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世界正在被年轻人的价值观改变和塑造,商业世界也不例外。任何不想被时代抛下的管理者,都应该学会与年轻人共处,并得到他们的喜欢和追随。得年轻人者,得未来。
本书详细介绍了Z世代,这个在互联网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群体,以及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和需求。从独特的生活方式到全新的价值观,从创新的技术应用到趋势性的人才培养,本书囊括了未来管理者需要了解的趋势和方法。现代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年轻人不是在找“老板”,而是在找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者。
无论你是一个管理者、创业者,还是教育行业从业者,这本书将帮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Z世代年轻人的需求,并提供实用的建议来适应未来。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那么本书也可以作为一本见解独到、思想启迪的读物。


【内容简介】

真正能吸引年轻人的,是平等、透明的领导风格,有意义的工作,以及能激励、欣赏他们的同行者。
这是一本Z世代年轻人(1995年及以后出生,2023年他们的年龄在28岁以内)写给现代管理者的沟通之书。在这本书里,他们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创业实践,分享与年轻人更好合作的方法,真诚、年轻,且极富远见。
《这届年轻人不好带?》详细介绍了Z世代这个在互联网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群体的特点,以及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和需求。从独特的生活方式到全新的价值观,从创新的技术应用到趋势性的人才培养,本书囊括了未来管理者需要了解的趋势和原则。
无论你是管理者、创业者,还是教育行业从业者,这本书都能帮你更快、更深入地了解Z世代年轻人,并获得实用的合作建议。
如果你本身就属于Z世代年轻人,希望了解更多自己群体的特点、面临的职场环境和商业趋势,并获得一些职业发展建议,本书也是一本有价值的读物。


【作者简介】

《这届年轻人不好带?》的作者都是管理者或创业者,他们本身也是Z世代的年轻人。
安纳希塔·埃斯迈尔扎德,微软(德国)客户关系主管,曾是慕尼黑SAP创新实验室主管。
雅艾·迈尔和乔伊·迪特里希是ZEAM (专注与Z世代沟通研究的商业机构)创始人,两人曾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斯蒂芬妮·伯克纳博士,德国首位女性创业教授,是奥尔登堡大学未来公司研究所创新与合作部的首席执行官。
朱琉斯·德·古伊特,年轻创业者,在高中毕业前创建了应用程序 Exclamo,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还创建互助网站 krisenchat.de。
豪克·施威泽,Startup Teens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 张莹,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从事德语教学及德国文化与社会研究,持有德语大语言证书(GDS),曾参与多部学术书籍的翻译。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篇:数字化一代的背景 / 001
第一章 Z 世代:未来的承载者还是令人头疼的新新人类 ? / 003
Z 世代与他们的前辈有何不同 / 005
他们是怎样变成现在这样的 / 006
Z 世代无须“上”网,他们本就“生”在网上 / 008
万维网上无距离 / 010
Z 世代在哪方面领先 / 011
Z 世代如何与商业界产生共鸣 / 012
Z 世代对职场有什么期待 / 014
Z 世代希望成为“贤者” / 017
管理者应该关注 Z 世代的哪些方面 / 020
Z 世代被解码 / 022

第二部分 故事篇:如何与数字一代合作 / 025
第二章 我的公司如何招揽 Z 世代人才? / 027
Z 世代对工作的评估标准 / 029
年轻态、数字化、社会性——是什么打动了 Z 世代 / 035
为何如今的高层管理者必须理解 Z 世代 / 043
成功的要素——雇主品牌开发 / 050
你无法仅用一个水果篮赢得年轻人 / 05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065
黑色数字前面的绿色价值?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招聘中的
成功因素 / 071
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激发了我们的才能 / 077

第三章 Z 世代有什么特长?该如何让他们大显身手? / 085
到底谁在领导谁? Z 世代对领导者提出新要求 / 087
数字化学习如何锻炼 Z 世代的能力 / 093
反向指导与我们的选择 / 100
今日的网络塑造明日的人才 / 106
Z 世代的眼中,目标不是一句空话 / 113
多样化是创新和潜力得到*大程度开发的源泉 / 118
有移民背景的青年人才是公司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 / 125目 录 III

