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神话故事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神话》选取了多篇耳熟能详的神佛传说和民俗神话。这一个个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天真无邪的孩提时期,让我们对世界充满天真淳朴的想象,对美好生活怀着无尽的向往,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及中国古代历史传承、社会风俗、生活面貌的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寓言是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哲理始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一代代人的成长。《中国古代寓言》 一书精选了众多古代经典寓言故事。书中收录的寓言内容精良、寓意通俗、深远,如《负荆请罪》《周处自新》《空中阁楼》等,并根据他们的阅读习惯精心设计了“阅读有深度”“本书归纳与整理”等栏目,旨在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领悟生活中一些不易察觉的道理。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是一本由节日串联起来的故事集,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介绍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十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与节俗。本书用生动的故事和神秘的传说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本套注音版丛书通过分级阅读、无障碍阅读、“问题式”阅读等阅读方式帮助刚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建立阅读兴趣和信心,养成阅读好习惯。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之一。周兴嗣奉命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精心选取一千个汉字编成四字韵文,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天文、制度等各个方面,全文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这本蒙学教材不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还是一本生动的小百科,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儿童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本套注音版丛书通过分级阅读、无障碍阅读、“问题式”阅读等阅读方式帮助刚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建立阅读兴趣和信心,养成阅读好习惯。

《中国民间故事》是一本适合8-9岁孩子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个优美隽永,脍炙人口的流传在中国民间的经典故事。展现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勤劳勇敢的品质。有助于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品质。除作品本身外,本书还设置了阅读指导、人物名片和阅读报告等栏目,让读者能够更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本套注音版丛书通过分级阅读、无障碍阅读、“问题式”阅读等阅读方式帮助刚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建立阅读兴趣和信心,养成阅读好习惯。

《三字经》是一本适合6-7岁孩子阅读的传统经典蒙学读物,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精神文化领域,记录历史兴衰、朝代更迭、文化典籍等,教导为人处世、尊长爱幼的原则,讲述勤学苦读、励志成才的典故,能够启迪小读者养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在读书中收获成长。《三字经》清晰易懂地介绍了中国历史发展,简明精练地提示了诸子百家的传承,是一部通俗的传统文化入门读物。

《汉字的故事》是一本讲述汉字起源、演变和文化的书籍。通过阅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小读者可以系统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书中还设计了部分生动有趣的插图,帮助小读者更好地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声律启蒙》是一本适合6-7岁孩子阅读的国学启蒙作品,能够帮助孩子掌握声调、格律、韵律等基本规律。除作品本身外,本书还设置了阅读指导、人物名片和阅读报告等栏目,让读者能够更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启发读者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本套注音版丛书通过分级阅读、无障碍阅读、“问题式”阅读等阅读方式帮助刚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建立阅读兴趣和信心,养成阅读好习惯。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适合8-9岁孩子阅读的作品。阅读历史故事能够让读者了解天地万物从何而来,中华民族如何起源,中国历史如何从远古时代迈入“历史时代”。而且,本书中的故事前后呼应,更能让读者梳理清楚历史脉络。读历史不仅可以长知识、开眼界,更能知善恶、辨是非,我们应以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为镜鉴,了解古代先贤身上做人、做事的好品质和好方法并加以学习,成长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除作品本身外,本书还设置了阅读指导、人物名片和阅读报告等栏目,让读者能够更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本套注音版丛书通过分级阅读、无障碍阅读、“问题式”阅读等阅读方式帮助刚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建立阅读兴趣和信心,养成阅读好习惯。


【作者简介】

侯知雨,资深图书编辑,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国民间故事》《中高考英语满分作文》等。

邵珠磊,女,山东临沂人。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诗刊》《绿风》《山东文学》《当代散文》《语文报》等报刊。曾任中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辅图书编辑工作十余年,已出版《今日诵》系列、《无障碍阅读•励志版名著》系列、《小学生一学就会的作文》系列等中小学教辅用书40余本。

萧放,男,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化史、岁时节日与礼仪民俗等。出版《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国民俗史》等多部学术著作。

周兴嗣,字思纂,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撰有《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专著百余卷,文集十卷传世。但流传最广、最久远的,则是《千字文》。


