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亚洲著名商学院日本顾彼思商学院十五年超人气硬核分析课。亚洲著名商学院超人气MBA课精华,执笔人沟口圣规实操经验丰富、理论见解精到,帮助你洞见真相,学会智慧思考。
  2. 后疫情时代人人阅读的财报分析宝典。一本充满启发性和实践价值的指南,带给我们切实可行的财务工具和思考方法,帮助我们在学习、生活和投资等决策中精准判断,获得先机。
  3. “现金流量”“资产负债”“成本利润”“会计规则”,以基本概念为基础,引入财务知识和思考方法,教你从数据中掌握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精解各种财务工具,看透复杂财报背后的真相,进而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决策中。
  4. 口袋课,轻松读,简明有趣的分析决策入门读物。小开本,适合单手持握、随时阅读;双色印刷,不错过任何要点;通俗常见的案例,方便每一位读者理解。

【内容简介】

你是否对会计感兴趣,却不知如何入门?你想从财务报表中看懂企业的经营状况吗?你是不是掌握了一些会计知识,却仍然感觉不够用?

亚洲著名商学院日本GLOBIS十五年超人气硬核财务课,沟口圣规教授实操经验丰富、理论见解精到,助你解决无法回避的困惑。“现金流量”“资产负债”“成本利润”“会计规则”,以基本概念为基础,引入财务知识和思考方法,教你从数据中掌握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精解各种财务工具,看透复杂财报背后的真相,进而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决策中。

后疫情时代如何突围?这本充满启发性和实践价值的指南,带给我们切实可行的财务工具和思考方法,帮助我们在学习、生活和投资等决策中精准判断,获得先机。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顾彼思商学院(GLOBIS),日本著名商学院,提供全英语教学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课、全英语,日语教学的在职工商管理硕士课以及企业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在众多商学院中,GLOBIS以其具有高水准和实践性强的课程设计,在实际商务中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群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平,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沟口圣规,顾彼思商学院准教授,现从事管理会计、股票公开等工作,也担任了上市公司的公司外董事。

译者简介

代芳芳,资深日文译者,长期从事图书翻译工作。译作有畅销书《商务文案写作》《财务报表》等。


【目录】

目录

第1部 财务报表理解篇

第 1 章 会计就在我们身边

004·个人生活也可以通过“会计”展示

008·将事业“定量化”的好处

009·熟练掌握“财务3表”

第 2 章 日常资金往来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

014·用方块图来展示企业活动

021·从方块图来看“P/L”“B/S”

023·P/L 和 B/S 是什么关系?

第 3 章 P/L 的构成和要点

030·P/L 中存在几种“利润”

031·各种利润种类和含义

035·费用也分出几个种类

037·什么时候记账销售额?

040·“外部环境影响”收益变化

042·应该如何看营业外收益?

044·如何解读 P/L 更好?

045·从 P/L 中分析事业活动

第 4 章 B/S 的结构和要点

052·B/S 展示的是资金的“用途”和“募集方法”

054·“流动”和“固定”有什么不同?

056·从哪里可以看到 B/S ?

058·不熟悉 B/S 的所有条目也可以吗?

067·资产和负债的金额由什么决定?

068·净资产是股东全额出资吗?

第 5 章 “选择”会计规则

072·有选择会计规则的余地

074·“定额折旧法”和“定率折旧法”两种折旧方法

075·存货资产的3种代表性计价方法

079·从哪里看出使用的会计规则?

083·经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 6 章 现金流量表的构成和重点

086·现金流量表和 P/L 有何不同?

087·抓住3种现金流

090·现金流量表以及4个应该注意的重点

094·读一读真正的现金流量表吧

097·现金流量表也是各式各样

102·周转资本是指“持续商业活动所需的现金”

104·只有事业增长时才要注意周转资本

第2部 财务报表活用篇

第 7 章 财务指标的种类和要点

110·通过财务指标比较·分析公司

113·“财务指标的使用方法①”增长性分析

115·“财务指标的使用方法②”收益性分析

117·“财务指标的使用方法③”效率性分析

121·“财务指标的使用方法④”安全性分析

127·“财务指标的使用方法⑤”综合力分析

131·净资产、自有资本、股东资本的差异

134·ROA 和 ROE 的区别

135·财务指标分析的注意点

137·其他的财务指标

142·如何提升 ROE 才好?

第 8 章 在实例中分析财务报表

151·【财务报表分析②】收益性分析

153·【财务报表分析③】效率性分析

159·【财务报表分析⑤】根据部门信息进行分析

163·【财务报表分析⑥】综合能力(ROE)分析

166·进一步深挖“收益性分析”

168·进一步深挖“效率性分析”

171·分析的心理准备

第 9 章 灵活使用财务报表以外的财务数据

174·有价证券报告书是信息宝库

175·通过部门信息来详细地掌握业绩

177·通过未来信息来检验对未来的影响

179·企业管理是什么?

