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物理化学(第三版)》内容包括绪论、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体系的热力学与相平衡、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电化学、表面现象、胶体化学和统计热力学基础。《物理化学(第三版)》阐述了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强化了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对原理的叙述力求精辟,对公式的推导力求简明,对例题和习题的选编力求典型并注重启发性。每章末列出主要参考资料及课外阅读材料,反映学科新进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要,扩大读者的知识面。每章末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附有习题参考答案。《物理化学(第三版)》配套了知识点、例题和思考题的讲解视频,学生可扫描二维码观看,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巩固知识点。
【目录】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绪论1
第1章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3
1.1热力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3
1.1.1热力学的理论基础3
1.1.2热力学的研究方法3
1.2热力学基本概念4
1.2.1体系与环境4
1.2.2相4
1.2.3体系的性质4
1.2.4状态和热力学平衡态5
1.2.5热力学标准态5
1.2.6状态函数和状态方程6
1.2.7过程和途径7
1.3热力学**定律7
1.3.1热和功7
1.3.2热力学能8
1.3.3热力学**定律的表述9
1.4热与过程9
1.4.1恒容热9
1.4.2恒压热9
1.4.3相变焓10
1.4.4盖?吕萨克焦耳实验10
1.4.5热容11
1.5功与过程14
1.5.1体积功14
1.5.2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16
1.5.3相变过程的功18
1.5.4绝热过程与多方过程19
1.6实际气体22
1.6.1实际气体的节流过程22
1.6.2实际气体的ΔU和ΔH23
1.7热化学24
1.7.1反应进度24
1.7.2标准摩尔反应焓25
1.7.3热化学方程式26
1.7.4赫斯定律26
1.7.5几种热效应27
1.7.6标准摩尔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31
1.7.7新陈代谢与热力学33
参考资料及课外阅读材料36
思考题36
习题38
第2章热力学第二定律40
2.1自然界宏观过程的共同特征40
2.2热力学第二定律41
2.2.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41
2.2.2熵函数41
2.2.3过程方向的判断42
2.2.4熵增原理43
2.3熵变的计算44
2.3.1理想气体单纯p、V、T变化44
2.3.2凝聚体系47
2.3.3相变过程48
2.4熵的本质49
2.5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50
2.5.1亥姆霍兹函数50
2.5.2吉布斯函数50
2.5.3热力学判据总结51
2.6ΔG计算示例52
2.6.1恒温物理变化52
2.6.2化学变化54
2.7热力学函数间的一些重要关系54
2.7.1封闭体系的热力学基本公式54
2.7.2麦克斯韦关系式56
2.8热力学第三定律和物质的标准熵57
2.8.1热力学第三定律57
2.8.2规定熵与标准熵58
2.8.3化学反应的熵变59
2.8.4由ΔrSm和ΔrHm求ΔrGm60
2.9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介61
2.9.1熵产生和熵流61
2.9.2耗散结构及其形成条件62
参考资料及课外阅读材料65
思考题66
习题67
第3章多组分体系的热力学与相平衡69
Ⅰ.多组分体系的热力学69
3.1多组分体系及其组成表示法69
3.1.1多组分体系的分类69
3.1.2多组分体系组成表示法69
3.2偏摩尔量71
3.2.1偏摩尔量的定义71
3.2.2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72
3.2.3吉布斯杜亥姆方程73
3.3化学势74
3.3.1化学势的定义74
3.3.2化学势在相变化中的应用75
3.3.3化学势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76
3.4气体的化学势76
3.4.1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76
3.4.2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B的化学势77
3.4.3真实气体的化学势77
3.4.4真实气体混合物中组分B的化学势77
3.5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77
3.5.1拉乌尔定律77
3.5.2亨利定律78
3.6理想液态混合物80
3.6.1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80
3.6.2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80
3.6.3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80
3.6.4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81
3.7理想稀溶液82
3.7.1理想稀溶液的定义82
3.7.2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82
3.8非理想体系84
3.8.1非理想液态混合物84
3.8.2非理想稀溶液中的溶剂84
3.8.3非理想稀溶液中的溶质84
3.9稀溶液的依数性85
3.9.1蒸气压下降85
3.9.2凝固点降低85
3.9.3沸点升高87
3.9.4渗透压87
3.10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89
3.10.1分配定律89
3.10.2分配定律的应用——萃取89
Ⅱ.相平衡91
3.11相律91
3.11.1基本概念91
3.11.2相律及其推导92
3.12单组分体系的相图93
3.12.1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93
3.12.2纯水的相图94
3.12.3超临界流体96
3.13二组分体系的相图97
3.13.1液相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气液平衡体系98
3.13.2液相部分互溶的二组分液液平衡体系102
3.13.3液相完全不互溶的二组分液液平衡体系104
3.13.4固相完全不互熔的二组分液固平衡体系104
参考资料及课外阅读材料109
思考题109
习题110
第4章化学平衡112
4.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12
4.1.1化学反应中体系的吉布斯函数与反应方向112
4.1.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14
4.1.3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115
