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扫灭六国 一统天下

千古功过 任人评说

聆听秦国横扫六国的号角

再现始皇帝一统天下的辉煌

他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他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他锐意改革,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

他修筑了世界奇迹万里长城

他求仙问药、大兴土木室、焚书坑儒

从传奇的身世到即位的过程

从网络人才的手段到横扫六合的谋略

从政治体制的建立到残酷暴政的实施

从荆轲刺秦的细节到五次出巡的路线

轻松的文字 清晰的脉络 典型的事件

生动还原秦始皇波澜壮阔的一生

真实再现一代王朝的崛起与衰落


【内容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帝王首推秦始皇。他“奋六世之余烈”,剪灭群雄,一统天下;而后,又北逐匈奴,南取百越,拓展大一统帝国的疆土。他锐意改革,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筑四通八达的驰道,废除分封制,把秦国原有的郡县制推向全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他推崇法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封建政治、军事、经济制度,这套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有的制度经过改革后,沿用至今。他的雄才大略令人惊叹, 人们都称他为“千古一帝”。

本书择取了秦始皇一生中不同阶段的典型历史事件,探其根源,究其始终,并对其中蕴含的人生成功经验加以简要的解析,从而融历史和现代于一体,集古今智慧之大成,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在了解秦始皇的成功之道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以启迪自身的成功之路。


【作者简介】

姜越,自幼酷爱文学,长期从事文化事业相关工作。曾成功策划并出版了 “青春有约”“青春少年样样红”“青少年读史尝鲜”等系列图书,著有《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读宋词 学写作》等专著。


【目录】

第一章奇人身世

家世源流…………002

强秦之路…………004

奇货交易…………008

多舛童年…………017

第二章少年君王

嬴政继位…………026

智谋名臣…………033

车裂嫪毐…………039

毒死相父…………046

母子和好…………050

第三章网罗人才

李斯………………056

尉缭………………063

韩非子……………071

顿弱………………081

第四章一统天下

灭韩………………086

亡赵………………088

胜燕………………095

平魏………………104

荡楚………………109

降齐………………115

第五章称制天下

兵器铜人…………122

豪富西迁…………124

称始皇帝…………126

设三公九卿………130

郡县之制…………134

焚书坑儒…………140

第六章平定边患

北击匈奴…………150

修建长城…………155

第七章五次出巡

巡行二郡…………172

泰山封禅…………174

登琅琊台…………181

怒伐湘山…………184

遇刺事件…………185

东临碣石…………192

南巡………………196

海上射鱼…………198

第八章酷法暴政

沉重徭役…………202

严刑酷法…………209

始皇病逝…………214

农民起义…………221

王朝终结…………225

附录 秦始皇嬴政大事年表


【书摘与插画】

第一章 奇人身世

秦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的一天,将近黎明时分,从赵国都城邯郸的一座庭院里传来几声婴儿响亮的啼哭,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父母为他起名“政”。三十多年后,这个姓嬴名政的男孩成长为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巨人,他统率千军万马,一举扫平天下,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王朝。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秦始皇是秦人的后裔,是秦国一位落难王孙的儿子,于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出生在异国他乡。而他的祖先正是在这种战乱岁月的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大舞台,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终于创立了一个令天下皆为之畏惧、震颤的强大国家,留下了艰难跋涉的创业足迹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

家世源流

公元前770年,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极不平常的一年。

这一年,新即位的西周天子周平王把都城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从此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分裂割据的春秋时代开始了。也就是在这一年,秦人首领襄公因护送王室东迁有功,被周平王正式册封为诸侯,允许他在西周故地关中建立自己的国家。

西周王朝统一天下后,嬴姓部族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氏族成员全部沦为周王室的奴隶。周公用强制手段驱逐他们离开原来的生活区域,迁往遥远荒凉的黄土高原西部。重重关山、漫漫长途,这支嬴姓部族一路扶老携幼、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直走到西周统治疆域的“西垂”(今甘肃东部清水县)。由于此地名为“秦”,这一支嬴姓部族便被人们正式称为“秦人”。秦人的职责是为周王室养马和赶车,他们的普通成员也如同牲畜一般,经常被周天子当作赏赐臣下的物品。

但是让秦襄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秦人是一支永远不会服输的部族,他们的身上永远奔流着祖先昂扬奋发、威武不屈的血液。即使在苍野茫茫、缺衣少粮的艰辛岁月里,他们也始终抱着复兴种族的伟大抱负,默默耕耘,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

周宣王时期,日益发展的秦人部落开始引起了周王室的注意和忧虑,于是周王室采取了驱狼吞虎之计,正式封秦人首领秦仲为大夫,命令他统领部族向周王室的敌人——戎狄 a 部落发起进攻。秦仲是襄公的祖父,迫于王命,同时也是为了秦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他先后两次发兵攻打西戎,结果都因寡不敌众而惨败,自己也战死沙场。襄公的父亲庄公继位后,率领五个兄弟三个儿子统兵七千,大举讨伐西戎,长子世父为祖父报仇心切,手持长戟奋力冲入敌阵,结果身陷重围,血染征袍,力尽被执,直到襄公即位后才用重金将兄长赎回。

而今秦国初立,要想挺进关中,取得封地,就必须同戎狄展开最后决战。襄公大步走出庙门,望着早已侍立在外、静等他发号施令的全体部族将士,将手中长剑一挥道:“兵发关中!”

秦人建国初期与戎狄部落的艰苦鏖战开始了。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拉锯战中,不知有多少秦人将士一去不返,长眠在关中原野;他们的开国者襄公也在公元前766年的一次战争中倒下,再也没有醒来。但秦人举族上下都深深懂得,只有赢得战争才能求得生存、求得发展这个硬道理,所以每次战争结束后,将士们都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挥泪告别妻子儿女,又匆匆踏上新的征程。经过整整五代国君和全体族人近百年的前仆后继、奋勇厮杀,秦人终于击败了强大的戎狄部落,取得了关中封地,建立起一个以周原为中心,西起甘肃天水、东到陕西华县的千里之国。

到了秦穆公嬴任好统治时期(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秦国已发展成为一个虎踞关中、雄视东方的强盛国家。这一时期秦国文有百里奚、蹇叔、由余等谋士辅政,武有公孙枝、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猛将主军,兵强马壮,国势鼎盛。数次饮马黄河,耀武中原,攻晋伐郑,击楚灭滑,展现了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诸侯割据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进锋芒受到遏制后,秦穆公转而西征,取得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辉煌胜利,把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置于秦国的统治之下,秦穆公因此而名扬史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