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诺奖大师福克纳封神之作,带你看穿人性的美丑善恶。
◆深刻影响马尔克斯、帕慕克、莫言、余华等中外文学大师。
◆《喧哗与骚动》版本众多,为什么有经验的读者选择作家榜版?8大硬核入手理由——
1.全新译本,完整典藏:作家李寂荡倾心翻译,译自英文原版,译文流畅准确,还原原著文学特色,译者曾获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
2.全新导读,讲透精髓:译者为您解读故事脉络与写作手法,带您读透《喧哗与骚动》的精神内核。
3.全新版式,阅读舒适:特别采用12种颜色字体,代表小说12个时间段,一目了然呈现小说时间层次和事件;版式舒朗美观,字号行距适中,符合当下读者阅读习惯,久看不费眼睛。
4.全新年表,图文并茂:带您快速了解传奇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方方面面和成长历程。
5.全新注释,扫除疑难:新增注释深入浅出,扫除阅读障碍,方便各年龄段读者无障碍阅读。
6.全新插图,赏心悦目:新锐插画师原创8幅精美彩插,还原小说经典场景。
7.全新人物关系图:带您迅速厘清康普森家族之间的人物关系。
8.全新赠品,值得珍藏:下单就送精美藏书票1张 伴读卡片1张。
读经典名著,认准作家榜!


【内容简介】

没有哪个家庭像康普森家族这么纷繁复杂,充满喧哗与骚动:

他们祖上曾是小镇名门,到杰森·康普森这一代已然衰落。康普森终日醉生梦死,总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其妻卡洛琳·巴斯康自私冷酷,整日怨天尤人,他们育有三儿一女。

老大昆丁天资聪明,考上哈佛大学,但他从小迷恋自己的妹妹凯蒂,当得知妹妹不够检点、未婚先孕后,他无法接受事实,投河自尽;

二女儿凯蒂生性善良,但是自幼任性,总想着去过自己梦想的生活,一路却总是爱错男人,被视为家族的耻辱,最后漂泊异乡,不知所终;

三子杰森性情孤僻,贪财冷酷,不但私吞姐姐凯蒂给自己私生女小昆丁寄来的生活费,还从精神和肉体上不断折磨自己的外甥女;

四子班吉明是个可怜人,患有智力障碍,三十三岁的他只有三岁智力,被母亲和三哥杰森嫌弃 ,杰森计划在母亲过世后就将他送到精神病院……

翻开本书,你将透过一个南方庄园的兴衰,了解整个人类的道德困境,一眼看穿人性中的美好、丑恶和欲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20世纪美国头号作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北部小镇新奥尔巴尼一个文艺之家,5岁时随父母移居奥克斯福市(牛津镇)。受家庭影响,自幼博览群书,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13岁开始发表诗歌。

对学校教育始终缺乏兴趣,18岁从高中退学, 此后做过银行簿记员、枪支制造公司会计。 21岁加入英国皇家空军, 一战结束后被遣散。在密西西比大学当过旁听生, 一度做过百货公司书店店员 , 后来在密西西比大学邮局当局长,因上班时读闲书而被解雇。

困顿时在朋友的帮助下出版诗集 《大理石牧神》,仅印刷 500册 ;引以为豪的小说 《尘埃中的旗帜》 被出版方拒绝了11次……这些遭遇并没有浇灭福克纳的写作热情。

1928年春天,31岁的福克纳开始创作《喧哗与骚动》(先后写了5遍),次年结婚并搬出父母家,用稿费分期付款购买了一栋两层楼的别墅。婚后为缓解经济压力,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投稿报刊,并为好莱坞撰写剧本维持生活。

伴随着《喧哗与骚动 》(1929)、《我弥留之际》(1930)、《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 押沙龙!》(1936)、《去吧,摩西》(1942)等作品相继出版, 福克纳声名日隆, 1949 年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后又将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小说奖收入囊中。

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125篇短篇小说和数十部电影剧本,为美国现代文学贡献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并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现当代作家。

1962年7月6日,福克纳因病逝世,时年65岁。

译者简介

李寂荡

诗人、作家。

生于 1970年,贵州福泉人。

曾就读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和西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为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美协会员。

