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从少年时期的懵懂情愫,到大学校园的多姿多彩,《万物之主》以最贴近生活的叙事手法,讲了一个关于机器人、纳米技术、外星人以及整个宇宙的故事。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用他老辣的笔力证明,一部优秀的硬科幻作品并不会让人觉得生涩、深奥、高不可攀,只会给读者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他叫弘司,藏在东京闹市区的天才少年。见到妈妈辛苦工作,他便立志研究机器人,让穷人不再吃苦受累。

儿时梦想总是很天真。然而,有些路一旦走了就无法反悔。接连的挫折逼迫弘司向现实低头,但此时的“现实”已经被他撕开了一道口子,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弘司发现,早就有人做过他正在做的事,而且成功了。靠着这相隔数十亿年的神交,他把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能找到的神奇构想变成了现实,同时也牵出了这项技术背后隐藏的,关于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巨大秘密。


【作者简介】

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 Andreas Eschbach

作为德语科幻领军人,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12岁开始写作,4部小说斩获德意志科幻奖,9部小说斩获库特-拉思维兹奖。这是德语科幻的至高荣誉,相当于中国的“银河奖”和“华语星云奖”。盛名之下,他的作品从时间到空间都展现出气吞山河的胸襟,把现今的前沿科技拓展到人类想象力的极致。

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曾是航空航天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这样的经历促成了代表作《万物之主》,让他能以硬科幻特有的严谨,推导出费米悖论的另一种解释。在他的文字里,沧海桑田、万家灯火,都不过是另一片黑暗森林中空寂的回声。


【媒体评论】

最近几年内,德语科幻圈贡献了一位世界级的科幻作家: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

——[德]《周日图片报》

埃什巴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只有一点不好:太少了,看完就没了。

——[美]《纽约科幻小说评论》

埃什巴赫一直是德语世界最受青睐的科幻作家之一,这一点在过去十年里一直不变。

——德国NTV电视台


【目录】

序幕

圣徒之岛

旅途

福音岛

旅途

弘司之岛

旅途

夏洛特之岛

群星之岛

孤独之岛

尾声


【免费在线读】

“我现在终于知道,怎么能够让所有人都变得富有了。”弘司说。

“胡说!”夏洛特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当然可能。”弘司坚持道。

“还是来荡秋千吧!”夏洛特说。弘司坐在秋千的板子上,把锁链弄出一阵阵刺耳的声音,惹得她心烦。她荡下来,又荡上去。“快,看看谁荡的更高!”

今晚的天空仿佛一块深蓝色的玻璃,无边无垠又神秘莫测,没有一丝云彩,仅有一颗星星,兴奋地眨着眼睛,仿佛是在向地上的人们发出邀约。要是能飞过去该多好啊!

夏天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是混合着奇异的香料以及新鲜修剪过草地的味道。

“你荡呀!”夏洛特喊道,“我反正不相信。”

“你会看到的。”

“我知道你想出了什么办法。你是不是觉得,只要人们印刷出足够多的钞票,所有人就可以变得富有了?”夏洛特一边喊着,一边坐着秋千上下摆荡,风掀动着她的裙摆。“但这事儿行不通。我爸爸跟我讲过。这样做的话只会让所有东西都变得更贵,因为东西没有增加,钞票却变多了!”

“这我也知道。”弘司喊着,向她翻了个白眼。

“那好吧。你倒是荡呀!看谁敢从秋千上跳下来!”夏洛特欢呼着。她觉得自己今天能够做到,她会荡得很高很高,然后松开手,飞起来!

“你会看到的!”弘司又重复了一遍。接着他也开始荡起秋千,双腿用力地把自己推起来,身体后仰在木板上,想要努力地追上她。“等我长大了,我就去做这事儿。”

“什么事儿?”

“让所有人都富有,真正的富有!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他想要的任何东西,而且要多少有多少!”

夏洛特用尽全力向高处荡去,同时思索着,弘司到底想要干什么。秋千吱吱作响,原本应该埋在混凝土中的一只脚有一些松动了,因此限制了摆动的幅度。“那你到底想怎么做呢?”

“不告诉你。”

“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对吧!你就是在吹牛!”

夏洛特知道,就算她这么说,弘司也并不会在意。他总是对他自己所说的一切相当自信。

“等着瞧吧,”他叫道,朝着天空摆动双腿, 现在他荡的要比她高了。

夏洛特兴奋地喘着气,“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你就要从秋千上跳下去!”

“好!”弘司快速地来回摆动,仿佛要把铁链缠绕到秋千上面的横梁上一样。“但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什么?”

“怎么在我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做这件事儿!”,弘司喊着,“这件事儿简直难以置信地简单!”

说话间,他松开了手,整个人飞到了空中,仿佛是从加农炮里射出来的一样。有那么一个瞬间,他似乎漂浮了起来,仿佛要一直飞到天际、飞向太空一般。但紧接着,他便高喊着滚落到了草地上,笑了起来。

夏洛特嫉妒地望着他。她已经停止了双腿的摆动,紧紧地抓着铁链,等着她的秋千慢慢停下来。在她本可以松开手的时候,她却没有那么做。为什么不呢?她原本那么想从秋千上飞下来。

夏洛特·玛尔露比其他人都更了解过去,但她却不了解未来。

她这时只有十岁,尚且不懂得,这是命运何等的的恩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