4.2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表示法116
4.2.1气相反应116
4.2.2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反应118
4.2.3复相反应121
4.3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123
4.3.1由实验数据计算123
4.3.2由ΔrHm和ΔrSm计算124
4.3.3由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计算125
4.3.4生化反应体系的标准平衡常数126
4.4影响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128
4.4.1温度的影响128
4.4.2压力的影响130
4.4.3惰性组分的影响130
4.5反应的偶合131
参考资料及课外阅读材料133
思考题134
习题135
第5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37
5.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137
5.1.1化学反应速率138
5.1.2基元反应140
5.1.3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140
5.1.4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142
5.1.5以混合气体组分分压表示的气相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143
5.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和反应级数的确定143
5.2.1一级反应144
5.2.2二级反应146
5.2.3零级反应和n级反应147
5.2.4反应级数的确定148
5.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51
5.3.1范特霍夫规则152
5.3.2阿伦尼乌斯方程152
5.3.3阿伦尼乌斯活化能153
5.3.4阿伦尼乌斯实验活化能在复合反应中的表现——表观活化能154
5.3.5活化能的计算155
5.4典型的复合反应156
5.4.1对行反应156
5.4.2平行反应158
5.4.3连串反应161
5.4.4链反应162
5.5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和反应机理的确定164
5.5.1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165
5.5.2微观可逆性原理和精细平衡原理166
5.5.3反应机理的确定167
5.6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169
5.6.1简单碰撞理论169
5.6.2过渡态理论172
5.6.3单分子反应理论176
5.7光化学反应动力学177
5.7.1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次级过程和猝灭177
5.7.2光化学基本定律178
5.7.3光化学反应的特点179
5.7.4光化学反应动力学与光化学平衡180
5.8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82
5.8.1催化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82
5.8.2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182
5.8.3催化反应的一般机理183
5.8.4均相催化反应184
5.8.5多相催化反应185
5.8.6酶催化反应185
5.8.7自催化反应和化学振荡188
5.9溶液中化学反应动力学189
5.10快速反应研究技术和微观反应动力学190
5.10.1快速反应研究技术190
5.10.2微观反应动力学192
参考资料及课外阅读材料196
思考题196
习题199
第6章电化学204
6.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204
6.1.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204
6.1.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206
6.1.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及其应用208
6.2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215
6.2.1电解质溶液的活度215
6.2.2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216
6.2.3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218
6.3电化学体系220
6.3.1电化学体系及其相间电势差220
6.3.2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池反应222
6.3.3电池的电动势224
6.4可逆电池与可逆电极224
6.4.1可逆电池与不可逆电池225
6.4.2可逆电极类型226
6.4.3电池电动势的测定227
6.5电化学体系的热力学228
6.5.1电池反应的能斯特方程228
6.5.2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229
6.5.3电动势的计算230
6.5.4电动势测定的应用233
6.6不可逆电极过程238
6.6.1分解电压238
6.6.2极化作用和超电势240
6.6.3电极反应的竞争242
6.7生物电化学243
6.7.1生物电现象243
6.7.2膜电势244
6.7.3生物传感器245
6.8环境电化学246
6.8.1电化学处理污染物246
6.8.2电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48
6.8.3电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48
参考资料与课外阅读资料252
思考题252
习题254
第7章表面现象257
7.1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函数257
7.1.1表面功、表面吉布斯函数257
7.1.2表面张力258
7.1.3表面的热力学性质259
7.1.4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260
7.2弯*液面的性质262
7.2.1弯*液面的附加压力262
7.2.2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264
7.2.3开尔文方程265
7.2.4亚稳状态和新相的形成268
7.3溶液表面吸附270
7.3.1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270
7.3.2单位界面过剩量270
7.3.3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272
7.3.4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的定向排列274
7.4铺展与润湿275
7.4.1液液界面的铺展275
7.4.2固体表面的润湿276
7.4.3接触角278
7.5表面活性剂279
7.5.1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280
7.5.2表面活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