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者九边全网粉丝超千万,公号文章平均阅读量40万。文章经常被虎嗅、正和岛等平台转发。观点被读者评论为“一针见血”“真实”“接地气”。
★裁员失业、货物积压、房价下跌……身处后疫情时代,人们越发体会到,过去40年的财富经验不好用了,躺平、内耗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常态。如何破局?九边用这本书回答:只有看清趋势,站在趋势那一边,懂应变、知进退,提高自身技能和心理弹性,才能在困难和挑战之下,抓住机会,逆势翻盘。
★读完后,你会知道:
内卷的边际收益越来越低;
大城市里服务行业头部人才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城市越大,越能孵化出稀奇古怪的产业和机遇;
软件行业是接下来真正的星辰大海;
业余做自媒体账号,是zui好的职业选择之一;
很少有人因为通胀而破产,基本是为了跑赢通胀而破产;
过去40年里,只有公务员的职业维度能一直维持;
除了少数一线城市,其他城市的房价会逐渐与当地人的收入挂钩;
取代你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比你更会用人工智能的人。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帮你在不确定时代,看懂趋势、逆势生长的生存指南。全书分四个版块:分析热门行业就业趋势,帮你做对选择,反脆弱;梳理房价、人口、城市发展趋势,帮你守好基本盘,抗风险;阐释碳排放、智能革命、产品迭代对今后经济和商业的重要影响,帮你预见未来,懂趋势;剖析人才归国、基层变富、经济周期的底层逻辑和规律,帮你看清现实,在不确定中找到机会位。这些宏观话题,与普通人看似遥远实则联系紧密,与我们的生活、职业选择、投资都有着重要关联。只有深入了解这些与你我都相关的“大势”,才能避免盲目奋斗,懂得择时、择市、择势,在关键时刻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作者简介】

九边,全网粉丝超1200万的自媒体博主,某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爆款畅销书《向上生长》作者,公号文章平均阅读量超40万。

擅长把宏观政策、经济形势、科技趋势用人人都能听懂的话进行深刻阐释,与大众的生活关联起来,指导普通人做出有利决策。


【目录】

Chapter1 反脆弱:做对选择,能缓解大部分人生焦虑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普通人成事,就是不断积累小胜利
被出身和时代框住的普通人,还有机会吗 
卷不动了,去“考公”可以吗 
内卷严重的传统行业,出路在哪儿 
互联网行业今后不再吃香了吗 
普通人做自媒体能赚到钱吗 

Chapter2 抗风险:守好基本盘,才是应对变化的底气
房产税和房价有哪些关系
汇率、美债,对我们的生意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房价波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出生率下降后,房价会跌吗 
未来城市,是“鹤岗化”还是“深圳化” 
人口下跌不可怕,人才浪费才可怕 
一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释放了什么信号 

Chapter3 懂趋势:预见未来,这些事真正值得去卷
为什么普通人比富二代更容易创业成功 
想摆脱低端内卷,唯有提升产品力 
碳排放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马斯克和 SpaceX 凭啥能成事 
被 ChatGPT 淘汰的人,其实早就被淘汰了 
技术革新痛点太多,但我们必须主动拥抱 

Chapter4 找机遇:看清现实,在不确定中找到机会位
为什么越来越多高精尖人才愿意学成归国 
让基层变富,从未如此重要 
懂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就能掌握发财密码 
好的世界,是每个人都能追求自己的幸福 