180·财务报表正篇中没有出现的“恐怖”信息

第 10 章 计规则的国际标准

188·会计世界中也在展开的“全球化”

189·围绕 IFRS 的世界和日本的动向

192·借用和融合是什么?

193·IFRS 的4大特征

196·和日本的会计准则较大的差异是?

198·日本引进状况和引进目的

202·日本适用 IFRS 的案例

后记


【前言】

前 言

作为一名注册会计师,我在担任企业的会计审计、从事咨询业务的同时,也在顾彼思商学院教授会计课程,每年大约有500名社会人士来学习这一课程。

在参加 MBA 课程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觉得“会计不好干……”。

“虽然以前会回避这个问题,但想到以后的职业前景便毫不犹豫地决定来上课。”

“本来对数字就不敏感……”

“实在是不擅长记忆那些琐碎的规则和专业术语。”

“公司年度研修时也学过做会计、簿记,但之后没有机会用,基本上都忘了。”

之所以有上面这些想法,可能部分是因为大家谦虚,但也实际反映出很多人为会计而苦恼。

从这些事例中也能看出,在日本的经济社会里,除了财务部等和数字相关的专业部门之外,对于一般的商务人士来说,很多人认为会计是和自己不相关的领域。

但是,会计原本就是商务活动中的沟通工具。比如,公司的经营者有责任定期向公司内外说明一定时期内如何使用股东等投资的公司外部资金来推动业务进展并取得成果。实际上,我们很难只用语言来说明,而且我们无法只用语言来正确地传达出语义,甚至还可能造成听者的误解。

所以,使用会计制作的数据(财务报表)进行沟通,能有效地传递并且理解信息。从这一点来看,经营者和想成为经营者的人就必须了解会计。

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为会计感到苦恼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一旦开始学会计,就必须从1开始掌握所有知识。把门槛设定得过高,反而让自己远离了会计。

我把会计比喻为手机。即使不明白其结构也能使用通信功能。通常,我们只须了解自己需要的功能的使用方法就足够了。会计也是这样。即使不了解会计的细则,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思考方式,就完全能够读懂财务报表中的数据。

我在顾彼思的讲义中,并没有讲述数据的制作方法,也没有以数据的使用方法为对象讲述详细的知识,而是以会计的基本概念为基础,讲述了如何从数据中掌握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并将这一信息灵活运用到自己将来的决策中,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需要掌握的必要的财务知识和思考方法。

本书以我在顾彼思会计班讲授的内容为基础,向大家提供有效的方法,面向的是对会计感兴趣却不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从财务报表的数据中品读公司前景的人、虽然掌握了一些簿记等会计知识但想系统学习会计基本知识的人等。

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为第1部“财务报表理解篇”和第2部“财务报表活用篇”。第1部“财务报表理解篇”中,在理解“会计就在我们身边”(第1章)的基础上,再理解会计的基础规则和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报表损益表( P/L)、资产负债表( B/S)、现金流量表的构成和要点(第2—6章)。

第2部“财务报表活用篇”中,首先,大家要理解通过财务报表来评价公司业绩时用到的便利工具——财务指标的种类和意义(第7章)。然后,灵活使用财务指标时,使用实际的公司案例来理解阅读数据的方法(第8章)。

这种情况下,不仅要理解财务指标中数值的优劣,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些数据与公司的业务特性、商务模式有关联。

另外,有价证券报告书等公司定期公布的信息中也包含一些关于公司业绩和财产状况的有用信息。我们通过实际案例,来了解关于这些财务报表以外的有用信息的内容(第9章)。最后,以最近的会计动向为题,讲解了 IFRS(国际财务报告标准)概要、 IFRS 和日本(会计)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日本公司的 IFRS 使用状况等(第10章)。

本书涵盖了从经营者所需的会计基础知识到具体的数据读取方法等内容。因为一本书中包含了很多信息,所以本书内容仅限于和会计规则相关的基础规则等,大胆地省略了除此之外的规则和规定等详细内容。如果读者想了解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更详细的知识,也可以把它当作专业的书籍来阅读。

快到开班上课的时间了,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一下会计课程吧!读完这本书之后,如果大家能对会计感兴趣、变得想学习会计,本人真是荣幸之至。


【免费在线读】

个人生活也可以通过“会计”展示

首先,我们先放下晦涩难懂的会计话题,从身边的案

例入手,以年轻人的生活为例来认识一下“会计”。

A 君大学毕业后决定入职某大型家电制造企业。从此 内心充满了“自己也成社会人了”的期待。我们来看一下

他3月下旬开始为期一个月的行程。

3月25日

大学毕业典礼的时候,A 君从父母和祖父母处获得了

15万日元的毕业庆祝金。

3月27日

把学生时代开的汽车卖给了二手车市场,同时以全额 汽车贷款的形式购买了价值250万日元的新车。贷款是5年 分期(共60期、25000日元 / 月、10万日元 / 奖金 * 、5月10