第四章 如何俘获 Z 世代群体? / 131
年轻人只会对那些关心自己的品牌青睐有加 / 133
将年轻顾客变成粉丝 / 140
真实比完美更重要:社交媒体中的内容创作要遵循其自身规则 / 146
成功的企业会选择与年轻人进行交流,而不是对其评头论足 / 153
如何创立一个 Z 世代专属品牌 / 160
一个不争的事实:网红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的知名度 / 167

第五章 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才能让 Z 世代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 175
激励青年人才的时代转折点 / 177
自信、开放又有理想:我们为什么需要 Z 世代 / 182
Z 世代是未来,他们代表着希望 / 190
工作态度的代际变化 / 196
为什么 Z 世代更喜欢亲力亲为,而不是求助于他人 / 201
每家公司都需要内部创业,也需要 Z 世代成员进入董事会 / 209

第三部分 行动篇:与 Z 世代合作重塑商业环境 / 225
第六章 与数字一代合作的倡议 / 227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Z 世代
——未来的承载者还是令人头疼的新新人类 ?
在一些人眼中,他们潜力巨大且承载着人类的未来;而在另外一些人眼中,他们特立独行,甚至彻底颠覆传统——这就是在 1995—2010 年出生的所谓的 Z 世代。以 2023 年为统计标准的话,Z 世代是年龄在 13 岁至 28 岁之间的群体。这一群体数量庞大,据官方统计数据,德国现有 1100 多万人口属于Z 世代,在奥地利和瑞士,这一群体的数量也都接近 140 万。
Z 世代群体中,很多人仍然在接受中小学、大学或职业教育。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已经进入职场。我们应该更清晰全面地了解 Z 世代,不是吗?比如,了解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期望及对职业的喜好,了解他们具有怎样的能力,了解他们属于什么样的群体以及什么能令他们兴奋,等等。不过,实践起来也并不容易。因为,如果仅从远处观察这一群体,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仿佛在雾里看花,有所见,却又无所得。
本书撰写的目的在于,通过细致的观察,慢慢走近 Z 世代,尝试描绘这一群体的真实形象,将已有的模糊印象变得更加清晰,而且能够随时解决其间出现的问题。按照人力资源经理的说法,我们面对的是有史以来*能干的年轻人抑或*不忠诚的打工仔。与轮廓鲜明的 X 世代或 Y 世代不同,各界对 Z世代的看法趋于两极分化,且不同的观点会因视角不同交替出现。那么,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呢?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开始本书的探索之旅。

Z 世代与他们的前辈有何不同?
Z 世代,又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或者极速民(Zoomers)。他们与前辈*大的不同体现在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和自如使用上。1965 年至 1980 年间出生的 X 世代创造了万维网的虚拟世界。而 X 世代的继任者——Y 世代,即 1981 年至 1995 年出生的人,将网络市场化,并把网络社交媒体带入大众的日常生活。Z 世代则真正地将互联网视为自己的家园并将网络生活当作自己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空间中,他们既不得不经历网络黑暗的一面,比如生存的需要、关系的压力、自我优化的压力,又充分享受着网络阳光的一面,比如钞票飞舞、小鹿乱撞和“你真他妈的酷”这种成功的感觉。知识与感觉、亲密与距离、情绪的起伏与波动……他们只需坐在沙发上,轻触屏幕,就能在网络空间中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感受了。
这就是人们需要了解的关于 Z 世代的*重要的特征,也是 Z 世代所展现给我们的与众不同的一面。而我们在听到、看到或了解到关于这些年轻人的一切时,都应该记住这些显著特征,并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内在逻辑。

