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有毒,会爆炸——这是很多人对实验的固有印象;冷峻,很严肃——这是很多人对科学家的固有印象。
这当然不是事实!
“学习科学一定要从课本开始吗?”
“我的孩子现在看科学史的书会不会太早?”
家长可能会存在这样的疑虑。那么,这套科学桥梁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为之后的学科学习奠定基础,筑一座桥联结孩子与科学家。

★美国科普畅销书作者、最受欢迎的STEM科学教育家之一——丽兹·李·海内克全新力作;清华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科研人员精心翻译。
★借由25位化学家的故事走进化学史的世界,发现科学家们看待与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
★关于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故事,正是传统的以知识、原理为重的科学课程比较忽视,却能够启发孩子们的内驱力,甚至影响他们人生规划的重要因素。
★书中介绍的大量实验,不仅能让孩子自己直接动手操作,由此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还能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标相联系,成为课堂学习的经验铺垫与启蒙。


【内容简介】

化学是一门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学科,很多化学实验操作的雏形,比如萃取,还有过滤,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直到现在都是实验操作的经典动作。
在这本书中,出现了25位不同时期的化学家,既有教科书上会出现的大科学家,如拉瓦锡和居里夫人,也有塔普提、盖伦这样的远古传奇人物,还有蕾切尔·卡逊这样以一己之力改变环境科学的斗士。尽管他们的教育背景和性格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他们追求科学的热情却是一致的。
与每个故事搭配在一起的还有步骤详细的实验,让读者有机会亲手触及每一位科学家所追求的概念。借助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一位名为塔普提-贝拉提卡利姆的女士所创造的方法,读者可以亲自蒸馏香水,或是采用和玛丽·居里提纯放射性元素相仿的方法重现化学反应。在这本书里,只要你保有好奇心,就会发现一群能够鼓舞人心的榜样和许多令人难忘的实验。


【作者简介】

作者:丽兹·李·海拿克(Liz Heinecke)
从第一次观察蝴蝶开始,丽兹·李·海拿克就喜欢上了科学。她毕业于美国的路德学院,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了细菌学的硕士学位。在经历十年分子生物学的科研工作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她离开了实验室,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成为一位全职妈妈。很快地,她发现她的三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和她一样非常热爱科学。于是,她开始在她命名为“厨房科学家”的网站上记录他们的科学探险。
她希望能够向别人传递她对科学的热爱,这件事变成了当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台)旗下的一个常规电视节目,这也使得她成为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地球大使。为了让父母和不同年纪的孩子能够更方便地一起做实验,或者孩子能够独自安全地做实验,她撰写了一系列适合儿童的实验书、科普书,受到全球众多儿童及其家长的欢迎。

译者:孙亚飞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科研人员,青年科普作家,从事科学传播及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高中参加化学竞赛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后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2010 年开始从事科普工作,2012 年加入科学松鼠会。在得到平台开通的课程《化学通识30讲》广受好评,同时在知乎、果壳、《博物》杂志等媒体平台发表各类作品逾百万字,已出版著作《元素与人类文明》(获第 17 届文津奖)《原子王国历险记》及译作《诗意的原子》(“文津图书奖”推荐书目)等。


【媒体评论】

跟着化学家做化学实验,或许我们就能理解化学家眼中的世界,理解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每个人的改变或许都是有限的,就像第一个创造出萃取和过滤的人,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他们的名字,即便是普利斯特利这样的大科学家,也因为错把燃素论当作圭臬而错过伟大发现。但是,放在更大的尺度来看,这对人类、对宇宙,都只是漫漫长河中的小涟漪罢了。
重要的是,我们激起了这一片小浪花,哪怕它并不起眼。
从今天起,从这本书起,我们动起手来,用化学实验撬动这无垠的宇宙!
孙亚飞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科研人员,青年科普作家,清华大学化学博士,本书译者


