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万花筒》中译本众多,为什么有经验的读者选择作家榜版?8大硬核入手理由——

1.精选底本原汁原味

真正译自1963年原著原版,完整收录22篇经典童话。

2.生动译文·再现奇境

作家孙雨婷倾情翻译,生动优美好读易懂。

3.精美插图·图文并茂

意大利艺术家原创彩图92张,还原全书想象力经典场景。

4激发想象·传世之作

作者获国际安徒生奖、卡内基文学奖,助力孩子想象力起飞!

5.原创导读·讲透精髓

译者原创导读,满足孩子自主阅读需求。

6.详实年表·开拓视野

全新年表带您快速了解作者传奇-生。

7.装帧精美·典藏之选

字大图美版式疏朗,专为青少年打造,宜读宜藏宜送人。

8.趣味赠品·随书附赠

随书附赠精美贴纸、明信片各1张。


【内容简介】

七岁的小男孩安东尼,和父母生活在山谷乡间。这里高峰入云,果园满坡,溪流从居民们的家门前流过。他的父亲经常说:“这里就是地球之眼。”在安东尼某个生日的早晨,父亲送了他一个万花筒。对于这个新奇的玩具,安东尼觉得自己永远看不腻,就连睡觉都要搂着它,在梦里一位老巫师告诉安东尼,只要不打碎它,就能看到一个别人都看不到的世界。
在成长的道路上,安东尼的真诚与善良,让他收获了许多身边人的爱与善意,也让他发现了生活中如万花筒般精彩的秘密和惊喜……
《万花筒》是头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依列娜的代表作,全书包括22个精彩的故事,每个故事独立又彼此关联,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意、现实和幻想魅力。翻开本书,让孩子的想象力飞起来!


【作者简介】

依列娜·法吉恩

Eleanor Farjeon (1881 – 1965)

英国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1881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文艺世家,她的父亲本杰明是一位作家,母亲玛姬是美国知名演员之女,其祖父、曾祖父也是演员;她在家中排行第三,良好的家境和文艺氛围使她的童年生活沉浸于书香中。她在《小书房》的自序中曾提到“生活中没了书,比没穿衣服更不自在。不读书就像不吃饭一样难受。”

22岁,父亲去世后,优渥的家境一去不复返,她不得不从梦想中走出来依靠写作谋生。27岁,出版处女作诗集《潘神崇拜》。35岁,出版诗集《伦敦镇童谣》,被广泛改编和传诵于英格兰的各中小学。39岁创作逐渐进入鼎盛期,作品开始稳步出版。

75岁,出版《小书房》大获成功。次年获得卡内基文学奖与首届国际安徒生奖。

77岁,获得刘易斯·卡罗尔书架奖。78岁,获得里贾纳奖章。

84岁,于家乡英国伦敦汉普斯特德去世。次年,英国儿童图书协会为纪念她设立依列娜·法吉恩奖。

译者简介

孙雨婷

90后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生于陕西西安。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专业,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师。代表著作有《公主的预言》《穿子双星》《寻找消失的古国》。作品曾入选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小橘灯”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项目。


【媒体评论】

◆依列娜·法吉恩给我们带来了真实而持久的快乐、温暖和利他主义。——文学传记辞典

◆英国作家依列娜专门为青少年创作的《万花筒》和《小书房》,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奇思妙想,带领孩子们在想象力王国自由翱翔,她也成为1956年设立的国际安徒生奖首位得主。两年后,《长袜子皮皮》的作者、瑞典国民级作家林格伦成为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作家。——星报

◆中小学生如何写充满想象力的作文?我迫不及待向小朋友们推荐国际安徒生奖、卡内基文学奖得主依列娜的代表作《万花筒》和《小书房》 !——作家榜创始人吴怀尧

◆儿童散文写作的经典示范,日常生活的想象才是最好的童话。——豆瓣读者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一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豆瓣读者


【目录】

导读:

