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推荐理由一:笔耕不辍30年后,她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

凤凰卫视原资深记者和编导、女性成长作家费萼丽回望“年轻时走过的人生最坎坷的一段坡路”,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多年来的思考、方法娓娓道来,直言不讳地分享了如何穿越现代女性生活的诸多困境,通透地探讨了幸福追寻、自我成长、方向把控、独立觉醒、原生家庭、挫折免疫、容貌焦虑、情爱陷阱以及人生意义9 大议题。

推荐理由二:这本书不仅为女性而写,更为超越性别的人类共同幸福而写

本书涵盖文化、社会、经济、心理等多角度分析与价值思考。费萼丽说,这本书是为每一个身处困顿中的“你”而写——为解决人生困惑而写,为透过世间凉薄去获温暖而写,为穿过坎坷寻觅安定而写,为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往,获得平和且丰盈的人生而写。

推荐理由三:文化、媒体、企业界诸多大咖联袂力荐

十二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梁满林、《凤凰周刊》原主编邓康延、新华社亚太总分社原社长俱孟军、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丁时照、知名媒体人朱文晖、文化学者胡野秋、后院读书会创始人王绍培等11 位各界人士力荐


【内容简介】

亲爱的女孩,

请勇敢地做自己,认真地爱自己!

曾经,在媒体做“无冕之王”的记者,深入市场经济最拥挤的行业拿百万年薪;曾经,海内外求学见国际万象,出走和逃离一切后,又重新回归;穿越那么多世俗的混乱与困境后,终于,成为了真实的自己……

年轻时走过的许是人生最坎坷的一段坡路。当我们还没长出敏锐的触觉去感知危险,也无锐利的锋芒去对抗伤害,更无足够的底气去抵挡诱惑时,我们该如何找寻自我的力量?

在《女性的力量》中,费萼丽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多年来的思考、方法娓娓道来,直言不讳地分享了如何穿越现代女性生活的诸多困境,通透地探讨了幸福追寻、自我成长、方向把控、独立觉醒、原生家庭、挫折免疫、容貌焦虑、情爱陷阱以及人生意义9 大议题。

“女性的力量”是什么?作者的答案是,当我们停止用性别去定义自己生命的意义,而用“我是谁”来叩问自己;当我们从社会规训中出走,拥抱自身天然的资源与能量,女性才能真正拥有“我是我”的广阔自由,释放真实“爱自己”的无限力量!


【作者简介】

费萼丽

凤凰卫视原资深记者和编导

原上市公司高管

女性成长作家

8 岁 《湖北日报》儿童版发表第一篇铅字小文,小小的我至此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

11 岁 离开父母故土,开始异地求学。

18 岁 《 南方周末》发表第一篇法律社评,稿费 300 元。那是人生珍贵的开始,让我知道文字不仅可调和世界,也有可能养活自己。

21 岁 中山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入职凤凰卫视成为从事深度专题报道的记者和编导。

28 岁 新华社旗下《亚太时报》写作《费言絮语》独立专栏;成为《亚太日报》的特邀撰稿人;主持卫视知名财经节目。

31 岁 香港上市公司担任高管职务。次年,辞职出国在英国牛津、圣安德鲁斯大学求学并从事慈善公益研究,游历欧非等数十个国家。

38 岁 写作30 年后,出版人生第一本书《女性的力量》。主演第27 届BeSeTo(中日韩)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独角兽》。

未来 希望能将一半的时间留给自己,好好爱自己;将另一半的时间留给他人,寄望长期从事女性等群体权益研究,以文字、法律、媒体、公益来帮助人们穿越挑战、获得平静与幸福!