他们是怎样变成现在这样的?
每一代人都是由其成长的时代所造就的。集体记忆塑造了个人对社会和经济的理解。举例来说,Z 世代的年轻人在过机场安检时,不会这样想:“这里检查得这么彻底,真好!”因为他们不曾经历“9·11”恐怖袭击事件。相反,令他们困惑的是:既然大家都知道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的危害如此之大,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乘坐飞机呢?他们会对乘坐飞机产生一种愧疚感,换言之,当以 50 欧元的价格从柏林飞往巴塞罗那时,他们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正如法兰克福未来研究所的观点,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被夸大的时髦术语,而是一种已经内化于心的态度”。在饮食方面,他们更倾向于放弃肉类和方便食品,选择素食或纯素食产品作为自己的日常饮食。当然,对于干旱地区来说,这些素食类食品会消耗大量的水并给当地气候带来负担,这个问题也不容小觑。确实,Z 世代群体容易自相矛盾,不过,我们也知道,世上本无完人。
如果要为 Z 世代配上一个图标,那么智能手机应该是*佳选择。当父辈因为工作所需,逐渐适应并融入数字化的时候,Z 世代已经整日智能手机不离手了。对于 Z 世代来说,带有应用程序和混合技术的联网手机不再是令人兴奋的创新,而是他们童年的一部分,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他们甚至在蹒跚学步之时就已经学会使用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了。相比之下,笔记本电脑则是为成年人和工作准备的。《2019 年壳牌青年研究报告》的*新调研结果表明,70% 的年轻人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根据受访青年的自我评估,他们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约为 3.7 小时(倘若从他们的父母处了解,这个数值则会翻倍)。这个数据不受性别、年龄或社会背景等因素影响。对于 Z 世代来说,在网络上消耗大量的时间极为正常。为什么不呢?毕竟,网络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园。

Z 世代无须“上”网,他们本就“生”在网上
塑造 Z 世代的第二个要素是社交媒体。这些正介于 13 岁 至 28 岁之间的年轻人是在 Facebook,YouTube、TikTok和 WhatsApp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们通过这些媒体来结识同龄人、了解世界、接近名人、轻松又快速地赚钱、推广和发现新品牌或寻找新思路。
他们早已跳出电话联系这个传统方式的藩篱,更多地通过即时通信服务软件与朋友保持联系。
社交媒体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纽带,联结着 Z 世代群体以及其他陌生群体。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收发信息、观看视频、娱乐休闲,他们可以不断变换自己的(称呼和)身份。数字空间
里的帖子、推文和故事都是他们彼此的沟通方式。对于 Z 世代来说,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私人生活并不断收到反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战略咨询公司 OC&C 在其研究报告《无国界的一代——Z 世代的到来》中一言以蔽之:“这些年轻的成 年人和青少年无须‘上’网,他们本就‘生’在网上。”
来自《2019 年壳牌青年研究报告》的数据表明,互联网是 Z 世代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Z 世代群体中 20% 的人不时地或者定期访问新闻网站。我们从 ZEAM(Z 世代代理机构)和 Link(德国市场研究公司)在 2022 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获悉,现今只有不足 50% 的 Z 世代购买报纸(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交媒体类产品平台上的信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阅读。这个调查结果不足为奇。根据*新研究,85% 的 Z 世代以每周至少一次的频率在这些社交媒体中观看视频。
不过,传统媒体尽管使用率较低,但仍是 Z 世代*信赖的媒体。50% 的年轻人不相信 YouTube 上发布的信息,超过66% 的 Z 世代不信赖 Facebook,Twitter(推特)也被认为是不太值得信任的媒体。这个结论显然会对媒体的使用频率产生影响。对于那些自称对政治特别感兴趣的 Z 世代来说,社交媒体不太可能满足他们获取权威信息的需求。

万维网上无距离
Z 世代已经跳出了地理距离的藩篱。在浩瀚无垠的网络社交媒体中,他们不仅能看到邻居家的孩童,还能领略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的生活。没有了地理位置的局限和疆土的限
制,他们俨然成为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一代人。Z 世代不断地从外部寻求并汲取养分和动力,他们因此变得越发活跃,很多人甚至已经加入了创业的队伍。13 岁的孩子就能从互联网的信息中找到无数个灵感,为自己的计划添砖加瓦,成为励志的模范。“付诸行动”和立即赢得大量关注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气候保护运动就是这样诞生的,比如“未来星期五”或“*后一代倡议”,通过街头巷尾的宣传和互联网上声势浩大的运动,短短几天,这些活动的发起者就在德国各地找到了数百名并肩作战的伙伴。通过这些草根运动,原本的草根实现逆袭,完美地展现了自己的聪慧甚至天赋。谁敢断言一棵幼苗未来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呢?