【前言】

写在前面

一转眼,发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写作已经快十年。 从一开始几乎没人关注,到后来关注人数慢慢地越来越多,再到如今全网关注人数已经超过 1200 万。 现在回过头去看,感觉那时候写的东西真是没眼看。 再过一些年,回头再看现在写的东西,说不定也有同样的感觉。
收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博主,你怎么做到一边上班一边写作的?”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因为我一直没觉得这有啥奇怪的,就跟中午吃完饭要一起玩玩游戏一样。 后来我才慢慢反应过来:在很多人眼里,写作这事相当于上另一份班,我一边上班一边写作,相当于上了两份班,听着确实挺疲劳。
最近看到一句话,是凯文·凯利说的。 他说:“更好的方向是找到你想花更多时间做的工作,而不是试图减少你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毕业后没多久,我就进入了我现在所在的公司,这十来年几乎把时间全部给了工作,作为回报,我的收入一直还可以。 但是我经常在想:我有多爱自己做的事?谈不上爱,只是一种惯性。干的年头长了,别人眼里很复杂的东西在我这种“老师傅”眼里并没多少难度,又能赚到钱,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我确实想每天早点完成工作,然后就可以干点别的,比如写文章。 很多小伙伴觉得“博主,你每次都写那么长,一定很累吧”。 事实上不累,完全不累,我愿意把所有时间花在写作和查资料上。
为啥说这个呢?因为我最近几年发现,很多人最后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吃苦,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想花更多时间做的工作”,并不是反过来。
更关键的是,作品就是资产。 但是,你永远没法事先知道到底什么东西能让读者喜欢,哪些内容能经住时间的考验。 所以没办法,你只能持续输出,不断增加“资产”,为多年后可能的爆发做准备。
绝大部分人最大的问题是最终也没法迈过决定性的“临界点”,这时候,凯文·凯利的那句话就起作用了。 你只有不断地在某件事上砸时间,不计较得失地砸,最后才可能成功迈过那个临界点。
所有的成长都是一种“跃迁”——可能是知识上的,可能是财富上的,也可能是心态上的,从一个能量位跳到了另一个能量位,但这种“跃迁”需要时间,需要顿悟,需要磨砺。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想不断投入时间的事,不断成长。


【书摘与插画】

互联网行业今后不再吃香了吗(节选)

上一篇文章,我讲了曾经风光盛极的土木行业是怎样跌落神坛的。这篇文章我们再来聊聊同样风光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差别非常大。其他行业追求的是利润,把工厂搞起来,把工人雇来,大家开工生产,去掉成本,就是利润。
但是互联网行业不一样,它要的并不是利润,它需要的是规模,所以各家公司都在疯狂地向对方地盘上扩张,而且大家跟养蛊似的,在公司里搞了一大堆各种稀奇古怪的项目,指望着万一某个项目成了,就可以对其他公司形成一波降维打击。
互联网行业跟制造业不一样,制造业的主体其实是机器,人是用来配合机器的,用一些土老板的话说,人和润滑油没啥差别。 但是互联网行业没啥硬件(云服务器和办公地这些在总成本里不算啥),最主要的开支就是不断拉码农。
在这种情况下,对计算机人才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 时至今日,其他大部分行业月薪三万元就很牛了,但是在互联网大厂里,雇一个新员工通常都得是这个数。 而且很多互联网公司看着赚钱,其实赚到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在雇用更多的计算机人才上,甚至还要拉投资过来给员工发工资。 这可能是商业领域非常少见的员工薅了资本家羊毛的情况。
互联网大厂们就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欧洲列强似的,借钱在前线打堑壕战,目的只有一个,等对手的血流尽之后,让对方赔款支付自己这边的天量战争经费。 大厂们也是这个逻辑,花了无数的钱,就指望着彻底打翻所有对手占领全部市场后把钱赚回来。 那就需要更多的员工、更多的资源,这种“军备竞赛” 导致员工们的工资转着圈地往上涨。
不过这两年情况明显发生了变化。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和经济发展的减缓,互联网行业的整个逻辑都变了。
最明显的一个,大家已经开始放弃那个“垄断梦”,不再寻求垄断。 既然不垄断了,那就没必要在前线跟对手打消耗战,然后发现自己真傻,为啥要雇用这么多程序员?为啥要给程序员这么高工资?
既然不准备扩张,很多“预埋”项目也就没啥必要了,各家公司都在不断地筛选出各种垃圾项目裁掉。 也就是有些项目本来没啥意义,但是产品经理能说会道,不断给公司洗脑,让项目一直维持下去。任总那篇文章里说的“不要讲故事骗公司”,说的就是这事。
可能大家觉得匪夷所思,还能这样?这很正常,一般大厂里大规模招聘,然后年底通过打绩效赶走一批,来回折腾这么一些年,能在大厂干到五六年以上的,大部分都身怀绝技,有的技术超牛,有的能说会道,有的善于管理领导预期。 那么,有那么一群通过讲故事骗钱的人,很正常。
但是这两年进入了收缩状态,再怎么能说会道,也扛不住“不赚钱”这个事实,你的项目再牛,不能给公司打粮,就要被削减。 而任总那篇文章里说的“从聚焦扩张转向聚焦现金流”,说
的也是这事。
公司的项目能否继续运转下去,不再依赖 PPT,而是拿赚钱能力说话,用这个尺子一量,一大堆项目立刻现原形了。
接下来就面临着大规模裁员,项目都没了,你待在公司干吗?于是继续评审,把技术能力强的、忽悠能力强的留下,其他的全清理掉。
大厂这两年哀鸿遍野,基本就是这么个背景。 而且可能还没到最惨的阶段,毕竟谁也没说工资只能涨不能降吧,“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后,可能接下来就是降薪潮。

