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重金属摇滚、殿堂级乐队AC/DC传记,由主唱亲笔书写

极致还原世界级摇滚乐队的风采,第三任主唱布莱恩用亲身经历践行摇滚精神。AC/DC作为澳大利亚国宝级乐队,在世界摇滚史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其金属质感的硬摇滚风受到世界各地大量摇滚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这部由主唱亲笔书写的传记,更加真实详尽,饱含更加浓厚的个人情感,让我们身临其境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

★ 我们眼中的风光,是他们在背后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

布莱恩·约翰逊曾于2016年被诊断出患有严重耳疾,这对一名音乐人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在经历过暗沉和低谷之后,布莱恩毅然返回舞台,2018年,与同伴一起发行新的摇滚乐专辑,并坚持演出,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摇滚精神。

★ 英国小镇青年的逆袭之路:天赋在身,机遇加成,信念为其加冕

出生于英国东北部小镇的布莱恩·约翰逊,早年曾先后做过工厂学徒、汽车玻璃安装工等,由于一直不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并适时把握机会,才得以与大师为伍,成为顶级乐队的其中一员。他的经历告诉我们,除天赋之外,把握机会的能力,以及对事业的坚持和热爱同样重要,共同作用才能获得成功。


【内容简介】

对一个出生于英国东北部矿区的小镇青年来说,从工厂制图员到星光熠熠的摇滚乐队主唱,需要走多远、走多久?

天赋和运气之外,是什么给予他持久的能量?

AC/DC是澳大利亚国宝级摇滚乐队,以典型的硬摇滚和重金属风格成为无数乐迷甚至乐队的偶像,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当属最高龄的乐队。

这是一本不平凡的小人物的传记。在书中,AC/DC第三任主唱布莱恩以时间为轴,从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展开讲述,回忆了幼年时期清贫的生活,少年时期与音乐的第一次接触,青年时期的学徒生涯,以及此后被摇滚乐彻底改变的人生。他经历了摇滚乐的起始和发展,也见证了摇滚乐的极致和辉煌,与大师为伍让他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也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机遇。

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东北部小城的独特风貌,还能从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热爱和坚持永远都是最大的源动力。


【作者简介】

[英]布莱恩·约翰逊(Brian Johnson)

出生于英国东北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曾在机械工厂当学徒,也曾与朋友合伙开设小汽修店,但对摇滚乐的热爱从未停歇,先后成立数支小型乐队并断续进行演出,终于在1980年加入著名摇滚乐队AC/DC,至今已任乐队主唱三十余年, 2003年和乐队其他成员一并跻身摇滚名人堂。

王梓涵

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余年来陆续翻译出版了《安德的游戏》《心灵之眼》《星球大战》《沙丘序曲》《沙丘学派》《马世民传》《海因莱因传》《兽之数》《良质》《飘》《星际迷航》系列等多部作品,译文切合原文文风,简洁朴实而不失幽默。


【目录】

II 作者的话

V 前言

第一部分

002 1 艾伦(Alan)和埃丝特(Esther)

018 2 在户外的严寒中

034 3《水果锦囊》(Tutti-Frutti )

052 4 表演精华

063 5 王牌业务

081 6 学徒

097 7 小小摇滚乐

104 8 碰撞与燃烧

第二部分

112 9 哎呀

133 10 你这该死的废物

145 11 乔迪男孩

170 12 瓦杜尔街

192 13 未知之路

210 14 偷渡客

219 15 法院执行官

229 16 上天的启示

第三部分

238 17 罗比利山

258 18 华丽转身

272 19 全国赛马日

284 20 解散

296 21 欢迎来到天堂

304 22 雷霆之势

317 23 回到黑暗

327 24 结束之前

334 终章

350 摇滚乐队谱系

352 致谢


【前言】

前 言

我以前也遭受过一些沉重的打击。但这次的感觉截然不同。

这一次,我恐怕再也难以恢复过来,除非奇迹出现。

第一次不祥之兆出现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顿(Edmonton)。

当时是2015年的9月底,AC/DC 的“撼声雷动世界巡回演唱会”进行到了一半。我们在英联邦体育场演出,那是加拿大最大的户外场馆,可以容纳六万多人。当时天气寒冷,十分潮湿,舞台前大雨倾盆。