诗作入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直了集》;主编有《新世纪贵州12诗人诗选》《在写作中寻找方向》等。

获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百花文学奖·编辑奖、第三届尹珍诗歌奖、第二届海内外华文文学期刊“人和青年编辑奖”等。第三届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翻译作品《喧哗与骚动》以其生动、准确、先锋的译文风格,入选“作家榜经典名著”。


【媒体评论】

◆在所有在世的英美小说家中,福克纳是无人能敌的大师。他的同行中没有谁拥有他那样神奇的想象力以及创造人物的能力。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1950

◆福克纳是我的精神导师。

——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加西亚·马尔克斯

◆福克纳是头一个让我一边看小说一边记笔记的作家。

——秘鲁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略萨

◆读了福克纳之后,我感到如梦初醒……拿起笔来写自己的小说了。

——中国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目录】

导读 / 01

第一部分

1928 年4月7日 / 001

第二部分

1910年6月2日 / 097

第三部分

1928年4月6日 / 227

第四部分

1928年4月8日 / 321

附录一:康普森家族 1699—1945年 / 384

附录二: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 407

附录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 413

附录四:福克纳大事记 / 417

附录五:福克纳长篇小说年表 / 431


【免费在线读】

导读

我反复地讲述着同一个故事,那就是我自己和这个世界。

——福克纳

一、“拙劣的伶人”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赢得世界声誉的杰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英文原名为 The Sound and the Fury,源自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

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它是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起初福克纳给这部小说取名为《黄昏》。看了小说,其寓意不言而喻。该小说分为四章,后来又增补了一个附录。福克纳说:

我先从一个白痴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可以更加动人。可是写完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没有把故事讲清楚。于是我又写了一遍,从另一个兄弟(即昆丁)的角度来讲,讲的还是同一个故事,还是不能满意。我就写第三遍,从第三个兄弟(即杰森)的角度来写,还是不能满意。我就把这三部分串在一起,还有什么欠缺之处就索性用我自己的口吻加以补充。我还把这个故事最后写了一遍,作为附录附在一本书的后边,这样才算了却一件心事,不再搁在心上。

因此,《喧哗与骚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没有附录的,一个是有附录的。后者分四章和一个附录,第一章是班吉的视角,第二章是昆丁的视角,第三章是杰森的视角,第四章则是一个全知的视角,主要写迪尔西和杰森,而附录将康普森家族的历史及小说中的人物介绍了一遍,每个人物多则数千字,少则一句话。

介绍最多的是凯蒂,以此弥补她在前面的“缺席”。康普森家本来是四兄妹,三位兄弟都分别以专章来书写,恰恰就没有凯蒂的一章。这并不是说凯蒂不重要,恰恰相反,她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她的命运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康普森家族三兄弟的命运。她是三兄弟的关切所在,甚至是依赖——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她是神秘的存在,是犹如命运、犹如时间的神秘存在。

各章不同的视角所讲述的人与事是有交集的,但并不完全是同一故事的不同讲述,每章侧重的是对不同人物命运和形象的塑造 :

第一章是班吉部分。班吉的叙述大约分为三个部分 :童年、十岁之后及现在,也就是威尔希、T.P. 和拉斯特先后照看他的时间。而三部分的叙述都是以凯蒂为中心。班吉是一个白痴,到了三十三岁还像一个婴儿。一方面他是弱智,不会说话,只会不停地嚎叫哭闹。另一方面,他却有异常的、本能似的感知能力,异常的嗅觉和听觉。他能嗅到死亡和美好的气息,听见暮色降临,像一个通灵者。作者拿他与杰森这样所谓的正常人相比,让我们多角度看到什么是聪慧,什么是愚蠢。

班吉对凯蒂百般依赖,而凯蒂对他也百般呵护,不离不弃——从中可见凯蒂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富有同情心,善良,正直。班吉的这种依赖有对母性之爱的渴望和依赖,更有对漂亮异性的本能依恋。他总依靠在大门边等着凯蒂回来,在放学的女孩子中追寻凯蒂的身影,能闻到凯蒂身上散发出的树木的气味。当凯蒂出嫁之后,她留下的一只拖鞋也能带给他安慰。凯蒂就是他的一切。与凯蒂形成对比的是他人对班吉的嫌弃,这更显出凯蒂的爱心之纯粹与深厚。对于这个世界,班吉能感知却无能为力,他和世界之间隔着一道栅栏——他只能透过栅栏观望,沿着栅栏奔跑——所以小说中的“栅栏”无疑是有象征性的。

