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权威·实用·简明

1. 收录民法典,归纳了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法条的条文主旨。

2. 全新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

3. 适合学生、教师查找相关的规定使用;机关、团委等单位学习培训使用;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办案使用;广大公民学习了解新规定使用。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了解和查找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我们精心编辑出版本书。

1. 权威。选取的文本均为国家公布的正式文本。

2. 实用。为民法典归纳了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法条的条文主旨,将相关司法解释按照综合、审判、执行的逻辑排序,方便读者检索。

3. 简明。除民法典外,收录重要、实用的司法解释,减少篇幅,方便携带和查找,也使得本书物美价廉。

全新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


【作者简介】

中国法制出版社,创建于198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主办的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标准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也是中国的法律专业出版商和法律信息服务提供商之一。

中国法制出版社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服务;坚持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服务;坚持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

一、综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2年2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2020年12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3年12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

(2020年12月29日)

二、审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20年12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3年8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2年4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1年11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1年5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1年7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2022年3月1日)

三、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担保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年12月23日)


【前言】

出版说明

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其适用、审理、执行等一系列司法解释的公布实施,我国民事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为了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了解和查找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我们精心编辑出版本书。

编写本书的原则是:1.权威。选取的文本均为国家公布的正式文本。2.实用。为民法典归纳了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法条的条文主旨,将相关司法解释按照综合、审判、执行的逻辑排序,方便读者检索。3.简明。除民法典外,收录重要、实用的司法解释,减少篇幅,方便携带和查找,也使得本书物美价廉。

全新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使用:

学生、教师查找相关的规定使用;

机关、 团委等单位学习培训使用;

法官、 律师等专业人士办案使用;

广大公民学习了解新规定使用。


【书摘与插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3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89次会议通过 202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 自2023年12月5日起施行 法释〔2023〕13号)

为正确审理合同纠纷案件以及非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第四百六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释合同条款时,应当以词句的通常含义为基础,结合相关条款、合同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参考缔约背景、磋商过程、履行行为等因素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有证据证明当事人之间对合同条款有不同于词句的通常含义的其他共同理解,一方主张按照词句的通常含义理解合同条款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可能影响该条款效力的,人民法院应当选择有利于该条款有效的解释;属于无偿合同的,应当选择对债务人负担较轻的解释。

第二条 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所称的“交易习惯”:

(一)当事人之间在交易活动中的惯常做法;

(二)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

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二、合同的订立

第三条 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根据前款规定能够认定合同已经成立的,对合同欠缺的内容,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等规定予以确定。

当事人主张合同无效或者请求撤销、解除合同等,人民法院认为合同不成立的,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将合同是否成立作为焦点问题进行审理,并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第四条 采取招标方式订立合同,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自中标通知书到达中标人时成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合同成立后,当事人拒绝签订书面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等确定合同内容。

采取现场拍卖、网络拍卖等公开竞价方式订立合同,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自拍卖师落槌、电子交易系统确认成交时成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合同成立后,当事人拒绝签订成交确认书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拍卖公告、竞买人的报价等确定合同内容。

产权交易所等机构主持拍卖、挂牌交易,其公布的拍卖公告、交易规则等文件公开确定了合同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自该条件具备时成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五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胁迫行为,使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到损失的当事人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当事人亦有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各自的过错确定相应的责任。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对当事人与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