全书共介绍了25位科学家及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对科学家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多样性,有非常知名的,有鲜为人知的,有男性,也有女性。占据差不多一半数量的女性科学家及其对化学学科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令人印象深刻,告诉我们女孩和男孩都可以参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活动。
书中的每个实验都提供了详细的步骤说明以及现场彩照。这些实验是经过改编的,更适合孩子来操作,但仍然反映了当时科学家们进行实验并有所发现时的内核。例如,在有关草药治疗的实验中,孩子们可以尝试从叶子中收集芦荟凝胶,并将其用于晒伤治疗。
这本书对于扩展小学或中学的化学知识来说是一个极好的资源,不仅能教给孩子很多关于科学的历史,也提供了非常有趣的实验,孩子们可以和父母、朋友一起学习。
美国读者

这是一本奇妙的化学科学童书,书中有25个实验项目需要孩子来完成,每个实验都从发现这个科学概念的科学家的故事开始,由人物传记呈现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是如何发现重要的科学现象的,以及这些科学发现如何应用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在人物传记之后,孩子可以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来继续深入探索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概念。对于大多数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每个实验都很容易完成。当然,有些实验涉及煮沸液体或用小刀切割物品,因此建议实验操作时要有成人在旁监护。
书中介绍的实验在家里就可以操作,只需要很少的材料准备。几乎每一步实验步骤都配有彩色照片(由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进行操作),还通过“奇思妙想”栏目鼓励年轻的未来科学家以新的方式拓展实验。我觉得5岁的孩子就会喜欢这本书(通过与成人一起阅读、实验),那些喜欢在厨房里自由“折腾”的青少年们也会喜欢它。
美国读者


【目录】

前言
实验1
化学家:塔普提-贝拉提卡利姆——生于公元前1200年*
实验:蒸馏香氛
实验2
化学家:盖伦——生于公元129年*
实验:肥皂
实验3
化学家:贾比尔·伊本·哈扬——生于公元815年*
实验:蒸发
实验4
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生于1733年
实验:碳酸化反应
实验5
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生于1743年
实验:氧化反应
实验6
化学家:亚历桑德罗·伏特——生于1745年
实验:化学电池
实验7
化学家:威廉·亨利·帕金——生于1838年
实验:合成染料
实验8
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生于1834年
实验:元素周期表
实验9
化学家: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生于1859年
实验:温度与化学反应
实验10
化学家:阿格内斯·普克尔——生于1862年
实验:表面张力
实验11
化学家:玛丽·居里——生于1867年
实验:元素提取
实验12
化学家:瑟伦·索伦森——生于1868年
实验:pH值
实验13
化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生于1872年
实验:色谱法
实验14
化学家:爱丽丝·鲍尔——生于1892年
实验:提取有机油
实验15
化学家:格蒂·科里——生于1896年
实验:科里循环
实验16
化学家: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生于1906年
实验:模拟原子内部
实验17
化学家:蕾切尔·卡逊——生于1907年
实验:环境污染物的扩散
实验18
化学家:安娜·简·哈里森——生于1912年
实验:有机化合物与紫外线
实验19
化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生于1920年
实验:DNA结构
实验20
化学家:伊迪丝·弗拉尼根——生于1929年
实验:分子筛
实验21
化学家:屠呦呦——生于1930年
实验:药用植物化合物
实验22
化学家:阿达·约纳特——生于1939年
实验:核糖体结构
实验23
化学家:玛格丽特·凯恩斯·埃特——生于1943年
实验:培育晶体
实验24
化学家:琳达·巴克——生于1947年
实验:嗅觉化学
实验25
化学家:蕾切尔·伯克斯——生于1975年
实验:智能传感器

