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隋唐制度史经典力作

☆讲透隋唐最高权力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

☆突破“三省制”传统认知,提出“新三头”体制新说

☆史学大家唐长孺、何兹全、田余庆等悉心指导

☆从顶层设计读懂唐朝由治到乱的历史逻辑

隋唐制度史经典力作——讲透隋唐最高权力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

北京大学袁刚教授的《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20世纪90年代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成为填补隋唐制度史研究空白的经典力作,可惜几十年来大陆一直未有简体版。所谓中枢体制,指的是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具体到隋唐,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的“三省制”。《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不仅讲清楚了三省制的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而且系统梳理了三省制的发展演变,揭示了三省制发展演变之于唐代的治乱兴衰,及其背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变迁。

颠覆唐代中枢体制等于三省制的传统认知——提出“新三头”体制新说

一般认为,唐代的中枢体制一直是三省制,但实际上“三省制”从隋文帝到唐玄宗只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唐玄宗开元26年设置“翰林学士院”,开启了新中枢体制的构建。所谓新中枢体制,就是以翰林院、枢密院和中书门下构成的“新三头”体制。与三省制相比,新三头体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不稳定、不成熟的特点;二是中枢成员都是由临时差遣性质的使职发展而来;三是中枢权力过分集中于内朝。这一新中枢体制对唐代后期的政局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揭示隋唐中枢体制发展演变背后的政治、社会巨变——从顶层设计读懂唐朝由治到乱的历史逻辑

“三省制”被“新三头”体制取代,一方面与唐代剧烈的中枢政局变化有关,比如武则天“移宫事件”等。另一方面,反映出唐代社会经济变化对于中枢政局、中枢体制的影响。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推行,士人阶层的崛起,客观上要求打破关陇贵族对权力的垄断。而这个过程中,又造成皇帝重用士人的同时,更加依赖宦官,因此唐朝后期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中枢权力斗争非常激烈,宫廷政变不断发生。因此,读懂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才能更深入了解唐朝由治到乱的历史逻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隋唐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政治史作品。所谓中枢体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本书以隋唐两代“三省制”的发展演变为线索,系统考证了隋唐时期三省制确立、发展、再造的过程,及其决策与行政的具体运作方式,反映了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全貌。经过系统梳理,作者特别指出中枢体制在中唐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翰林、枢密、中书门下组成的『新三头』体制取代了以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组成的旧中枢,颠覆了一般认为唐朝中枢体制始终是三省制的传统认识。本书还揭示了中枢体制演变与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和唐朝后期政局剧变的密切关系,是一部隋唐制度史研究的力作。


【作者简介】

袁刚,1953年生,江西南昌人,曾师从王仲荦先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制度史。已出版《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隋炀帝传》《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等作品。


【媒体评论】

自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面世以来,学术界在隋唐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隋及唐代前期制度(如三省制等),而对整个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对唐代后期中枢体制的研究,则显得非常薄弱,尚缺乏一部全面、深刻论述整个隋唐中枢体制全面以及发展演变的专著。袁刚博士撰著的《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的面世,很好地填补了这方面的学术空白,有助于隋唐中枢体制以及这个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研究的深化。

——黄朴民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目录】

序/ 006

前言/ 010

第一章 隋唐中枢体制的建立与禁省制度/ 018

第二章 三省的职能与结构/ 034

第三章 宰相制度与政事堂 / 066

第一节 宰相职与政事堂 / 067

第二节 决策机构的变化与宰相制度的发展 / 084

第四章 内朝新机构的设置与《大唐六典》的编纂 / 102

第一节 内朝新机构——翰林学士院的设置 / 103

第二节 《大唐六典》的编纂与差遣使职的盛行 / 112

第五章 三省体制的崩溃与内朝事权的扩展/ 124

第六章 唐后期新中枢体制的建立 / 146

第一节 翰林学士院的调整 / 147

第二节 枢密使的设置与宦官专政 / 157

第七章 新中枢体制的结构和特点 / 176

第一节 新中枢体制的结构和建制 / 178

第二节 新中枢体制的特点和唐后期中枢政治斗争 / 191

第八章 延英奏对制度和翰林草麻制度/ 214

第一节 延英奏对制度 / 215

第二节 翰林草麻制度 / 235

结语 / 252

附录一:图 / 258

附录二:表 / 267

参考文献 / 305

初版后记 / 3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