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既从检察官视角讲述受害人被性侵害的悬疑故事,又从社会学视角观察受害方与加害方两个家族中不同人物命运所折射的原生家庭的爱与疗愈、罪与罚以及女性励志成才等内容,还通过司法程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艺术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本书2021年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党在我心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征文”一等奖。


【内容简介】

2018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儿童和学生法治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问题向国家发出了历史上首份检察建议,简称“一号检察建议”。
本书以此建议为题,既从检察官视角讲述受害人被性侵害的悬疑故事,又从社会学视角观察受害方与加害方两个家族中不同人物命运所折射的原生家庭的爱与疗愈、罪与罚以及女性励志成才等内容,还通过司法程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艺术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本书以主、副双线交错述事。主线为临时换岗到未成年人检察岗位的检察官秦小楠在检察长江一勇和副检察长李想的领导下,立足刑事、民事、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所开展的侦查活动监督、追诉漏罪漏犯、纠正陈年错案以及就被性侵害女童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综合治理制发检察建议并得到有效落实,最终获得包括县教育局在内的多方认可的一系列艰难曲折的执法过程。副线为小楠失散失、联15的姐姐许红梅,后整容改名的梅洁,不幸被性侵害后历经磨难,在亲情、爱情的呵护和检察官关心下,在与其抛弃的女儿多余相互接纳后,终得疗愈救赎以及经历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后,事业有成的她回馈家乡,感恩社会的励志故事。
本书通过塑造新时代检察官践行习法治思想,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坚持为人民司法的光辉形象,以艺术形式表达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相关工作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性和非凡的时代意义。


【作者简介】

修篱种菊,女,三级高级检察官,曾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等荣誉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检心如月》,发表检察业务理论文章、散文等作品 30余篇。


【前言】

楔 子

金秋十月,风在吹它的叶子,而黄的叶、红的叶、枯的叶在她的风里或缠或飞或旋…… 一辆九座大警车驶向镇义县看守所,在又宽又高的黑色钢制大门板前稳稳当当地停下,这是镇义县检察院每周三固定派出的提审专用车。

五六个着检察制服的年轻人从车里走出来,黑色大门便缓缓打开,一条栽满红枫的通道挂入眼帘,给这森严得吓人的院落平添一点生气。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有说有笑往里走……

“芝燕姐,你也来提审啊。听说前几天,10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是最高检成立以来发出的第一份检察建议,真牛啊!”一剪着平头的男干警跟身旁的女同事搭讪。

“是啊。这个被称为‘一号检察建议’的法律文书还真是不简单!” 答者是非常自豪。

“说了啥?说了啥?”最后从车里钻出的那个娇小身材的小姐姐,碎步小跑过来,傍着那个叫芝燕的女同事的肩膀好奇地问。

“小楠,这是人家未成年人检察部的事,不关你第一检察部的事,干嘛打听?”平头男调侃道。

“我是好奇,好奇这个‘第一份’,怎么就不能问?说不定哪天你就轮岗到芝燕姐她们部门了,到时记得感谢我今天的好奇,让芝燕姐提前给你科普‘一号检察建议’相关内容。”这个叫小楠的姑娘嘴巴如机关枪,娇小身躯里似乎蕴含着源源不断的能量。

“它的核心内容是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预防性侵害的制度机制;加强对校园预防性侵害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严肃处理有关违法违纪人员等。”芝燕向同事们解释说。

“喔,懂了,是预防‘大灰狼’和‘咸猪手’的,必须点赞!”

在平头男的戏谑中,大家一阵哄笑继续往里走。

秦小楠做梦都没想到,半年后,平头男没挪窝,倒是自己顶替了林芝燕,还与这“一号检察建议”结下不解之缘……


【免费在线读】

番二

这本书与姐妹仨

这本书终于付梓,个中曲折甚多,但内心充盈最多的是感动,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众多亲友、领导、同事以不同方式给予我帮助与鼓励,才最终促成这本书的面世。此刻,我正在云端,在从西安飞往喀什的无垠高空,眺望纯净的海,纯净的天,层云荡胸,心地澄清,在云与海、白与蓝的幻变中,仿佛看到三位凌波仙子踏歌而舞,她们轻舒广袖,巧笑盈盈……近了,近了,哦!是她们,是我在此要特别感谢的,对这本书念念不忘,并一直鼓励我向前、向前的姐妹仨。

素祯妹妹,是2017年夏天通过别人辗转介绍认识的。那会儿全省检察机关举办公诉人论辩赛在即,我在某市级检察院挂职分管公诉,瞄准了连续三届在全国优秀公诉人比赛中都取得好成绩的山东省检察机关公诉团队的“他山之石”。托朋友的朋友介绍得以结识全国优秀公诉人兼山东省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教练素祯妹妹,力邀她来面授辩论技巧。她欣然答应,可我和她所在的城市隔山跨海,交通并不畅达。那天她坐船、坐汽车、再坐飞机,水陆空兼行,偏偏赶上航班晚点,我凌晨两点多在机场接到一身疲惫的她,本想让素昧平生的她在省城稍作休整再说,但她执意当晚就走,说想尽快跟选手们见面,把尽量多的时间留给他们。我虽是求之不得,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最终没有拗过她,我们到达市检察院已是凌晨六点多,迎着东方第一缕朝霞,我把她领到辩论赛课堂。仅仅在车上打了两个多小时盹的她就直接开讲了,那天是星期五。接下来的两天她都把自己交给选手们,除了晚上回宾馆睡觉,全在课堂上。选手们大开眼界,我全程跟听也是受益匪浅,感触最深的是她的拼劲,也终于明白山东省检察机关公诉团队为什么能在全国优秀公诉人比赛中连续取得好成绩。从她身上可以看到他们教练团队的风貌,教练如此拼命,选手们能不拼命吗?紧张的三天训练营结束,我们漫步于资水之畔,相见恨晚的姐妹俩,不吐不快,我说我的故事,她说她的精彩。其时,我开玩笑说自己经常有一种冲动,一种想写小说的冲动。她没有当成笑话听,而是很认真地对我说:“姐姐,你可以,你一定可以,写出来吧,我第一个支持你!”

