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知名礼仪培训专家为公务员量身打造的实用礼仪宝典;通俗简明,图文并茂,日常公务礼仪知识要点全覆盖;注重实操,理论和场景相结合,即查即用的礼仪干货。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务员必bei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礼仪规范知识,聚焦公务员“仪表与形象”“服饰礼仪”“语言礼仪”“办公礼仪”“拜访接待礼仪”“ 会议礼仪”等多个方面日常实用的礼仪规范与技能展开讲解,内容系统、语言通俗、案例生动、图片丰富,是一本极具针对性、指导性、实操性的礼仪规范工具书,有助于广大公务员提升个人礼仪规范素养、展现良好职业风采。


【作者简介】

李兴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外交部礼宾司礼仪培训专家,教育bu国家考试中心考试命题专家,首都文明办特聘礼仪专家,著、编、译《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教学指导》《现代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等70余种图书。


【目录】

第一章 礼仪概说

第一节 礼仪含义 …………………………………………………………… 1

第二节 礼仪原则 …………………………………………………………… 3

第二章 仪表与形象

第一节 仪表 ………………………………………………………………… 7

第二节 化妆礼仪 ………………………………………………………… 11

第三节 举止规范 ………………………………………………………… 13

第三章 服饰礼仪

第一节 服饰着装的原则 ………………………………………………… 27

第二节 女士着装 ………………………………………………………… 34

第三节 男士着装 ………………………………………………………… 38

第四节 饰物佩戴的礼仪 ………………………………………………… 46

第五节 特殊场合的服饰 ………………………………………………… 50

第四章 语言礼仪

第一节 文明用语 ………………………………………………………… 51

第二节 演讲礼仪 ………………………………………………………… 56

第三节 谈话礼仪 ………………………………………………………… 59

第四节 电话礼仪 ………………………………………………………… 71

第五章 办公礼仪

第一节 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 …………………………………………… 75

第二节 处理好同事关系 ………………………………………………… 77

第三节 请示汇报 ………………………………………………………… 82

第四节 办公会议 ………………………………………………………… 83

第五节 礼宾排名顺序 …………………………………………………… 85

第六节 党政机关名称挂牌排列次序 …………………………………… 91

第六章 文书与网络礼仪

第一节 文书与网络礼仪的基本要求 …………………………………… 95

第二节 书信礼仪 ………………………………………………………… 96

第三节 请帖礼仪 ………………………………………………………… 108

第四节 网络礼仪 ………………………………………………………… 111

第七章 见面礼仪

第一节 问候礼仪 ………………………………………………………… 117

第二节 握手、鞠躬礼仪 ………………………………………………… 121

第三节 拥抱、吻手礼仪 ………………………………………………… 125

第四节 介绍礼仪 ………………………………………………………… 127

第五节 名片礼仪 ………………………………………………………… 130

第八章 拜访接待礼仪

第一节 拜访 ……………………………………………………………… 134

第二节 接待准备 ………………………………………………………… 136

第三节 接待实施 ………………………………………………………… 140

第九章 会见、谈判礼仪

第一节 方位礼仪 ………………………………………………………… 154

第二节 会见会谈礼仪 …………………………………………………… 157

第三节 谈判礼仪 ………………………………………………………… 164

第四节 签字礼仪 ………………………………………………………… 168

第十章 会议礼仪

第一节 主席台座次排序 ………………………………………………… 172

第二节 不设主席台的会议排序 ………………………………………… 179

第三节 庆典礼仪 ………………………………………………………… 183

第四节 颁奖仪式礼仪 …………………………………………………… 188

第十一章 宴请礼仪

第一节 宴请种类 ………………………………………………………… 193

第二节 宴请宾客的礼仪 ………………………………………………… 196

第三节 赴宴的礼仪 ……………………………………………………… 208

第四节 中餐礼仪 ………………………………………………………… 215

第五节 西餐礼仪 ………………………………………………………… 221

第十二章 公共场合礼仪

第一节 遵守公共秩序 …………………………………………………… 229

第二节 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 …………………………………………… 231

第三节 旅游观光的礼仪 ………………………………………………… 236

第四节 观看比赛、演出的礼仪 ………………………………………… 238

第五节 驾车礼仪 ………………………………………………………… 240