Z 世代在哪方面领先呢?
青少年以及年轻人正在通过数字设备和媒体实现自己的社会化,因此,他们对于超级酷的设备或应用程序持开放的态度,他们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能很快娴熟使用它们。毕竟,这些可能带来一种新潮流——那些错过新事物的人不可避免地面临退出网络江湖的风险。另外,防止自己被排除在集体之外的一种方法是炫耀性地表达自己对新事物的蔑视,借此使自己不仅能够跟随潮流,还能自成一派。
来自法兰克福未来研究所的特里斯坦·霍克斯认为,Z 世代是“我们在职场中见过的受教育程度*高而且女性比例也*高的一代”,当然,这种优势也得益于他们对电子技术的熟练掌握。《2019 年壳牌青年研究报告》为此提供了佐证,研究中称赞他们“获得文理中学毕业证书或应用技术大学毕业证书并进入综合大学学习的比例有所提高”。具体数据如下:2002年,约有一半的学生就读于实科中学和普通中学,现在,这个比例已经降至 25%,目前就读于文理中学的学生比例已经达到 47%,比 2002 年提高了 6 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就读于综合大学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达到 26%,比 2002 年翻了一番。

Z 世代如何与商业界产生共鸣?
13~28 岁的群体是企业尤为青睐的潜在客户,年轻化的特征使企业家们相信这些客户具备更为有益的终生商业价值。按理来说,拥有这类客户的企业可与其共建一段长期有利的关
系。但理论与现实却背道而驰,因为传统的广告类型难以吸引Z 世代。新潮的广告与社交媒体才是他们的心头好。与前几代人相比,这些新兴媒介更容易激发 Z 世代对新型产品与服务的好奇心。但当每个人都了解或使用过这些“热门货”时,他们又会对其嗤之以鼻。普华永道企业调查在消费者研究的相关部分以“Z 世代正在畅谈,您在听吗?”为主题进行了探讨,从 2020 年对 2000 名年轻人的代表进行的相关调研结果中得出以下结论:Z 世代群体特征明显,他们总是在网络上流连忘返,毫无耐心又吹毛求疵,但对身体健康和环保问题津津乐道。
若说这个苛刻的客户群体在不断壮大也无可非议。传统的营销策略很难满足他们对新鲜潮流的追求,因为他们在追赶时尚的过程中遵循“要么拥有一切,要么抛弃一切”的价值理念。
这也说明了为何网红营销能带来良好的效果。来自 ZEAM 和 Link 的数据显示,3% 的婴儿潮一代和不到 16% 的千禧一代 。在购物决策过程中会受网红影响,但 Z 世代受网红影响的人群比例高达 40%。带货主播很大程度上能影响 Z 世代的购物意愿,因而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也变得清晰明了。法兰克福未来研究所在《全球世代声明》中讲道:“在后物质主义时代,与金钱等物质财富相比,年轻人更注重经验感、满足感和参与感。在这个社会中,游历世界、享受生活、智力交流与精神世界的发展要比昂贵的汽车和名牌手表更具有吸引力。”
不过,凡是认为 Z 世代重视内在价值而忽视外在条件的人都会在现实中刷新认知。一定的物质基础,被 Z 世代视为结交朋友的重要因素,且不会轻易改变。在大学毕业或完成培训进入职场后,他们的这种态度也会反映在对工作的选择上。
现在就让我们一览全貌。
Z 世代对职场有什么期待?
Z 世代群体中相对年长的那部分人或仍是职场小白,或经历摸爬滚打,刚刚积累了一些职场经验。到 2030 年前后,婴儿潮一代面临退休,而目前处于 13~28 岁的 Z 世代和千禧一代将成为职场的主力军。这群年轻人知道自己即将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对此,他们也都愿意埋头奋斗。不仅如此,他们的价值观也影响着职场现状。因而,企业应该了解这一代人对工作及自身的期望。
令人惊讶的是,Z 世代有些“清心寡欲”,对一切都没有过高的期盼。哈姆(Hamm)公益组织的“创业青年”项目(Startup Teens)发布了一项相关的调查结果。2022 年 4 月,
创业编码数字教育平台对 4000 多名 16~19 岁的青少年做了相关调研,想了解他们的学校教育、职业抱负和个人职业技能以及独属于 Z 世代的对理想工作的看法。他们的回答出乎意料。