安格斯发高烧了,我感觉自己好像也开始出现同样的症状。

当地的加拿大人似乎根本不在乎这种天气。当然,他们一个个都裹着只有在美国与加拿大的边境以北才能买到的那种厚厚的衣服。它可以保护你,让你免受一切伤害——无论是暴风雪,还是被激怒的北极熊。

至于我们嘛,只是穿着平常的衣服。我穿着一件黑色T 恤和一条牛仔裤,安格斯穿着一件薄薄的白色校服衬衫和一条短裤。不过,舞台上至少是干燥的,在灯光的照射下,还有一丝暖意。

安格斯和我总喜欢走到伸展台上和观众互动,所以演出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演唱——我们在伸展台上不停地跑来跑去,唱了几首歌之后,已经汗流浃背。尽管在冰冷的天气里我们浑身都湿透了,但我们毫不在乎。

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唱了19 首歌并完成几次返场之后,我们终于结束了演出,走下舞台,感觉这场演出棒极了。我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堪称完美,歌迷们一直在尖叫、欢呼,跟我们一起合唱。安格斯的表演状态简直就像着了魔一样。但我们没有时间逗留,因为要赶着去参加下一场演出。于是,和歌迷告别之后,我们立刻坐上小巴,奔赴机场。

就在我们登上飞往温哥华(Vancouver)的飞机时,演出的兴奋和激情开始逐渐褪去,身体上的不适也开始显现。

我忍不住浑身发抖。

我突然意识到,对一个还有一周就要过68岁生日的人来说,也许在冰冷的大雨中淋了那么久并不是件好事情。

安格斯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就是个60岁的老小孩。

我提醒自己,无论多大年纪,完成巡回演出都是极其耗费体力的,演出间隙偶尔患上流感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我要了满满一小杯威士忌,喝完才觉得舒服多了。安格斯则像往常一样喝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不知不觉间,我们所乘坐的航班已经降落到温哥华。之后,我们坐上车前往酒店。

但事情有些不对劲儿。

我的耳朵出了问题,里面嗡嗡直响。

我试了各种办法——打哈欠、咽唾沫、捏鼻子、用力呼吸—— 但都不管用。于是我放弃了,想着也许睡一觉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等我起床之后……哦,该死,我觉得自己的耳朵上就像戴着个熊皮材质的巴拉克拉法帽。如果说和昨天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的听力变得更差了。

吃早餐时我不敢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作为一个乐队的主唱,你是最关键的人物,无论发生什么事,你的乐队成员、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演出助理、唱片公司,还有那更重要的成千上万的歌迷, 都等着你站上舞台,完成演出。

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我的耳鸣会消失的。

因为以前也总是这样。

当晚,我们在另一个场地——卑诗体育馆演出,那里有屋顶。安格斯似乎不怎么发烧了,但我的耳鸣还没有消失。

随后灾难就降临了。

演唱会进行到大约2/3的时候,我的耳朵突然完全听不到吉他的声音了,我发现自己找不到歌曲的调子了。就像在大雾里开车一样——所有的参照物突然都消失了。这是我在歌手生涯中经历过的最糟糕的时刻,更可怕的是,后面还有好几首歌要唱呢……在成千上万花钱来看演出的歌迷面前,这可如何是好。但不知怎的,我竟然挺过来了,坚持唱到了最后——也许有人看出了我的不对劲,但他们太善良了,没有说出来。

这次的巡回演唱会只剩下最后两场演出——一场在旧金山的AT&T 公园举办,另一场在洛杉矶的道奇体育场举办。我说服自己坚持下去,安慰自己耳鸣会好的,但我心里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