她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虽然萍水相逢的姐妹俩自那次后再未谋面,微信也聊得不多,逢年过节也就发个祝福而已。2019年11月我出差山东济南,行色匆匆也只通了电话,没有碰面。但她始终记得我写小说的事,好几次问我写得怎么样了?她的关心变成一种鞭策和提醒,每当我感到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之际,时常会记得她的鼓励和自己曾夸下的“海口”,硬着头皮撑下去。初学写作极其艰难,也最考验人的意志。我几欲放弃,可她的惦记,又让我咬牙坚持。我在刻画“正义战斗机”秦小楠这个人物时,大脑里总会不由自主地跳出她来,总会忆起她的那股拼劲……细心的读者肯定会发现小楠身上的那股劲!对,没错,就有来自于素祯妹妹的那种拼劲!当我终于完成《一号检察建议》的创作,跟本地一家出版社联系出版未果,正在沮丧时,她又微信问我小说写得怎么样了,其时她已调离检察机关。我说出自己的苦恼,对话框里静悄悄,我也没多想。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天早上,她说介绍一位妹妹给我认识,看能不能帮到我。

玉洁妹妹,就是素祯妹妹介绍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这本书的策划编辑。我们互加微信后,按照出版社要求,我将小说的内容简介和样章发过去。很久没有消息,我心里冰凉冰凉的,以为又会被“枪毙”。不敢问信,只有安慰自己在没有明确被拒绝之前都还是有希望的,等吧,等吧。在坏消息没来之前的等待,还是有价值的,也是幸福的,它可以创造快乐延迟。快年底时,我犹豫再犹豫,终于还是鼓足勇气问玉洁妹妹书稿怎么样?谢天谢地,她说:“我个人是很感兴趣。”微信对方框显示:对方正在输入。紧接着她又说:“但这个选题略微敏感,需要上选题会论证。”是明明白白的“但书”,我才放下的心又悬起来,此后又历经多次论证,最终审核通过,我想这期间玉洁妹妹一定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

再后来,她给我返还修改后的花脸稿,密密麻麻,从标点符号改起,每一处修改都是她为人作嫁的心血浇灌,我感到有些过意不去,却又不知如何表达这份感激,颇有些不安。直到后来得知玉洁妹妹原来在基层法院工作过,才稍微放下不安,因为同为法律人,对公平正义和美好的不懈追求是我们最大的公约数,无须多言,同道之人惺惺相惜。如同素祯妹妹,哪怕她已不在检察院工作,还是心心念念牵挂检察院里跟她志同道合的人。疫情三年,我跟玉洁妹妹一直只是微信朋友,直到2023年5月12日,在北京出差的我才见她真颜,一见如故,好不喜欢。她也说见字如人,我就是她想象中的模样。又因为匆匆,急着赶回,而跟一位姐姐安妮也有约在先,无法分身,便把与她们俩的见面放在一块,于是变成三个女人一台戏,相谈更欢。

安妮姐姐,是很厉害的制片人,只向才华低头的资深媒体人,说她多有才华,略举一二,六岁可作文《我的二姨》,拿过新闻一等奖。认识安妮姐姐也是机缘巧合,在《一号检察建议》参评最高检举办的“党在我心中”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后,通过微信好友推送的微信名片互加后,一聊如故。她说如果我信任她的话,可以将小说全稿发给她,看看能不能影视化。我想也没想就发给她。第三天,她就回信说看完了,很多桥段是边哭边读完的,看到红梅在棉花地里被继父蹂躏……心痛得无力呼吸,几近窒息。聪敏,感情极其丰富而又细腻是作为诗人的安妮姐姐的特质,作为资深媒体人,责任感和担当是她的另一个标签。她说为了天下姐妹,一定要努力将《一号检察建议》影视化,让更多的母亲、更多的姐妹知晓女性该如何成长,女性该如何帮助女性成长!此次来京之前,她在微信里跟我说有好消息。见面果然如是,我授权许可影视剧改编的公司正与最高检影视中心就此剧改编洽谈合作,马上就要签约。

我们仨为此津津乐道时,玉洁妹妹问:“影视作品的名字也是《一号检察建议》吗?”

安妮姐姐摇头说:“不是。叫《念念不忘》。”

玉洁妹妹问为什么,安妮姐姐说她看了原著,红梅给女儿起的名字就叫念念,贯穿全书的灵魂是各色人物,不论出场先后,不论着墨多少,都有对亲情爱情的念念不忘。最高检抓“一号检察建议”的落实也是要求“没完没了”抓下去,这也是一种念念不忘。

末了,安妮姐姐又补一句:“不如,你的原著也改名叫《念念不忘》?”

我略微思索一下,也觉得挺好。这本书既是检察题材小说,也可以说是一本探索女性成长和家庭亲职教育的科普书,从她的孕育到出版、影视化都是姐妹们在鼎力相助,是因为姐妹们的念念不忘,是因为有这么多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她”力量在一步一步地推动,才有她的最终面世。我想起有人曾说过的,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一切因为有了姐妹,一切为了姐妹!既然有一种感恩叫姐妹,那么有一种感恩就叫念念不忘吧!

2023年8月21日

于西安飞往喀什的GT8639航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