与前几代人不同,近 70% 的年轻人说不出自己的理想工作。此外,在“你能想象自己未来会接管一家公司吗?”这个问题上,有 20% 的年轻人表示肯定。“创业青年”认为青年一代有明确的创业想法。“2018 年德国有 320 多万家企业。今后谁该接管并将这些企业发扬光大呢?”基于对这个问题的考虑,该平台主张学校应该设置有助于“创业精神”培养的相关课程。
创业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因为有 62.8% 的受访青年会想象未来的某一天自己能承担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有一半人认为未来建立自己的企业并非白日做梦。他们清楚自己能够担此重任。可喜的是,74.4% 的受访者表示想多学一些技能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ZEAM 和 Link 在对 Z 世代的研究中还得出了其他结论: 这代年轻人不仅看重友好的工作氛围、有趣的工作内容和可靠的工作保障,而且对工作的意义也极为重视。因为这代人一直在强调“动机”“快乐”“兴趣”“责任”“可持续性”等内容。
这说明他们与前几代人趋同的一点是,都想从工作中有所收获,显然这也是激励 Z 世代的内在因素。关于动机问题也有机构做了研究。《2019 年全球人才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两名商业管理学院的学生中就有一人希望获得领导者职位,另外的学生则对涉及跨国业务的相关工作充满期待。我们可以断定 Z 世代与 X 世代或婴儿潮一代很相似吗?答案是否定的,来自 Zenjob(德国在线招聘公司)的《未来工作研究报告》中对此做出了明确回答。Z 世代真正追求的是自我决定、自我认同,他们渴望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并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相比传统的职位招聘广告,这代人更喜爱社交网站上的广告形式。”那么,这代人究竟是想在职场中一展身手,还是躺平,抑或热衷于拯救气候呢?他们的喜好让我们不断猜想,却又不得要领。
其实,他们什么都想尝试。作为对失去自由时间的回报,Z 世代不仅想挣足够多的金钱来慰劳自己,还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弥补,无论是帮助他人,还是解决有关动物或自然的问题。这代人并没有什么要求,他们只是做一些切实的工作,来解决诸如减少饥饿人口、降低童工比例等现实的问题。因此,工作是否有意义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代年轻人签订就业合同时的重要评判标准。在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之前,他们不会贸然签字。毕竟,这关乎他们的原则。
德国联邦环境局每年都会发起一项代表性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德国年轻人对环境和气候问题的态度。2018 年,64% 的受访者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2019 年,这一回答的比例上升到 68%。当然也有人持相反意见。2021 年,仍然有 65%的人认为环保和气候是“重要的挑战”,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两个人对此深信不疑。
生态理念的强盛势头也影响着经济社会。2020 年底,Kununu 雇主门户平台对名列前茅的几大环保公司进行排名,并收到了创纪录的建议。同年,一家人力资源管理杂志以《雇
主的环保意识》为题刊登了克尼斯坦纳集团的一项调查,得出如下结论:求职者是否选择这家企业与该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态度密切相关,他们将其与自己的价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