【媒体评论】

梁满林

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铜紫荆星章获得者,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永久会长

女性的自我实现有很多可能性,但在看似自由的许多选择里,充满着无形的枷锁,我们需要萼丽这 样诚实面对自己、勇敢表达内心的女性,让偏见、刻板印象、道德审判无所遁形。推荐大家阅读《女性的力量》,感知内心具体的需要,感受自己真实的力量,去表达,去行动,去改变,在转型时代韧性生长, 在“爱自己”的驱动下蜕变新生。

丁时照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高级记者、学者作家

作者是曾经的新闻人,所以字里行间有着简洁的力量。作者是企业界人士,所以行文立意有着直击要害的 力量。作者当然是女性,但是这本书超越性别叙事,具有人性的力量。我推荐《女性的力量》,企望读者 从这本书中看到的不仅是女性,更是力量;热望读者读到的不仅是力量,更是智慧。

邓康延

《凤凰周刊》前主编,现任深圳国民纪录影视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驻校艺术家

眼前阐述女性力量的,是一个有力量、有花容的女性。在社会满盘的五颜六色里,萼丽调配着女性 喜怒哀乐的原色,加注她生命的本色;她更将自己碾碎了重塑,去启迪她人的绽放。 女性如舟,承载着家国飘荡。有力量的舟,拉近远方。


【目录】

第一章 幸福的真谛,就是活出内在的力量 1

放缓脚步,投入与内心的深度对话

你在扮演谁?你想成为谁? 4

我们都是“82 年生的金智英” 5

独立思辨,抵御三大消极思维源头 8

沉淀收获的三颗“心”,相信你我都可得 13

回归内在看本心,幸福之舟起航 21

第二章 寻找真实自我的旅程 27

认清自己、找回自我、做好自我

过上了亲人眼中的“完美人生”,我却并不快乐 29

自我觉醒之路:女性的力量从何而来? 31

敢于袒露自己的真实性,只为不留遗憾 33

当你找到真实自我,你的光芒无可阻挡 41

成为一个“厉害又可爱”的人:能力感与价值感 47

第三章 在人生的关键处,方向的选择异常重要 55

确定清晰的方向,才能笃定迈向要去的地方

迷茫于方向的选择,梦想也会错过“保质期” 58

迷失于“捷径”的诱惑,便再难回头 61

要守住方向,必须学会与名利保持适当距离 64

实现财富自由就能到达人生巅峰吗? 67

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 69

挖掘当下工作的积极意义,朝梦想的方向勇往直前 73

第四章 与原生家庭和解 77

学会超越式成长,重获爱的能力

家,并非总是爱的天堂 80

未来的人生,你有更多选择 83

超越式成长:让伤害到我们这一代停止 89

原生家庭,其实也可以重塑 97

第五章 女性独立的内核 105

成为自己人生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面包和玫瑰:为自己的诉求而活! 108

你要足够努力,也要张弛有度 116

笃信你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127

第六章 塑造强大的挫折免疫力 137

拥有理性、积极的心态,收获从容自在的自己

理性认知:避开三大思维陷阱 141

算不算挫折,在于你如何选择 145

创伤后成长:让自己拥有复原的力量 150

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 162

为自己负起责任,才能活出自由的力量 166

拒绝容貌焦虑,只做洒脱的灵魂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被误导的美丽标准? 176

比皮囊更美的,是你为梦想打拼的经历 184

接纳美的多元性,接纳独特的自己 189

美的最佳使用方式:愉悦自我 191

寻求上善之美,是人的终极成长方向 195

第八章 当我们走入情爱世界 201

亲密关系也许充满艰辛,但却值得努力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 204

情感保卫战:爱不仅是激情,还有责任 208

两性关系中的平衡术 212

良性沟通四要素:掌握爱的艺术 218

若真爱尚未降临,请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225

第九章 人生意义的答案只有自己去寻找 229

扩宽思维的疆域,带着内在的力量去爱

享受生命的赐予,哪怕只是一个人 233

对抗孤独的方式,就是寻找人生的意义 236

爱,是我们一生都要练习的主题 244

后 记 253


【前言】

前 言

亲爱的女孩,请好好长大!

若无人为你加冕,请自带王冠,做自己王国的公主!

2019 年跨年,人在伦敦。

在朋友家公寓楼的阳台上,拂着红酒的微醺观赏这座国际大都市一年一度的烟花秀盛典。深冬的北纬51°, 寒冷异常。在夜色和烟花中,我裹了裹身上的大衣,清月与烈风同时在心中照应着、涌动着。

不日,我便回国。

落定之后,我第一时间收到过不少工作邀请:有的是年薪百万的企业管理岗,有的是老领导的媒体邀约,有的是合伙创业计划,等等。在林林总总的选择中,我选择了先延续在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硕士研究课题——公益慈善,以一个新人的姿态了解国内的慈善实践进展。与此同时,一并展开的是自己过往常规的过渡期处理方式:

