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当代人“反脆弱”指南,借助古人智慧,破解人生困局】

苏东坡不仅是古代官员的楷模,更是当代人心灵成长的指路人。他才华横溢,更有济世救民的满腔热血;他是一位自带“抗抑郁体质”的宋代“心理疗愈”大师,人生三起三落,无数的艰难困苦在他心中都轻若鸿毛。历典八州、行程万里,所到之处,万民称颂……看悲天悯人的苏东坡如何积极应对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艰难时刻,用豁达心态走完他的逆旅人生!

【还原诡谲朝堂的明争暗斗,再现惊心动魄的权谋纷争】

“乌台诗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韩琦为何再三阻挠苏轼进入朝廷中枢?高太后为何为苏轼铺设晋升宰相的道路?苏轼为何得罪司马光,在仕途平步青云时退步抽身?本书从史实出发,详细梳理苏轼四十年宦海沉浮,带你逼真体验诡谲朝堂的明争暗斗,透彻剖析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权力博弈。

【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全才”!史实之笔解读苏东坡传世诗文,带你一探大文豪鲜为人知的侧面】

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全才”,苏东坡在文学、艺术、诗歌、书法、绘画、经学、史学、医学、造园等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是一位贯通儒、释、道,渊博且旷达的大家!本书以苏东坡的人生轨迹为线索,以史实为依据解读其传世之作,带读者深入了解苏东坡的生活细节与达观心态,解读大文豪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内容简介】

提起大宋,人们总绕不过宋词。而提起宋词,人们又绕不过苏轼。他是人生路上直面风雨的酒脱之人,更是诡谲朝堂直言不讳的正直之士;他是潇洒肆意的天之骄子,亦有“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血性。在烟雨迷离、波诡云谲的北宋,苏轼以才华为粮,以命运为曲,历经六十载,终于酿出了一斛陈年佳酿。“坡仙”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鼓舞了无数的后世才俊,而世间万物于他而言不过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作者简介】

梁雅丹,河北人,医学硕士,自幼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历史,业余从事唐宋文化和社会风貌研究,兼职从事文学创作,喜欢旅行,希望在阅读和旅行中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目录】

6、目 录

第yi篇  十年春雨养髯龙:少年得志

第yi章  蜀中的天才少年

第yi节 应在孤云落照边——出生在眉州 / 005

第二节 腹有诗书气自华——天才少年 / 010

第三节 春宵一刻值千金——娶妻王弗 / 015

第二章  名动天下的才子

第yi节 莫使匆匆云雨散——远赴汴梁城 / 023

第二节 与余同是识翁人——与师欧阳修 / 027

第三节 儿啼却得偿当年——守丧三年 / 032

第四节 百年第一人——重返汴梁 / 036

第二篇  人生到处知何似:壮年蹉跎

第三章  入仕方知行路难

第yi节 玉肌铅粉傲秋霜——初入仕途 / 045

第二节 郁郁城之麓——初显端倪的暗流 / 051

第三节 月有阴晴圆缺——妻亡父逝的悲剧 / 056

第四节 天容海色本澄清——忧天下之心 / 060

第五节 天有不测风云——波云诡谲的变法风波 / 065

第六节 从公已觉十年迟——一条不好走的路 / 070

第四章  一贬再贬的仕途

第yi节 欲把西湖比西子——贬谪杭州 / 079

第二节 老夫聊发少年狂——向密州进发 / 085

第三节 天涯流落思无穷——造福徐州 / 091

第五章  几令丧命的诗案

第yi节 菊残犹有傲霜枝——山雨欲来 / 097

第二节 世事一场大梦——宋朝的谢表制度与“乌台

诗案”/ 102

第三节 此灾何必深追咎——命悬一线,多方施救 / 105

第四节 长恨此身非我有——诗案终落幕 / 110

第六章  达观的东坡居士

第yi节 何妨吟啸且徐行——贬谪黄州 / 117

第二节 六月田夫汗流泚——苦中作乐亦生香 / 122

第三节 寄蜉蝣于天地——悠游赤壁 / 127

第四节 夜饮东坡醒复醉——自命东坡居士 / 132

第三篇  此心安处是吾乡:老年归途

第七章  为民请命的学士

第yi节 身如不系之舟——十年宦游 / 143

第二节 谁令骑马客京华——重返朝堂 / 148

第三节 天下有大勇者——得罪司马光 / 152

第八章  再造贬谪的“党人”

第yi节 拣尽寒枝不肯栖——再陷党争 / 159

第二节 人生如逆旅——重归杭州 / 164

第三节 天涯踏尽红尘——二年游历三州 / 168

第九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yi节 身如不系之舟——贬无可贬去儋州 / 175

第二节 问我平生功业——造福岭南 / 180

第三节 江海寄余生——苏东坡的人生终点 / 184

第十章  寂寥的千古第一文人

第yi节 千里快哉风——苏东坡的诗文之美 / 191

第二节 笑渐不闻声渐悄——苏东坡与摩羯座 / 196

第三节 老僧已死成新塔——继承者苏门四学子 / 201

附录  苏东坡生平年表 / 207


【前言】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提起大宋,人们总绕不过宋词。而提起宋词,人们又绕不过苏轼。

烟雨迷离,波诡云谲。大宋王朝给古人留下了多少悲欢离合,就给今人留下了多少旖旎梦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苏轼以才华为粮,以命运为曲,历经六十载,酿出了一斛陈年佳酿。人生如梦,把酒问天,觥筹交错间,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他未入仕时。

少年时期,苏轼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有时,他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有时,他又与苏辙一道乘夜外出,探寻“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

历经浮沉后,苏轼对故土的眷恋,亦化作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苏轼回想起故乡那晶莹清澈的江水时,便挥毫写就《东湖》;“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苏轼回味起峨眉山的俊秀,便将笔墨赋予《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苏轼回忆起蜀地的富饶物产时,便毫不吝惜地留下了《寄蔡子华》。

苏轼踏出了官场,却在心底辟出了一隅明净。正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宋朝的溪山云水、月朗星空、绮丽桃柳、如烟幻境,岂不比宦海名利更值得肆意挥毫?明月松冈、西岭梅花、天上宫阙、月挂疏桐,岂不比朝堂庙宇更令人心驰神往?

在一缕墨香中,他治西湖、筑长堤,留下了美如画卷的苏堤春晓;他抗蝗灾、疏河道,留下了夜宿城墙的千古佳话;他广积粮、减赋税、整顿军防,所到之处,万民称颂。这样潇洒肆意的天之骄子,亦有“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血性。“谁道人生无再少”“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快意,足慰人生。

历史悠长,却又仿佛行去不远。对苏轼来说,熙熙攘攘的大宋官场总是风雨难料。风云更迭,好梦难圆,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似乎亦不负山河起伏,岁月疏密。

在那个不安的年代,才华横溢却桀骜不屈的苏轼似乎注定要历经坎坷,在千帆之间追寻一份人生的答案。掬一把月,一束诗,便如那山涧清泉汩汩而流;择一张几,一捧墨,便昂然激起墨花朵朵。

随时、随缘、随遇、随安。有芸芸众生的地方,便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坎坷低谷的命运,便有“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或许,苏轼的人生答案早已经了然于胸。世间万物,于他而言不过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