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4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公安专业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内含10套2020-2023年真题试卷。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每套试卷题本皆为骑马钉独立装订成册,答案及解析册独立成册,字迹清晰,排版科学,且附有答题卡,实战演练效果佳。
2.每套试卷附有“答案速查”与“答案精讲”版块,既方便考生快速核对答案,也方便考生具体了解每道试题的详细解析。
3.每道试题均根据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进行解答,涉及有更新的法律法规,均对相关试题进行了备注说明。
另外,本书含1380分钟 考前200题的精品图书辅导课,可扫描封底二维码获取。
《中公版·2024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严格按照2023年各省市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机关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与历年真题编写,本书通过对历年真题进行考点分析,对高频考点、易错考点相关试题进行着重解析。对每个知识点的题量与难易程度的进行仿真题设置。相信本书会成为考生复习的得力助手。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每套试卷题本皆为骑马钉独立装订成册,答案及解析独立成册,其形式涉及更贴合真题,便于考生提前适应考试形式。
2.根据最新考情,新增近年公安工作相关会议及人民警察相关活动的试题题量。
3.针对2023年真题的题型,增加了图表、复合型知识点、公安基本能力相应模拟试题。
4.对法律修改内容,在试题中做了相应的更新。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4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公安专业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内含10套2020-2023年真题,涉及多省市联考、国考以及单独命题省市(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的公安专业科目真题。
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情境题。内容涵盖职业素养、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公安基础知识以及群众工作能力、行政管理能力、信息工作能力、实务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等。
每道试题均附有详细解析,为考生答疑解惑,帮助考生更好把握考点内容。
《中公版·2024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包含10套试卷,涵盖公安考试大纲中的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内容。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情境题。
每套试题囊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典、人民警察法、刑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行政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及其他重要法律法规。同时也涵盖了公安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
本书贴合最新考情,同时及时更新法律法规。


【目录】

目录
2023年2月多省市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2年7月多省市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1年3月多省市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0年8月多省市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3年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0年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3年2月广东省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1年12月江苏省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1年12月北京市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1年12月上海市公安司法机关招录基层人民警察考试政法(基层人民警察)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


【免费在线读】

2021年12月上海市公安司法机关招录
基层人民警察考试政法(基层人民警察)试卷重要提示:
为维护您的个人权益,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请您协助我们监督考试实施工作。
本场考试规定:监考人员要向本考场全体考生展示题本密封情况,并邀请2名考生代表验封签字后,方能开启试卷袋。2021年12月上海市·政法(基层人民警察)试卷第页2021年12月上海市公安司法机关招录
基层人民警察考试政法(基层人民警察)试卷满分:60分时限: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的题号对应位置)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追求百分之百的公平正义是不现实的
B错案的负面影响只是对当事人而言的
C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就是公平正义
D司法公正最终的检验标准是法官
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针对当前党的建设的现实状况,强调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以下属于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的表述是:
A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B必须发扬党内民主
C必须贯彻群众路线D必须增强执政本领
3 “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崔道植说:“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穷孩子,是党养育、教育了我,将我培养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党心怀感恩、无尽忠诚。”以下对“忠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对党忠诚,绝不是对领导个人的忠诚
B对党忠诚,可以是附条件的相对忠诚
C对党忠诚,应该是无条件的绝对忠诚
D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政治品质
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下属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是:
A制度建设B体制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D机制建设
5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施工图,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四中全会
C十八届三中全会D十八届四中全会
6 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
A基础B动力
C依托D创新
7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以下对伟大建党精神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传承B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C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D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8在第8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向张从顺张子权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向张从顺、张子权学习的活动。
A社区民警B刑侦民警
C交通民警D禁毒民警
9 “咱当警察就要好好干,做出个警察的好样子”,你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深刻的是:
A警察的职业保障必须到位
B警察的执法权必须充分体现
C警察必须有核心价值观支撑
D警察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条规定了人民警察必须遵守的义务。以下不属于人民警察必须遵守的义务的是:
A秉公执法,办事公道B克己奉公,顾全大局
C模范遵守社会公德D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11某地一路口频发土方车转弯压人事故,交警陆某在仔细勘查事故现场后,认真研究路口转弯的规律,积极摸索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的设施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交警陆某的事迹突出体现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中的:
A公正B为民
C和谐D友善
12中央和省级政法机关把作为教育整顿的首要任务和检验教育整顿成效的根本标准。
A筑牢政治忠诚B清除害群之马
C整治顽瘴痼疾D弘扬英模精神
13新民警小杨在谈到从警感受时讲道:“人民警察是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石,是党的意志的执行者、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法律权威的捍卫者。警察的职责使命让我们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艰辛中铸就警魂。”以下最能概括这段话精神的是:
A忠诚B公正
C为民D守纪
14民警李某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肇事机动车驾驶员意图向处理交通事故的李某塞钱,李某予以拒绝,对肇事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了严肃教育,并按照有关交通法规予以处罚。李某的做法彰显的是:
A恪尽职守B文明理性
C秉持公正D勇于担当
15民警黄某休假期间着便服前往商场购物,在路上恰遇一名男子正持刀行凶,黄某挺身而出,与该男子展开激烈搏斗,并同随即赶到的辖区派出所民警一起制服了行凶者。民警黄某的行为体现的是:
A团结协作、热诚服务、甘于奉献B英勇善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C忠诚可靠、热诚服务、团结协作D英勇善战、热诚服务、甘于奉献
16民警老赵巡逻时发现,辖区居民丁某突发精神病,持刀追砍路人陈某。老赵奋不顾身,使用约束性钢叉将丁某控制在墙角,保护了陈某的安全。下列最能体现民警老赵践行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秉公执法B严守纪律
C文明理性D英勇善战
17 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D全面守法
1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进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A司法B立案
C审判D案件
19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即我国对案件有管辖权是依法惩罚犯罪的前提和基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在域内或域外犯罪,都必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C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的,也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
A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B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C公民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
D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1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中,不断深化对法治的规律性认识。下列选项中,标志着党对法治中国建设规律性认识的重大突破。
A在法治建设布局上,实现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B在法治建设目标上,实现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性转变
C在法治建设方针上,实现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全面渗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历史性转变
D在法治建设模式上,实现从增量型发展到提质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22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下列选项中,不是“枫桥经验”的启示。
A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有利于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B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利于社会矛盾纠纷依法化解在基层
C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办事循法的意识
D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队伍建设,有利于法治工作队伍、规模和素质更加优化
23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也就是现行宪法颁布施行纪念日。
A 10月20日B 10月30日
C 12月1日D 12月4日
2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鲜明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下列选项中,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或修改的法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5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A高等教育法规定坚持党对相关工作的领导
B党内法规关于对党内组织和党员涉嫌犯罪责任追究的原则性规定
C公务员法关于选人用人事项的规定
D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权的规定
26制作讯问笔录是侦查人员办案的基本功。以下关于制作讯问笔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讯问笔录应当宣读给犯罪嫌疑人确认记录是否正确
B犯罪嫌疑人确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让其逐页盖章、捺印
C犯罪嫌疑人不配合讯问要求自行书写供述的,不予准许
D讯问笔录制作完成且已充分,犯罪嫌疑人请求另行亲笔书写供词,应当准许
27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中,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
A故意B过失
C故意或过失D故意和过失
28相对于讯问,侦查人员询问证人的地点规定比较灵活,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以下询问地点不符合规定的是:
A案发现场B证人单位
C侦查人员单位D侦查人员提出的证人家附近地点
29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甲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