成长的流变与记忆的永恒 01

作者的话 13

地球之眼

1  地球之眼 003

2  芭芭和拉拉 010

3  银色的新玩意儿 014

4  制造风的树 022

5  万花筒 026

6  太阳山丘 031

7  雅各布的梯子 044

8  假装吃东西的人 058

9  安东尼去采黑莓 072

10  休戚与共 085

11  斯齐普嬷嬷 093

12  发现蘑菇的人 107

13  奇妙的钟 121

14  修道院院长的厨房 135

15  安东尼步行去上学 148

16  穿两件大衣的娇气鬼 158

17  美丽的米勒 170

18  听树木生长的男人 181

在中间

19 罗马木偶 196

安东尼回到家乡

20  在路上 206

21  我看见美丽图像(穿过大树)220

22  我看见美丽图像(穿过大门)232


【免费在线读】

导读 :成长的流变与记忆的永恒

《万花筒》是英国作家依列娜·法吉恩于 1928 年创作的儿童故事集。如她在 1963 年再版的插图本序言中所说,主角小男孩安东尼的原型是一位比她年长十岁的友人,他们关于童年的交流给了她最初的创作灵感。

这本故事集的名字源于主人公父亲送的一份生日礼物。安东尼得到万花筒后,他对这个新奇的玩具爱不释手,连睡觉都要搂着它;到了晚上更是做了关于万花筒的梦,有位巫师告诉他一句咒语—可以摇,别打碎。只要不打碎,安东尼就能看到一个别人都看不到的世界, 而一旦打碎了,里面的图案就会永远改变。可以说,本书不时出现的有关变化与永恒的思考早已在书名中显露。

爱的魔法

相比依列娜其他的短篇故事集,《万花筒》中的二十二篇故事虽然也都独立成篇,但呈现出时间和逻辑上的连贯性,读者通过一篇篇故事,不仅收获安东尼妙趣横生的日常生活碎片,还见证了一个男孩逐渐成长并跟随他走完一生的过程。全书分为三个篇章:“地球之眼”“在中间”和“安东尼回到家乡”,分别对应着安东尼的童年、 青年与暮年。

因此,故事的开篇就仿佛一个巨大的预言,“地球之眼”是安东尼出生的地方,那里是开启一切“爱与魔法”的所在,等待着故事结束之时完成终点与起点的轮回。类似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爱丽丝通往奇境的镜子以及搭乘霍格沃茨特快列车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万花筒》的故事中,安东尼开启生命瑰丽奇境的钥匙,是磨坊池塘的一棵开裂的大柳树:

柳树的裂口始于根部,树干的中空部分形成了腐烂洞穴,却并未影响树木枝叶的生长。孩子们喜欢从这个裂开的洞里钻进钻出……冬天,这棵树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没准有一天这树会一把将你抓住呢?安东尼小时候爬树时,经常会产生这种想法。但这棵树是通往充满魔力的磨坊池塘的唯一通道了。

对安东尼而言,地球之眼之所以独具魅力,不仅在于它迷人的景色,更在于生活在这里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共同构成了安东尼多彩生动的童年时光,成为他生命之旅的一部分。主人公安东尼作为一个小男孩,他与母亲的关系自然成了多篇故事的主题,亦是本书中令人会心一笑的精彩所在。母亲是安东尼的第一个崇拜对象,也是他最依赖的人,《制造风的树》中这样写道:

母亲这么做的时候,安东尼无论正在干什么……他都会停下来,盯着母亲瞧。他觉得母亲可真了不起,抬手之间居然可以制造风。

当然,正如所有亲子关系一样,尽管安东尼的母亲总是温柔地包容着他的一切,他们之间也还是会产生矛盾。《休戚与共》中,安东尼做错了事,惹得母亲生气,但他却怎么也不愿开口道歉。面对母亲冰冷的态度,他苦闷至极,甚至暗暗希望母亲也会和自己同样难过。后来在“损友”波提的启发下,他自编自导了手臂受伤的事故,身体上的疼痛仿佛减轻了内心的难过,安东尼最终凭借“伤口”成功换回母亲的疼爱与呵护。母亲脸上的惊吓心疼对安东尼而言,是最好的止疼药。“母亲给他包扎的时候,安东尼满意地看出妈妈又是爱着自己的了。”

这番微妙的心理刻画相当有趣。许多儿童作品并不会将负面的内心活动给予小孩,可事实上,孩子们也会有种种“心机”。这篇故事的结尾,安东尼终于下定决心去跟母亲道歉,然而依列娜并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标准的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形象,她依然让安东尼保留了一丝孩子的小心思,他向母亲隐瞒了手臂的伤是自己造成的事实。可这样的安排却无损安东尼的可爱,反而让他多了一份坦率和真实,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或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读者在这种童稚的“狡猾” 中,可以看到自己童年时与父母相处的影子。