第十三章 涉外礼仪

第一节 出国前的准备 …………………………………………………… 242

第二节 办理出入境手续 ………………………………………………… 245

第三节 乘飞机的礼仪 …………………………………………………… 246

第四节 入住酒店的礼仪 ………………………………………………… 248

第五节 送礼、海外购物与付小费的礼仪 ……………………………… 249

第六节 特别注意事项 …………………………………………………… 253


【前言】

“不学礼,无以立。”公务员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形象,也代表政府形象、国家形象,甚至是民族形象、人种形象。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珍惜和发扬。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包括礼仪专家,礼仪没有谁不知道也没有谁都知道,没有谁做不到也没有谁都能做到。礼仪不是登月高科技,也不需要奥运冠军的超强体能和艺术大家的过人天赋,但为什么很多公务员甚至领导干部却做不到? 放眼世界,一些重要的公务活动、外交活动、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屡次因礼仪失误而出丑曝光,贻笑大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怎样才可以避免失误呢?

通过几十年的教学与实践,笔者发现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和态度。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强调要端正态度,克服“心魔”。现代公务礼仪并不复杂,不能贯彻到底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其不够重视,信奉“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把礼仪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认为是“小节”无伤大雅,甚至把必要的礼仪规则也当作繁文缛节。还有一些人仅仅把礼仪当作交际手段,即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当作“画皮”蒙在脸上,又或者放在口袋里,需要时才拿出来装饰一下。这是片面的。“礼者人道之极也。”礼仪有道也有术,不能重术轻道,必须把做人和修养放在首位,不能本末倒置。有些人认为礼仪与灵魂无关,与做人无关,与做事无关,与修养无关,与进步无关,只要自己不是办公厅(室)负责接待工作的人员,礼仪就与公务员岗位没什么关系。一些单位请专家学者讲礼仪课希望只讲实际操作,却不知礼仪的核心是尊敬,不知遵时守约等是礼仪的基本原则。没有核心理念的支撑,没有原则规范的约束,只做表面文章,就是本末倒置,礼仪工作就会陷入盲目、冗繁,甚至弄巧成拙,必须明确礼仪与做人、做事密不可分。因为礼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公务交往或外事活动中,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行为的失礼,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形象危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人早就告诫我们: “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此话要谨记。

本书的第二个重点是坚持科学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礼仪是表示尊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尊敬是核心、是铁律,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时代都不可或缺。无论是春秋时期的“二桃杀三士”还是唐朝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无论是“一带一路”的跨国交往还是联合国的礼宾顺序,都说明必须遵守礼仪,不能含糊。礼仪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面子问题”,它体现了人类最高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尊重,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这是科学,毋庸置疑。

礼仪又是约定俗成的,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有差异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样为表达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礼仪理论与实践活的灵魂。在尊重双方的基础上要入乡随俗,灵活处理,不能搞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交往时到底按照谁的礼仪规范去做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在国际交往中形成了国际礼仪规范,其中有些还写进联合国的正式文件里,成为国际公约。公约准则是刚性的,必须执行,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科学的要求。

