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诵读古今经典,弘扬中华精神。

本教材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诵塑人”的目标,实用性、层次性、拓展性兼具。


【内容简介】

全书沿“理论篇”“基础篇”“实践篇“展开,融诵读理论框架、诵读基本功训练、诵读经典作品评析与练习于一体。通过对不同类别经典诵读作品的亮点解析、细节研读、诵读指引、研讨小结,深入浅出阐释经典诵读音声化的创作方法与路径。

本教材紧密把握当前青年群体的适用性需求,在练习实例选择方面注重时新性、广泛性、时代性,收录了一大批近年来反映广大青年学子心声、容易引发共鸣的优秀作品。

本教材致力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加深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共抒赤子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青年一代自信自强的文化品格与声音传播力。


【作者简介】

李峻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博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博士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教育司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中国关工委公共表达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高校工作部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专家、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终评评议人。获ISW (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FDW(Facilitator Development Workshop)教学技能国际认证。曾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广东广播电视台担任主持人、特约评论员,作品获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一等奖。编著出版有《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播博汇文论(第二卷)》(光明日报出版社)、《播音与主持艺术考试指导》(第一版、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并录制示范朗读光盘,刊发CSSCI、SSCI一区论文多篇,学术成果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六届“学会奖”一等奖。研究领域为播音与主持艺术、经典诵读、公众口语表达。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经典诵读的理论认知.003

第一节 经典诵读艺术的蕴含003

第二节 经典诵读艺术的特性 004

一、心理双重性 004

二、审美双重性 005

三、人格决定性 005

第三节 诵读艺术过程的契合 006

一、契合“五力”006

二、契合“六感”006

三、契合风格007

第四节 诵读艺术的主体范式008

一、体验范式008

二、间离范式009

三、仪式范式 010

四、写意范式 012

基础篇

第二章 经典诵读基本功训练017

第一节 语音基础017

一、声母训练017

二、韵母训练040

三、声调训练070

四、语流音变训练084

第二节 用气发声095

一、呼吸训练095

二、共鸣训练102

三、吐字归音及练声104

实践篇

第三章 经典诵读作品分项:古诗词119

第一节 作品评析119

一、作品文本119

二、内容简述120

三、学习目标121

四、学习指引121

第二节 练习实例123

一、家国天下123

二、景物情思 129

三、况味人生134

第四章 经典诵读作品分项:近现代诗词141

第一节 作品评析141

一、作品文本141

二、内容简述143

三、学习目标146

四、学习指引147

第二节 练习实例148

一、山河岁月148

二、怀想离别171

三、心灵回声185

第五章 经典诵读作品分项:散文196

第一节 作品评析196

一、作品文本196

二、内容简述197

三、学习目标198

四、学习指引198

第二节 练习实例200

一、爱与思念200

二、悠悠天地215

三、现在以后230

第六章 经典诵读作品分项:书信243

第一节 作品评析243

一、作品文本243

二、内容简述244

三、学习目标246

四、学习指引246

第二节 练习实例250

一、信念信心250

二、诀别家书262

三、恋恋深情272

第七章 经典诵读作品分项:角色演诵282

第一节 作品评析282

一、作品文本282

二、内容简述283

三、学习目标284

四、学习指引284

第二节 练习实例285

一、岁月留声285

二、成长守望299

三、拥抱明天315

编后语.331


【前言】

多元与规则——携手共建有声阅读生态空间的命运共同体(代序)

早在20多年前,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预言:“数字化生存天然具有赋权的本质,这一特质将引发积极的社会变迁。在数字化的未来,人们将找到新的希望与尊严。”现在,“未来”已来,尼葛洛庞帝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网络技术已经让所有上网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观点、表达意见……表达自己对有声语言的喜爱!

一、自由与多元

技术赋权带来的这种自由、平等、去中心、去权威,对于世界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同样有着革命性的意义。与制度赋权不同,技术赋权不再只对特定的主体实现赋权,不再只有广播电视等媒体机构才是有声语言艺术的展示平台,也不再只有播音员、主持人才能在这些平台上发声。技术赋权的对象是“人人”,每个个体都拥有有声语言表达和发布的权利,当然也有接受、分享他人有声语言艺术的权利。播音员、主持人群体的生态位,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镜头前、话筒前的有声语言传播,是一份神圣庄严的工作,也是一种荣耀。当年,像齐越老师、夏青老师他们都是被组织选拔,再由组织培训,才能坐在话筒前的。我的老师张颂先生,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没去当老师,被组织挑选,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了播音员(报告员)。有同学说,啊,你当报告员有什么意思,当老师多好啊。齐越老师在给张颂老师上的第一堂课上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在更大的讲台上当老师呢!

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成立。这一年,周恩来总理特批了30个名额,在高中生中以测试普通话为名选拔播音员,然后送到北京广播学院培训。

1963年,有了播音大专班,中国播音主持高等教育肇始。

上学,要考;工作了,单位也有各种各样的考核;还需要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主持人上岗证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播音员、主持人,从整个群落的性质上说,拥有着“特许生态位”;从群落的位置上说,是一种“垂直生态位”。

现在,经由互联网技术的赋权、赋能,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录音、直播、上传,对于话筒和镜头这种器物(物权)的拥有,使得人人拥有了话语权。

再加上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AI主播的出现,播音员、主持人这个群落的生态位开始被解构。

从“态”与“势”这两种属性上看——

态: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广告收入、过去几十年积累的业绩等,似乎都大打折扣——在播音员、主持人身上的映射,就是职业不再那么神秘,不再那么高不可攀。他们已然“走下神坛”,几十年来形成的关注度“风光不再”。

