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
  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以及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 1”课程实践手册》:
  学校以每周4天学科课程和1天综合主题项目活动为架构,在确保用4天时间完成国家学科课程教学的前提下,用1天的系列主题项目活动,促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学科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综合素养。
  其中,“1”的课程设计系统连贯,围绕“自我认识”等六个主题,形成了与年龄特征匹配的30个螺旋上升、依次递进的单元和360多个项目供师生使用、再造和创生,避免了活动课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跨学科项目经典案例:太空探索“家”》:
  该书是为实践项目化学习的教师所编写的一个完整的跨学科项目,以太空探索为主题,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探究。全书包括项目描述、知识奠基、驱动性问题设计、5个分项目的设计和出项活动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可用以指导和丰富最初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新手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项目手册按部就班地应用在课堂中,在实施该项目的同时逐渐明晰项目化学习的要素和操作流程。
  为了使读者对于该书及所涉及的项目有更为充分的理解,编者以讲究实用的设计方法,提供了相关的支持性资料,这些材料同时也可以作为现成的教学参考,运用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重新定义学习——项目化学习15例》:
  项目化学习之所以充满魅力,是因为其四方面的学习意义:
  赋权意义,它还“学”于“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持者;整体意义,它克服了“以练代学”中的碎片化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形成迁移能力;应用意义,它打通了学以致用的“栓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发展性,驱使学生更为自然和广泛地主动学习;表现意义,它注重学生的综合展示,通过学生在“输入性学习”与“输出性学习”之间的切换与体验,使学习不只是关于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深度锻炼。
  该书15个案例来自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20年2月组织开展的“抗疫情”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活动。为了帮助读者了解项目化学习及其设计和实施,该书在每个部分辅以导读和点评,围绕各案例的亮点有侧重地分析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要点,方便老师们看得懂、学得会。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
  在《项目化学习设计》基础上,该书从学习素养的视角,深入探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问题。作者结合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成熟经验与经典案例,立足国内本土实践,深入探讨了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的项目实施定位,学校层面项目化学习实施的切入点和活动项目、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三类实施样态,教师层面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可行路径。作者有着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关照,使得该书既有先进前沿的国际理论视角,又有着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典型案例和语言表达,全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施工具,是学校和中小学老师实施项目化学习不可不读的佳作。

《跨学科项目经典案例:展馆类项目如何做》:

本书隶属于“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是作者夏雪梅博士所在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关于跨学科项目的研究实践著作。全书结构非常清晰,共包括两个导读和跨学科项目化实施全流程。导读部分,从“学校如何做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项目背景与内容概览两个典型关键问题切入,使读者明确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特征、如何评估学生在跨学科项目中的成长、大型长程的跨学科项目在学校中何以可能,并了解该项目背景的由来和学校的具体组织。两个导读,很好地解决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典型问题,使读者明白做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关键要点。随后的入项、八个阶段子项目、出项,都清晰展现了在此过程中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引导,师生如何评价,有关键内容,有量表等学习支架,使学生的学习稳步推进。本书并不是为了展现学生在毕业课程中那些激动人心的表现,而是力图呈现学生学习中驱动力、创造力、思考力的来源。我们希望这本书不仅是提供了一个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具体案例,更希望其中的设计思路、框架结构、支架工具对大家能有所启发,让大家可以把其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迁移到其他的项目化学习中。

《项目化学习工具:66个工具的实践手册》

……

本书描述了 8 大类指向 25 个真实问题的 66 个工具,对每一个工具都从“工具是什么”“工具什么样”“工具怎么用”“工具用在哪”四方面进行介绍,并且选用了课堂中的25个项目应用实例来匹配每个真实问题,希望可以启发更多教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