【目录】

《中国古代神话》-时代文艺

《中国古代寓言》-时代文艺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时代文艺

《中国民间故事》-时代文艺

《千字文》-时代文艺

《三字经》-时代文艺

《汉字的故事》-时代文艺

《声律启蒙》-时代文艺

《中华上下五千年》-时代文艺


【免费在线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在天地形成之前,宇宙是混沌的一片,就像是一颗巨大的鸡蛋。在这个巨大而黑暗的“鸡蛋壳”里,孕育着一个伟大的生 命——盘古。
一万八千年之后,盘古终于在“鸡蛋壳”里睡醒了。他睁开双眼,发现四周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盘古决定打破这令人讨厌的黑暗。
他拔下一颗牙齿,将它化作一把锋利的神斧,向 眼前的一团混沌用力一劈。一声巨响之后,眼前的黑暗被劈开了。接着,轻而清的物质往 上浮,成了天空;重而浊的物质往下沉,成了大地。从此,天和地分开了。
开天辟地之后,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害怕它们还会再合拢,就用双手托住天空,双 脚踏着大地。在他的支撑下,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也跟着天地增高,长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同时,盘古还发现,随着他的喜怒哀乐的转变,天气也会有所变化。他高兴的时候就是晴天;他生气的时候,天上就乌云密布;他难过哭泣的时候,一滴滴眼泪顷刻就变成倾盆大雨,冲 刷着大地;他发愁叹气的时候,呼出的气息就会形 成一阵 狂 风。
时光荏苒,又一个一万八千年过去了,盘古已经长到九万里那么高,天地之间的距离已经极其遥远,盘古终于不用担心天和地再合拢了。
天地终于成形,盘古为自己努力创造的一切感到非常高兴。但由于开天辟地耗尽了力气,他最后劳累而死。在临死前,为了不让天垮塌下来,他用力抬起四肢,永 远地支撑起天空。他的头、双 脚、躯干、左臂和右臂变成了东、西、中、南和北部的五座大山。这五座大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一个中心,它们在大地上昂然挺立,共 同支撑起这片天。
后来,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给大地送来温暖和光明;右眼变成了月亮,让夜晚也有一些光亮;头发变成了天上的繁星,与月亮为伴;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使得万物生 长;声 音变成了轰隆的雷声;皮肤变成了肥沃的土壤;筋脉变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牙齿、骨头变成了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和宝藏;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汗水化作雨水和甘露;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
就这样,盘古的整个身体化成了这个美丽而丰饶的世界。
炎帝和黄帝
距今五六千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原始部落,炎帝和黄帝便是其中 两个部落的首领。
传说中,炎帝又称烈山氏、赤帝、神 农氏。炎帝姓姜,生于姜水。在炎帝之前,人们以猎取野兽为 生,后来由于人口剧增,仅靠打猎已经不能填饱肚子了。于是炎帝用树木制成耒耜,教人们耕种,解决了粮食问题。炎帝因此被尊称为“农业之神”。

传说炎帝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先驱。为了给人治病,炎帝四处搜寻可以治病的草药。他翻山越岭,不辞劳苦,采摘并品尝各种野草,亲自辨别它们的药性。因为总是以身试药,中毒是家常便饭,后来他因误食了含剧毒的“断肠草”而丧 生。人们又尊称炎帝为“医药之神”。
而另一位部落首领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姓姬,因为居住在轩辕之丘,又称“轩辕氏”;因为所在的部落名为“有熊”,所以又称“有熊氏”。传 说黄帝出生时,目光如电,有神灵之气,而且很快学会了说话。他长大后,因才智超群,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由于人口不断繁衍增 长,两个部落便开始扩展。炎帝部落向 黄河以南扩展,最后到达今山 东 省一带;黄帝部落则扩展到今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下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既适合放牧又适合农 耕,为两个部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后来,炎帝与黄帝为了争夺盟主之位,在阪泉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结
果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
联盟。
当时在东方有一个较大的部落,这个部落的首领叫蚩尤,他有八十一个兄弟,人人凶悍无比。蚩尤部落以金属制作兵器,还会在作战时呼风唤雨,制造烟雾,几乎战无不胜。后来,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驱赶熊、罴、貔貅、、虎等野兽参加战斗。蚩尤在激战中造起漫天大雾。大雾弥漫三天三夜,使黄帝的军队不辨东西南北。后来,黄帝让风后制造出了指南车,士兵们凭借这种始终指向南方的车子辨清了方向,战胜了大雾。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发出狂风暴雨,使黄帝的军队陷于洪水之中。最后,黄帝邀来天女,止住了风雨。蚩尤最终被黄帝擒杀。
蚩尤被打败后,黄帝的威望更高了,中原地区许多部落都归顺了黄帝,奉他为首领。中原地区的部落逐渐融为一体,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后来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为华夏族。
传 说 中,黄帝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许多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技术和器物,设立了许多新制度,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最初篇 章。
尧舜禅让
传说黄帝以后,尧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号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据传尧生活俭朴,非常爱民。他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野菜汤,穿的是破衣服,天冷时就披一张麂皮御寒。如果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尧总是自责,认为那是自己的过错;如果有人犯了罪,他也会自责,认为是自己管理不当。尧善于治理国家,因为他非常会用人:他任命长于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后稷做农官,教人们耕 种;任命铁面无私的皋陶做法官,来决断各种疑难案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