势:媒体对于环境的现实影响,落在播音员、主持人的头上,同样是影响力和支配力的式微。

综合“态”与“势”这两方面,反映的就是播音员、主持人群落在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中生态位的总体状况:空间逼仄了,资源分散了,影响力和支配力也大不如从前了。简而言之,“特许生态位”被解构,“垂直生态位”变成了“平行生态位”。

梅罗维茨说:“新的传播媒介的引进和广泛使用,可能重建大范围的场景,并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场景的范围。”有声语言艺术表达和展示的“广场”,正在不断拓展,边界越来越外扩,为所有喜欢、热爱有声语言艺术的“人人”发声、交流、切磋、分享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场景。

与此同时,任何一个热爱有声语言艺术的人,他的“能动性、创造性、附着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活、挖掘、聚合、重组”(喻国明),整个互联网有声语言创作空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多元。

二、无序与规则

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便捷性、匿名性、离散性的工具,在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以及消费上带有极大的随意性,也使得互联网公共表达空间具有无序的属性。

在有声语言艺术表达的“广场”,这种无序的属性表现为“三多三少”:声音多,作品少;上传的多,好声音少;流行的多,有影响力尤其是有文化影响力的少。究其原因,是大多数有声语言创作处于一种随意、随便、随性的状态。

针对互联网的无序,有人认为,需要管理,加以控制;有人则认为,不需要管理,靠着自我演化的自组织运动可以达到网络的自我净化。我认为,技术是把双刃剑。在有声语言艺术的互联网创作空间,技术在赋权给“人人”自由表达、展示分享搭建起一个前所未有“广场”的同时,又因为它自身的无序性,也带来一些创作者“随意”“随性”“随便”的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自由多元与有序规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构建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创作春天!

早前,我们发起了首届全媒体有声读物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论坛上,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有声读物播读评价体系的构想,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同。

懒人听书CEO宋斌说,我们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就是去打开市场,教育我们的用户、培养我们的用户养成为优质内容付费的习惯。

科大讯飞副总裁章继东说,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一部分比较简单的劳动,但是并不能取代优秀的内容生产者,所以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和优质的内容会越来越有价值。但事后也听到有朋友说:建立播读评价体系,有了这些评价指标,会不会让市场僵化?

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继续发声。

规则是自由的基础——

我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自由与秩序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忽视自由,互联网发展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否定秩序,互联网空间就必定会混乱不堪。只有一个合理的、有秩序的互联网环境才能为“人人”提供更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说,秩序是自由的基础,秩序是自由的保证,而形成秩序的基础是规则。

规则是媒体的职责——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尔罗夫那篇著名的“柠檬市场”论文,相信不少人都看过。论文的主要观点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这个理论又叫“柠檬市场效应”。

我担忧的是,目前,在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空间里,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效应呢?

假设两个音频作品都是《平凡的世界》,一个是演播艺术家演播的,一个是一般网友录制的较为粗糙的,后者是免费的,前者则需要付费。对于目前大多数用户来说,由于他对整个有声读物市场缺乏应有的信息,更由于他对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缺乏足够的了解(比如什么是“好声音”),价格便成了他考虑的首要因素。还有那些没有版权的、盗版的有声读物,尽管国家也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在互联网上,至少目前风险还不被认为太大,所以它也可以是免费的,而正版的有版权的往往需要付费。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这种在有声语言创作中产生的“柠檬市场效应”,会不会导致有声读物的“好声音”弥散在风中,“好声音”的变现越来越艰难,有声语言艺术带有自身规律的创作逐渐萎缩?而随意、随性、随便以及类似“公式相声”的东西却可以大行其道?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媒体要做的首先便是让信息对称,让更多的“人人”了解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专业性,让“人人”在声音的审美空间认识“好声音”、生产“好声音”、分享“好声音”!

——门槛是降低了,但降低的只是准入门槛。进入创作的领域,需要的还是艺术创作的专业手段。其实,不论你知道还是不知道,不论是掌握了还是没掌握,“专业”就在那里。

规则是“好声音”的保障——

目前有声读物的播读者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专职的播音员主持人、演员、相关专业学生、普通网络用户、人工智能语音合成。这样的组成,带来了语言表达样态的多元呈现。

前面提到,互联网技术的赋权带来了权力、身份、关系的重构,但技术的平权并不等同于话语权力和影响力的平权。在有声读物作品UGC(用户原创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空间,依旧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真正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并不是“人人”,而是那些“好声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所说的“好声音”并不只是指科班出身的人。喻国明老师说:“谁能于宏观场景的精微之处体察人性、直达人心,谁就切中了社会的脉搏,能够在时代的潮头拨动风云。”同理,谁能够用声音体察人性、直达人心,谁就是新媒介时代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中心节点,就是声音大V,他的文化影响力就能够在时代的潮头拨动风云!

而播读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是对“好声音”的保护!

用两个数据来结束我的这段发言吧——

全球,有声读物行业连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

中国,有声读物行业连续三年增长率高于30%。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庞大的生态空间,我有三点认识想和各位分享:

第一,多元化主体的加入,带来了多元化风貌的呈现,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有声语言创作是一种艺术的创作,它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

第二,公众对于专业性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正在不断提升。只有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准,才能具备更强的在互联网生存的能力。因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坚持在专业性规则上的遵守和引领,便成为一种职责与担当。

第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党中央提出,每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借用一下,在有声读物的生产流程中,在有声阅读的市场中,也让我们每一个平台,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人”,携起手来,共同建构有声阅读生态空间的命运共同体!

曾志华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曾志华教授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有声读物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新阅读·心聆听——有声阅读生态大会”上的主题致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