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平和;真正乐观的父母,不用语言说,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乐观。

觉察和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比控制和套路孩子的沟通方法要重要得多。所以在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中,第1步是觉察模式。

要改变自己的模式就要面对自己的情绪,因为模式的底下是一份难以面对的情绪。

暴力对待孩子的父母往往有被暴力对待的经历。小时候没有得到尊重的父母,很容易把孩子不听话当成对自己的不尊重,就会对孩子暴力;急躁的父母往往在自己小时候父母也急躁,导致自己也急躁,这种急躁就带到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悲观的父母往往经历过一些挫折,这些挫折的感受没有被疗愈,就很难改变悲观的行为模式。所以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第二步是要面对情绪。

觉察到自己的行为模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就不会想着用沟通方法去控制和套路孩子,而是真正想要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和协商。这样的沟通才会真的有效果。所以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第三步是改进沟通。


【免费在线读】

3. 父母的自我无价值感会夺走孩子的价值感

当父母内在有无价值感,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不够好的地方,会有很多自我攻击、自我批评,比如觉得自己不够勤奋,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这些自我攻击会让自己很难受。

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好;觉得自己不够勤奋,就是要证明自己很勤奋;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就要证明自己优秀。这样过度证明自己,会让身边的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和勤奋,这样就把不够好的感觉传递给身边的人。

很多父母内在有很多无价值感,为了证明自己,总是过度努力。这反而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勤奋。就这样父母自己的无价值感,就变成了孩子的无价值感,孩子也会变得不断证明自己,从而让人生变得很辛苦。

内在有价值的人不需要证明自己,会懂得赞赏别人,让身边的人有价值感。内在没有价值的人会不断证明自己,会想要胜过别人,让身边的人也没有价值感。

自我匮乏的父母会向孩子索取,自我痛苦的父母会把痛苦发泄给孩子,自我无价值的父母会夺走孩子的价值感。

父母需要修补自己的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自我完整的人,才能养育一个自我完整的孩子。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