礼仪操作有艺术性,需要灵活。但它不像一般艺术作品那样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去天马行空地创造。它需要尊重,需要传承,这也是本书的使命。现在关于礼仪规范的书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值得学习的,也有值得商榷的。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教材选择也要读“真经”不跑偏,既要看作者和出版社的科学性、严肃性和能力,也要用实践来检验。在工作中把握不住的时候就要靠核心和原则来处理。情况不明的时候要进行沟通,不要想当然,盲目从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笔者原本是学习国际共运史和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1985年在调研精神文明问题时机缘巧合开始研究公共关系,由此参与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开拓工作。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了礼仪规范的研究和教学,出版了一些关于礼仪规范的教材。20世纪90年代,笔者有幸主笔了教育bu的《礼仪教学大纲》,并根据《礼仪教学大纲》的要求应邀编写了《礼仪规范考试参考书》。为此,笔者就把当时社会上能买到的礼仪书都买了下来,并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审视这些教材,发现了当时的礼仪教材中有很多问题,于是就同教材所涉及的近20个国家大使馆联系,同他们的文化参赞进行反复沟通和认真走访,获得第一手资料,纠正了教材中的各种各样的谬误。后来又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从事大量的礼仪活动,边学、边做、边提高,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发布会、推展会,还是组织大型国际活动、宴会,出席联合国论坛、国际签约仪式等,都积累了大量第一线的实践经验。还走访了几十个国家,到外国访学,开阔眼界,采花酿蜜,同时也不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自己,薪火传承。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时被聘为特聘礼仪专家,为奥运礼仪讲师团进行培训。还为中南海、外交部、外国礼宾司和相关单位、高校授课。教学相长,这些经历也倒逼着自己必须提高自身本领,严谨实用,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在教学中,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有这么多礼仪教材,这么多礼仪课程,为什么人们在实践中还会做错? 除了前面讲的态度问题、教材问题和不会灵活处理的问题,还有就是教师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犯错误,没有抓住导致错误的关键, “真经”没传下去。本书的定位是争取成为“问题的终结者”,要分析难点,解决难题。例如,最常用的礼宾次序,左右哪边为上(为大、为尊)? 这堪称千古难题。很多文章、很多教材都在讲,甚至还提出“过去左为上,现在右为上,中国左为上,外国右为上,主席台上单数左为上,双数右为上”等。我们反复强调礼仪规范不能创新,要按规则办事。解决这个难题,本书思路是判定左为上还是右为上,首先要分清是“同向”还是“相向” (镜像), 因为左与右是相对的。其次要分清左为上或者右为上是左右两者关系,不是三者关系。例如,两个人合影,谁在左边谁在右边,这是两者的“左右关系”。还有一种情况:你是1号,合影的时候你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你的左边大还是右边大? 以哪边为尊? 这是“左中右三者关系”不是“左右关系”。正确的做法是,无论中外,两者的礼宾顺序是同向“2号右手是1号”。例如,面对照相机合影,以客为尊,客人在右,主人在左。这就是正确的同向“右为上”。

左中右三者关系中,中国的规则是同向“2号右手是1号”“3号在1号右手”,表现为“2-1-3”。因为2号大于3号,顺位在3号之前,于是有人得出所谓“左为上”的结论。这是错误的,违背逻辑学同一律,是错用规则,三个人排序不是“左右关系”,是“左中右”关系,不是左右谁为尊,应该是“中座为尊”。然后以“2号右手是1号” “3号在1号右手”这样的顺序排下去,永远不会错。以往出错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把“左右”两者关系和“左中右”三者关系混为一谈;把“同向”的左右关系和“相向” (镜像)的左右关系混为一谈。所以,有的人一辈子也搞不清楚,或者当时清楚了,回家又糊涂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本书首先界定什么是“左右关系”,什么是“左中右三者关系”,其次区分同向和相向的关系,再按原则在表述中加上“前缀词”:“同向”右为上,“面对方位物”左为上。“同向”指上面说的两人并排合影的情况。“面对方位物”左为上,就是相向,如墙壁上挂旗子,墙壁是方位物,面对墙壁左为上。为了讲清楚问题,本书不仅用文字说明,还用图片展示,一图胜千言。最后再逐步分析中外各种特殊情况。主席台的情况,方桌、圆桌的组合,单排、双排、单数、双数、开会、用餐等不同方式的排列,争取把这个千古难题说清楚,让读者一目了然,终生不忘。

在笔者这几十年的礼仪教学中,有几位良师益友热情地给予帮助,必须在此表示感谢。最早的是外交部礼宾司原司长朱传贤先生,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深圳蛇口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笔者在与朱传贤先生相识后遇到礼仪问题经常向他请教。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原局长苏秋成先生,他在人民大会堂工作了一辈子,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外交部礼宾司原代司长鲁培新大使,我们曾一起在奥运礼仪大赛上当评委,笔者在给外国的礼仪司全体官员开设礼仪课程的时候,还请他前来助阵。党的二十大后,中国的外交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笔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网络上的一些官方外事活动情况与一些礼仪书讲的规则不同,因此又特别找了外交部礼宾司原司长罗林泉大使、原副司长谢波华大使,向他们请教讨论。笔者还亲自到钓鱼台国宾馆考察,钓鱼台国宾馆有关同志根据笔者的问卷,引领笔者详细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介绍了各种特殊情况,对存在的疑问给予答复,使本书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感谢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教授对我的信任,交给笔者编写本书的任务。还要感谢笔者从事教学的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为笔者提供平台,使笔者得到磨炼。最后对所有在礼仪方面帮助过笔者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总之,本书是在科学理念指导下,经过笔者长期不断的学习、反复实践,呈现的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内容,应该能适应当前我们公务礼仪工作的需求。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为塑造良好的公务员形象,共同传播中华文明,为世界的和谐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我们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