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此版《艽野尘梦》是对2009年西藏人民版的全新修订本,修订本在上一版基础上将开本改为轻便易携的32开,内文版式亦做了调整,相比上版更加疏朗紧凑,配以舒适大气的封面设计,加上70g纯质纸的高品质,与精彩的文本内容更加相得益彰。



这是一部私下传阅七十年的奇书,活在网友口碑上的不朽之作!藏学家任乃强,出版家钟叔河,作家韩松落、蒋方舟、三七、马丽华刻骨铭心一致推荐。

贺龙元帅指定为18路军进藏参考读物,百年前真实的藏地人性记录,“湘西王”陈渠珍与藏族少女的爱情传奇。仓央嘉措情诗痛彻心扉的现实注脚: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本书带你穿越回100前的西藏,见证惊心动魄的变乱时代、神奇瑰丽的藏地风物、艰苦卓绝的平叛战役、微妙复杂的军队政治、惨绝人寰的绝地求生、万里相随的坚贞情义。

只带一本书去西藏,一定是《艽野尘梦》。读完本书,一定会记住这个名叫“西原”的女人。

【内容简介】

本书为湘西王陈渠珍“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取《诗·小雅·小明》“我征租西,至于艽野”之意为书名,含有青藏高原风尘录的意思。陈渠珍1909年从军,奉赵尔丰命随川军钟颖总进藏,升任管带(营长),参加工布、波密等战役;驻藏期间同当地藏族同胞、官员和和喇嘛来往密切,同藏族姑娘西原结婚等经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南北响应的消息传到西藏后,陈渠珍出于对波密起义士兵的一些行动不理解,而又顾念个人安危,于是组织湖南同乡士兵和亲信百五十人取道东归而误入大沙漠,断粮七月余,忍饥挨饿,茹毛饮雪,仅七人生还于西安,而西原*终在西安病卒。

本书描绘了作者行经沿途所见的山川景色、人情风俗和社会生活;同时记录了英、俄帝国主义凯觎和争夺我国神圣领土西藏的阴谋活动,以及清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的勾心斗角;也记载了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以及军中的同盟会员、哥老会成员在波客乘机发动兵变、杀死协统罗长祷的实况。 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一部行文优美的游记;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它又不失为记录清末民初川边、西藏情况的重要资料。因此,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在《弁言》中说:“但觉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实,实而复娓娓动人,一切为康藏诸游记*。尤以工布波密及绛通沙漠苦征力战之事实,为西陲难得史料。”

【作者简介】

陈渠珍(1882—1952),人称“湘西王”,是亲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代的“振奇之杰”,与熊希龄、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1906年参加湖南新军,后投靠清川边大臣赵尔丰,入藏平叛。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跋涉万里回到湘西。其后统一湘西,经营湘西数十年。期间,沈从文曾在其帐下担任文书,贺龙亦是其旧交。1949年10月赴乾城同解放军和人民政府进行政权交接。1950年6月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受到*的接见。1952年病逝于长沙。


【媒体评论】

余一夜读之竟,寝已鸡鸣,不觉其晏,但觉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实,实而复娓娓动人,一切为康藏诸游记*。——藏学家任乃强


此书四十年前曾从陈氏后人借阅一次,为民国年间自印本,因其内容有趣,读时即深深为之吸引,读后又久久不能忘记,还不止一次在茶余饭后当故事讲过。
——出版人 钟叔河
一部奇书,记述了上个世纪初发生在西藏的一个真实故事,非常的时代,非常的场景,非常的人物,非常的经历,一部爱情经典。曾以手抄本、复印件和内部出版资料形式广为传布。谁读过它,谁将终身铭记。
——作 家 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 马丽华

在我国的群籍中,死里逃生于绝地者的追记,又足以惊心动魂的,以此书为DI一。

【目录】

00导言
00 总叙
01 成都至察木多
02 腊左探险
03 昌都至江达
04 收复工布
05 进击波密
06 退兵鲁朗及反攻
07 波密兵变退江达
08 入青海
09 过通天河
10 遇蒙古喇嘛
11 至柴达木
12 丹噶尔厅至兰州
附录00导言
00 总叙
01 成都至察木多
02 腊左探险
03 昌都至江达
04 收复工布
05 进击波密
06 退兵鲁朗及反攻
07 波密兵变退江达
08 入青海
09 过通天河
10 遇蒙古喇嘛
11 至柴达木
12 丹噶尔厅至兰州
附录


