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系列教科书,是国家组织统编的高校经典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和吴汉洪教授、北京大学刘文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学人员组成编写组,高鸿业教授任主编。本书初版于1996年,至今已经出到第六版,成为国内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之一,成为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考书,2014年隆重推出修订第六版。

  免费向一线任课教师提供:

  ·西方经济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教学资源库

  ·人大经济论坛论坛币


【内容简介】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是国家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多年来已经成为国内*为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 考书。

本书介绍了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涵盖了国外近十年经济学的发展动态;书中有诸多的经济实例,使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又训练了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本书第六版相对于前版,主要有以下变动。

*, 微观经济学部分变动主要有:

(1)原教材第五版第三、四、五章的标题分别更改为“消费者选择”、“生产函数”和“成本”,合并和调整了一些节。

(2)对原教材第五版第四、五章的内容进行了调整。第四章的长期生产函数部分保留等产量曲线和规模报酬分析,“成本*小化”、“产量*化”以及“扩展线的分析”内容进入第五章。在第五章,增加利用扩展线,从成本*小化的角度来推导和理解生产总成本的内容;此外,增加“干中学”的概念介绍。

(3)第六章增加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包括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化,以及对价格管制和销售税的福利效应分析;此外,分别介绍了短期生产者剩余和长期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4)第十章“博弈论初步”中删除了“二人同时博弈的一般理论”和“混合策略博弈的一般模型”等较为复杂的内容,并增加了关于“纳什均衡稳定性”的论述。

第二,宏观经济学部分变动主要有:

(1)对原教材第五版的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具体有: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内容;补充说明了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共同点和区别;增加了“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一节;补充了国际、国内关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更新的内容。

(2)将原教材第五版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原来的“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整合到后面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章当中。

(3)将原教材第五版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两章内容合并、整合成“宏观经济政策”一章,并放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和“失业与通货膨胀”两章以后。“宏观经济政策”这一章保留了原来这两章的主要内容,增加了泰勒规则的介绍,还增加了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和关于“供给方面的政策”的相关内容。

(4)对原教材第五版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如增加了牺牲率和痛苦指数的概念,还增加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等内容。

(5)将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调整为现在的第十九章“经济增长”,使主题更加明确。

(6)将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调整为现在的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使相关内容更加紧凑。

(7)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

第三,在总论方面,对部分章节的名称做了调整;对全书的部分习题进行了调整;对原教材第五版*章“引论”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并、修改和补充;对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的一些内容做了合并,并增加了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考;各章的结束语部分,本书也做了调整。

同时,鉴于本书部分章节难度较高,编者对这部分章节做了加“星号”(*)的处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

本书加星号的章节有:

第二章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第三章第七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

第八章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第十章第三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第十七章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第十九章第六节 内生增长理论

第二十章第二节 投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章)

第二十章第三节 货币需求

第二十一章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十一章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第二十一章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是国家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多年来已经成为国内*为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涵盖了国外近十年经济学的发展动态;书中有诸多的经济实例,使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又训练了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作者简介】

高鸿业,著名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学科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刘文忻,北京大学教授。

  冯金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尹伯成,复旦大学教授。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目录】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目录

章 绪论

 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 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第四节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第五节 结束语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五节 经济模型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三章 消费者的选择

 节 效用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效用化与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六节 市场需求曲线

 第七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

 第八节 结束语

第四章 生产函数

 节 厂商

 第二节 生产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节 结束语

第五章 成本

 节 成本

 第二节 成本小化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利润化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六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七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竞争

 第三节 寡头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三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第六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第八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节 一般均衡

 第二节 经济效率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条件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条件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条件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状态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第九节 结束语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节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第三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第四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节 不完全竞争

 第二节 外部影响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六节 微观经济学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目录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第七节 结束语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四节 乘数论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七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八节 结束语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

节 投资的决定

第二节 IS曲线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LM曲线

第五节 IS-LM分析

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七节 结束语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三节 两种的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第六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第七节 结束语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节 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 失业的原因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成本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第八节 结束语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第六节 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第七节 供给管理的政策

第八节 结束语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二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第四节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第三节 增长核算

第四节 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第五节 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

第六节* 内生增长理论

第七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八节 结束语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节 消 费

第二节* 投 资

第三节* 货币需求

第四节 结束语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 - AS模型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第六节 名义黏性

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第八节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第九节 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结束语

第二十二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节 西方经济学与意识形态问题

第二节 我国借鉴西方经济学问题

第三节 2008年金融危机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

第四节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

第五节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附录一 引用文献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 重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 重要术语汉英对照表


返回顶部