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商界思想家冯仑2025新作,倾囊分享60余年人生心得

# 篇篇都是人生解药,30个主题说透人情事理

# 学人情练达,会识人能变通,提升社交段位

# 学世事洞明,会做事能成事,提高认知格局

# 跟着冯叔,把人生事看透,把人生路走宽


【内容简介】

天底下的人生无非生老病死、成败分合,然而左右人的喜怒哀乐的,不是顺境或逆境,而是如何理解。这理解,冯仑称之为人生的逻辑。

对于人生,冯仑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在一路上支撑了他,也是这一路上结出的果。冯仑走过野蛮生长的时代,尝过凶猛岁月里的炎凉百态,在跌宕起伏中没有失去理想和热情,反而愈加茁壮。在本书中,故事好看,道理好懂,感悟真切。冯叔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和力量,顺境时稳得起,逆境时扛得住。


【作者简介】

冯仑

企业家,被许多人称为“商界思想家”,思想洞见贴近具体生活又不乏深度,表达方式平易近人。近年创办了自媒体品牌“冯仑风马牛”,勤于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想感悟,内容广泛涵盖商业、社会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目录】

自序 “想不开”的解药 -001-

疯子的逻辑-006-

孝顺的逻辑-017-

健康的逻辑-024-

骗子的逻辑-036-

教育的逻辑-045-

读书的逻辑-056-

文章的逻辑-066-

说话的逻辑-077-

友谊的逻辑-085-

约会的逻辑-091-

喝酒的逻辑-101-

送礼的逻辑-113-

面子的逻辑-120-

吃醋的逻辑-128-

痛苦的逻辑-135-

幸福的逻辑-142-

爱情的逻辑-152-

皇帝的逻辑-162-

母亲的逻辑-171-

大哥的逻辑-180-

宠物的逻辑-189-

自杀的逻辑-197-

监狱的逻辑-206-

丧事的逻辑-215-

商人的逻辑-229-

资本的逻辑-240-

买房的逻辑-252-

卖房的逻辑-261-

慈善的逻辑-269-

开放的逻辑-280-


【免费在线读】

自序

“想不开”的解药

这一阵子,我不时看到有人轻生的社会新闻。跳楼的,跳桥的,一些人在面对苦闷、绝望时,选择自绝于生活。

他们大概都有一些具体的痛苦。但是,面对痛苦时,也许有更好的“解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有一些困惑、焦虑、苦闷、烦躁甚至是绝望的情绪。当这些我们称为“想不开”的负面情绪聚集在一起时,人总要寻找一个出路。

对多数人而言,出路无非就那么几种。

第一种,一些人索性就信教,变成宿命论者。把一切交给超然世外的“造物主”,一切秉承所谓神的旨意去做,自己再不思考,也再不负责任了。

第二种,进庙。进不同的庙里,去问“大神”。然后接受庙里“大神”的各种说辞,什么因果轮回、善恶有报、忍耐放下等等,以求得心安或者避世忍让、躲过纷扰。

如果这还不行,就找专家,也就是看医生。比如看精神科医生,拿药来治抑郁症,把稳定情绪变成一种物质化的过程,通过吃药让神经的某个系统得以修复,使某些不愉快的因素得到抑制。或者去找心理医生,把自己内心最隐秘的部分,最不齿向他人展示的一面,向心理医生倾诉,聊天之后得以释怀,把一些压力给宣泄掉。

还有一个办法是去请教“大师”。生活中总有很多自诩无所不知的“大师”。另外,网上还有很多在某一领域知识深厚的博主,家庭伦理、男女关系、职场就业、个人成长……哪个领域都有人钻研。他们的说教,也可以作为一种安抚心灵的“汤药”,有需求的人吃下去之后也会有一些效果。

如果以上几种办法还是不能让人释怀、减压,在迷茫中找到一些光亮,在绝望中找到一条生路,那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和哥们儿、姐们儿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倾诉宣泄一番,以求得一些同情,获得一些具体的指点、帮助。也许闺蜜、兄弟的一两句话,随口说出的一两句常识,就可以让人茅塞顿开,解开迷茫,或者得到某些宽慰。

总之,人生中的困惑、焦虑、苦闷、烦躁、绝望,总要找到办法去化解。其实,困惑、焦虑也好,苦闷、烦躁、绝望也好,可以统称为“想不开”。

人生中会有很多想不开的时候,碰上很多想不开的事,遇到很多想不开的人。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想得开?

刚才提到的这些方法,信教、进庙、找“大师”、问专家、与闺蜜哥们儿聊天……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开心结,找到一个能够想得开的精神出路。解开心结、找到出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重新解释和说服自己的过程。

很多时候,一个人受到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知识水平、人际关系的限制,面对困境时,不能够正向地说服自己,而是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是错的,没有机会、没有希望,就可能会想不开。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和方法,所谓的困境其实没那么复杂,是可以解决的。随着想开了,便会有新的希望。

换一个思维,就是信教、进庙、找“大师”、问专家、跟闺蜜哥们儿聊天的理由。他们都是在提供一些超出你经验的新解释。

当然,世俗生活中也会有很多新解释。这些新解释不提供系统的理论,也不提供系统的方法,往往只是一种歪理,但我们通过这些通常认为的歪理,有时候也会让自己想开。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青年男女相亲时,女方提出要30万彩礼,她说:“我妈养我不容易,所以你得掏这笔钱。”

这个时候男方本该想不开了,心想:“凭啥要这么多钱呢?”

但是这个男的没有把这种想法说出来,而是换了一种解释。他说:“你妈不容易,那是你爸的责任。我们俩之前也不认识,所以你妈不容易,跟我没有关系。你妈不容易是你爸造成的,你应该找你爸去。你爸要是李嘉诚,你妈早就容易了。那你还差我这点钱吗?”女方一听,反倒想不开了,气得不行,觉得这男人耍赖。

但这么一种新解释,使这男的想开了,想不开的变成了女方。一个说法的改变,使得这两个人角色发生了变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一场相亲下来,男方没有受到任何心理伤害,反而变得理直气壮了。

这就是一个从想不开到想得开的角色转换过程,其间的解释非常重要。

所以,想开的关键在于解释。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来获得新解释。通常的方法就是上面说到的那些:找个庙去求签,问专家,找“大师”,信教,而短期内的解决办法,则是找闺蜜或者哥们儿喝顿大酒。

总之,人生有很多想不开的时候,有很多想不开的事。把阻碍想开的障碍消除,自然就能想得开。想开之后,生活就依然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心里的爱也就多了,脚下的路也就宽了。

这本书,实际上就是我怎么想开的一些体会。

我经历了几十年的世事沧桑,见过很多人,去过远方,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在这个过程中,我在不断地找解释,希望对每件事都能想得开,于是我一个一个地梳理,把我想开的过程、想开的新解释、想开的新说法,集中起来,变成了这样一本书,我把它叫作《人生的逻辑》。

这些逻辑,事实上就是专治想不开的“药”。对有需要的人而言,服下这味“药”,我相信,应该还是有用的。

这样的“药”,我还在不断地“研制”,也希望未来还能够把自己对不同事物的新解释变成更多的“逻辑”、更多的说法,然后和大家一起来品味和疗愈,从而找到更多追求幸福、自由与创造的力量。

是为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