【免费在线读】

《艽野尘梦》是民国时期的一部奇书。此书写于1936年,书中所记为清末民初藏地之事,1940-1942年曾在《康导月刊》连载。著名藏学家任乃强先生读后说:“但觉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实,实而复娓娓动人,一切为康藏诸游记。”

《艽野尘梦》的作者是民国一代“湘西王”陈渠珍。晚清以来,湘西凤凰人才辈出,早年有出任中华民国内阁总理的熊希龄,后来又有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中间就有这个“湘西王”陈渠珍。陈渠珍(1882—1952年),号玉鍪,祖籍江西,后迁入凤凰。16岁入沅水校经堂读书,1906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任职于湖南新军。曾加入同盟会。1907年秋,赴武昌投奔湖广总督赵尔巽,被转荐到成都川边大臣赵尔丰处,任新军六十五标队官(相当于连长),驻防藏蜀要冲百丈驿。其时,俄国、英国势力觊觎西藏,外患入侵,西藏局势动荡不安。宣统元年(1909年)7月,陈渠珍所属部队奉命援藏。陈渠珍因素有胆略被任命为援藏军一标三营管带(相当于营长),参加恩达、江达、工布等平叛战役,后又远征波密叛军,屡建大功。驻藏期间,他同当地藏民、官员和喇嘛来往密切,还与藏族少女西原结婚。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西藏,进藏川军中的哥老会组织积极响应,并杀死统帅罗长。乱军欲拥戴陈渠珍为首领,而陈渠珍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决定弃职东归。他偕湖南同乡士兵及亲信共115人,取道青海回中原,途中误入羌塘大草原,路途辗转,断粮数月,茹毛饮雪,仅剩11人生还于兰州。陈渠珍遣散部众,与藏女西原抵西安,其时家书未至,穷困不堪,仅赖救济度日。不久,西原不幸染天花病逝。

24年后,陈渠珍追忆这段经历,写成《艽野尘梦》一书。1950年陈渠珍受邀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扩大会议,谒见了、周恩来,并与旧交贺龙元帅见面,还亲手将其所著《艽野尘梦》一册相赠。那时正好解放军进藏,贺龙便将此书转赠给十八军首长以资参考。

陈渠珍自藏返湘时,已是民国二年(1913年),旋即出任湘西镇守使署中校参谋。民国七年,陈渠珍任湘西镇守使田应诏组织的护法军路军参谋长兼梯团长,旋代理路军司令。由此开始其经营“湘西”三十多年的“湘西王”生涯。后成为著名作家的沈从文其时在陈渠珍身边当书记,他回忆陈渠珍:“平时极爱读书,以曾国藩、王守仁自许,看书与治事时间几乎各占一半。在他的军部会议室里,放置了五个大楠木橱柜,柜里藏有百来幅自宋及明清绘画,几十件铜器古瓷,十来箱书籍,一大批碑帖,和一套《四部丛刊》。”期间,1935年春,陈渠珍的部队被改编,而他以“湖南省政府委员”的空衔移住长沙,次结束了他在湘西的割据局面。这段空暇里,他写成了《艽野尘梦》。作者曾交代说,赴藏之前曾经“搜求前人所著西藏游记七种读之……,由藏归来,复购近人所著西藏政教及游记八种读之”,可见写作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艽野尘梦》一书,总叙之外,计有十二章,六万余字。作者原序有云:“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费时两月,著为《艽野尘梦》一书,取诗人‘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之意。”“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出自《诗经·小雅》。艽,有“荒远”之意,还有一种植物叫“秦艽”,生长在海拔三千米之上的高原,此处,作者便是以“艽野”指代青藏高原。

现在看来,《艽野尘梦》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传记小说,还是一份珍贵的清末民初军政备忘录,也是关于一百年前西藏风俗民情和青藏高原的人文地理考查报告。此书每章以地名为标题,记录了从成都起程,至西安为止的这段游历,总计有成都、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大的地名,几乎每处都有山水风光和人文习俗的描述。书中记录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封疆大吏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记载了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其描写藏女西原,字字感人,描写荒原求生,处处惊心。

《艽野尘梦》曾于1982年和1999年分别由重庆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两个版本,均收录了任乃强先生为该书所做的校注。此次出版,编者对内文重新校订排版,并参考任乃强先生的校注补充注释,还请中央美院的王志兴老师绘以插图,以便于读者阅读。任乃强先生是此书重要的发现者和推广者,在此特向已经故去的任先生致敬。一本书有自己的命运。我们深信,《艽野尘梦》将是一本传世之作。希望编者菲薄的努力没有玷污它的华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