互联网行业也会变得不再吃香吗?
互联网行业会“土木化”吗?显然不会。
土木是有边界的,比如你不可能修十条京沪高铁,也不可能每隔十年把城市拆掉重新建一遍,到了一定时候自然就放缓了。
我之前讲过这个事,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二三十年的集中建设期,美国、德国,甚至日本、韩国,都曾经大搞基建,但是这个时间段一过,立刻就歇菜了。 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盈利的项目越来越少,而且项目地点越来越偏远,各国的施工队都出现了急剧的老龄化和低效化。
但是互联网行业没这个问题,这个行业本来就是每隔一些年重修一次京沪高铁,比如大家手机里的那些 App,看着好像变化不大,但是每隔四五年基本都会完全重写一遍适应新需求。 而且它不像土木工程,几乎没有实体,理论上讲扩展空间是无限的,而且在软件行业里,有句话说得越来越多,“软件吞噬世界”,咱们现在生活里的一切,可能都会被软件改变得面目全非。
最明显的一个是,现在绝大部分工厂还在使用人力,我之前问过一个老板,有没有考虑过搞自动化工厂,或者完全机器人化。 他说暂时不行,因为只有那些长期生产的东西变化不大的企业才能上机器人,比如汽车和电脑。 他们这些企业经常根据客户订单变来变去,这时候机器人就太笨了,跟人没法比,工人们培训几天就可以,但如果是机械臂的话,需要重新编程、调试,根本赶不上进度。
不过他也有种预感,这种事几乎不可避免,迟早要全部换上机械臂,工人们伺候机械臂就行了,到时候就用不着多少工人了,可以省不少钱,只要能省钱,可能就会有人去做。
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汽车、家居、娱乐,都需要大规模软件和硬件改造,改造完了又会发现新需求,继续改造。 想想这一百年里生活变化有多大,可是美国现在很多公路依旧是 1929
年修的。 可以说,软件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这也意味着,软件行业以前是为了卖广告而生,今后慢慢会跟各种实体结合起来,越来越智能。 比如,这些年就有很多码农跑去新能源车行业,做车机相关编码。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互联网行业可能不再像前两年那样收入高得离谱,但是会持续不断产生天量的工作岗位。用凯文·凯利的话说,软件这东西,你用得越多,你就需要得越多。
而且还有个问题,在其他行业里,人才分层不像软件领域这么严重。 啥意思呢?你在工地上很难一个人做十个人的活,但是在计算机和其他科学领域,经过深入的训练和历练,这个上限可能会拉到一个人顶一千人。 这事可能让人有点畏惧,不过大家想想,大部分行业里,每个人的上升空间是很小的,你加入一个上限很高的行业,是不是相对非常有盼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