专业术语
参考文献
元素周期表
致谢 / 关于作者
关于摄影师 / 插画师


【前言】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捣鼓化学。我们总是喜欢玩火,把很多东西搅拌在一起,煮出令人疯狂的混合物。当智人(也就是人类这个物种)刚出现的时候,折腾出了哪些有趣、美妙而又有用的化学混合物?每每想到这一点,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们知道,早期的人类会将赭石这样的天然颜料磨成粉末,再用它们调配动物血液,从而创造出一种耐久性超强的颜料,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山洞的洞壁上看到它们。考古学家推测,这种确切无疑的远古混合物,或许是被用来抵御阳光照射及虫子蛀咬(引起的破坏),或是被用来保存兽皮。这实在太有意思了,连穴居人都需要使用驱虫喷雾。
在随后的大约70,000年里,随着人类文明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一席之地,大部分人类开始定居下来。经过了无数代人的努力,他们拥有了庄稼、家畜和村庄,这些都需要他们的保护。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用什么词来描述“化学”,但他们学会了制造更有效的药物,发现了提取金属并制成合金的方法,再用它们制作烹饪器皿、武器与珠宝。早期的化学家,如塔普提-贝拉提卡利姆和盖伦等,发酵出了酒,蒸馏出了香水和酒精,制造出了肥皂,还优化了天然墨水与染料。最终,火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大约250年前,当测量、数学和科学方法被正式应用到许多人在实验室和厨房水槽里做着的实验时,现代化学诞生了。1869年,元素周期表的初稿由一位名叫门捷列夫的化学家公开发表,科学家们迅速冲进了这片未开拓的新领域。
随之而来的元素发现,让科学家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直接观察原子的工具,他们可以借此看到原子这种组成物质的微粒。他们试着去理解这一令人惊叹的新现象,并很快就为此建立了一种模型—被称为电子的负电荷粒子,像土星环那样围绕着一个致密的原子核飞速旋转。自此以后,新的发现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有的时候,现代化学产品也会造成令人心碎、难以想象的伤害,但更多的时候,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本书呈现了古往今来25位化学家的快照。每一篇都讲述着一位杰出化学家的故事,介绍了他们的工作背景,以及在当今世界的应用和影响。与每个故事搭配在一起的还有步骤详细的实验,让读者有机会亲手触及每一位科学家所追求的概念。借助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一位名为塔普提-贝拉提卡利姆的女士所创造的方法,读者可以亲自蒸馏香水,或是采用和玛丽•居里提纯放射性元素相仿的方法重现化学反应。在这本书里,只要你保有好奇心,就会发现一群能够鼓舞人心的榜样和许多令人难忘的实验。


【免费在线读】

【译后记】
有毒,会爆炸——这是很多人对化学实验的固有印象;冷峻,很危险——这是很多人对化学家的固有印象。
这当然不是真实的世界。
化学是一门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学科,很多化学实验操作的雏形,比如萃取,还有过滤,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直到现在都是实验操作的经典动作。
发明创造这些技艺的人或许已不可考,但是总有学者会掌握、记载这些技艺,让它们得以传承。这些学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家。
或许,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去跟着化学家们做一回实验,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
《跟着化学家做实验》是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者丽兹?李?海拿克的又一部作品。此前作为译者,我已经尽己所能,展现过她的实验类科普童书《给孩子的食物实验室》。
而在这本书中,出现了25位不同时期的化学家,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拉瓦锡和居里夫人,也有塔普提这样的远古传奇人物,还有蕾切尔•卡逊这样以一己之力改变环境科学的斗士。尽管他们的教育背景和性格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他们追求科学的热情却是一致的。
众多人物中,还出现了一位中国科学家的身影,也就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她因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病人而备受尊敬。在这本书中,你会了解她是如何从植物中提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人文关怀”是这本书赋予化学实验与化学家的底色,也是化学这门学科存在的真正价值。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出现,都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氢和氦创造出太阳,水孕育出最初的生命,人类也因氧气而兴旺,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芯片中的硅……哪怕是被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声讨的DDT农药,最初也是为了对抗丛林中传播疾病的各类害虫,正是人类自己的滥用才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所以,跟着化学家做化学实验,或许我们就能理解化学家眼中的世界,理解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每个人的改变或许都是有限的,就像第一个创造出萃取和过滤的人,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他们的名字,即便是普利斯特利这样的大科学家,也因为错把燃素论当作圭臬而错过伟大发现。但是,放在更大的尺度来看,这对人类、对宇宙,都只是漫漫长河中的小涟漪罢了。
重要的是,我们激起了这一片小浪花,哪怕它并不起眼。
从今天起,从这本书起,我们动起手来,用化学实验撬动这无垠的宇宙!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