在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路途前,先回归内在,以文字的方式总结自己的上一段旅途。

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投入自己最想做的事

一百多年前,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在《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里的指引,我决定遵从。在市中心的某间公寓里,花了数月打造了自己的一间房:洁白简约的客厅,摆满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心爱瓷器、手工艺品,还有自己绘制的油画和喜欢的书。我用了“我自己喜欢”的标准创造了这间唯独向自己敞开的房。而在忙碌工作和极少应酬之外,我将自己的心灵安顿下来——开始写作。

伍尔夫所讲的“房间”在女性经济独立之外,还有更高的精神隐喻:一个人要从“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状态里出走,在尊重他人的想法主张和表达权利之外,同样还能保有自我的个性思考和特有观点。独自与过往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进行对话,这是一个个体独立所必须经历的重要而隐秘的精神之旅。这样的旅程,孤独艰难但也快乐异常。

在价高位尊的职位和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前,我也曾多次问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代价是否合适?

但我最终给予了自己一个有关“yes”的答案。

正如书中第七章所写,我的人生两次在物质追求上停顿下来。

第一次的停顿,是因为发现自己似乎可以从奢侈的物欲世界中得到些许的快乐,但它们却如此短暂且转瞬即逝,真正持久的幸福之源似乎不在其中。在生活的本质意义上,作为一个自然人,我所求不多且基本属于简朴(当然,有品质的雅致简单和绝对性的节约朴素还是有区别);

第二次的停顿,是在一次次大搬家后,不断地或主动或被动地清点自己所拥有的,尤其是大量的书籍和满柜的衣物后。我发现,自己想拥有的物质其实已经具备太多,多到远远超过自己实际所需要的。

这时,对物欲的追求开始迎来真正的内在反省:我的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时间?如果是时间,那么我是愿意还继续用它们来换取金钱,还是感恩老天赐予的同时,开始将珍贵的也许所剩不多的时间用在做我所有想做的事情上?

那些日子,蔡志忠先生的一段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蔡先生说:

三十六岁时,我清点了自己的全部财产。我想只要此后不投资、不赌钱,这点钱就足够我生活一辈子。因此,我立下誓言:从此不再跟金钱纠缠,不再切割生命去换取名利,要将余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投入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这个访谈,我来来回回看了数次。尤其是当孤独和诱惑如潮水般涌来时,当反问和焦虑在万马奔腾时,他的话语无数次抚慰了我那颗孤寂的心,让我一次次在世俗的困顿中坐回书桌,倚靠着冰冷的大理石桌面,一字一句继续书写。

成为自己,随心所欲的精彩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曾无数次凌晨四点出门,踏着月色看这个城市初始的劳作:清洁工、开食品运输车的司机、骑三轮车的小商贩以及轻快姿态跑步的人们;也曾无数次在静寂的写作中,体会到那种充实饱满的幸福心流,在如水时光中轻轻地淌过。当然,我也曾无数次地在自我否定和他人批判中苦恼、伤心和失望,但最终回神的秘方只有提醒自己:一个书写幸福的人必须在生活的磨砺中先成为一个无论外境如何变化,都能稳稳把握内心的人。

你,必须先是一个幸福的经验者,才真正有资格成为承载它力量的书写者。

终于,从2019 到2023 年,这本书从开始构思到饱受种种波折,最终出版完成。而这个时间线,也恰巧是生命再启和社会修复的过程。人们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现:过去某些支撑生活的基本逻辑出现了裂痕;人们逐渐或主观或客观地发问:名利场里的成功快乐与内心由衷的微笑时刻,到底哪个才能赢得更持久的幸福?

而回归到探讨女性本身,要获得内在真正的宁静与幸福,除去自身经济和精神上的强大,同样也需警惕文化隐晦的桎梏和社会潜在的规训。所以,请充分尊重每个个体差异的同时,绕开那些成为别人希望你成为的人,冲破那些反对你成为自己的阻碍,在每一次难以避免的挫折和失败后,依然自带不可撼动的稳定与秩序感,依然保持住内在深度的自省和变革,依然挥舞着永不褪色的热诚与昂扬!

成为自己,而不是你的性别。

生而为女,随心所欲的精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