日第一次付款)。

* 按照惯例,日本的企业每年会为雇员发放 2 次奖金(年金) ,提 供贷款服务的机构会据此安排贷款者的还款计划, 具体到文中的情况, 即 2.5 万日元/ 月 ×60 月 10 万日元/次 ×2 次/年 ×5 年 =250 万日元。

3月31日

在大型家电量贩店购买了总计10万日元左右的家用电 器,使用信用卡付款(1次付款 /5月10日还款)。另外,购

买了日常的生活用品合计5万日元(现金支付)。

4月1日

入职仪式。前天入住公司的员工宿舍(宿舍费用4万

日元 / 月,从工资里扣除)。

4月15日

A 君反应过来的时候,手里只剩下3万日元的现金了。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发工资的日子,所以决定向父亲 请求支援。向父亲承诺“挣钱后就还”后,才勉勉强强获

得了10万日元的支持。

4月25日

第一次发工资, A 君收到15万日元。虽然比预想的少, 但抱着“投资自己”的想法, 他决定换台新的笔记本电脑。 考虑用25万日元买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但已经很难再向

父亲伸手要钱了。这时,A 君突然想起了住在东京的叔叔。

“虽然以前不怎么交往,不过现在正是时候。试试找

这个亲戚帮忙吧。自己到东京来工作,以后可能还有很多

第1章 会计就在我们身边 005

需要他帮忙吧。”他决定请叔叔帮忙提供资金支持。

那么,如果大家是 A 君的叔叔,会怎么应对这个请

求呢?

假如他同意借钱给 A 君,大概也会追问原因吧?可 能也有人会因为是自己的侄子,就不问缘由地借出钱,

但这里我们还要更冷静地思考一下。

金钱是个人重要资产之一,借给别人钱的时候你会在 意哪些事情?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能不能全额(包括利

息)还款。

在借钱之前,应该先和 A 君确认一些具体信息,包括 现在的收入、借款额、钱的用途、每月能结余多少钱、还

款计划等。

一般情况下, 还钱的方式(怎么协调还款数额)有两种。 一种是从每月、每年的收入和挣到的钱(流动资金)中拿 钱出来还款。另一种是卖掉持有的土地、建筑物等资产(持

有资产)来还款。

在 A 君借钱的例子中,每月的工资和生活费相当于流

动资金、车和贷款相当于持有资产。无论 A 君有多少资产,

把这些卖了去还款都是不现实的。最终能当还款保证的就

只有每月的收入和费用等信息。

另外,这次借款的用途是什么?从银行贷款的时候也

被问过借款的用途。之所以这样问绝不是因为感兴趣。

假如这次借款是为了投资自己的将来,比如为了提升 商业技能、获得业务所需的资格证书而花费的费用,又会 如何呢?这样一来,A 君的技能提升了,在公司内部的好 评可能也会增加。最终升职、加薪、收入增加,也更有可

能偿还贷款。

另一方面,借款作为游玩费用会如何?这种情况下, 不必多说也知道还款的风险增加了。也就是说,询问使用 方法、用途,实际上也是询问 A 君流动资金和持有资产的

增加或者减少。

后面再做详细介绍,但在这个案例中,区分流动资金 也就是“一定时期内资金的流动”就包含在会计的损益计 算表中。另外,区分持有资产也就是“一定时间点的资产

和负债的比例”包含在资产负债表中。

像这样, 个人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用会计知识展现出来。

说到账单、账簿、会计,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公司必需的东

第1章 会计就在我们身边 007

西而和个人无关,希望大家能感觉到这些也和个人生活密

切相关,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将事业“定量化”的好处

假如你是一名经营者, 当被问到“事业进行得顺利吗” 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 “总的来说经营得还不错”,这 样定义式的回答有待商榷,其中的判断标准应该是“是否

盈利(赚钱)”。

即使不怎么赚钱,可能也会有人回答“赚钱”;即使

盈利颇丰,可能也会有谨慎的经营者回答“一直不赚钱”。

也就是说,回答者的主观意识影响着回答的结果。从 世俗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回答并无不妥,但如果面对的对 象是投资公司的股东和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就不能这样 回答了。不能掺杂主观意识,而是要客观地、定量化地展

示如何盈利、盈利多少。

对于在金钱上和公司(经营者)利益相悖的人们,会 计具有调整其利害关系的作用。公司里有很多人以各种

不同方式和公司产生某种关系。这些人中有股东、金融机

构、客户、职员等。像这样和公司具有利害关系的人,我 们统称为企业利害关系人。近来, 企业的社会责任(CSR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一词开始流行、传播,并

有了具体定义,所以整个社会都变成了企业利害关系人。

对于这些企业利害关系人,经营者有责任定期汇报如 何运用募集的资金、融资的资金以及增值多少。这是经营

者的说明职责。

外部的企业利害关系人也能经常得到一些能适当判断 公司财务状况的信息(实际上,很多时候很难获得足够 的信息)。所以,经营者通过会计发挥说明职责的情况下, 外部的企业利害关系人在刚开始就能够适当地把握公司业 绩以及财务状况,从而决定是继续和公司保持关系或者解

除和公司的关系。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