第二章是昆丁部分。这是四章中篇幅最长的部分,也是最为重要、最为复杂的部分—包括在艺术形式方面。福克纳说自己是《喧哗与骚动》里的昆丁。这么说可能是因为昆丁最能体现出福克纳的性情、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四兄妹中,昆丁的性格是最为复杂的。他是哈佛的学生,是位知识分子,他思考的问题更多是精神上的、形而上的,涉及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他是一个内心极为纠结的人,反复思考“贞操”“荣誉”“时间”“死亡”这些问题。他在思考中不仅没有释然,反而是作茧自缚,难以自拔,最后以自杀来解脱。

他有两个“自我”—一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另一个如影随形,时刻打量着现实中的“我”,对其言行进行考量。昆丁像一个诗人(不要忘了福克纳最早是一位诗人),特别敏感—而人的脆弱往往来自敏感,正如有时人的坚强来自麻木。两个“我”难以协调时,矛盾剧增,便会产生撕裂,严重时也许可以称之为精神分裂。

他对妹妹凯蒂的爱恋是乱伦之恋,所以从一开始他便沉浸于矛盾之中,爱不能割弃,却又不可获得,同时还深怀罪恶感,并受内心道德的谴责。当他挑战凯蒂的情人达尔顿时,对方的粗犷和武力又让他自惭形秽,倍感羞辱和自卑(小个子福克纳也是一个自卑感很强的人),而又无可奈何。凯蒂的失贞更让他感到家族受辱,荣誉扫地。即使他离开家乡进入哈佛后,仍然无法忘怀这一切,仍然纠结于“贞操”和“荣誉”。他甚至幻想与凯蒂同归于尽,焚于地狱的烈焰,既洗清了罪恶,又能永远在一起。

昆丁所处的环境正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后一个断裂的时代,南方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的拐点,过去的种植园经济正在瓦解,而工商业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过去的社会是一种“农耕社会”,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这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们依赖土地生存,世代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熟悉,靠道德伦理等维持秩序。而兴起的社会中,人是不断流动和迁徙的,生活是机械化的,价值观是唯利是图的。在过去,白人庄园主雇佣黑人奴隶,生活养尊处优,过着唯我独尊的绅士生活。而这种生活正在瓦解,白人——尤其是白人绅士的优越感正在消失,过去的伦理道德,包括作为清教徒的信仰也受到动摇。

用现在的话说,昆丁是“一根筋”,没有与时俱进,还沉湎于过去的生活。小说中写到他在回乡的火车上看到黑人大叔会觉得亲切,某种意义上讲,这源自他在黑人身上找到的优越感。即使在哈佛,贵族显摆的市侩风气也同样存在。他选择自杀,和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王国维的沉湖有相似之处,正如陈寅恪所评价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 ;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第三章是杰森部分。作为昆丁的兄弟,杰森像是作者特意设计的昆丁的“反义词”。昆丁的追求是精神上的,苦恼也是精神上的;而杰森的追求是物质上的,苦恼也是物质上的。如果说昆丁是仰望“月亮”的人,那么杰森则是盯着“六便士”的人,他身上充满了邪恶。福克纳说“杰森是我塑造的最丑恶的人物”,尖酸刻薄,喜欢花言巧语,喜欢告密,喜欢欺骗。他因为嫌弃自己的兄弟班吉,竟然阉割了他,最后将他送去了疯人院。他欺哄自己的母亲,嫉妒自己的兄弟昆丁,更是欺诈妹妹凯蒂,将其寄给女儿小昆丁的钱长期据为己有。妹妹想看女儿一眼,他也要借机敲上一笔。他宁愿将演出票烧毁了也不给用人拉斯特,只因为拉斯特掏不出五分钱。他自以为聪明,机关算尽,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多年挪占的钱被小昆丁洗劫一空,在生意上也功亏一篑。