安东尼的小保姆芭芭是本书出现最多的人物之一。依列娜在不止一本故事集中塑造过保姆这一形象,多半是年轻活泼的少女。介于小孩和成人之间的状态,让小保姆们有着类似“小大人”般的风趣表现。芭芭会自编一些儿歌逗哄安东尼,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她对孩子发自内

心的喜爱:“谁是芭芭拉的小鸭子呀?……谁是芭芭拉的小羊羔呀?” 而安东尼也对芭芭回以最真切的信任与亲近,比如他“从来没想过她到底是高是矮,是年轻还是年老。她就是他的芭芭,经常陪他玩耍, 偶尔会数落他。她总是陪在安东尼身边,以后也一直都会在”。在本书第三篇章的回溯中,芭芭和拉拉变成了两只看护银蛋的鸽子,她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精心呵护的蛋终会破壳而出,幼崽总会长大。成长就是学会放手的过程,这句话的寓意显然是双向的。

除了父母和亲近的保姆,安东尼还收获了许多身边人的爱与善意。 比如碎石匠约翰在安东尼雪夜迷失那晚,和安东尼的母亲一起找到了冻僵的他;木匠埃利会主动教好奇的安东尼如何做木工活儿;傻乎乎却擅长采蘑菇的比利,每次送蘑菇到安东尼家的时候都会在门口停留一会儿,只为能看一眼安东尼。当然,这些善意的本源,皆是源于小安东尼给予他们的真诚与善良:他欣赏约翰的能干与博学;悄悄从家里带奶酪给“节衣缩食”的埃利;陪傻瓜比利一起放风筝;甚至面对不怎么友善、邋里邋遢的吉姆,安东尼也愿意和他分享零用钱和糖果。爱出者爱返,善意会流转。 在父母之爱和广泛存在的人类之爱以外,本书中还存在一种懵懂中触探到的爱,那就是童话故事中注定会涉及的爱情。女主角往往是一位公主,事实上,有关公主的畅想贯穿本书的始末。开篇中,依列娜在描述“地球之眼”时,已经写下关于爱情的隐喻:

一个牢不可破的咒语也埋藏在静谧的磨坊池塘中。静止的池塘守护着千百个沉睡着的随时有可能被惊醒的秘密。被施了魔法的公主会不会变成池塘边上的一株金色鸢尾,或是游得很快的黑水鸡,在水面划出一道银波?

安东尼听母亲讲述美人米勒的传说后,也幻想自己能写出让米勒喜爱的诗作,并且和她结婚。可当他前往米勒的故居一探究竟时,他遇到的只是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她狠狠嘲笑了安东尼的诗,让他羞愤难当,落荒而逃。

童年对爱情的朦胧试探无疾而终,甚至堪称“惨淡”,等安东尼

再次靠近爱情时,已是第二篇章的故事了。青年安东尼在剧场观看木偶戏时,邂逅了台上的金发公主,并渐渐与之发展出甜蜜的爱情。为了做公主身旁的王子,他不惜与巫师做交易。然而就在安东尼满怀期待地奔向舞台上的公主时,他才发现他们的位置对调了,两人陷入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弄人命运中—他出现在了台上,而他所爱慕的公主却坐在了台下的观众席中。热闹的表演如梦似幻,他们却只能遥远地彼此相望,追逐一场,却依旧无法靠近。知晓一切的巫师随口抛出

命运无情的玩笑:“我可没有承诺任何事情。”故事结尾,读者以为心碎欲绝的安东尼会陷入悲伤无法自拔,却没想到,阵阵掌声之后, 安东尼只是“和其他人一样,回家睡觉了”。戛然而止的处理甚至让仍沉浸于悲伤之中的读者始料未及,恍然间才意识到,一切不过是一场木偶戏。然而因缘际会,谁又能确定,在安东尼的一生中,没有上演过有缘无分、爱而不得的戏码呢?

