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人类吸猫简史》作者林韵,新近力作。
邂逅中国文人与猫的温柔羁绊,细数近代名人和猫不为人知的萌趣往事。
在古代当铲屎官是什么体验,霜眉、粉鼻、乌圆快来看看你的爱猫在古代叫什么名字
随书附赠猫儿契,给你一份古人的极致浪漫。


【内容简介】

《我与狸奴不出门:中国名人爱猫小史》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猫与中国名人之间的温馨日常,开启一扇通往古今名人内心世界的有趣之门。你会读到为猫写诗的陆游,给猫起名的司马光,等猫回家的杨绛,为了猫对抗全世界的季羡林,告诉所有人自己“画猫比画马”更胜一筹的徐悲鸿,视猫为灵感缪斯的徐志摩,把爱猫融进文字考据中的钱锺书,凌晨披衣起床给猫买零食的梁实秋,以及爱猫如痴的夏衍,他的老猫如何用近乎悲剧的方式等他一生。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名人独特的爱猫世界,和他们共赴一段关于生命、爱与理解的奇妙旅程。


【作者简介】

林韵,网名正经婶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百万粉丝自媒体人。观察宏大叙事中的微小历史,擅长以人物命运为主题的文化随笔。长期搜集以猫为核心的相关史料,撸猫,写作,笔耕不辍。
已出版《女人不可以穷》《做一个恰到好处的女子》《爱情,不过是理解复杂,选择简单》《我不过标配的人生》《人类吸猫简史》等畅销书。


【目录】


从工具猫到宠物猫,古人与猫的关系演变 001
陆游·风雨大作,我与狸奴不出门 009
司马光·“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爱猫的? 017
朱厚 ·“猫奴”皇帝,不止我一个 025
文徵明·爱猫,以“笨小孩”的方式 037
乾隆·给猫起名,别再只会叫“咪咪”啦 045
老舍·写作、种花、撸猫,人生有趣 055
梁实秋·晚年成为猫奴,多的是不可能的事 069
齐白石·萌老人和他的猫奴朋友们 081
季羡林·耿直学霸,执拗爱猫 095
钱锺书和杨绛·温暖我们仨,那只叫花花儿的猫 111
徐志摩·天堂里有没有猫来猫往? 125
冰心·世间猫千万,我只要咪咪 137
吴湖帆和潘静淑·金危危日,来画猫吧! 147
夏衍·老猫撑着最后一口气,只为再见一面…… 153
鲁迅·仇猫奶爸,这还是你认识的鲁迅吗? 165
许地山·文人中隐藏最深的猫专家 179
弘一法师和丰子恺·师徒皆猫奴 187
张大千·大画家的猫奴朋友圈 201
梅兰芳·下辈子,有人想成为你家的猫 213
吕思勉·是史学大家,也是猫咪之友 223
有关爱与生死,那些猫咪教给我们的事 232
后 记 243


【前言】

为什么他们甘心为 “奴”?(代序)
1924 年,有一位名叫舒庆春的教员千里迢迢去到英 国当中文教师。他对英国人爱猫、宠猫的行为表示不解。 在舒庆春看来,猫不过是众多家畜之一,英国人为什么要 大费周章地把猫送到“托猫所”去,还要“乖乖”“宝贝” 地叫着,牛奶鱼虾伺候着,这简直不可理喻。
多年之后,教员舒庆春因为另一个名字为大家所熟知——老舍。而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他已经从一个不知道为什么要养猫的人,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猫奴。
猫在老舍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不断在他的文章中出现。他爱猫爱到什么程度呢?大家都知道老舍爱养花,而他的猫宝贝即使打翻了花,甚至把花扯得稀巴烂,老舍也不会有半句责骂。
这个对猫毫无底线和原则的老舍跟你看到的文学家老舍是不是判若两人?
现代人喜欢把每天伺候猫主子,处处以猫咪为先的人 称为猫奴,照这个定义,老舍是正儿八经的猫奴。其实,不止老舍,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大师,比如梁实秋,比如季羡林,比如夏衍,比如林徽因,比如钱锺书,也都是猫奴。
老舍先生的老友梁实秋先生曾经也像老舍一样,在文章中历数猫的罪状。那时的梁实秋先生大概没有想到,他晚年竟成了重度猫奴——不仅陆续收养了好几只流浪猫,而且还会半夜披衣起床,只是因为家里的猫想要吃茶叶蛋了。
名人中,季羡林和夏衍对猫的爱从不遮遮掩掩。季羡林坦言自己不仅爱猫,而且敬重猫。当他处于人生的灰暗期时,猫给予他温暖,助他渡过难关。爱猫咪咪离世后,他对死亡也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夏衍从小就喜欢猫,是猫陪伴他走过了孤独的少年时期。到晚年的时候,他只养一种猫,那便是黄猫。猫奴总是想给猫主子最好的东西,夏衍也不例外。在其他家猫还在撕咬小鱼干的时候,夏衍的猫已经享受到“海淘”的猫 薄荷了。
别看大师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无欲无求,当转换成猫奴的身份后,彼此之间瞬间有了好胜心,也想比个高低。夏衍经常和冰心探讨究竟是黄猫好还是白猫好,两位老人争得不可开交,最后的结论是:自家猫主子最好。
当然也有名人因为对猫不友善而饱受诟病,比如鲁迅先生;还有名人因为自己家的猫太会打架而被批评得很惨,她就是林徽因女士。
如果将时间倒流回古代中国,那首屈一指的猫奴便是陆游了。


【免费在线读】

老舍、梁实秋、林徽因、季羡林、钱锺书……这些身为猫奴的名人都会同意,当有一只猫愿意蹭蹭你的脚踝,横卧在你的双膝上,你便会体验到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没有之一。
每位大师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或许在自己的领域名誉盛隆,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但当他们卸下一身光环回归生活后,他们却是有趣又接地气的猫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