如果说凯蒂是活在“爱”之中,那么杰森则是生活在“恨”之中——几乎无所不恨。凯蒂的悲剧可能是“爱”带来的,而杰森的悲剧则是“恨”带来的,他最终也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可怜虫。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一个符号,小说中说他“心智健全”无疑是一种反讽。

凯蒂没有专章来叙述,但她一直是小说的“中心”。福克纳说:“对我来说,凯蒂太美,太动人,故不能把她降格来讲述那些正在发生的事情,从别人眼里来观看她更激动人心。”她忽隐忽现,左右着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喜怒哀乐甚至命运。有论者说她是逐渐走向“堕落”的—最后给纳粹军官做情妇,过上奢靡的生活。但我认为她并没有“堕落”,一直没有,她是不断地“沦落”,为生活、为女儿、为家族。她的悲剧不断地深化,而我对她的同情也随之不断深化。她有爱心,体现在对班吉的同情呵护上及对昆丁的爱上。她性情率真,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一个人承担命运的苦果。作为一个女孩子,她敢于爬上树丫,衣服被打湿,不顾会遭父亲责罚。但命运多舛,造化弄人,她的悲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其率真的天性带来的。她的“沦落”从某种意义上

讲,也是南方传统“沦落”的一个隐喻。

四兄妹的父母也各显个性。父亲杰森先生是一个酒鬼,他能看清家族的命运却无能为力,爱阅读的他也在思考一些人生的终极问题,但终日颓废,死在酒上。而母亲康普森夫人自视清高,长期卧榻,喋喋不休,像过去的贵族一样颐指气使,尽管她的阶级、她的家族,甚至她的生命已经日薄西山。这对夫妻代表着庄园主正渐行渐远的身影。

康普森家的黑人女仆迪尔西是作者敬畏的人物,福克纳这样评价迪尔西 :“她是我所喜爱的人物之一,因为她勇敢、大胆、慷慨、温柔和诚实;她永远比我勇敢、诚实和慷慨。”

迪尔西代表着未来。

她有仆人忠诚的品质,任劳任怨,尽自己的本分。她竭力保护弱者——班吉和小昆丁。不同于一般的仆人,她敢于和杰森顶撞,杰森也惧她三分。她是人性善的化身,无论面对什么变化,她似乎都处变不惊,泰然处之。她的内心是平静的,因为她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具有笃定的信仰。她的坚韧正是源自这种信仰:经受一切所要经受的。这个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值得赞许的生活。

福克纳写人物,写人物的命运——包括厄运,往往带着一丝诙谐,笔端有点儿调侃,对人物的命运既同情又无奈,只能“听之任之”,报以一笑,可能这也是他对人类处境的理解和看待方式。

二、时间的哲学

关于《喧哗与骚动》的主题,有论者认为是“贞操”和“死亡”。对爱、对畸形之爱的书写,对“贞操”纠结的表达,这些自然是小说的一个方面。“贞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就认为贞操乃道义之最。而昆丁对“死亡”的思考与自杀也自然是小说的重点。

“死亡”也可列入时间主题。我以为文学有两个必要的向度 :生命向度和审美向度。生命向度涉及“死亡”,涉及“流逝”。小说中有许多关于时间的叙写,比如钟表、影子、钟声和流水等。萨特说:“福克纳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授予福克纳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中说:“福克纳的作品是在哀悼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福克纳代表作的《喧哗与骚动》也不例外。他书写的是南方种植园经济的逐步瓦解,传统社会秩序正在改变。过去南方的生活虽有值得批判的地方,但对于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尤其是白人种植园主来说,这种生活却是令人怀念的。所以对南方传统消逝的失落与哀悼的书写应是此小说的主题之一。美国文艺理论家芬克尔斯坦说:“不仅是他对愚昧虚弱、正在消失的显贵的描绘,还有对旧日的南方本身的描绘,都带上了阴森森的安魂曲的调子。”宏观地看,南方的衰落,社会的变迁,关涉的其实就是一个时间主题。

福克纳一生都在写一个“邮票般大小的故土”,他创作的小说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包括十几部长篇和几十个短篇,都是以约克纳帕塔法县,尤其是以它的县城杰弗逊镇为中心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和杰弗逊镇是以他的家乡拉法叶县和奥克斯福为蓝本虚构的。《喧哗与骚动》是这个系列作品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