其实,无论是鸢尾花、美人米勒、小女孩,还是木偶公主,从始至终,她们都是一个人,是安东尼关于爱情与美好的本真向往,而她们的最初形态,也在第三篇章中为我们揭晓,原来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地球之眼:

但安东尼离开地球之眼的时候,并没有找到她。

现在他知道了,在徒劳地试着穿过那棵裂开的老柳树的时候,他明白了,这么多年他从未停止过对公主的寻觅。他觉得自己终于还是落到了那位老朽古怪的巫师手中,成了他的囚徒。安东尼再次望向童年的乐园,看到自己的玩伴正在池塘边……安东尼不在乎她是否会回应了,只要她还在跳舞, 而他还能看着她起舞,这样就很好。

如梦似幻

和依列娜的多数作品一样,本书最大的叙事特色就是虚实的交织。 它仿佛是一种随着安东尼的成长而逐渐强大的能力。起初,安东尼在睡意蒙眬中只能看到一些缥缈的画面:

在金绿色的光影和蒸腾的热气中……透过睫毛的缝隙,他看到一幅幅流动的景象:草地上、小树丛中,站着无数挥着扇子、优雅精致的树女士,有白面子树、山杨树还有银桦树。 她们从山坡上慢慢走向山谷,一边走,一边将头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光影在迷雾中闪烁摇曳,微风扫过安东尼的额头。

长大一些后,他看到的幻境则越发强大,趋近真实。比如和父亲在山顶郊游时,他遇见了金色的飞马,看到了罗马人和阿尔弗雷德大帝,还收到了他们赠予的礼物。再比如,他进入梦境,登上了传说中

通往天堂的梯子。在这一过程中,真实和虚幻的交错带来的疑惑也不断在安东尼的脑中浮现:

可他到底是真的睡着了,还是醒着呢?他到底是近在眼前,还是远在天边……甚至这一切也许都只是安东尼的一个梦,或是第二个梦、第三个梦、第四个梦—安东尼永远也无法知道。

如梦似幻却又落于实地的精妙设计,令故事引人入胜之余,也启发了我们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梦醒之间,妙趣横生。

变化与永恒

本书第三篇章谈及重逢与告别,充满了对人生的哲思。在外历经千帆、垂垂老矣的安东尼重回故里:

安东尼走出巴斯城车站的时候,并没有期望有谁会来接自己。这里已经不会有什么人能来接他了。他没有随身行李……他这些年拥有过的东西,大多都遗落在了岁月的旅途中。

简单的叙事笔墨,却让读者蓦然感受到,生命原始的苍老与迷茫。在之前的篇章中,关于死亡、变化与永恒的讨论并不少见。如木匠埃利曾告诉安东尼:“我们都终有一死,亲爱的,树和人都免不了。”而安东尼会在例行散步时问芭芭:“我们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呢?”吉姆带安东尼聆听树木生长时也说:“大地一视同仁地让它们生长。而到了最后,它们都会尘归尘、土归土,那时候谁还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

然而,当告别真正来临时,人们切身体验到的触动与感慨和孩提时代遥远而抽象的想象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好在依列娜选择在故事的最后稳稳地托住读者的心,让我们在阅读故事后留有一种温暖的释然。安东尼暮年的回溯之旅,让他意识到一切都未曾远去。因为:

人们有时会为了远方的东西而奔赴他乡,但最初拥有的那些东西却不曾远去,也永远不会远去。我们或许会觉得我们离它们越来越远,但事实上,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它们都被装在心里、带在身上,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察觉。等我们回到它们身边的时候,其他的一切就都变得遥远而无关紧要。

老年安东尼领悟的道理与他幼年看烟花时所明白的道理其实别无二致:纵然美好的事物会消散,但它留在人们心中的壮美奇观却会永 远保留下来。年迈的安东尼在回忆幻境中,与童年的自己走过熟悉的街角、学校、教堂、店铺,熟悉的人的面孔也在他面前一一闪现,尽管如同破碎的万花筒一样,他知道自己的心也有一处碎掉了,但他却和那些回忆一起到达了永恒之所。

《纳尼亚传奇》的作者、儿童文学作家 C.S. 刘易斯曾说,只讨孩子们喜欢的作品,不算好的儿童文学。从这个标准来看,《万花筒》 显然做到了给不同阶段的人们以启迪,因为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还展现了一位老人的告别。处于中间的人们,则永远可以从这些故事中获得爱与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